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4153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水剂生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属于材料化工生产机械领域。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缓冲罐、搅拌罐、沉淀装置和喷雾干粉装置;该生产系统除了能够自动化地控制输入输出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温度和压力。
【专利说明】
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水剂生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属于材料化工生产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能,减少单位用水量,使混凝土强度增加并改善耐久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化工生产减水剂的过程中,传统方式是将物料经镑秤称量完毕再往反应釜内进料或者液体可以采用计量栗进料,但这些操作方式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增加设备成本和运输成本等缺点。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除了能够自动化地控制输入输出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温度和压力。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缓冲罐、搅拌罐、沉淀装置和喷雾干粉装置;所述配料罐、缓冲罐、搅拌罐、沉淀装置和喷雾干粉装置依次连接;所述配料罐包括配料罐罐体,所述配料罐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一保护层,所述配料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一加热层;所述第一加热层设置有第一蒸汽进气口和第一蒸汽出气口,所述配料罐罐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的第一支架;所述配料罐罐体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一保护层和第一加热层设置有一第一出料管道,所述第一出料管道处设置有一第一计量栗;所述配料罐罐体的顶部穿透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第一排气管道、第一进水管道和至少一个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处设置有一个第一流量栗;所述第一出料管道在所述配料罐罐体底部与第一计量栗之间连通有一第一排放管道;所述第一排放管道上设置有一排水管道阀门;所述配料罐还包括第一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第一温度控制器和设置于第一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一蒸汽进气阀门,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与第一温度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控制第一蒸汽进气阀门的启闭;所述配料罐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控制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处的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减压阀相连接控制第一减压阀的启闭;所述配料罐还包括第一剂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剂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管道处的第一进料管道阀门以及第一进料控制器,所述第一进料控制器与第一进料管道阀门相连接控制第一进料管道阀门的启闭;所述缓冲罐包括缓冲罐罐体,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二保护层,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二加热层;所述第二加热层设置有第二蒸汽进气口和第二蒸汽出气口;所述缓冲罐还包括第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第二温度控制器和设置于第二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二蒸汽进气阀门,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与第二温度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控制第二蒸汽进气阀门的启闭;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缓冲罐罐体的第二支架;所述缓冲罐罐体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二保护层和第二加热层设置有一第二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出料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二计量栗;所述搅拌罐包括搅拌罐罐体,所述搅拌罐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三保护层,所述搅拌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三加热层;所述第三加热层设置有第三蒸汽进气口和第三蒸汽出气口;所述搅拌罐还包括第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三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三温度探测器、第三温度控制器和设置于第三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三蒸汽进气阀门,所述第三温度探测器与第三温度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控制第三蒸汽进气阀门的启闭;所述搅拌罐罐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搅拌罐罐体的第三支架;所述搅拌罐罐体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三保护层和第三加热层设置有一第三出料管道,所述第三出料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三计量栗;所述搅拌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进气管道、第三排气管道;所示搅拌罐罐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透明显示窗;所述搅拌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设置有一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三组桨叶;所述搅拌罐还包括有一第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三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控制器、以及处于第三排气管道上的第三减压阀;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第三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三减压阀相连接控制第三减压阀的启闭;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槽、液料管道和清渣管道;所述清渣管道与沉淀槽的最底端连通;所述液料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五计量栗;所述清渣管道上设置有一排渣阀;所述喷雾干粉装置包括干燥塔,所述干燥塔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干燥塔的支架;所述干燥塔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底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干燥塔下部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道,另一侧连通有出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设置有一送风机;所述出风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和抽风机;所述干燥塔的最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储料箱。
[0006]进一步的,所述配料罐设置有旁通管道与搅拌罐相连通。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地调节各个成分配料时所需温度。
[0009]2、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地控制各种成分在配减水剂时所需用量,大大减轻劳动力。
