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172233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二咪唑[1,2-a:2′,1′-c]并吡嗪衍生物,以及这一类化合物在电子传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Pope等人以蒽单晶外加直流电压而使其发光,但因驱动电压高(100V)且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比较低,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在1987年Kodak公司的C.W.Tang等人以8-羟基喹啉铝(AIq3)为发光材料,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成了双层夹心结构OLED器件,启亮电压仅有几伏特,亮度最高可达1000cd/m2,标志OLED朝向实用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电子传输层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电子传输材料都具有大的共轭结构的平面芳香族化合物,它们大多具有较好的电子接受能力,同时在一定的正向偏压下又可以有效的传递电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黄春辉、李富有、黄维,143)。目前可用的电子传输材料主要有8-羟基喹啉铝类化合物,恶二唑类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恶唑类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含氮六元杂环类,全氟化类电子传输材料,有机硅类电子传输材料等。要设计一个能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效率显著提升的电子传输材料,需具备以下性质:具有可逆的电化学还原和较高的还原电位;需要有合适的HOMO和LUMO使电子有最小的注入能隙,以降低起始和操作电压;需要有较高的电子移动率;具有好的玻璃转化温度和热稳定性;具有非结晶性的薄膜。(有机电致发光与元件,陈金鑫、黄孝文著,52页)。BP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和BCP(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LUMO能阶在3.2ev左右,HOMO能阶在6.5-6.7ev,常被用作OLED空穴阻挡层,由于其具有刚硬的平面结构而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不足之处在于该类化合物Tg(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组件工作时容易发生衰变影响组件的温度性。(OLED梦幻显示器-材料与器件,陈金鑫、黄孝文著,53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设计了类1,10-邻菲罗啉衍生物一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并通过在吡嗪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制备得到一系列二咪唑[1,2-a:2′,1′-c]并吡嗪衍生物并将其应用于OLED器件制备中,相较于1,10-邻菲罗啉,取代吡嗪更易于电子传递,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成膜性,制备得到的器件驱动电压更低,效率更高。二咪唑[1,2-a:2′,1′-c]并吡嗪衍生物分子内含有多个苯并咪唑基团,整个分子为一个大的共轭平面结构,该共轭平面很好的提高了电子流动性,而咪唑基团具有低的还原电位有利于接受电子,从而有利于电子传输,可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电荷迁移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吡嗪结构的引入进一步的增加了体系的缺电子能力,增加了化合物对电子的接受能力。此外,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增加分子堆叠的规整性,可以提高化合物载流子迁移率。同时,二咪唑[1,2-a:2′,1′-c]并吡嗪5,6位取代基的引入,很好的调整了化合物的刚性,使产品更易成膜,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因此本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传输性能,成膜性好,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应用的器件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结构通式如下:其中,Ar为芳香基团,R为氢、烷基或芳香基团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Ar为苯环、萘环、呋喃环、噻吩环、吡啶环、咔唑或含有取代基的上述芳香基团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R为氢、甲基、氰基、苯基、2-吡啶基、3-吡啶基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Ar的结构式为下式中的一种:当Ar为上述取代基时,化合物较容易制备得到,成本较低,化合物分子具有较好的载流子迁移率,显示出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了器件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的应用,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至少有一个功能层,含有上述的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构成一对电极的阳极层和阴极层,以及在电极中设置的一个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并根据任选原则在电极中还设置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其中各层按阳极层、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层的顺序排列,相邻层之间以镀的方式连接,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上述二咪唑并吡嗪衍生物。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传输性能,成膜性好,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可以降低驱动电压,易成膜的特征使得制造成本更低,在室温下较好的稳定性使得器件工作更加稳定,实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较简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1、玻璃基板,2、阳极层,3、空穴传输层,4、发光层,5、电子传输层,6、阴极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到的具体化合物,通过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例用于解释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为便于引用,上述各化合物的结构式下用数字下标,并与制备实施例中化合物分别对应,例如,结构式1-1对应制备实施例一中的化合物1-1,结构式1-2对应制备实施例二中的化合物1-2,其余的以此类推。本发明中的所用到的α-溴代芳香酮、取代二氨基吡嗪、苯硼酸、2-吡啶硼酸、3-吡啶硼酸等化合物在国内化工市场可以买到。实施例目标化合物的制备,采用α-溴代芳香酮与取代二氨基吡嗪在碳酸氢钠的催化下,在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关环制备得到。化合物1-35到1-85采用相应芳香硼酸与5,6-二溴-2,9-二取代基二咪唑[1,2-a:2′,1′-c]并吡嗪采用偶联制备得到。制备实施例制备实施例一化合物1-1的制备依次向1000mL三口瓶中加入11g(0.1mol)2,3-二氨基吡嗪,44g(0.22mol)α-溴代苯乙酮,84g碳酸氢钠,600g无水乙醇,回流反应10h,反应液抽滤后,为淡黄色澄清,旋干,采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体积比正己烷∶乙酸乙酯=4∶1)柱层析,得到25.6g米黄色固体,收率82.5%。称取10g粗品化合物1-1,于真空升华仪中,升华参数为升华真空度为2×10-5Pa,升华三区温度为250℃,升华二区温度为150℃,升华一区温度为60℃,所设温度均为梯度升温,每15min升高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