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新的羰基化配位体和结合这样的配位体的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56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新的羰基化配位体和结合这样的配位体的催 ...的制作方法
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新的羰基化配 位体和结合这样的配位体的催化剂系统本发明涉及用于所选择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尤其是其烃氧基和羟 基羰基化的方法、新的二齿配位体和结合这样的配位体的新的催化剂系统。已经在许多 欧洲专利和专利申请中描述了在醇或水和催化剂系统的存在下使用一氧化碳的烯键式 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催化剂系统包括第6族、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金属例如钯 以及膦配位体,例如烃基膦、环烃基膦、芳基膦、吡啶基膦或二齿膦,欧洲专利和专利申 请例如 EP-A-0055875、EP-A-04489472、EP-A-0106379, EP-A-0235864、EP-A-0274795、 EP-A-0499329、 EP-A-0386833、 EP-A-0441447、 EP-A-0489472、 EP-A-0282142、 EP-A-0227160、EP-A-0495547 和 EP-A-0495548。具体地,EP-A-0227160、EP-A-0495547 和 EP-A-0495548公开了二齿的膦配位体提供能够实现高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系统。在磷原子之 间的C3烃基桥连同在磷上的叔丁基取代基被例示在EP0495548中。W096/19434后来公开了,具有叔碳基团而不是具有芳基桥的二齿膦化合物的特定 基团可以提供需要很少或不需要补充的非常稳定的催化剂;使用这样的二齿的催化剂导致 显著地高于先前在EP0495548公开的那些反应速率的反应速率;在高的转化率下产生很少 或不产生杂质;以及产物对于酸或酯产物具有高的选择性且不产生聚合物。W001/68583公开了当用于高级烯烃时和当在从外部添加的非质子溶剂的存在下 时与W096/19434相同的方法的速率和叔碳取代的配位体。W098/42717公开了对EP0495M8中使用的二齿膦的修改,其中叔碳基团由被结合 入任选地取代的2-磷杂-三环[3. 3. 1. 1{3,7}]癸基或其衍生物中的一个或两个磷原子利 用,所述衍生物中碳原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由杂原子(“2-PA”基团)取代。不对称的配位体 被设想但是没有被例示。实例包括乙烯、丙烯和一些高级封端烯烃和内烯烃的许多烃氧基 羰基化,使用结合每一个磷的对称的PA基团和取代PA基团中每一个相邻的碳,使得结合到 磷的碳为叔碳。没有使用结合到磷的仲碳或伯碳的实例。当相比于1,3_二(二-叔丁基 膦基)丙烷时,发现内部不饱和的烯烃的羰基化的改进的速率和改进的收率。WO 03/070370将WO 98/42717中教导的特定的叔碳磷取代基配位体扩展到具有 W096/19434中公开的类型的1,2取代的芳基桥的二齿膦。WO 04/103948描述了用于丁二烯羰基化的两种上述类型的配位体桥,且WO 05/082830描述了 WO 04/103948的选择,其中叔碳取代基在各自的磷原子上是不同的,产 生了改进的反应速率。已知在某些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中,二齿磷配位体上伯碳取代基、仲碳 取代基和芳族碳取代基的使用不产生或产生聚合物产物。用于生产聚酮聚合物的一般方法 已经已知了好多年。EP 121,965、EP 181,014和EP 213,671描述了涉及二齿膦配位体与 第VIII族金属例如钯和具有小于6的pKa的酸一起使用的方法。US 4,950,703教导了用 于产生聚酮聚合物的优选的催化剂组合物使用钯、合适的酸和1,3_ 二(二苯基膦)丙烷或 1,3_ 二 [二 O-甲氧基苯基)膦基]丙烷。例如,US 5369074教导了如1,2_ 二-( 二苯基膦基)丙烷的芳族基团取代的配位体和经由-CH2基团结合到磷的烃基取代的二齿配位体在使用一氧化碳的乙烯羰基化中以 良好的收率提供一系列分子量的聚酮聚合物产物。从WO 01/87899已知,经由仲碳结合到磷和具有亚烃基桥的具有被称为9_磷杂二 环[3. 3. 1]壬烷(phobane)例如9-磷杂二环壬烷的环状基团的配位体可以在这样的羰基 化反应中提供良好的选择性和非聚合物产物。在WO 05/0拟830中,公开了在一个磷上具有 叔碳和在其他磷上具有9-磷杂二环[3.3.1]壬烷仲碳的不对称的二齿膦配位体。不令人 吃惊,该反应对酯产物仍提供良好的选择性。在用其他共反应物生产酸或酯产物或其他产物中,不希望具有聚合物或低聚物产 物,因为这些将降低收率并干扰反应过程。因此,重要的是选择已知在这样的反应中有利于 非聚合物/低聚物产物的配位体,尤其是当在一氧化碳的存在下羰基化具有聚合为聚酮的 趋势的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时。令人惊讶地,现在已经发现,当与叔碳取代基组合时使用上 述类型的烃基和芳族基团取代的二齿配位体,某些的芳族桥接的不对称的二齿配位体不产 生聚合物产物,且这些配位体还在这样的反应中显示改进的稳定性。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新的二齿配位体。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催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 催化剂系统,所述系统可通过组合以下物质获得a)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或其化合物,b)式I的二齿配位体,和c)酸,其中所述配位体相比于所述金属或所述金属化合物中的所述金属以至少2 1摩 尔过量存在,且所述酸相比于所述配位体以至少2 1摩尔过量存在;
权利要求
1.一种通式(I)的新的二齿配位体,
2.一种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所述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选自乙 炔、甲基乙炔、丙基乙炔、1,3_ 丁二烯、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戊烯、戊烯腈、戊烯酸烃基 酯、戊烯酸、庚烯、辛烯、十二碳烯及其混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化合物与一氧化碳在羟 基源的存在下以及在催化剂系统的存在下反应,所述羟基源任选地为阴离子源,所述催化 剂系统可通过组合以下物质获得(a)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和(b)通式(I)的二齿配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基团X1和X2选自C1-C2tl烃基、 烯基、C1- 炔基或C1- 芳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基团X1表示Ar和/或所述基团 X2表示Ar。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基团X1或X2中的至 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或取代基在与直接地结合到所 述Q2原子的碳直接相邻的碳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X1和/或X2基团具 有α碳原子,且所述X1和/或X2基团的α碳原子为脂肪族仲碳原子或脂肪族叔碳原子。