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菌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6180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及其菌肥。
背景技术
:黄瓜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是世界各国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引起。连作三年,会使黄瓜枯萎病发病率达到70%,产量减少60%-100%,造成重大的损失。目前对土传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有物理和化学药剂防治等方法,其中前者费时费力,很难在生产上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后者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土传枯萎病的生物防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是严重危害世界农业生产的一类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广泛,能够侵染114科三千多种植物,包括单子叶、双子叶及草本植物。我国记录有效种39个可侵染粮食、经济、蔬菜、果树、花卉、杂草等114科3000多种植物,尤其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的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植物上为害甚为严重,可造成作物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75%以上。施用化学杀线剂防治作物病虫害病虽然见效快,但会因农药残留而极大降低蔬菜品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和菌肥。无化学农药添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纯天然、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或农家肥为载体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具有绿色、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不但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而且增产及防病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组成。本发明中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枝顶孢霉发酵液组成。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的有效活菌数比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1-60:1-60:1-60:1-60。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大于10.0亿/ml。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的有效活菌数比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1-30:1-30:1-30:1-30;优选1:1:10:10。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大于15.0亿/ml。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肥,包含所述的微生物菌剂、肥料和载体。本发明中所述的肥料选择有机肥或农家肥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载体为腐殖酸、草炭等。本发明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与肥料的重量比为1:100-500。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菌肥用于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用途。所述的作物为黄瓜。本发明中对于有效活菌数的测定依据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的规定,采用平板计数法,对有效活性菌进行测定。本发明中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均选自现有技术中已知菌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菌剂和菌肥中无化学农药添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以纯天然、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或农家肥为载体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具有绿色、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不但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而且增产及防病效果显著。与单独使用相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组合使用可提高对根结线虫、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起到协同作用。将微生物菌剂和肥料组合使用,在达到防治黄瓜线虫和枯萎病的同时,可提高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补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枝顶孢霉发酵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的有效活菌数比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1:1:10:10,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12.0亿/ml。实施例2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枝顶孢霉发酵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的有效活菌数比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1:10:50:15,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15.0亿/ml。实施例3一种可用于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枝顶孢霉发酵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的有效活菌数比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25:1:1:25,所述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20.0亿/ml。实施例4按照本领域常规制备工艺制备菌肥,将实施例1或2或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分别与载体进行吸附,然后与肥料、载体混合,微生物菌剂与肥料的重量比为1:100,然后进行后处理制备得到。生物测定实施例一复配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室内生物防治试验方法:盆栽试验。将黄瓜种子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播种。黄瓜苗在26-27℃温室中培养至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在移栽前48h采用相同稀释浓度的微生物菌剂配方进行灌根处理,然后将黄瓜苗移栽到试验盆中。每盆种植1株黄瓜苗,每个处理15盆,设3次重复。然后一周后接种根结线虫接种,接种后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每周以相同药剂灌根处理1次,以加强药效。45天后统计植株病情指数,记录根结上的根结数及卵块数,并计算各处理对根结形成及卵块形成的抑制率。表1,微生物菌剂处理配方设计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处理2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处理3地衣芽孢杆菌处理4枝顶孢霉处理5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处理6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处理7枯草芽孢杆菌+枝顶孢霉处理8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处理9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处理10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实施例11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枝顶孢霉实施例12处理11+有机肥备注:处理5、6中复配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均为1:1;处理7-8中复配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均为1:10;处理9中复配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均为1:1:10;处理10中复配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均为1:10:10;处理11中复配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比均为1:1:10:10。表2,不同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盆栽防效试验处理根结形成抑制率(%)卵块形成抑制率(%)处理145.842.6处理216.115.7处理318.416.2处理446.244.8处理551.050.6处理653.453.7处理761.562.4处理834.331.6处理970.971.1处理1073.674.8处理1193.891.2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均可用于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但是其防效较低;将上述四种微生物组合使用时其防效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将将四种微生物混配使用,其对根结形成抑制率达到92.3%、对卵块形成抑制率达到91.2%;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组合使用时具有协同效果。生物测定实施例二复配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试验方法:大田中黄瓜移栽定植后10、17、24、31天处理采用相同稀释剂量的微生物菌剂配方或者菌肥配方对黄瓜进行灌根或施肥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小区重复;根系随机取样20株。调查分级标准:0级:根系健康,无根结;1级:根系有少量根结,占全根系的1-25%;2级:根系上根结数中等,占全根系的26-50%;3级:根系上根结数较多,占全根系的51-75%;4级:根系上根结数很多,占全根系的76-100%。按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σ(各病级病株数×病级级数)/(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表3,不同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处理病情指数/%防效/%处理145.239.6处理266.311.3处理363.714.8处理443.142.4处理534.653.8处理634.054.6处理727.463.4处理849.733.5处理923.169.1处理1020.772.3实施例118.588.6实施例126.291.7清水74.8-试验结果表明:将上述四种微生物组合使用时其防效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将将四种微生物混配使用是防治效果提高显著,表现出增效作用。此外将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组合使用其防效进一步提高。田间试验没有出现药害。生物测定实施例三复配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的田间防治试验方法:将表1中微生物菌剂处理配方均配置成水剂的形式,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数为15亿/ml,使用稀释倍数为1500倍稀释液。将发芽后的种子分别浸入上述配方水剂中,30min后捞出沥干播种;此后于移栽期和始花期各灌根1次,每株用药量20ml;以种子未经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于移栽前和移栽后黄瓜枯萎病明显显症期,每个小区调查全部株数和发病株数,统计病株率并计算防效,移栽后具体调查时间分别为移栽后28d、40d。每个处理3次重复。表4,不同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稀释浓度下,与单独使用相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枝顶孢霉组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且无药害产生。实施例11防治效果最为明显。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