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0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
背景技术
1938年,匈牙利人Albert Szent-Gyorggi等首次报道柠檬来源的橘皮苷等类黄酮具有强化毛细血管作用(即Vp作用),这可能是最为著名的类黄酮生理功能研究报道。之后,对类黄酮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抗癌活性、抗病毒、抗发炎和抗过敏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改善血管脆性等。
文献(Food Chem.1997(45)304-309;中国中药杂志1995,20(4)240-242)对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文献(J.Agric.Food Chem.1997,454505-4515)对类黄酮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文献(J.Nat.Prod.1990,53(1)23-41)对黄酮类化合物对癌的化学预防作用进行了披露;(J.Nat.Prod.1992,55357-363)报道从植物中分离的12个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苯并芘的代谢,及对苯并芘的代谢及其活化为最终致癌的DNA加合物有很高的抑制作用。(Mutat.Res.1992,284243-249)报道用抗微核实验模型对一些黄酮和黄酮醇衍生物进行筛选,发现大多数黄酮醇有抗苯并芘诱导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分裂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还是促癌物的抑制剂。2,5,7-三羟基黄酮对TPA(12-O-十四酰佛波醇-13-乙酸酯)促癌有抑制作用。槲皮素抑制TPA对小鼠皮肤的致癌和促癌作用,井能明显抑制杀鱼菌素(teleocidin)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导的小鼠皮肤癌的促癌作用。槲皮素对这些促癌物的细胞受体蛋白激酶C也有抑制作用,漆黄素(fisetin)和木犀草素(luteolin)的作用更强(Biochem.Pharmacol.1989,38(10)1617-1624)。
Yasukawa等用抑制TPA诱导小鼠耳部肿瘤试验模型对一些植物化学成分的抗促癌作用进行筛选,11个黄酮和黄酮醇化合物的ED50<7.0μmol·L1(Pharm.Bull.1989,371071-1073)。
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羟基或多烷氧基取代的黄酮。Mori等对29个天然的多羟基黄酮和黄烷酮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其中9个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Phytochemistry 1988,271017-1020)。Hirano等对2 1个天然及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发现所筛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ZR-75-1几乎都有抗增殖作用(Res.Commun.Chem.Pathol.Pharmacol.1989,64(1)69-78)。Lin等对22个双黄酮双黄烷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KB细胞毒性进行了比较,发现3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Planta Medica1989,55(2)166-168)。Cushman等筛选了55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黄酮化合物对五种癌细胞组织(MCF-7乳腺癌,HT-29结肠腺癌,SKMEL-5黑色素瘤,MLM黑色素瘤,A-549肺癌)的细胞毒作用,其中15个化合物对至少一种癌细胞组织具有显著活性(ED50小于4μg.mL-1)(J.Nat.Prod.1991,54(6)1556-1660)。Iwashita等发现2,4,4,6-四羟基查耳酮、2,3,4,4-四羟基查耳酮、4,4,6-三羟基查耳酮有诱导B-16细胞及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0,641813-1820;Biosci.Biotechnol.Biochem.1999,63719-725)。
生物类黄酮因能够阻断β受体、在亚细胞水平上对线粒体能产生正性影响以及可以抑制心脏磷酸二酯酶的活性而具有变时性调节心肌收缩的作用,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缩小因结扎冠状动脉而引起的心肌梗塞、提高机体在常压与低压下的耐缺氧能力、对抗各种因子造成的心律失常(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44-47;药学学报1990,25646-651;沙棘1993,6(2)23-27),因此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
生物类黄酮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舒张功能。平滑肌细胞膜上有两种Ca2+通道,一种是电压依赖性通道(PDC),主要由细胞膜高K+去极化所激活;另一种是受体操纵性通道(ROC),主要由去甲肾上腺素激活,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除开放ROC外也引起细胞内ca2+释放。生物类黄酮改善平滑肌收缩舒张的机制与其调节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释放有关(药学学报1990,25(9)646-651;沙棘1993,6(2)23-27)。此外,生物类黄酮对血管活性物质及影响活性物质的酶也有一定的作用(Acta Pharmacol.Sin.1995,16(3)223-226;J.Sci.FoodAgric.1996,7055-66;Acta Pharmacol.Sin.1994,(14)505-508;沙棘1991,(3)15-17)。
另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用做食品、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如甜味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等(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1)18-20;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5)200-206)。
因此,寻求新的天然产物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植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医疗与保健领域是否关切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以满足有关领域发展的需要。
本发明从中药水翁花(Cleistocalyx operculatus)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
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及其衍生物,其结构通式为 另一种为(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及其衍生物,其结构通式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翁干燥花蕾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浸泡液减压蒸干,得浸膏,将浸膏用水悬浮,用石油醚萃取,减压回馏,得到石油醚部位浸膏;将石油醚部位浸膏用石油醚溶解,加入硅胶拌匀、研碎,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40∶1~5∶1)梯度洗脱,200ml为一馏分,共得35个馏分。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产物;收集的35个浓缩物据硅胶板点样分析,获20个不同组成的馏分(Fraction 1-Fraction 20),Fraction 4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5个馏分,减压浓缩,得到5个组分(Fraction A1-E1);Fraction E1通过甲醇重结晶,即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30mg);Fraction18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6个馏分,减压浓缩,得到6个组分(Fraction A3-F3)。Fraction F3通过甲醇重结晶,即得到本发明的目标产物(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40mg)。