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碳为芳族碳, 所述芳族碳形成在与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环上的原子相邻的原子上被取代的芳环的一部 分。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另外的取代基为C1-C7烃 基或-O-C1-C7烃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或乙氧基或相对惰性 的基团,例如-CN、-F、-Si (烃基)3、-COOR63, -C (0)-或-CF3。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X1和X2基团为C1-C7烃 基或O-C1-C7烃基取代的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碳为芳族碳,所述芳 族碳形成在环的相对于所述Q2原子的邻位或间位处被取代的芳环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X1或X2基团选自 由甲基、乙基、丙基、2-甲基-苯-1-基、2-甲氧基-苯-1-基、2-氟-苯-1-基、2-三氟甲 基-苯-1-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基、4-甲基-苯-1-基、3-甲基-苯-1-基、丁 基、戊基、新戊基、2-乙基-苯-1-基、2-丙基-苯-1-基和2-丙-2’ -基-苯-1-基组成 的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齿配位体,所述二齿配位体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_( 二-叔戊基膦基甲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 基)萘、1_(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_( 二-3,5-二甲基 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 ( 二 -5-叔丁基金刚烷基膦基甲 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 (1-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 基膦基甲基)苯、1-(2,2,6,6_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邻二甲苯、1- -(磷杂-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_邻二甲苯、1_( 二金刚石基 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苯、1-(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 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_( 二-叔戊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 1-(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 ( 二 -3,5- 二甲基金刚 烷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 二 -5-叔丁基金刚烷基膦基甲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1-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 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2,2,6,6_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 基)-1,2_ 二甲基二茂铁、1- -(磷杂-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1,2_ 二甲基 二茂铁、1_( 二金刚石基膦基甲基)-2-(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_( 二-邻甲苯 基膦基甲基)-2,3_ 二-(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二茂铁;1- (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苯基苯;1- ( 二-叔 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苯基苯;1_( 二-叔丁基膦基甲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_( 二-叔丁基膦 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_( 二-叔丁基膦基 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2’ -苯基丙-2’ -基)苯;1_( 二-叔丁 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苯基丙-2’ -基)苯;1_( 二-叔丁 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叔丁基苯;1- ( 二-叔丁基膦基甲 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叔丁基苯;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苯基苯;1-(2-膦 基甲基-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苯基苯;1-(2-膦基甲基-金刚烷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2-膦基甲基-金 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2-膦基甲基-金刚 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2’ -苯基丙-2’ -基)苯;1-(2-膦基甲 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O ’-苯基丙-2 ’ -基)苯;1- (2-膦基甲 基-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叔丁基)苯;1-(2-膦基甲基-金 刚烷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叔丁基苯;1_(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_4,5 二苯基苯;1-( 二 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苯基苯;1-(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_( 二金刚烷基膦基 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_(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 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 -(2’ -苯基丙-2’ -基)苯;1_( 二金刚烷基 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苯基丙-2’ -基)苯;1_( 二金刚烷基 