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19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油脂浸出的基本流程为: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柏)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柏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柏,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油脂浸出系统通常包括溶剂蒸脱机、长管蒸发器、浸出器、汽提塔等,这些设备均需要实现蒸汽冷凝。
[0003]因此油脂浸出的工艺中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凝散热过程,但是现有的散热系统不能满足油脂浸出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且不能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对油脂浸出的过程进行冷凝散热,制冷稳定,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且易于拆卸。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栗,循环栗连通旋流除渣器,旋流除渣器通过进水管连通冷凝器组,冷凝器组通过回水管连通凉水塔,凉水塔与循环水池连通;冷凝器组包括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并联设置;板式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板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列管换热器;冷凝器组连通有溶剂分水箱;
[0007]循环栗包括皮带轮,皮带轮通过螺纹装配与栗轴一端装配固定,栗叶轮通过螺纹装配与栗轴另一端装配固定;栗轴上设有轴承;栗叶轮与栗轴间的螺纹装配处套设有铜铅复合垫;
[0008]所述铜铅复合垫包括铜垫,铜垫两侧设有易熔铅合金垫圈;皮带轮与栗轴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总成,卡箍总成包括卡箍垫,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对接将卡箍垫固定;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楔形;卡箍的两端设有卡箍耳;卡箍耳末端的内表面设有倒角;卡箍垫两侧设有平面结构,卡箍处于平面结构之间。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铜垫的边沿处设有若干翅片,翅片的两端反向折弯。
[0010]进一步的改进,螺栓穿过卡箍耳上的螺栓孔将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对接固定。
[0011 ]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对油脂浸出的过程进行冷凝散热,制冷稳定,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且易于拆卸。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循环栗的轴系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铜铅复合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卡雜总成结构不意图;
[0016]图5为卡雜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6为卡箍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A、循环栗;1、凉水塔;2、循环水池;3、管道;4、回水管;5、冷凝器组;51、板式换热器;52、列给换热器;6、溶剂分水箱;7、旋流除渣器;8、进水管;11、栗叶轮;12、铜铅复合垫;13、轴承;14、栗轴;15、皮带轮;16、卡箍总成;21、铜垫;22、易熔铅合金垫圈;31、卡箍;32、卡箍耳;33、卡箍垫;3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工艺过程简述如下:
[0022]油脂浸出水循环散热,目的是为了实现溶剂冷凝实现溶剂的循环浸出,循环水池2的冷水通过循环栗A输送通过旋流除渣器7净化输送提供给换热器组5,板式换热器51采用两台分别对溶剂蒸脱机、第一长管蒸发器的大量溶剂蒸汽进行冷凝,列给换热器52多台并联分别为浸出器、第二长管蒸发器、汽提塔等实现蒸汽冷凝,液化溶剂集中流入溶剂分水箱6进行水分离,分水溶剂再进行回流循环实现浸出循环;集中回水管4的热水离开冷凝器继续输送进入凉水塔I实现散热降温,冷水落入循环水池不断循环完成溶剂冷凝的散热。换热器组的如图总管4、8接管方式有利冷凝器流量分布合理均匀。
[0023]循环栗A的工作可靠稳定是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要素,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栗的轴系结构组合进行创新设计,便于栗的快速拆卸维护;在实际的轴与孔配合传动螺纹装配中,为了能实现大承载功能需求,螺纹轴与相配套的类似螺帽部件的构件尺寸都较大,在装配时旋入往往都还很轻松便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实现承载力的自动不断锁紧,因而很可靠,但在需拆卸时,装配往往是非常紧,拆卸也十分困难,若能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简单的轻松拆卸,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创新设计的要点。
