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8700阅读:18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含纳米银粒子的复合无机粉末为抗菌剂的聚丙烯材料,该抗菌聚丙烯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抗菌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抗菌剂及抗菌塑料也随着发展。抗菌剂分为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如Ag,Zn等,其安全性、耐热性、耐久性较好,将其负载于沸石、玻璃、蒙脱土、硅藻土等无机载体中,Ag,Zn离子可缓慢释放出来。有机抗菌剂,例如,塞菌灵、百菌清、多菌灵、吡啶硫酸锌、正丁基苯并异噻唑啉酮(BBIT)等,大部分有机抗菌剂亲水性差,用于塑料可能以较快的速度析出,不耐洗涤,作用寿命短。

银离子作为抗菌剂,具有高效、安全、杀菌谱广、耐热性、无耐药性和高选择性等优点。银离子具有高反应活性,但是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银离子很容易与生物体液反应而失活,不过这些局限性可以通过纳米银粒子得到解决。随着纳米科技的崛起和发展,纳米银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保健和食品卫生领域。

将纳米银负载在不同的载体上,作为抗菌添加剂来使用,可提高纳米银的抗菌效果和分散性。载银的载体通常为介孔结构的无机矿物,包括沸石、埃洛石、海泡石、介孔二氧化硅、凹凸棒土等。其中凹凸棒土为多孔结构的纳米粒子,其主要成分是坡缕石(凹凸棒石),是一种具有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其骨架结构呈三维立体状,由硅氧四面体和镁铝八面体通过共用顶点相互连接而成,具有众多平行于棒晶(针状、微棒状或纤维状单晶体)方向排列的管状纳米级孔道,孔道贯穿整个结构,从截面上看孔道呈大小相等(约0.38nm×0.63nm)蜂窝状,属于天然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价廉,是非常理想的载体材料,因此引起了学者和研究结构的重视。如中国专利 CN1568703A在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以凹凸棒石为载体与硝酸银溶液化学反应形成复合抗菌剂;类似的,中国专利CN1685830A,把沸石粉体浸泡在硝酸银溶液中,使得银离子充分吸附在沸石的孔隙中,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水合肼把银离子还原为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制备载银抗菌剂,通常对载体的纯度、表面性质等有很高要求,并且在加入硝酸银溶液前还要对载体溶液进行分散和调节pH值的处理。为了减少银纳米粒子间的相互团聚,在还原过程中还要加入相当量的表面活性剂,最后还要通过不断离心清洗掉里面残余的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制备过程复杂,制备周期长,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应用。此类方法载体上负载的纳米银含量很低,导致抗菌剂抗菌效果不是很好,抗菌剂中残留的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其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聚丙烯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塑料,价格低廉且综合性能良好,但其抗菌改性,还需要继续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改性聚丙烯(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以廉价的凹凸棒土和硝酸银为原料,无需添加任何还原剂,将经喷雾干燥后的粉末在焙烧处理后(如200-500℃焙烧)加入聚丙烯树脂中共混,得到所述的载纳米银的凹凸棒土复合无机粉末改性聚丙烯(抗菌聚丙烯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且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即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改性聚丙烯),其包括:聚丙烯树脂以及分散在所述树脂中的抗菌剂,所述抗菌剂为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其中银与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10/100-100/100,纳米银的粒径范围为3-100nm。

根据本发明,所述凹凸棒土具有呈棒状或纤维状结构并具有中空的纳米级孔道,凹凸棒土的棒晶直径在10-80nm之间。在凹凸棒土表面负载有粒径3-100nm的纳米银颗粒。纳米银颗粒为球形。优选所述纳米银与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30/100-80/10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抗菌聚丙烯材料,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 丙烯树脂的重量比为(0.01-1):100,优选(0.01-0.1):100。

根据本发明的抗菌聚丙烯材料,其中银单质以纳米银的形式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且纳米银颗粒与凹凸棒土的结合牢固。纳米银活性大,可以缓慢释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银离子。且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尺寸小,为纳米级助剂,在聚丙烯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能够达到纳米级分散,提高了材料的刚性和抗菌效果。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小尺寸和大比表面积能使其在少量的添加量下,也能起到较好的改性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即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凹凸棒土与水混合制成凹凸棒土悬浮液;

(2)将硝酸银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凹凸棒土悬浮液中,然后进行在一定温度下搅拌;