所说的有机溶剂包括C1~C3的单元醇,优选甲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的明显优点和技术进步本发明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出一个具有醛基取代基的查耳酮和一个具有醛基取代基的二氢黄酮。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从天然产物发现这两个化合物。由于具有官能团醛基,从而与现有同类化合物相比具有潜在的更强的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也可以此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探索合成更高活性的化合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内容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的提取水翁干燥花蕾4Kg,在室温下用甲醇(10L)浸泡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减压蒸干,得浸膏,将浸膏用水悬浮,用石油醚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馏,得到石油醚部位浸膏(18.4g)。将石油醚部位浸膏18.4g,用石油醚溶解,加入约50g左右硅胶(200-300目)拌匀、研碎,上硅胶柱(100×5cm),石油醚-乙酸乙酯(40∶1~5∶1)梯度洗脱,200ml为一馏分,共得35个馏分。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产物。收集的35个浓缩物据硅胶板点样分析,获20个不同组成的馏分(Fraction 1-Fraction 20),Fraction 4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5个馏分,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5个组分(Fraction A1-E1)。Fraction E1通过甲醇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目标产物化合物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30mg)。
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如下橙黄色针晶(MeOH),熔点123~124℃;紫外(MeOH)λmaxnm(logε)283(4.28),321(4.35);红外(KBr)γmax3450,2870,2760(w),1625,1550,1450,770,700cm-1;核磁共振谱氢谱及碳谱,见表1;质谱[M+]312(100),311(54),235(59),209(20),208(20),207(9),103(16);元素分析C 69.18%,H 5.18%。
核磁共振谱氢谱及碳谱见表1。
实施例2(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的提取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工艺条件,其中的Fraction18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6个馏分,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6个组分(Fraction A3-F3)。Fraction F3通过甲醇重结晶得到得到本发明的目标产物(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40mg)。
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如下黄色针晶(MeOH),熔点154~155℃;吸光度-2.4°(25℃,MeOH,C=0.01);紫外λmax(MeOH)nm(logε)267(4.21),335(3.80,sh);红外(KBr)γmax3450,2870,2770(w),1690,1630,1590,1460,770,700cm-1;核磁共振谱氢谱及碳谱,见表1;质谱[M+]312(100),311(33),235(37),208(82),180(66),104(12);元素分析C 69.17%,H 5.19%.
表1化合物1和2的核磁共振谱氢谱及碳谱氢12 碳 12β 7.96,d,(16)β 147.0α 7.86,d,(16)α 125.0CO193.01 108.2138.02 7.60,m2 167.1127.03 7.45,m3 108.5130.04 7.45,m4 165.7130.05 7.45,m5 109.3130.06 7.60,m6 169.0127.01 136.02 7.43,m 5.50,dd,(12.8,2.9) 2 128.780.03 7.53,m 2.82eq,dd,(16.9,2.9)3 129.241.03.12ax,dd,(16.9,12.8)4 7.53,m 4 132.1188.05 7.53,m 5 129.2166.86 7.43,m 6 128.7110.07 166.28 110.89 167.010 108.5CHO 10.10,s 10.20,s CHO 192.5195.14-OH 12.60,s5-OH 12.70,s6-OH 13.90,sOMe 3.90,s 3.90,sOMe 67.0 65.0Me2.08,s 2.08,sMe8.1 8.0
权利要求
1.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2.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水翁干燥花蕾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浸泡液减压蒸干,得浸膏,将浸膏用水悬浮,用石油醚萃取,减压回馏,得到石油醚部位浸膏;将石油醚部位浸膏用石油醚溶解,加入硅胶拌匀、研碎,上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40∶1~5∶1)梯度洗脱,200ml为一馏分,共得35个馏分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产物;收集的35个浓缩物据硅胶板点样分析,获20个不同组成的馏分(Fraction l-Fraction 20),Fraction 4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5个馏分,减压浓缩,得到5个组分(Fraction A1-E1);Fraction E1通过甲醇重结晶,即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30mg);Fraction18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纯化,甲醇洗脱,收集到6个馏分,减压浓缩,得到6个组分(Fraction A3-F3)。Fraction F3通过甲醇重结晶,即得到本发明的目标产物(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40m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有机溶剂包括C1~C3的单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甲醇。
全文摘要
一种从中药水翁花中提取的类黄酮化合物,化学名称分别为3-醛基-4,6-二羟基-2-甲氧基-5-甲基查耳酮和(2S)-8-醛基-5-羟基-7-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本发明具有醛基取代基的查耳酮和一个具有醛基取代基的二氢黄酮。由于具有官能团醛基,从而与现有同类化合物相比具有潜在的更强的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也可以此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探索合成更高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分别为上式。
文档编号C07C49/258GK1544428SQ20031010865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魏东芝, 叶春林, 卢艳花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