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262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藻类培养及CO2固定的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混合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微藻培养领域,考虑到微藻对机械搅拌比较敏感,通常选择气升或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虽然这两种光生物反应器采用气液循环混合的方法避免了机械搅拌对藻类细胞的伤害,但是仍然存在气液混合、传质、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强化气液混合和相间传递过程,技术人员作了各种改进,如在申请号为200420009076.2,名称为“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发明专利中,对气体分布器的喷嘴数量及形状作了改进,以期更利于气体在培养液中的分散,消除死角。但是实际应用中,无论对气体分布器的结构如何设计,其气液混合效率改善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气体和液体只在反应器内进行一次气液混合,传质面积受气泡大小限制,从而影响传质效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62087.4使用循环水泵将培养液引出反应罐外再经过文丘里管与二氧化碳气体混合送入反应罐内,该使用文丘里管收缩段将气体引射如管路内,取得了较高的二氧化碳转化率。但是,该专利所述的文丘里管引射混合实际上与常规的引射泵相同,且文丘里管仍属于常压供气,在能耗方面没有任何改变。

振荡气液预混合器利用流体附壁效应和扩压管的扩压作用,无需任何运动部件,就可以产生高频的振荡射流,具有易于制造,可靠性高,无需维护等诸多优点。这种振荡气液预混合器可以应用于各种气升的反应器,使用特定的气体分布器可在液体中可以产生20~100μm的微气泡(Zimmerman,W.B.,Zandi,M.,Bandulasena,H.C.H.,Tesar,V.,Gilmour,D.J.,Ying,K.,2011.Design of an airlift bioreactor and pilot scale studies with fluidic oscillator induced microbubbles for growth of a microalgae Dunaliella salina.Applied Energy 88,335.)。

本发明结合振荡射流的技术思路,自主研发了振荡射流混合器,结构新颖,制造简单,成本低,能有效地在微藻光生反应器中产生微气泡,结合振荡混合,起到强化气液混合和传质过程,降低固碳能耗,有效提高规模化培养微藻的经济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光生反应器中普遍存在气液混合不均匀,传质效率低,供气能耗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能耗、高效固碳和藻类培养的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结合引射原理和振荡射流技术提供一 种更高效的气液混合器来对气体和液体进行预混合。经过振荡射流混合器的高频振荡气泡在气体分布孔处产生收缩及加速脱离现象,从而产生微气泡,可以极大的提高气液接触面,促进气液传质及光合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气体分布器、培养液外循环管路、供气管、振荡射流混合器及进气管路;

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包括:藻液喷管、气体吸入腔、喉管、进气腔道、反馈管道、振荡腔、扩压管、反馈流管路及三通接头;

藻液喷管的出口经由气体吸入腔的入口插入气体吸入腔内;气体吸入腔的出口与喉管的入口相连通,喉管的出口与扩压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气腔道位于所述气体吸入腔的一侧,且进气腔道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吸入腔相连通;反馈管道位于所述喉管的两侧,且反馈管道的出口与喉管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振荡腔与扩压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馈流管路的一端经由所述三通接头与扩压管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反馈管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藻液喷管、气体吸入腔、喉管、反馈管道、振荡腔及扩压管形成轴对称腔体结构;

所述气体分布器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的一端经由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侧壁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藻液喷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气管与进气腔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一端经由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扩压管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分布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馈管道、所述扩压管及所述反馈流管路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振荡腔位于所述两个扩压管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藻液喷管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1~5,所述藻液喷管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0.2~0.8,所述藻液喷管的长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体吸入腔的侧壁为倾斜面,相对的两侧壁形成的夹角为10°~60°;所述气体吸入腔的出口与所述藻液喷管的出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喉管的宽度大于微藻的尺寸,所述喉管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10。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腔道的出口位于所述藻液喷管的入口与出口之间;所述进气腔道的入口为圆形,所述进气腔道入口的直径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1~5,所述进气腔道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0.5~5。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馈管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所述反馈管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0.1~2。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荡腔包括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及与所述平面侧壁相连接的圆弧形凹槽底部;所述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自所述喉管的出口、所述两个反馈管道的出口及所述两个扩压管的入口的结合处延伸至所述扩压管内;所述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形成20°~90°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荡腔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与所述喉管的出口正对;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至所述喉管出口的距离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5~15;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的弧线长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1~5。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压管包括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内侧壁靠近所述轴对称腔体结构的对称轴;所述内侧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的入口,且与所述外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的出口,且与所述外侧壁形成5°~20°的夹角;所述扩压管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所述扩压管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藻液喷管、气体吸入腔、喉管、进气腔道、反馈管道、振荡腔、扩压管构成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高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0.5~10。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培养液进口、培养液出口、排气口、内光源管、及循环水泵;

