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09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制造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其具有突出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适宜用作柔性印制电路板基材和各种耐高温电机电器绝缘材料,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液晶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分为两步,第一步合成聚酰胺酸溶液,第二步将聚酰胺酸溶液进行流延、拉伸、亚胺化和收卷制成聚酰亚胺薄膜,其中亚胺化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品质,而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是专门对聚酰胺酸进行亚胺化处理,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变化,生成聚酰亚胺薄膜的辅助装置;现有的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包括主体和底座,主体安装在底座上,主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辊筒和右辊筒,工作腔内顶端设置有加热棒,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现有的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使用时,薄膜自左通孔进入工作腔并绕在左辊筒和右辊筒上,然后自右通孔导出至工作腔外,加热棒对工作腔内的薄膜进行加热亚胺化处理,生成的气体自排气孔排出;现有的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使用中发现,其对薄膜的加热不均匀,且只能进行整体的加热,影响亚胺化的效果;并且其直接将生成的气体排入空气中,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空气环境,导致实用性较低;同时不具备除尘的功能,薄膜上杂质直接影响薄膜后期的使用,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薄膜加热更均匀,并且可进行等温度变化的加热,提高亚胺化效果;并且可以对生成的气体进行回收处理,不仅降低成本,还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同时具备除尘的功能,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生产聚酰胺酸薄膜的亚胺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包括主体,主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的底端设置有下通孔,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下通孔连通,左腔室内部和右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左辊筒组和右辊筒组,左辊筒组与右辊筒组的结构相同,左腔室和右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上均设置有多组红外线加热灯管;还包括集气箱、回收箱和连通管,所述集气箱和回收箱均安装在主体的顶端,所述主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所述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的底端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连通,所述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的顶端均与集气箱的底端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集气箱的顶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伸入至回收箱内并位于回收箱内的底部,所述回收箱的顶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底端自回收箱的上方伸入至回收箱内,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位于回收箱内部,回收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气孔,回收箱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处分别设置有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还包括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所述前支撑体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前端,后支撑体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后端,所述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之间设置有中辊筒和刮板,所述刮板的顶端与中辊筒的右端贴紧,所述中辊筒上设置有吸附膜,中辊筒的顶端位于左辊筒组和右辊筒组底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所述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支板、右支板、上支板、支撑板、限位板和弹簧,所述左支板、右支板和弹簧的底端均与工作腔内底壁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支板和右支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上支板的底端自支撑板的顶端穿过下通孔并与限位板的顶端连接,限位板的底端与弹簧的顶端连接,限位板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接触,所述中辊筒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上支板之间,所述刮板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所述连通管位于回收箱内底部的部分设置有多组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底座、两组左螺纹杆、两组左螺纹管、两组右螺纹杆和两组右螺纹管,所述底座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所述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主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左放置槽和两组右放置槽,所述两组左放置槽内均安装有左滚珠轴承,所述两组右放置槽内均安装有右滚珠轴承,所述每组左螺纹管的底端均插入至一组左滚珠轴承的内部,所述两组左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左红外线加热板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每组左螺纹杆的底端均插入并螺装至一组左螺纹管顶端内部,所述每组右螺纹管的底端均插入至一组右滚珠轴承的内部,所述两组右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右红外线加热板底端的前侧和右侧连接,每组右螺纹杆的底端均插入并螺装至一组右螺纹管的顶端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所述主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内设置有透明挡板,所述观察孔与左腔室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把手、旋轴、带动轴和刷板,所述把手位于工作腔的外部,所述带动轴和刷板均位于左腔室内,旋轴的左端与把手连接,旋轴的右端自主体左端穿过透明挡板伸入至左腔室内并与带动轴的左端连接,所述刷板安装在带动轴上并且刷板的左端与透明挡板贴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抽气装置,所述抽气安装在底座的顶端,抽气装置的顶部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左电热偶、右电热偶和控制器,所述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分别安装在左腔室内顶壁和右腔室内顶壁上,所述控制器安装在主体的右端,所述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对薄膜加热,加热更均匀,通过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可以对薄膜进行等温度梯度的加热,等温度梯度的加热可以大大提高聚酰胺酸的亚胺化效果;亚胺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通过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进入集气箱后由连通管进入回收箱,回收箱内装有的溶剂可以有效将气体溶解,电机带动搅拌叶旋转,可加速气体溶解,不仅回收了一部分溶剂,降低成本,还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薄膜在中辊筒的顶端进行传送,带动中辊筒旋转,中辊筒上的吸附膜可将薄膜上的尘埃吸附,然后刮板将吸附膜上的尘埃刮掉,具备除尘的功能,提高了薄膜后期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红外线加热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体、中辊筒和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主体;2、隔板;3、左腔室;4、右腔室;5、左辊筒组;6、右辊筒组;7、左红外线加热板;8、红外线加热灯管;9、集气箱;10、回收箱;11、连通管;12、左排气管;13、电机;14、搅拌叶;15、前支撑体;16、中辊筒;17、刮板;18、左支板;19、右支板;20、上支板;21、支撑板;22、限位板;23、弹簧;24、出气孔;25、底座;26、左螺纹杆;27、左螺纹管;28、支腿;29、左滚珠轴承;30、透明挡板;31、把手;32、旋轴;33、带动轴;34刷板;35、抽气装置;36、左电热偶;37、右电热偶;3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包括主体,主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工作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