(3)将步骤(2)搅拌后的凹凸棒土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4)然后将所述复合粉末进行焙烧,得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5)将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丙烯树脂进行共混,得到所述的抗菌聚丙烯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1)中,所述凹凸棒土优选为热活化和/或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从而提高凹凸棒土的分散性。所述热活化处理可采用常规的热活化方法,如可以采用焙烧法,焙烧温度为200-450℃,焙烧时间5-60min。所述凹凸棒土的分散处理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方法,例如:超声波分散、机械搅拌分散(如球磨分散、高速搅拌分散等)等。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凹凸棒土的质量浓度不超过10%,优选1-10wt%。所述凹凸棒土不经酸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2)中,在制备本发明的纳米银凹凸棒土复合粉末的过程中,将凹凸棒土悬浮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经过在一定温度(高于室温)下的搅拌,会促使凹凸棒土里碳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溶解并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银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所述搅拌的温度高于50℃,优选为50-9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h以上,优选为1h-10h。所述硝酸银与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17/100-170/100,优选50/100-135/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3)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温度为 150-200℃。喷雾干燥过程中,未反应的硝酸银溶液及均匀分散在溶液中的凹凸棒土在加热气流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银。使用其它的例如过滤并用鼓风烘箱干燥的方法,无法获得与喷雾干燥相同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4)中,所述焙烧可为常规焙烧方法,例如将凹凸棒土复合粉末于马弗炉中焙烧。所述焙烧温度为200-500℃。焙烧温度过高会使凹凸棒土孔道坍塌从而导致吸附能力变差,且容易导致凹凸棒土团聚,温度过低则无法得到纳米银单质。所述焙烧时间为5分钟以上,优选5-180min。所述焙烧后负载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粒子粒径为3-100nm。银与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10/100-100/100,优选30/100-80/100。本发明中的步骤(1)-(4)为制备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步骤。专利申请CN201510262409.5中,有关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内容全部引入到本文中。并通过广角XRD进一步证实,在喷雾干燥后得到的凹凸棒土复合粉末中,硝酸银均已反应完毕,得到的均是碳酸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5)中,所述共混为熔融共混。优选所述共混的温度为180-230℃。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0.01-1):100,优选(0.01-0.1):100。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丙烯树脂的共混可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当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时,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180-230℃。

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材料,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作为抗菌剂分散在聚丙烯树脂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与水混合配制成凹凸棒土悬浮液。所述凹凸棒土优选为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凹凸棒土不经酸处理。所述热活化处理可采用焙烧方法,其中,焙烧温度优选为200-450℃,焙烧时间优选为5-60min;所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不超过10%;所述凹凸棒土的分散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例如:超声分散、机械搅拌分散(如球磨分散、高速搅拌分散等)等。

(2)将硝酸银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凹凸棒土悬浮液中,然后进行搅拌;所述硝酸银与凹凸棒土的质量比为17/100-170/100,优选质量比为 50/100-135/100;所述搅拌的温度为50℃以上,优选为50-9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h以上。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凹凸棒土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所述喷雾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50-200℃。

(4)然后将所述复合粉末进行焙烧,得到含纳米银的复合无机粉末(即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其中,所述焙烧时间为5min以上,优选为5-180min;所述焙烧后负载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3-100nm。

(5)将所述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丙烯树脂通过熔融共混加工,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30℃,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含量是0.01-1wt%(基于聚丙烯树脂)。

根据本发明,将硝酸银与凹凸棒土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后,需要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得到待焙烧的复合粉末。使用其它的例如过滤并用鼓风烘箱干燥的方法,无法获得与喷雾干燥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人认为在制备本发明的纳米银凹凸棒土复合粉末的过程中,将凹凸棒土悬浮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经过加热搅拌,会促使凹凸棒土里碳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溶解并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银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未反应的硝酸银溶液及均匀分散在溶液中的凹凸棒土在加热气流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银。并通过广角XRD证实,在喷雾干燥后得到的凹凸棒土复合粉末中,硝酸银均已反应完毕,得到的均是碳酸银。在后续的焙烧加热过程中,碳酸银分解为银单质,最终以纳米银的形式均匀地负载在凹凸棒土表面。本发明通过将凹凸棒土和硝酸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进行焙烧,制备出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加工,制得改性聚丙烯(抗菌聚丙烯材料)。由于凹凸棒土-纳米银的复合粉末颗粒在聚丙烯树脂中分散性较好,在较小的用量下就能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刚性。