所述培养液进口及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所述培养液出口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底部;所述内光源管自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垂直插入所述反应器主体的内部;所述循环水泵连接于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上。

作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器主体及所述内光源管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内光源管的直径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直径之比为5~2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增设振荡射流混合器,培养液和气体先被引入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内充分混合,再经过气体分布器在振荡射流作用下产生大量微气泡,由于微气泡在同等进气量下可以显著提高气液接触面积,从而起到强化相间传递过程的重要作用,到达高效固碳及微藻培养的目的;本发明的振荡射流混合器相比普通的常压进气,可以显著降低供气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振荡射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振荡射流混合器的一个扩压管出口的压力变化情况示意图。

图4至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振荡射流混合器在一个振荡周期内流场流线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培养液进口

2 培养液出口

3 供气管

4 排气口

5 反应器主体

6 培养液区

7 气体分离区

8 内光源管

9 气体分布器

10 培养液外循环管路

11 循环水泵

12 振荡射流混合器

121 藻液喷管

122 气体吸入腔

123 喉管

124 进气腔道

125 反馈管道

126 振荡腔

127 扩压管

13 反馈流管路

14 进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图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至2,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至少包括:反应器主体5、气体分布器9、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供气管3、振荡射流混合器12及进气管路14;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包括:藻液喷管121、气体吸入腔122、喉管123、进气腔道124、反馈管道125、振荡腔126、扩压管127、反馈流管路13及三通接头;藻液喷管121的出口经由气体吸入腔122的入口插入气体吸入腔122内;气体吸入腔122的出口与喉管123的入口相连通,喉管123的出口与扩压管127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气腔道124位于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一侧,且进气腔道124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相连通;所述反馈管道125位于所述喉管123的两侧,且反馈管道125的出口与喉管123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振荡腔126与扩压管127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反馈流管路13的一端经由所述三通接头与扩压管127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反馈管道125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藻液喷管121、气体吸入腔122、喉管123、反馈管道125、振荡腔126及扩压管127形成轴对称腔体结构;

所述气体分布器9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底部;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的一端经由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侧壁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藻液喷管12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气管3与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14一端经由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扩压管127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体分布器9相连通。

作为示例,所述反馈管道125、所述扩压管127及所述反馈流管路13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振荡腔126位于所述两个扩压管127之间。

作为示例,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1~5,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2~0.8,所述藻液喷管121的长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1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1.5~2.5,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 之比为0.3~0.5,所述藻液喷管121的长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4~6。

作为示例,所述藻液喷管121插入所述气体吸入腔122之后,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实际空间由所述藻液喷管121及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侧壁围成;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侧壁为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倾斜平面,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侧壁所形成的夹角为10°~6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侧壁所形成的夹角为30°~4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长度应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所述气体吸入腔122的出口与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出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示例,所述喉管123的宽度应大于微藻的尺寸,以确保所述微藻能顺利通过所述喉管123;所述喉管123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2~1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喉管123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3~5。

作为示例,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出口位于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入口与出口之间;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形状为圆形的前提下,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直径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1~5,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5~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入口的直径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3,所述进气腔道124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8~1.2。

作为示例,所述反馈管125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10,所述反馈管125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1~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管125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5~3.5,所述反馈管125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8~1.5。

作为示例,所述振荡腔126包括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及与所述平面侧壁相连接的圆弧形凹槽底部;所述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自所述喉管123的出口、所述两个反馈管道125的出口及所述两个扩压管127的入口的结合处延伸至所述扩压管127内,即所述振荡腔126由所述喉管123的出口、所述两个反馈管道125的出口、所述平面侧壁、所述两个扩压管127的入口及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围成。所述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形成20°~90°的夹角,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位于两侧的平面侧壁形成40°~60°的夹角。

