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182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合砖(1),组合砖(1)的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承重热面砖(2);每个承重热面砖(2)的上方均连接有承重轻质砖(3),每个承重热面砖(2)上通过“T”型的安装槽(4)还连接有“T”型的承重砖吊挂件(5);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侧面设有凹口(6),组合砖(1)上对应凹口(6)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7)。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还具有稳定性好、密封性好、成本低和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的锡槽顶盖结构,特别是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锡槽中完成的,现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普遍存在着锡槽顶盖结构稳定性不理想和密封性不理想的情况,从而导致硫化亚锡和氧化亚锡等蒸汽冷凝,这些冷凝物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落到未完全硬化的玻璃表面而形成“光畸变点”缺陷,影响玻璃质量。
[0003]目前国内锡槽顶盖普遍采用了耐火砖吊平顶结构,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四面支撑结构,这种顶盖结构虽然稳定,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过桥砖易断裂,造成砖掉落事件,安全性不理想;另一种是用盖缝砖代替过桥砖,虽然结构简单,但顶盖易晃动,整体稳定性不够,造成砖缝大小不一,进而导致密封性较差。因此,现有的锡槽顶盖结构存在着使用时的安全性不理想、稳定性不理想和密封性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还具有稳定性好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合砖,组合砖的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承重热面砖;每个承重热面砖的上方均连接有承重轻质砖,每个承重热面砖上通过“T”型的安装槽还连接有“T”型的承重砖吊挂件;所述承重热面砖的侧面设有凹口,组合砖上对应凹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
[0006]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组合砖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组合热面砖、第一组合轻质砖和第二组合轻质砖,凸起位于组合热面砖的侧面。
[0007]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组合热面砖的两侧面均设有上凸台,承重热面砖的侧面对应上凸台的位置处设有下凸台。
[0008]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承重热面砖的厚度大于组合热面砖。
[0009]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组合轻质砖之间设置有密封盖缝砖。
[0010]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组合砖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连通组合热面砖、第一组合轻质砖和第二组合轻质砖,安装孔内连接有加热元件。
[0011]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组合热面砖和第一组合轻质砖之间设置有密封瓷环,密封瓷环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2]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安装槽位于承重热面砖的两端,承重砖吊挂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承重热面砖连接。
[0013]前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中,所述承重热面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榫头和榫槽,凹口位于相邻两块承重热面砖连接处的侧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锡槽顶盖结构,通过设置承重热面砖来连接组合砖,并在承重热面砖上通过“T”型的安装槽来连接“T”型的承重砖吊挂件,使吊挂的受力作用在承重热面砖上,然后通过承重热面砖支撑组合砖,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再通过设置能够对应咬合的凹口和凸起连接组合砖和承重热面砖,提供整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还省去了过桥砖结构,防止过桥砖断裂导致的砖掉落,提高了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下凸台和上凸台来咬合连接承重热面砖和组合热面砖,进一步提高了承重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使接缝均匀,提高了密封性;通过榫头和榫槽使多个承重热面砖之间实现咬合连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密封性;同时,还设置了密封盖缝砖和密封瓷环提高组合砖位置上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而且承重热面砖的厚度大于组合热面砖,不仅能够确保承重热面砖受力时的强度,还能够避免设置厚度较大的组合热面砖来受力,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保温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还具有稳定性好、密封性好、成本低和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组合砖处的爆炸图;
[0017]图3是承重热面砖处的爆炸图;
[0018]图4是承重热面砖和组合热面砖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0020]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0021 ] 附图中的标记为:1-组合砖,2-承重热面砖,3-承重轻质砖,4-安装槽,5-承重砖吊挂件,6-凹口,7-凸起,8-上凸台,9-下凸台,I卜组合热面砖,12-第一组合轻质砖,13-第二组合轻质砖,14-密封盖缝砖,15-安装孔,16-密封瓷环,21 -榫头,22-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23]实施例。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构成如图1、2、3、4、5、6所示,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合砖I,组合砖I的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承重热面砖2;每个承重热面砖2的上方均连接有承重轻质砖3,每个承重热面砖2上通过“T”型的安装槽4还连接有“T”型的承重砖吊挂件5;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侧面设有凹口 6,组合砖I上对应凹口 6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7。
[0024]所述组合砖I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组合热面砖11、第一组合轻质砖12和第二组合轻质砖13,凸起7位于组合热面砖11的侧面。
[0025]所述组合热面砖11的两侧面均设有上凸台8,承重热面砖2的侧面对应上凸台8的位置处设有下凸台9;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厚度大于组合热面砖11;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组合轻质砖13之间设置有密封盖缝砖14;所述组合砖I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5,安装孔15连通组合热面砖11、第一组合轻质砖12和第二组合轻质砖13,安装孔15内连接有加热元件;所述组合热面砖11和第一组合轻质砖12之间设置有密封瓷环16,密封瓷环16的位置与安装孔15的位置相对应。
[0026]所述安装槽4位于承重热面砖2的两端,承重砖吊挂件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承重热面砖2连接;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榫头21和榫槽22,凹口 6位于相邻两块承重热面砖2连接处的侧面。
[0027]工作原理:如图1至6所示,使用时通过榫头21和榫槽22连接多个承重热面砖2,并在连接时将承重砖吊挂件5安装在两个承重热面砖2连接位置的安装槽4上即可,两个承重轻质砖3的连接位置处均设有卡槽能够卡接承重砖吊挂件5;然后将组合砖I上的组合热面砖11通过上凸台8与承重热面砖3上的下凸台9相互咬合连接,并将两个承重热面砖3连接后在两个承重热面砖3连接位置处形成的凹口 6与组合热面砖11上对应的凸起7咬合连接;从而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因结构不稳定而引起的接缝大小不一,提高了密封性。此夕卜,通过设置密封盖缝砖14提高两个第二组合轻质砖13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设置密封瓷环16提高安装孔15的位置处的密封性,方便在安装孔15内安装加热元件时确保密封性。
【主权项】
1.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合砖(I),组合砖(I)的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承重热面砖(2);每个承重热面砖(2)的上方均连接有承重轻质砖(3),每个承重热面砖(2)上通过“T”型的安装槽(4)还连接有“T”型的承重砖吊挂件(5);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侧面设有凹口( 6),组合砖(I)上对应凹口( 6)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砖(I)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组合热面砖(11)、第一组合轻质砖(12)和第二组合轻质砖(13),凸起(7)位于组合热面砖(11)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热面砖(11)的两侧面均设有上凸台(8),承重热面砖(2)的侧面对应上凸台(8)的位置处设有下凸台(9)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厚度大于组合热面砖(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组合轻质砖(13)之间设置有密封盖缝砖(1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砖(I)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5),安装孔(15)连通组合热面砖(11)、第一组合轻质砖(12)和第二组合轻质砖(13),安装孔(15)内连接有加热元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热面砖(11)和第一组合轻质砖(12)之间设置有密封瓷环(16),密封瓷环(16)的位置与安装孔(15)的位置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位于承重热面砖(2)的两端,承重砖吊挂件(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承重热面砖(2)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咬接密封式锡槽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热面砖(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榫头(21)和榫槽(22),凹口(6)位于相邻两块承重热面砖(2)连接处的侧面。
【文档编号】C03B18/16GK205662452SQ20162056237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发明人】林岩忠, 程华, 马月文, 汪鑫
【申请人】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