[0024]对循环栗的轴系采取如图2所示的常用典型结构:
[0025]本发明专利方案应用于轴系部件螺纹锁紧领域,栗轴14与栗叶轮11、皮带轮15均采用螺纹装配,螺纹旋向是随工作与承载为能自动锁紧方向,需拆卸维修时利用创新设计的铜铅复合垫12、卡箍总成16,通过便捷操作,能简单消除类似螺帽部件对螺杆轴肩端面的压力,这时螺帽与螺杆部件处于卸载悬空状态,拆开变得与螺纹装配一样简单便捷,用于解决螺纹装配在负载作用下不断自动锁紧不易拆卸的情况十分有效,特别是大型栗轴系部件螺纹锁紧领域,这样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铜铅复合垫、卡箍垫能起良好应力分解作用,有效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0026]铜铅复合垫12的结构如图3所示:
[0027]制成圆形铜垫进行冲压加工成型为铜垫21及翅片,再在铜垫两侧复合易熔铅合金垫圈22,如图3所示,易于对铜垫进行加热。
[0028]栗叶轮11类似螺母通过与轴螺纹连接将铜铅复合垫片12压紧,栗叶轮11与轴形成螺纹刚性连接。栗叶轮11需要拆卸但又十分困难时,采用氧炔焰对铜铅复合垫片12中间的铜垫21进行氧炔焰加热处理,由于铜的传热性极好,而铅合金的熔点较低,加热后铅合金受热熔解,栗叶轮11与轴肩台阶的压紧张紧力完全消除,使栗叶轮11处于完全的悬空状态特别易于拆卸。
[0029]卡箍总成16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
[0030]如图5所示,卡箍31截面为楔形,由两个半圆环卡箍体组成对开结构,弹性卡箍垫33的结构如图6所示,卡箍垫两侧为平面结构,便于与轴肩平面配合,卡箍使用螺栓35穿过卡箍耳32上的孔,装配在卡箍垫上成为一体,套入栗轴14再旋入类似螺帽的皮带轮部件15,再合理全部锁紧,使卡箍、卡箍垫、和类似螺母的皮带轮部件15与栗轴14构成刚性连接,满足使用要求。当类似螺母的皮带轮部件15需要拆卸但又十分困难时,用扳手将螺栓35拆下,因两个半圆环卡箍体为快捷对开结构、卡箍体截面为楔形且卡箍耳32末端的内表面设有倒角,可以用一端扁平的工具从两卡箍耳32连接合拢处轻松撬开,将卡箍轻松拆卸下来,卡箍垫回到松弛状态,使皮带轮部件15与轴肩端面的锁紧后的张紧力完全消除,使皮带轮部件15能类似螺母处于完全的悬空状态特别易于拆卸。
[0031]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2)通过管道(3)连通循环栗(A),循环栗(A)连通旋流除渣器(7),旋流除渣器(7)通过进水管(8)连通冷凝器组(5),冷凝器组(5)通过回水管(4)连通凉水塔(I),凉水塔(I)与循环水池(2)连通;冷凝器组(5)包括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并联设置;板式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板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列管换热器;冷凝器组(5)连通有溶剂分水箱(6); 循环栗(A)包括皮带轮(15),皮带轮(15)通过螺纹装配与栗轴(14) 一端装配固定,栗叶轮(11)通过螺纹装配与栗轴(14)另一端装配固定;栗轴(14)上设有轴承(13);栗叶轮(11)与栗轴(14)间的螺纹装配处套设有铜铅复合垫(12); 所述铜铅复合垫(12)包括铜垫(21),铜垫(21)两侧设有易熔铅合金垫圈(22);皮带轮(15)与栗轴(14)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总成(16),卡箍总成(16)包括卡箍垫(33),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31)对接将卡箍垫(33)固定;所述卡箍(31)的横截面为楔形;卡箍(31)的两端设有卡箍耳(32);卡箍耳(32)末端的内表面设有倒角;卡箍垫(33)两侧设有平面结构,卡箍(31)处于平面结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垫(21)的边沿处设有若干翅片,翅片的两端反向折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栓(35)穿过卡箍耳(32)上的螺栓孔将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31)对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泵,循环泵连通旋流除渣器,旋流除渣器通过进水管连通冷凝器组,冷凝器组通过回水管连通凉水塔,凉水塔与循环水池连通;冷凝器组包括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并联设置;板式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板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列管换热器;冷凝器组连通有溶剂分水箱。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对油脂浸出的过程进行冷凝散热,制冷稳定,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且易于拆卸。
【IPC分类】C02F9/02, C02F103/32, F28D21/00, C11B1/10
【公开号】CN105713720
【申请号】CN201610064784
【发明人】杨正华, 曾爱华, 童万民, 郭轲
【申请人】吉首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