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洗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6701发布日期:2019-05-22 03: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洗涤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织物洗涤剂。



背景技术: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一般洗涤时洗涤液会产生丰富的泡沫,使用者能获得满意感,但是,大量泡沫同样给清洗工作带来很多麻烦,需要用大量的水才能将泡沫清洗干净,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现在常用的洗涤剂对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去污能力有待提高,织物洗涤后变硬、更粗糙、色泽变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洗涤剂泡沫多,难以清洗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泡沫少、去污能力强,洗涤后的织物色泽亮丽的织物洗涤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物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10~4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2份、过硼酸钠10~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二十二烷酸皂0.5~0.9份、荧光增白剂0.2~0.4份、香精0.1~0.3份、抑菌剂0.01~0.03份、蛋白酶8~12份。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增白剂选用荧光增白剂dms。

进一步的,所述抑菌剂选自:薰衣草提取物、丁香提取物、百里香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酶选自天冬氨酸酶、丝氨酸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份、过硼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二十二烷酸皂0.7份、荧光增白剂0.3份、香精0.2份、抑菌剂0.02份、蛋白酶10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织物洗涤剂具有优异的洗涤能力,洗涤时产生的泡沫少,易清洗,节约用水,而且织物洗涤后色泽亮丽,该洗涤剂对皮肤没有损伤,洗涤污水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织物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1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份、过硼酸钠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二十二烷酸皂0.5份、荧光增白剂dms0.2份、香精0.1份、薰衣草提取物0.01份、天冬氨酸酶8份。

实施例2

一种织物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2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份、过硼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二十二烷酸皂0.7份、荧光增白剂dms0.3份、香精0.2份、百里香提取物0.02份、天冬氨酸酶5份、丝氨酸蛋白酶5份。

实施例3

一种织物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4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份、过硼酸钠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二十二烷酸皂0.9份、荧光增白剂dms0.4份、香精0.3份、薰衣草提取物0.015份、丁香提取物0.015份、天冬氨酸酶4份、丝氨酸蛋白酶4份、枯草杆菌蛋白酶4份。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宗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任何改动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洗涤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织物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的质量份组成如下:烷基苯磺酸盐10~4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2份、过硼酸钠10~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二十二烷酸皂0.5~0.9份、荧光增白剂0.2~0.4份、香精0.1~0.3份、抑菌剂0.01~0.03份、蛋白酶8~12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织物洗涤剂具有优异的洗涤能力,洗涤时产生的泡沫少,易清洗,节约用水,而且织物洗涤后色泽亮丽,该洗涤剂对皮肤没有损伤,洗涤污水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胡友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易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