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260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微生物取样涂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



背景技术:

现在食品及药品的加工车间需要经常进行加工环境控制检查,以符合国家标准。目前一般采用医用涂抹棒或者实验人员自制涂抹棒来进行微生物涂抹,医用涂抹棒或者自制涂抹棒需要先准备无菌水,将其湿润、微生物的富集率不好,结果不精确,不方便,采样后拿到实验室再进行无菌洗脱,借助移液器具把样品加样到预制培养基的培养皿上进行化验,极其不便。

中国专利CN 204509334 U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用培养基硅胶涂抹棒,该涂抹棒涂抹头为可旋转硅胶圆环,硅胶不易脱落,表面光滑,容易消毒。中国专利CN 203653557 U公开了一种用于琼脂平板培养基细菌接种的滚动涂抹棒,该涂抹棒采用滚筒将菌液涂抹均匀,但是上述技术实现的是进行菌液的涂抹均匀,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设备将采样,培养然后检测相关菌种集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涂抹棒功能单一,单纯进行涂抹,无法实现采样、定量移取,需要多少吸取多少,预制无菌稀释液、方便携带进入车间、方便带回实验室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实现涂抹棒的多功能化,结构简单,方便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其特征是,包括一外透管、密封盖及可调内部空腔体积的涂抹棒,所述涂抹棒与密封盖连接在一起,密封盖与外透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涂抹棒包括内管和涂抹头,在内管端部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涂抹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涂抹棒还包括一橡胶空心球,所述橡胶空心球连接有内管。

进一步地,在外透管的上端部设有若干通孔,在密封盖上阵列有若干半橡胶球,所述半橡胶球与外透管挤压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涂抹棒还包括端帽、与端帽连接的连杆、与连杆连接的第二升降塞,所述连杆相对于密封盖上下移动,第二升降塞相对于外透管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透管内壁上设有一环形橡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与涂抹头连接方式为内插、外插或者螺纹连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外透管底部设有第一升降塞,第一升降塞下端设有弹簧,第一升降塞连接有导线,在外透管外侧设有一底座,底座内部设有一导向轮,底座上设有一缠绕轮,所述导线穿过外透管底部缠绕导向轮变向后与缠绕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磁环,在外透管上端沿设有与磁环吸附的部件,外透管与密封盖通过磁铁吸附在一起,在外透管及密封盖上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仅实现了车间环境微生物的采样,还能进行微生物涂抹,定量滴落检测,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透管中带有环形橡胶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

图中:1橡胶空心球,2密封盖,3外透管,4内管,5刻度,6安装口,7海绵球,8环形橡胶带,9通孔,10磁环,11半橡胶球,12底座,13第一升降塞,14导向轮,15弹簧,16导线,17缠绕轮,18第二升降塞,19连杆,20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该食品药品加工车间涂抹用涂抹棒包括一外透管3、密封盖2及可调内部空腔体积的涂抹棒,所述涂抹棒可与密封盖2连接在一起,密封盖2与外透管3相连接。

所述密封盖2与外透管3可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密封盖2内侧设有内螺纹,在外透管3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密封盖2与外透管3可通过挤压相连接,在密封盖2内侧设有橡胶层,外透管3通过插入密封盖2使得橡胶层与外透管3的外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密封。

所述密封盖2与外透管3可通过磁铁吸附相连接,如图4所示,在密封盖2上设有磁环10,在外透管3上端沿或者其他部位设有可与磁环10吸附的部件,外透管3与密封盖2通过磁铁吸附在一起,优化设计,可在外透管3或密封盖2上设有橡胶层,来加强密封性能。所述可与磁环10吸附的部件为铁制或磁铁材质制成的部件,该部件与密封盖2形状相配合。

所述涂抹棒包括橡胶空心球1、内管4和涂抹头,所述橡胶空心球1连接有内管4,内管4连接有涂抹头,所述涂抹头可为海绵球7,在内管4端部设有安装口6,所述安装口6可与海绵球7相连接,所述安装口与海绵球的连接方式可为粘接、螺纹连接、挤压连接等等。

一种优化设计,在内管4上设有若干刻度5,便于进行定量滴液。

当进行菌种采样时,将涂抹棒连带密封盖从外透管中拔出,将海绵球7进行设备位置的涂抹采样。然后在外透管中放入液体,将涂抹棒放置在外透管中,直接摇摆使得菌种分布均匀。

本设计还可借助橡胶空心球使得菌种分布均匀,通过来回不断的挤压橡胶空心球可以使得液体不断在内管及外透管之间循环,菌种分布更均匀。

但是由于密封及压强问题,上述采用橡胶空心球挤压液体循环的方式并不理想,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5所示,在外透管3的上端部设有若干通孔9,在密封盖2上阵列有若干半橡胶球11,所述半橡胶球11与外透管3挤压接触。这样使得外透管与外界气压相同,更加方便进行液体的循环,从而菌种分布更均匀。

当菌种分布均匀后,直接涂抹棒连带密封盖取出进行菌种涂抹即可,可挤压橡胶空心球,使得菌液在负压作用下吸附至内管中,从而在菌种涂抹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橡胶空心球将菌液涂抹。

现有技术,在此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菌液滴落问题,第二菌液无法完全利用问题。

在提取涂抹棒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菌液的滴落,而菌液在外透管底部时,涂抹棒无法很好的进行底部菌液的利用。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地,在外透管内壁上设有一环形橡胶带8,即可解决上述问题,当拿取涂抹棒时,环形橡胶带会挤压海绵球7,从而使得海绵球7中的菌液无法滴落。且当菌液只剩一点在外透管底部时,将海绵球7提至环形橡胶带8上方,翻转外透管即可实现海绵球对菌液的吸收,且有环形橡胶带作为此时的密封带,菌液无法从外透管中漏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透管3底部设有第一升降塞13,第一升降塞13下端设有弹簧15,第一升降塞13连接有导线16,通过导线16与弹簧15的协同作用,实现第一升降塞13在外透管中的上下移动,在外透管3外侧设有一底座12,底座12内部设有一导向轮,底座12上设有一缠绕轮,所述导线穿过外透管3底部缠绕导向轮变向后与缠绕轮相连接。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涂抹棒的设计有所不同,

涂抹棒包括端帽20、与端帽20连接的连杆19、与连杆连接的第二升降塞18、内管4和涂抹头,所述连杆19相对于密封盖可以上下移动,第二升降塞18相对于外透管可以上下移动,连杆19带动第二升降塞18可以改变内管4的相对体积,从而可以将菌液吸附至内管4内,内管4连接有涂抹头,所述涂抹头可为海绵球7,在内管4端部设有安装口6,所述安装口6可与海绵球7相连接,所述安装口与海绵球的连接方式可为粘接、螺纹连接、挤压连接等等。在内管4上设有若干刻度5,便于进行定量滴液。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