的底端设置有下通孔,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下通孔连通,左腔室内部和右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左辊筒组和右辊筒组,左辊筒组与右辊筒组的结构相同,左腔室和右腔室内部分别设置有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上均设置有多组红外线加热灯管;还包括集气箱、回收箱和连通管,集气箱和回收箱均安装在主体的顶端,主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的底端分别与左腔室和右腔室连通,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的顶端均与集气箱的底端连通,连通管的一端与集气箱的顶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伸入至回收箱内并位于回收箱内的底部,回收箱的顶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底端自回收箱的上方伸入至回收箱内,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位于回收箱内部,回收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气孔,回收箱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处分别设置有进料阀门和出料阀门;还包括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前支撑体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前端,后支撑体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后端,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之间设置有中辊筒和刮板,刮板的顶端与中辊筒的右端贴紧,中辊筒上设置有吸附膜,中辊筒的顶端位于左辊筒组和右辊筒组底端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左红外线加热板和右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对薄膜加热,加热更均匀,通过将工作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可以对薄膜进行等温度梯度的加热,等温度梯度的加热可以大大提高聚酰胺酸的亚胺化效果;亚胺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通过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进入集气箱后由连通管进入回收箱,回收箱内装有的溶剂可以有效将气体溶解,电机带动搅拌叶旋转,可加速气体溶解,不仅回收了一部分溶剂,降低成本,还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薄膜在中辊筒的顶端进行传送,带动中辊筒旋转,中辊筒上的吸附膜可将薄膜上的尘埃吸附,然后刮板将吸附膜上的尘埃刮掉,具备除尘的功能,提高了薄膜后期使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前支撑体和后支撑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支板、右支板、上支板、支撑板、限位板和弹簧,左支板、右支板和弹簧的底端均与工作腔内底壁连接,支撑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支板和右支板的顶端连接,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下通孔,上支板的底端自支撑板的顶端穿过下通孔并与限位板的顶端连接,限位板的底端与弹簧的顶端连接,限位板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接触,中辊筒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上支板之间,刮板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顶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左支撑体和右支撑体不仅可以对中辊筒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上支板和弹簧的设置对薄膜起到拉伸的效果,提高薄膜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连通管位于回收箱内底部的部分设置有多组出气孔;通过上述设置,亚胺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自多组出气孔排出至回收箱内,使气体与溶剂充分接触,提高了溶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底座、两组左螺纹杆、两组左螺纹管、两组右螺纹杆和两组右螺纹管,底座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主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左放置槽和两组右放置槽,两组左放置槽内均安装有左滚珠轴承,两组右放置槽内均安装有右滚珠轴承,每组左螺纹管的底端均插入至一组左滚珠轴承的内部,两组左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左红外线加热板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每组左螺纹杆的底端均插入并螺装至一组左螺纹管顶端内部,每组右螺纹管的底端均插入至一组右滚珠轴承的内部,两组右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右红外线加热板底端的前侧和右侧连接,每组右螺纹杆的底端均插入并螺装至一组右螺纹管的顶端内部;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同步旋转两组左螺纹管可以调节左红外线加热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左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的加热效果,通过同步旋转两组右螺纹管可以调节右红外线加热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右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的加热效果,提高了是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主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内设置有透明挡板,观察孔与左腔室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观察孔观察左腔室内薄膜的运行情况,薄膜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的话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把手、旋轴、带动轴和刷板,把手位于工作腔的外部,带动轴和刷板均位于左腔室内,旋轴的左端与把手连接,旋轴的右端自主体左端穿过透明挡板伸入至左腔室内并与带动轴的左端连接,刷板安装在带动轴上并且刷板的左端与透明挡板贴紧;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旋转把手带动刷板进行转动,对透明挡板进行擦拭,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抽气装置,抽气安装在底座的顶端,抽气装置的顶部输入端伸入至工作腔内;通过上述设置,抽气装置可以使工作腔内呈一个低压的状态,有利于亚胺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和其他气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还包括左电热偶、右电热偶和控制器,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分别安装在左腔室内顶壁和右腔室内顶壁上,控制器安装在主体的右端,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可分别感应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温度,并把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对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更好的把控,提高亚胺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炉,其在工作时,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首先将其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薄膜自左通孔处进入工作腔,绕在左辊筒组和右辊筒组上后自右通孔处导出至工作腔外,左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对薄膜进行初步的加热处理,右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对薄膜进行深度的加热处理,提高薄膜的亚胺化效果,抽气装置使工作腔成为一个低压的状态,亚胺化过程中的产生的水分子和其他气体分别由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进入至集气箱,然后由连通管的出气孔导出至回收箱内,回收箱内的溶剂对气体进行溶解,电机带动搅拌叶旋转,提高溶剂溶解气体的效率,溶解后剩余的气体自排气孔排出,通过打开出料阀门可将溶剂自出料管处导出对溶剂进行回收,通过同步旋转两组左螺纹管可以调节左红外线加热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左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的加热效果,通过同步旋转两组右螺纹管可以调节右红外线加热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右红外线加热板上的红外线加热灯管的加热效果,通过观察孔可观察左腔室内薄膜的运行情况,薄膜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的话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通过左电热偶和右电热偶可分别感应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温度,并把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对左腔室和右腔室内的温度进行更好的把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