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 二-叔丁基)苯;1- (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 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叔丁基苯;1-(Ρ-(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5 二苯基甲基苯;1-(P42,2,6,6_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 基甲基)-4-苯基甲苯;1-(P42,2,6,6_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 苯基膦基甲基)-4,5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苯;1-(Ρ-(2,2,6,6-四甲基-磷杂-环 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甲苯;1-(Ρ-(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_4,5-二’-苯基丙-2’-基)甲 苯;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苯 基丙-2’-基)甲苯;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 甲基)-4,5-(二-叔丁基)甲苯;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二-邻 甲苯基膦基甲基)-4-叔丁基甲苯;I"(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苯基苯; 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苯基苯;1- (P,P金 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三甲基甲硅烷基)苯; 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 苯;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 (2’ -苯 基丙-2’ -基)苯;1_(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 基)-4- O’-苯基丙-2’ -基)苯;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 膦基甲基)-4,5-( 二-叔丁基)苯;1_(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 基膦基甲基)-4-叔丁基苯;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苯基二茂铁; 1_(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苯基二茂铁;1-(二-叔 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 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三甲基甲硅烷基) 二茂铁;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二-(2’ -苯基 丙-2’-基)二茂铁;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 O’-苯基丙-2’-基)二茂铁;1_(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5- 二-叔丁基二茂铁;1- ( 二-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 叔丁基二茂铁;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_ 二苯基二茂铁; 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苯基二茂铁;1- (2-膦 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 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三甲基甲硅烷基) 二茂铁;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 (2’ -苯基 丙-2’ -基)二茂铁;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 1 ’)(2’ -苯基丙-2’ -基)二茂铁;1- (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 甲基)-4,5- ( 二-叔丁基)二茂铁;1-(2-膦基甲基-金刚烷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 甲基)-4-(或1’)叔丁基二茂铁;1-(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苯基二茂铁;1- ( 二金 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苯基二茂铁;1-( 二金刚烷基膦 基甲基)-2-(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1_(二金刚烷基 膦基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1_( 二金 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_4,5-二- (2’-苯基丙-2’-基)二茂铁; 1-(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2’ -苯基丙-2’ -基) 二茂铁;I" (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 二-叔丁基)二茂铁;1- ( 二金刚烷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叔丁基二茂铁;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苯基二茂 铁;1_(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苯基 二茂铁;1- (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三 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1_(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二 -邻甲苯基膦基甲 基)-4-(或1’)(三甲基甲硅烷基)二茂铁;1_(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二-邻 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2’ -苯基丙-2’ -基)二茂铁;1-(P,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 甲基)-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2’-苯基丙-2’-基)二茂铁;1_(P,P金 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二-叔丁基)二茂铁;1-(P, P金刚烷基,叔丁基膦基甲基)-2- (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叔丁基二茂铁;1-(Ρ-(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5 