作为示例,所述振荡腔126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与所述喉管123的出口正对;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至所述喉管123的出口的距离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5~15;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的弧线长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1~5;优选地,所述圆弧形凹槽底部至所述喉管123的出口的距离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9~11;所述圆弧形凹槽底 部的弧线长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8~3.5。

作为示例,所述扩压管包括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内侧壁靠近所述轴对称腔体结构的对称轴;所述内侧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的入口,且与所述外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的出口,且与所述外侧壁形成5°~20°的夹角;所述扩压管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所述扩压管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的宽度之比为2~10。

作为示例,所述扩压管127包括外侧壁及内侧壁,所述内侧壁靠近所述轴对称腔体结构的对称轴;所述内侧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127的入口,且与所述外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扩压管127的出口,且与所述外侧壁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外侧壁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5°~20°;所述扩压管127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10,所述扩压管127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1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外侧壁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8°~12°,所述扩压管127的入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2.5~3.5,所述扩压管127的出口的宽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3~3.5。

作为示例,所述藻液喷管121、气体吸入腔122、喉管123、进气腔道124、反馈管道125、振荡腔126、扩压管127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藻液喷管121、气体吸入腔122、喉管123、进气腔道124、反馈管道125、振荡腔126、扩压管127共同构成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高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0.5~1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高度与所述喉管123的宽度之比为3~5。

作为示例,所述藻液喷管121、气体吸入腔122、喉管123、进气腔道124、反馈管道125、振荡腔126及扩压管127形成腔体可以使用有机玻璃使用激光切割而制成,所述腔体的上下面均采用有机玻璃覆盖并通过螺栓紧固。

作为示例,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包括位于下部的培养液区6及位于上部的气体分离区7,所述培养液区6用于藻液的培养,所述气体分离区7用于所述藻液中排出的气体的分离。

作为示例,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侧壁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优选地,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侧壁的上部相连接,连接的位置距离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高度0.5~0.8;更为优选地,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侧壁的连接位置距离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高度0.6~0.7。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如何设置,需要保证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 中的所述培养液区6所对应的侧壁相连接,以确保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能够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的培养液相连通。

作为示例,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半球形,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高度与所述半球形的直径之比为3~2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高度与所述半球形直径之比为10~15。

作为示例,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培养液进口1、培养液出口2、排气口4、内光源管8、及循环水泵11;

所述培养液进口1及所述排气口4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顶部,且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培养液出口2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底部,且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内光源管8自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顶部垂直插入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内部;所述循环水泵11的入口与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中的培养液,所述循环水泵11的出口与所述藻液喷管121的入口相连通。

作为示例,所述反应器主体5可以为但不仅限于有机玻璃透明材质罐体;所述反应器主体5与所述气体分布器9及所述内光源管8同轴分布。

作为示例,所述反应器主体5及所述内光源管8均为圆柱形,且所述内光源管8的直径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直径之比为5~20;优选地,所述内光源管8的直径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直径之比为8~12。

作为示例,所述内光源管8用于提供光能,其内部设有内部光源,所述内部光源可以为人工光源(如LED),也可以为导光良好的材料制成的自然光的分布器。

作为示例,所述内光源管8及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材料均为透明材料,如有机玻璃、无机玻璃、透明塑料等等。