根据本发明,凹凸棒土是天然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等纳米效应,使得焙烧后形成的纳米银可以牢固地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这样在凹凸棒土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纳米级的银颗粒。虽然通过直接加热煅烧的方法将硝酸银分解也可以得到纳米银单质,但是其分解温度高,能耗高,制备的纳米银粒子容易发生团聚,粒径比较大。通过加热搅拌,然后喷雾干燥使得硝酸银和凹凸棒土里面所含碳酸根充分反应,然后在低于硝酸银分解温度 下焙烧即可制得纳米银,不仅避免了使用还原剂或者其他化学反应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由于碳酸银的分解温度相对较低,在相对低的温度下焙烧即可生成银单质。银单质以纳米银的形式均匀地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这种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活性很大,可以缓慢释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银离子,而且纳米银颗粒与凹凸棒土结合牢固。应用于聚丙烯中,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颗粒能更好地提高塑料的抗菌性能,且凹凸棒土也能为材料起到增刚作用。

根据本发明,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将银离子与凹凸棒土复合,就可以使制备的含银纳米粒子的凹凸棒土复合粉末尺寸减小,从而在塑料中达到更好的分散效果,以非常少的添加量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凹凸棒土的纳米级分散,使其在较小用量下,就能提高塑料的刚性。这种采用AgNO3和凹凸棒土复合制备出的新型抗菌剂(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助剂用量少,抗菌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抗菌塑料的加工成本,并提高了材料的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抗菌聚丙烯材料或上述方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材料在抗菌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抗菌聚丙烯材料,抗菌性能好,刚性好,在抗菌制品领域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抗菌聚丙烯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实施例中所用凹凸棒土的单个棒晶的直径在30-80nm之间。

凹凸棒土热活化及分散处理如下:

将一定量的凹凸棒土放入马弗炉中,在400℃下焙烧30min;称取一定量上述处理的凹凸棒土,加入蒸馏水后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5%的悬浮液,先 机械搅拌1h,再超声波处理30min;然后将处理好的悬浮液通过离心机在12000r/min下进行离心;最后弃去上层清液,即得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

实施例1

称取一定量经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AT),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5%的水悬浮液,然后将硝酸银溶液(AgNO3/AT=17/100)加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在70℃下,磁力搅拌2h,再将凹凸棒土悬浮液于175℃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经喷雾干燥制得的复合粉末,最后将得到的复合粉末于马弗炉中在400℃下焙烧30min,即得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实施例2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温度调整为5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称取一定量经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AT),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1%的水悬浮液,然后将硝酸银溶液(AgNO3/AT=17/100)加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在50℃下,磁力搅拌1h,再将凹凸棒土悬浮液于200℃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经喷雾干燥制得的复合粉末,最后将得到的复合粉末于马弗炉中在500℃下焙烧30min,即得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实施例4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温度调整为7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温度调整为9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称取一定量经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加入蒸馏水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10%的悬浮液,然后把硝酸银溶液(AgNO3/AT=170/100)加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在60℃下,搅拌1h,再将凹凸棒土悬浮液于150℃进行喷雾干燥,收集经喷雾干燥制得的复合粉末,最后将得到的复合粉末于200℃焙烧10min,即得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实施例7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时间调整为2h外,其它工艺步骤与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6相同,纳米银的粒径范围为3-100nm。

实施例8

称取一定量经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加入蒸馏水后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5%的悬浮液,然后把硝酸银溶液(AgNO3/AT=135/100)加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在90℃下,磁力搅拌3h,然后于170℃进行喷雾干燥,收集经喷雾干燥制得的复合粉末,最后将得到的复合粉末于200℃焙烧15min,即得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实施例9

除将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温度调整为30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

除将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温度调整为40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1

除将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温度调整为50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2

称取一定量经热活化及分散处理的凹凸棒土,加入蒸馏水后配制成凹凸棒土质量浓度为3%的悬浮液,然后把硝酸银溶液(AgNO3/AT=50/100)加到凹凸棒土悬浮液中,在70℃下,磁力搅拌2h,然后在170℃下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得到喷雾干燥后的复合粉末,最后将得到的复合粉末在350℃下焙烧5min,即得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

实施例13

除将经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时间调整为20min外,其它工艺步骤和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4

除将经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时间调整为60min外,其它工艺步骤和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5

除将经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时间调整为180min外,其它工艺步骤和表征

方法均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6

除将硝酸银与凹凸棒土质量比例调整为135:100外,其它工艺步骤和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温度调整为室温外,其它工艺步骤与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均匀后不经过加热磁力搅拌,直接喷雾干燥外,其它工艺步骤与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3

除将硝酸银溶液和凹凸棒土悬浮液混合后磁力搅拌的时间调整为30min外,其它工艺步骤与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6相同。

对比例4

除将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温度调整为150℃外,其它工艺步骤与实施例8相同。

对比例5

除将经喷雾干燥后粉末的焙烧时间调整为2min外,其它工艺步骤和表征方法均与实施例12相同。

表1.