二苯基-甲基二茂铁;1-(P42,2,6,6_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 苯基膦基甲基)-4-(或1’ )苯基-甲基二茂铁;1-(Ρ-(2,2,6,6-四甲基-磷杂-环 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5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茂铁; 1-( -(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三 甲基甲硅烷基)_甲基二茂铁;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 苯基膦基甲基)-4,5- 二 - O’-苯基丙-2’-基)-甲基二茂铁;1- (P- O,2,6,6-四甲基-磷 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2’-苯基丙-2’-基)-甲基 二茂铁;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甲苯基膦基甲基)-4, 5_( 二-叔丁基)_甲基二茂铁;1-(P_(2,2,6,6-四甲基-磷杂-环己-4-酮))-2-( 二-邻 甲苯基膦基甲基)-4-(或1’ )叔丁基-甲基二茂铁;或由上述邻甲苯基配位体的邻乙基苯基和邻甲氧基苯基类似物组成的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5-7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所述基团X1表示 CH(R2) (R3),X2 表示 CH(R4) (R5),X3 表示 CR7 (R8) (R9)且 X4 表示 CR10 (Rn) (R12),其中 R2 和 R4 表示氢,且R3、R5和R7-R12表示烃基、芳基或杂环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齿配位体,其中X3表示CR7(R8) (R9),且X4表 示CRltl(RH) (R12),且其中有机基团R7-R9和/或R1tl-R12或可选择地,R7-R12,当与它们的相应 的叔碳原子结合时形成至少如叔丁基一样空间位阻的复合基团。
16.一种新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包括与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或其化合物配 位的如本文所定义的式I的新的二齿配位体。
17.—种如上文所述和参考实施例的新的二齿配位体。
18.—种如上文所述和参考实施例的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其中所述烯键 式不饱和化合物为乙烯。
2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二齿配位体或方法,其中A和B为亚甲基。
21.根据权利要求2、19或20所述的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其中所 述催化剂系统还包括酸,且所述配位体相比于所述金属或所述金属化合物中的所述金属以 至少2 1摩尔过量存在,且所述酸相比于所述配位体以大于2 1摩尔过量存在。
22.一种催化剂系统,所述催化剂系统能够催化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所述系统可通过组合以下物质获得a)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或其化合物,b)根据权利要求1或3-16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式I的二齿膦配位体、胂配位体或锑 化氢配位体,和c)任选的酸。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催化剂系统,其中所述配位体相比于所述金属或所述金属 化合物中的所述金属以至少2 1摩尔过量存在,且所述酸相比于所述配位体以至少2 1摩尔过量存在。
24.根据权利要求2或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 法,其中所述二齿配位体上的X1或X2取代基在直接地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碳上或与其相 邻的碳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19-21或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X1和 /或X2基团碳为脂肪族仲碳原子,或所述X1和/或X2基团的α碳为脂肪族仲碳原子或脂 肪族叔碳原子,或结合到所述Q2原子的碳为芳族碳,所述芳族碳形成在环的合适的位置处 被取代的芳环的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9-21、25或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X1或X2基团选 自由丙-2-基、苯-1-基、2-甲基-苯-1-基、2-甲氧基-苯-1-基、2-氟-苯-1-基、 2-三氟甲基-苯-1-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苯-1-基、4-甲基-苯-1-基、3-甲 基-苯-1-基、丁 -2-基、戊-2-基、戊-3-基、2-乙基-苯-1-基、2-丙基-苯-1-基和 2-丙-2’ -基-苯-1-基组成的组。
27.根据权利要求2、19-21或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齿配位体选自权 利要求13中所定义的组或由上述邻甲苯基配位体的苯基类似物、异丙基类似物、邻乙基苯 基类似物和邻甲氧基苯基类似物组成的组。
28.根据权利要求2、19-21或25-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团X1表示CH(R2) (妒),铲表示010 4) (R5),X3 表示 CR7(Rs) (R9)且 X4 表示 CRltl(RH) (R12),其中 R2 至 R5 表示氢、 烃基、芳基或杂环基,且R7-R12表示烃基、芳基或杂环基。
全文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式(I)的新的二齿催化配位体。R表示具有至少一个芳环的烃基芳族结构,Q1和Q2各自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芳环的可利用的相邻原子上的相应的连接基团(如果存在的话)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芳环。基团X3和X4表示经由叔碳原子结合到相应的原子Q1的基团,且基团X1和X2表示经由伯碳原子或取代的芳环碳原子结合到相应的原子Q2的基团。A和B表示任选的低级亚烃基连接基团。Q1和Q2各自表示磷、砷或锑。还描述了一种用于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化合物与一氧化碳在羟基源和催化剂系统的存在下反应,羟基源任选地为阴离子源,催化剂系统可通过组合以下物质获得第8族、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和通式(I)的二齿配位体。
文档编号C07F15/00GK102083842SQ200980125824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保罗·普林格尔, 索拉雷斯 塔玛拉·范朱尔, 格雷厄姆·罗纳德·伊斯特汉, 马克·沃 申请人:璐彩特国际英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