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0913发布日期:2020-05-08 13:5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微生物菌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发酵,菌肥发酵主要在发酵罐内进行,现有的发酵罐加热控温装置一般设在罐内,但是直接与肥料接触,升温时容易杀死接触的微生物,且发酵过程中,往往存在发酵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水孔、压力表、温度计、驱动电机、气孔、透明观察窗,顶盖的两侧设有用于开盖的把手,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贯穿顶盖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夹套由下向上套设于罐体的外侧面和下端面,所述夹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罐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并且所述出料口位于锥形结构的上方,所述罐体的下端面与夹套之间设有电加热器,所述夹套的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座,所述电加热器与插座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叶共设有三组,三组搅拌叶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相邻的搅拌叶之间垂直,搅拌叶的一端与搅拌轴焊接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夹套的外部环绕设有三个支腿,相邻支腿之间间隔120°,所述支腿的底端向外侧倾斜,支腿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作为改进,所述夹套的进水口高于夹套内的液面。

作为改进,所述电加热器采用加热棒,所述夹套内设有用于支撑电加热器的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搅拌叶间隔垂直设置,有利于充分混合菌种与肥料;夹套内所需的水比较少,有限的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相对于使用加热后流动的水进行控温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罐体底部为锥形结构,出料口高于锥形结构,出料时锥形结构内可以存留一部分发酵后的肥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有益菌,有利于提高下一批肥料的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罐体,2、顶盖,3、进水孔,4、压力表,5、温度计,6、驱动电机,7、气孔,8、透明观察窗,9、把手,10、搅拌轴,11、搅拌叶,12、夹套,13、进水口,14、出水口,15、出料口,16、电加热器,17、插座,18、支腿,19、防滑垫,2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有进水孔3、压力表4、温度计5、驱动电机6、气孔7、透明观察窗8,所述进水孔3用于在发酵过程中及时向罐内加水润湿肥料,所述压力表4用于检测罐内压力,所述温度计5用于检测罐内温度,所述气孔7用于发酵过程中进行排气,防止罐内压强过高,所述透明观察窗8用于观察实时罐内发酵状态;顶盖2的两侧设有用于开盖的把手9,用于打开顶盖2,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轴10,搅拌轴10的一端贯穿顶盖2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10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11,所述搅拌叶11共设有三组,三组搅拌叶11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相邻的搅拌叶11之间垂直,有利于搅拌均匀,搅拌叶11的一端与搅拌轴10焊接连接;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夹套12,所述夹套12由下向上套设于罐体1的外侧面和下端面,所述夹套12的上部设有进水口13,下部设有出水口14,所述夹套12的进水口高于夹套12内的液面;所述罐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罐体1的侧壁设有出料口15,并且所述出料口15位于锥形结构的上方,所述罐体1的下端面与夹套12之间设有电加热器16,所述电加热器16采用加热棒,所述夹套12内设有用于支撑电加热器16的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一端固定电加热器16,另一端固定在夹套12的内壁;所述夹套12的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座17,所述电加热器16与插座17通过导线连接,导线贯穿夹套12,贯穿处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夹套12的外部环绕设有三个支腿18,相邻支腿18之间间隔120°,所述支腿18的底端向外侧倾斜,支腿18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9,所述防滑垫19采用下表面设有防滑纹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微生物菌种和肥料加入罐内,通过驱动电机6带动搅拌轴10和搅拌叶11将微生物和肥料搅拌均匀;从夹套12的进水口13进水,进水口13约在夹套12的侧壁中部,夹套12内水面不超过进水口13,将夹套12底部的插座17通过电线与外部市电电源相连接,电加热器16对夹套12内的水进行加热,水汽蒸发充满液面上部的空间,夹套12内所需的水比较少,有限的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相对于使用加热后流动的水进行控温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罐体1底部为锥形结构,出料口15高于锥形结构,出料后锥形结构内可以存留一部分发酵后的肥料,含有大量的活性有益菌,有利于提高下一批肥料的发酵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有进水孔(3)、压力表(4)、温度计(5)、驱动电机(6)、气孔(7)、透明观察窗(8),顶盖(2)的两侧设有用于开盖的把手(9),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轴(10),搅拌轴(10)的一端贯穿顶盖(2)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10)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11),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夹套(12),所述夹套(12)由下向上套设于罐体(1)的外侧面和下端面,所述夹套(12)的上部设有进水口(13),下部设有出水口(14),所述罐体(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罐体(1)的侧壁设有出料口(15),并且所述出料口(15)位于锥形结构的上方,所述罐体(1)的下端面与夹套(12)之间设有电加热器(16),所述夹套(12)的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座(17),所述电加热器(16)与插座(17)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夹套(12)的外部设有支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1)共设有三组,三组搅拌叶(11)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相邻的搅拌叶(11)之间垂直,搅拌叶(11)的一端与搅拌轴(10)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12)的外部环绕设有三个支腿(18),相邻支腿(18)之间间隔120°,所述支腿(18)的底端向外侧倾斜,支腿(18)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9),所述防滑垫(19)采用下表面设有防滑纹的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12)的进水口高于夹套(12)内的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16)采用加热棒,所述夹套(12)内设有用于支撑电加热器(16)的支撑块(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发酵设备,罐体的顶部设有顶盖,罐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轴,罐体的外部设有夹套,夹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罐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罐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位于锥形结构的上方,罐体的下端面与夹套之间设有电加热器,夹套的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插座,电加热器与插座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搅拌叶间隔垂直设置,有利于充分混合菌种与肥料;夹套内的水可以充分利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罐体底部为锥形结构,出料口高于锥形结构,出料时锥形结构内可以存留一部分发酵后的肥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有益菌,有利于提高下一批肥料的发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显勇;孙广波;张存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巴州农夫情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