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195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外护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包装要求的提高及农作物种植技能的推广,使聚乙烯包装膜及农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2012年国内聚乙烯膜类废弃物就多达50万吨,如此多的废弃物没有达到合理利用,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光纤到户政策的推进与高铁项目的相继实施,对聚乙烯光电缆外护套专用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使用聚乙烯包装膜,导致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加工稳定性亦很难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交联密度极好,抗扭转效果优异,耐高温性极好,耐热氧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优秀,成本低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30-50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90-100份,四甲氧基硅烷2-4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5-0.7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5-0.9份,羟基硅油0.4-0.8份,填充体系110-120份,增塑剂4-10份,颜料0.1-0.8份。

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丙三醇4-6份,氯化石蜡1-2份,环氧妥尔油丁酯4-8份。

优选地,填充体系按重量份包括:β-环糊精复合物40-60份,硅微粉10-16份,二氧化硅14-22份,氧化铝粉8-16份,气相白炭黑10-14份,滑石粉8-12份,高岭土6-10份。

优选地,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氢氧化钾升温搅拌,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β-环糊精、无水吡啶混合搅拌,加入琥珀酸酐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优选地,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2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8-1.2份氢氧化钾升温搅拌,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4-8份β-环糊精、80-120份无水吡啶混合搅拌,加入0.2-0.4份琥珀酸酐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按重量份将70-9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6-14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4-8份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10-20份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优选地,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2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8-1.2份氢氧化钾升温至65-75℃搅拌30-50min,升温至170-180℃,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4-8份β-环糊精、80-120份无水吡啶混合搅拌8-10h,搅拌温度为65-75℃,加入0.2-0.4份琥珀酸酐继续搅拌2-4h,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按重量份将70-9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6-14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4-8份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10-20份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至155-165℃搅拌10-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至165-175℃,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本发明的β-环糊精复合物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经过氢氧化钾预处理后,在琥珀酸酐的配合下与β-环糊精结合,使本发明水溶性适中,而且反应活性好;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封端,在预处理β-环糊精作用下通过开环聚合反应,粘度易于控制,反应活性高,储存稳定性好;β-环糊精复合物与聚乙烯包装膜废料、全氟醚橡胶结合程度高,配合羟基硅油、四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作为交联体系,交联密度极好,抗扭转效果优异,耐高温性极好;预处理β-环糊精与硅微粉、二氧化硅、氧化铝粉、气相白炭黑、滑石粉、高岭土作为填充体系,不但可使胶料保持适当的粘度,利于物料间的分散,而且使本发明的抗扭转、耐热氧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进一步增强。

本发明将废旧聚乙烯薄膜回收处理,无污染、节能减排,可有效提高废旧聚乙烯薄膜的利用效率及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能耗小,综合成本低,制品颗粒外表光滑无连粒,粒子物性指标表现在符合国家标准《gb/t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规定的物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30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100份,四甲氧基硅烷2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7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5份,羟基硅油0.8份,填充体系110份,增塑剂10份,颜料0.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50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90份,四甲氧基硅烷4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5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9份,羟基硅油0.4份,填充体系120份,增塑剂4份,颜料0.8份。

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丙三醇4份,氯化石蜡2份,环氧妥尔油丁酯4份。填充体系按重量份包括:β-环糊精复合物60份,硅微粉10份,二氧化硅22份,氧化铝粉8份,气相白炭黑14份,滑石粉8份,高岭土10份。

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氢氧化钾升温搅拌,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β-环糊精、无水吡啶混合搅拌,加入琥珀酸酐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35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98份,四甲氧基硅烷2.5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65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6份,羟基硅油0.7份,填充体系112份,增塑剂8份,颜料0.3份。

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丙三醇6份,氯化石蜡1份,环氧妥尔油丁酯8份。填充体系按重量份包括:β-环糊精复合物40份,硅微粉16份,二氧化硅14份,氧化铝粉16份,气相白炭黑10份,滑石粉12份,高岭土6份。

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份氢氧化钾升温搅拌,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6份β-环糊精、100份无水吡啶混合搅拌,加入0.3份琥珀酸酐继续搅拌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按重量份将8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6份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15份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45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92份,四甲氧基硅烷3.5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55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8份,羟基硅油0.5份,填充体系118份,增塑剂6份,颜料0.7份。

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丙三醇4.5份,氯化石蜡1.8份,环氧妥尔油丁酯5份。填充体系按重量份包括:β-环糊精复合物55份,硅微粉12份,二氧化硅20份,氧化铝粉10份,气相白炭黑13份,滑石粉9份,高岭土9份。

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2份氢氧化钾升温至65℃搅拌50min,升温至170℃,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8份β-环糊精、80份无水吡啶混合搅拌10h,搅拌温度为65℃,加入0.4份琥珀酸酐继续搅拌2h,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按重量份将9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6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8份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10份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至165℃搅拌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至175℃,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外护套用复合聚乙烯,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全氟醚橡胶40份,聚乙烯包装膜废料95份,四甲氧基硅烷3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0.6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0.7份,羟基硅油0.6份,填充体系115份,增塑剂7份,颜料0.5份。

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丙三醇5.5份,氯化石蜡1.2份,环氧妥尔油丁酯7份。填充体系按重量份包括:β-环糊精复合物45份,硅微粉14份,二氧化硅16份,氧化铝粉14份,气相白炭黑11份,滑石粉11份,高岭土7份。

β-环糊精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0.8份氢氧化钾升温至75℃搅拌30min,升温至180℃,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然后加入4份β-环糊精、120份无水吡啶混合搅拌8h,搅拌温度为75℃,加入0.2份琥珀酸酐继续搅拌4h,得到预处理β-环糊精;按重量份将7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4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均匀,加入4份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20份预处理β-环糊精升温至155℃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调节体系至呈中性,水洗分离后,升温至165℃,氮气保护下除去低聚物得到β-环糊精复合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