[0010]3、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控制装置能保证罐体内的各成分在一定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配比。
[0011]4、本实用新型采用沉淀法生产聚羧酸减水剂,能够有效地减少减水剂中硫酸钠的含量,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0012]5、本实用新型采用喷雾干粉装置,能够及时将配成的减水剂制成粉末状,方便存储运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4]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5]1-配料罐、11-配料罐罐体、12-第一保护层、13-第一加热层、141-第一温度探测器、142-第一温度控制器、143-第一蒸汽进气口、143-1-第一蒸汽进气阀门、144-第一蒸汽出气口、15-第一支架、16-第一出料管道、17-第一计量栗、18-第一进水管道、19-进料管道、101-第一压力传感器、102-第一压力控制器、103-第一减压阀、105-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6-第一进料控制器、107-第一流量栗、108-第一排气管道;109-第一进气管道、110-排放管道、111-排放管道阀门;2-缓冲罐、21-缓冲罐罐体、22-第二保护层、23-第二加热层、241-第二温度探测器、242-第二温度控制器、243-第二蒸汽进气口、243-1-第二蒸汽进气阀门、244-第二蒸汽出气口、25-第二支架、26-第二出料管道、27-第二计量栗;3-搅拌罐、31-搅拌罐罐体、32-第三保护层、33-第三加热层、341-第三温度探测器、342-第三温度控制器、343-第三蒸汽进气口、343-1-第三蒸汽进气阀门、344-第三蒸汽出气口、35-第三支架、36-第三出料管道、37-第三计量栗、38-透明显示窗、39-电机、301-搅拌棒、302-桨叶、304-第三压力传感器、305-第三压力控制器、306-第三排气管道、307-第三减压阀、308-进气管道;5-沉淀装置、52-沉淀槽、53-液料管道、54-清渣管道、53-1-第五计量栗、54-1-排渣阀;6-喷雾干粉装置、63-干燥塔、62-雾化器、62-1-喷头、64-送风机、64_1_送风管道、65-抽风机、65_1_出风管道、65-2-过滤网、66-出料口、67-支架、68-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1、缓冲罐2、搅拌罐3、沉淀装置5和喷雾干粉装置6;所述配料罐1、缓冲罐2、搅拌罐3、沉淀装置5和喷雾干粉装置6依次连接;所述配料罐I包括配料罐罐体11,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一保护层12,所述配料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一加热层13;所述第一加热层13设置有第一蒸汽进气口 143和第一蒸汽出气口 144,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11的第一支架15;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一保护层12和第一加热层13设置有一第一出料管道16,所述第一出料管道16处设置有一第一计量栗17;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顶部穿透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109、第一排气管道108、第一进水管道18和至少一个进料管道19;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8处设置有一个第一流量栗107;所述第一出料管道16在所述配料罐罐体底部与第一计量栗17之间连通有一第一排放管道110;所述第一排放管道110上设置有一排水管道阀门111;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141、第一温度控制器142和设置于第一蒸汽进气口 143处的第一蒸汽进气阀门143-1,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141与第一温度控制器1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142控制第一蒸汽进气阀门143-1的启闭;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01、第一压力控制器10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108处的第一减压阀103;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102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1以及第一减压阀103相连接控制第一减压阀103的启闭;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剂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剂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管道19处的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以及第一进料控制器106,所述第一进料控制器106与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相连接控制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的启闭;所述缓冲罐2包括缓冲罐罐体21,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二保护层22,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二加热层23;所述第二加热层23设置有第二蒸汽进气口 243和第二蒸汽出气口 244;所述缓冲罐2还包括第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241、第二温度控制器242和设置于第二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二蒸汽进气阀门243-1,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241与第二温度控制器2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242控制第二蒸汽进气阀门243-1的启闭;所述缓冲罐罐体2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缓冲罐罐体21的第二支架25;所述缓冲罐罐体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二保护层22和第二加热层23设置有一第二出料管道26,所述第二出料管道26上设置有一第二计量栗27;所述搅拌罐3包括搅拌罐罐体31,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三保护层32,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三加热层33;所述第三加热层33设置有第三蒸汽进气口 343和第三蒸汽出气口 344;所述搅拌罐3还包括第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三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三温度探测器341、第三温度控制器342和设置于第三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三蒸汽进气阀门343-1,所述第三温度探测器341与第三温度控制器3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342控制第三蒸汽进气阀门343-1的启闭;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搅拌罐罐体31的第三支架35;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三保护层32和第三加热层33设置有一第三出料管道36,所述第三出料管道36上设置有一第三计量栗37;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进气管道308、第三排气管道306;所示搅拌罐罐体31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透明显示窗38;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电机39;所述电机39的下方设置有一搅拌棒301,所述搅拌棒301上设置有三组桨叶302;所述搅拌罐3还包括有一第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三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304、第三压力控制器305、以及处于第三排气管道306上的第三减压阀307;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305分别与第三压力传感器304以及第三减压阀307相连接控制第三减压阀307的启闭;所述沉淀装置5包括沉淀槽52、液料管道53和清渣管道54;所述清渣管道54与沉淀槽52的最底端连通;所述液料管道53上设置有一第五计量栗53-1;所述清渣管道54上设置有一排渣阀54-1;所述喷雾干粉装置6包括干燥塔63,所述干燥塔6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干燥塔63的支架67;所述干燥塔63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62;所述雾化器62的底端设置有喷头62-1;所述干燥塔63下部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道64-1,另一侧连通有出风管道65-1;所述送风管道64-1上设置有一送风机64;所述出风管道65-1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网65-2和抽风机65;所述干燥塔63的最底端设置有出料口66;所述出料口66的下方设置有储料箱68;所述配料罐I设置有旁通管道与搅拌罐3相连通。