实施例17:

采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Ag与凹凸棒土重量比例为17/100的1#助剂按照比例与聚丙烯粉料(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熔体流动速率5.5g/10min)、抗氧剂1010和168(瑞士汽巴加基生产、二者以1/1比例混合使用)混合配料,其具体组成:聚丙烯100份、1#抗菌助剂0.01份,抗氧剂1010/168混合物0.4份(其中各组分含量均以重量份数计),在高速搅拌器(北京市英特塑料机械总厂、型号GH-10DY)中混合一分钟,用德国Werner and Pleiderer公司的ZSK-25双螺杆挤出系统(长径比30:1、直径25mm)共混造粒,挤出机各段温度分别为180℃,200℃,200℃,200℃,200℃,190℃(机头温度),所得粒料经注射机(中国宁波海天公司生产,型号HTF110X/1J)注塑,制成试样标准样条。

图1-3显示的均是此实施例样品的电镜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聚丙烯1基体中,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2分散性良好,能够达到纳米级分散。且凹凸棒土4和纳米银颗粒3均为纳米级尺寸。银单质3以纳米银的形式均匀的吸附在棒状凹凸棒土4表面,形成相互隔离的结构,这种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活性很大,可以缓慢释放出具有抗菌效果的银离子。根据本发明的凹凸棒土 -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改性的聚丙烯(即抗菌聚丙烯材料),吸附在凹凸棒土表面的纳米银颗粒能更好地提高塑料的抗菌性能,且凹凸棒土也能为材料起到增刚作用。根据本发明的抗菌聚丙烯材料,在少量凹凸棒土-纳米银复合无机粉末的添加量下,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刚性。

实施例18:

将实施例17中的1#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05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实施例19:

将实施例17中的1#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1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实施例20:

将实施例17中的1#抗菌助剂0.01份更为2#抗菌助剂,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实施例21:

将实施例20中的2#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05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实施例22

将实施例20中的2#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1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6:

将共聚聚丙烯粉料100份与抗氧剂0.4份混合配料,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7:

将共聚聚丙烯粉料100份、凹凸棒土0.01份、抗氧剂0.4份混合配料,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8:

将比较例7中的凹凸棒土份改为0.05份,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9:

将比较例7中的凹凸棒土份改为0.1份,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0:

将实施例17中的1#抗菌助剂更为对比例1中的17#助剂,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1:

将比较例10中的17#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05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2:

将比较例10中的17#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1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3:

将实施例17中的1#抗菌助剂更为比较例4中的20#助剂,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4:

将比较例13中的20#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05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比较例15:

将比较例13中的20#抗菌助剂0.01份更为0.1份,其余各组分比例均不变,共混均匀,其余操作和挤出、注塑条件均同实施例17。

试验:

分别将实施例17-22和比较例6-15注塑得到的标准样条按ISO178测试标准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按QB/TQ 2591-2003A《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检测用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6538测试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得到的结果列于表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7-22采用所制备Ag和凹凸棒土复合助剂与纯凹凸棒土相比,对聚丙烯有更好的增刚效果,并赋予材料较好的抗菌性能。

表2.抗菌聚丙烯的配方及性能

在本发明中的提到的任何数值,如果在任何最低值和任何最高值之间只是有两个单位的间隔,则包括从最低值到最高值的每次增加一个单位的所有值。例如,如果生命一种组分的量,或诸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变量的值为50-90,在本说明书中它的意思是具体列举了51-89、52-88……以及69-71以及70-71等数值。对于非整数的值,可以适当考虑以0.1、0.01、0.001或0.0001为一单位。这仅是一些特殊指明的例子。在本申请中,以相似方式,所列举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被认为已经公开。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通过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其中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和解释性词汇,而不是限定性词汇。可以按规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修改,以及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对本发明进行修订。尽管其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特定的方法、材料和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于其中公开的特定例,相反,本发明可扩展至其他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