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0952发布日期:2019-07-13 09:19阅读:2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药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是在合成3,5-二卤代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一个关键中间体。3,5-二卤代苯甲酰胺类杀虫剂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发明的,具有类似2-氨基-3-甲基-5-氯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由日本农药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以及拜耳农药科技等开发的新型农药,商品名称为“康宽”)活性的潜在高效低毒的活性化合物。由于现有工艺限制,导致中间体2-氨基-3-甲基-5-氯苯甲酰胺成本非常高昂,而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成本只有前者1/8~1/10,因此具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cn103130770a,cn105153113a)。其中报道的关于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方法为:第一步:靛红酸酐和异丙胺在乙酸乙酯中反应得到中间体;第二步:在乙腈条件下,利用硫酰氯(2.5当量)对中间体进行氯化(专利报道的是甲基,本文的异丙基同样适用)。专利报道的方法收率高,但是需要分步,在工业放大过程中需要增加分离以及烘干,人力以及设备投入大。氯化试剂用到了硫酰氯,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对环境污染比较大,需要用碱吸收,对生产要求也非常,三废处理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氯化方法,可以高效得到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后处理简单,总收率高,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酰胺(化合物-iii)的制备,将靛红酸酐(化合物-i)加入反应溶剂中,反应浓度为5-10倍(溶剂体积/靛红酸酐重量),反应温度为20-40oc,滴加异丙胺(化合物-ii),液相监控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不经过分离,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步骤二、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v)的制备,向步骤一的反应液中慢慢加入二氯海因(dcdmh),反应温度控制为20-40oc,液相监控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反应体系,抽滤,固体用少量热水洗涤,且用甲醇打浆,得到白色化合物。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反应溶剂(solvent)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水等溶剂。

优选的,步骤一中,靛红酸酐(化合物-i)、异丙胺(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5,反应温度为30-35oc,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溶剂为二氯乙烷,且反应浓度为6倍(溶剂体积/靛红酸酐重量)。

优选的,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20-25oc,以靛红酸酐计算与二氯海因(dcdmh)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1,反应时间1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氯化方法,可以高效得到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后处理简单,总收率高,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室温下,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靛红酸酐(50g,306.5mmol),二氯乙烷300ml,30-35℃下,慢慢滴加异丙胺(20.8g,352.4mmol)。滴加完后,接着搅拌约2h反应完成,液相检测靛红酸酐小于2%。降温至20℃,分批次加入二氯海茵(66.4g,337.2mmol),保持温度为20-25oc,搅拌12h,液相检测化合物iii小于1%,停止反应。减压蒸馏掉反应体系约为150ml时,体系降温至5℃以下,抽滤,用50℃的水(100ml)洗固体2次,抽干。转移至反应瓶中,加入无水甲醇(200ml),加热至60℃后,冷却至5℃以下,抽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62g,2步收率为83%,液相检测纯度为98.9%。

1hnmr(400mhz,dmso-d6)δ7.86(s,1h),7.67(d,j=1.2hz,2h),6.25(d,j=7.8hz,1h),3.78–3.62(m,1h),1.08(d,j=6.5hz,6h)。

实施例2:

室温下,50l反应釜中,加入靛红酸酐(3kg,18.39mol),二氯乙烷18l,30-35℃下,慢慢滴加异丙胺(1.248kg,21.144mol)。滴加完后,接着搅拌约2h反应完成,液相检测靛红酸酐小于2%。降温至20℃,分批次加入二氯海茵(3.984kg,20.232mol),保持温度为20-25oc,搅拌13h,液相检测化合物iii小于1%,停止反应。减压蒸馏掉反应体系约为10l时,体系降温至5℃以下,抽滤,用50℃的水(2l)洗固体2次,抽干。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无水甲醇(10l),加热至60℃后,冷却至5℃以下,抽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3.68kg,2步收率为81%,液相检测纯度为99.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混酰胺的制备,将靛红酸酐加入反应溶剂中,反应浓度为5‑10倍,反应温度为20‑40oC,滴加异丙胺,液相监控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不经过分离,直接用于下步反应;步骤二、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制备,向步骤一的反应液中慢慢加入二氯海因,反应温度控制为20‑40 oC,液相监控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反应体系,抽滤,固体用少量热水洗涤,且用甲醇打浆,得到白色化合物。本发明一种制备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氯化方法,可以高效得到2‑氨基‑3,5‑二氯‑N‑异丙基苯甲酰胺,后处理简单,总收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山青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19.0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