作为示例,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外部还可以设有外置光源(未示出),所述外置光源可以为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本发明的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适于但不仅限于用来进行微藻培养及二氧化碳固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为:在反应之前,将培养液和一定比例的藻体从所述反应器主体5顶端的所述培养液进口1注入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所述培养液区6的初始高度应没过所述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的入口。然后,开启所述循环水泵11,在所述循环水泵11的驱动下培养液从所述外循环管路10进入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内,当培养液从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的所述藻液喷管121流出时,流速增加压强变小在所述气体吸入腔122内形成负压经进气腔道124将待处理气体引射进来,随培养液一同进入了所述 振荡腔126内。由于所述振荡腔126为几何对称,当流体从所述喉管123流出时,流体的附壁效应会随机的附着在所述振荡腔126内的一侧壁面并流入该侧的所述扩压管127,流体流出所述扩压管127后一部分经进气管流入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一部分经所述反馈流管路13及所述反馈管道125又回到所述振荡腔126内,又反馈流的入口位于振荡腔的入口处,这里属于流动敏感区域,主流受到很少的干扰就会失稳,失稳后的主流会在反馈流的推动下偏转附着到另一侧壁面上并且由此进入该侧的所述扩压管127,由于结构对称,同样的,该侧反馈流动又会使主流偏转回去,这样就形成了主流的偏转振荡(如图3至图7所示),从而使吸入的气体充分破碎并与液体剧烈混合。经过在所述振荡腔126内气液进行充分的前期混合,再通过所述进气管道14一起送入气体分布器9,在振荡射流的作用下气液混合均匀并产生振荡进气,使气泡在气体分布孔处不会持续变大,由于振荡作用使气泡在生长时产生收缩并加速脱离从而产生微气泡效应。气体喷流动能驱使反应器内的藻液上升流动,到达所述培养液区6上部时,气体从培养液中逃逸出,通过所述气体分离区7经由所述排气口4排出,同时培养液沿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壁面周围下降,到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底部时又随微气泡射流上升,形成反复的循环。同时,利用培养液外循环管路10将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的部分培养液抽出,在所述反应器主体5外与待处理气体先进行前期气液混合,然后再送入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在光照下进行藻体与微气泡的高效光合作用,这样,除了所述反应器主体5内培养液在微气泡射流的驱动下产生内循环,还在所述反应器主体5外部形成了外循环流动,同时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产生的微纳气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气液混合和传质效率,同时降低了供气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CO2浓度约25%的工业排放气,经除尘洗涤、加压、调气后得到满足微藻需求的CO2浓度达15~20(体积百分比)的待处理气体;所述微藻可以选用小球藻和蓝藻。

待处理气体由于负压由供气口3被吸入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12的气体吸入腔122,然后随藻液进入所述振荡腔126内进行充分混合,再通过所述气体分布器9产生大量微气泡,气体流量相对于所述反应器主体5的体积为0.1-0.5vvm(其中vvm为通气比,为每分钟通入气体的量与反应器主体体积的比值),由于气液在所述振荡腔126中进行过前期混合,再通过所述进气管路14连接所述气体分布器9,在振荡射流及气液混合的双重作用下,气体以非常微小的气泡形式存在,可获得极为高效的传质面积,微气泡的均匀分布促进气体中CO2的传质,溶解在培养液中的CO2被微藻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微藻生物质,同时释放出O2,固定CO2过程中产生的O2、未利用的惰性气体(如氮等)以及未固定的CO2通过所述气体分离区7经所述反应器主体5上端的所述排气口4排出。在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运行初期加入反应体积器为20%体积的藻种种子液,稳定工作后通过所述培养液进口1连续加入新鲜培基, 同时在由所述培养液出口2连续放出相同流量的培养液,稀释率为0.5/d(为液体流进反应器时反应器内体积除以流率),使整个工作过程处于稳定的体积以及稳定的藻体生物浓度(例如:OD685值,即藻液的最大吸光值达2.8)。放出的培养液中含有固定CO2过程中生成的生物质与培养液一起经所述培养液出口2排出。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的温度控制通过所述反应器主体5外部自然通风或者喷淋。光能由所述内光源管8提供,可以使用人工光源如LED,也可以用导光良好的材料制成自然光的分布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所述振荡射流微气泡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气体分布器、培养液外循环管路、供气管、振荡射流混合器及进气管路。通过增设振荡射流混合器,培养液和气体先被引入所述振荡射流混合器内充分混合,再经过气体分布器在振荡射流作用下产生大量微气泡,由于微气泡在同等进气量下可以显著提高气液接触面积,从而起到强化相间传递过程的重要作用,到达高效固碳及微藻培养的目的;本发明的振荡射流混合器相比普通的常压进气,可以显著降低供气能耗。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