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罐(I)、缓冲罐(2)、搅拌罐(3)、沉淀装置(5)和喷雾干粉装置(6);所述配料罐(1)、缓冲罐(2)、搅拌罐(3)、沉淀装置(5)和喷雾干粉装置(6)依次连接;所述配料罐(I)包括配料罐罐体(II),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一保护层(12),所述配料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一加热层(13);所述第一加热层(13)设置有第一蒸汽进气口(143)和第一蒸汽出气口(144),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罐体(11)的第一支架(15);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一保护层(12)和第一加热层(13)设置有一第一出料管道(16),所述第一出料管道(16)处设置有一第一计量栗(17);所述配料罐罐体(11)的顶部穿透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109)、第一排气管道(108)、第一进水管道(18)和至少一个进料管道(19);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8)处设置有一个第一流量栗(107);所述第一出料管道(16)在所述配料罐罐体底部与第一计量栗(17)之间连通有一第一排放管道(110);所述第一排放管道(110)上设置有一排水管道阀门(111);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141)、第一温度控制器(142)和设置于第一蒸汽进气口(143)处的第一蒸汽进气阀门(143-1),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141)与第一温度控制器(1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142)控制第一蒸汽进气阀门(143-1)的启闭;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01)、第一压力控制器(10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108)处的第一减压阀(103);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102)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01)以及第一减压阀(103)相连接控制第一减压阀(103)的启闭;所述配料罐(I)还包括第一剂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剂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管道(19)处的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以及第一进料控制器(106),所述第一进料控制器(106)与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相连接控制第一进料管道阀门(105)的启闭;所述缓冲罐(2)包括缓冲罐罐体(21),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二保护层(22),所述缓冲罐罐体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二加热层(23);所述第二加热层(23)设置有第二蒸汽进气口(243)和第二蒸汽出气口(244);所述缓冲罐(2)还包括第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241)、第二温度控制器(242)和设置于第二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二蒸汽进气阀门(243-1),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241)与第二温度控制器(2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242)控制第二蒸汽进气阀门(243-1)的启闭;所述缓冲罐罐体(2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缓冲罐罐体(21)的第二支架(25);所述缓冲罐罐体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二保护层(22)和第二加热层(23)设置有一第二出料管道(26),所述第二出料管道(26)上设置有一第二计量栗(27);所述搅拌罐(3)包括搅拌罐罐体(31),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第三保护层(32),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三加热层(33);所述第三加热层(33)设置有第三蒸汽进气口( 343)和第三蒸汽出气口( 344);所述搅拌罐(3)还包括第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三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三温度探测器(341)、第三温度控制器(342)和设置于第三蒸汽进气口处的第三蒸汽进气阀门(343-1),所述第三温度探测器(341)与第三温度控制器(342)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342)控制第三蒸汽进气阀门(343-1)的启闭;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搅拌罐罐体(31)的第三支架(35);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下方中间部分穿透第三保护层(32)和第三加热层(33)设置有一第三出料管道(36),所述第三出料管道(36)上设置有一第三计量栗(37);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进气管道(308)、第三排气管道(306);所示搅拌罐罐体(31)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透明显示窗(38);所述搅拌罐罐体(3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电机(39);所述电机(39)的下方设置有一搅拌棒(301),所述搅拌棒(301)上设置有三组桨叶(302);所述搅拌罐(3)还包括有一第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第三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304)、第三压力控制器(305)、以及处于第三排气管道(306)上的第三减压阀(307);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305)分别与第三压力传感器(304)以及第三减压阀(307)相连接控制第三减压阀(307)的启闭;所述沉淀装置(5)包括沉淀槽(52)、液料管道(53)和清渣管道(54);所述清渣管道(54)与沉淀槽(52)的最底端连通;所述液料管道(53)上设置有一第五计量栗(53-1);所述清渣管道(54)上设置有一排渣阀(54-1);所述喷雾干粉装置(6)包括干燥塔(63),所述干燥塔(6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干燥塔(63)的支架(67);所述干燥塔(63)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62);所述雾化器(62)的底端设置有喷头(62-1);所述干燥塔(63)下部的一侧连通有送风管道(64-1),另一侧连通有出风管道(65-1);所述送风管道(64-1)上设置有一送风机(64);所述出风管道(65-1)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网(65-2)和抽风机(65);所述干燥塔(63)的最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66);所述出料口( 66)的下方设置有储料箱(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喷雾干粉装置的聚羧酸减水剂沉淀法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I)设置有旁通管道与搅拌罐(3)相连通。
【文档编号】B01F15/04GK205528471SQ201620043816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发明人】黄香予
【申请人】黄香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