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4845发布日期:2020-07-21 12:4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



背景技术:

茶油因其脂肪酸构成比较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且不含黄曲霉素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e,是目前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享有“油中之王”和“液体黄金”的美称,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深受人们的喜爱。

脱臭是茶油精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在脱臭时将待脱臭油泵入一定容积的脱臭锅,然后分别利用蒸汽管和真空泵对油脂升温、拉真空,利用真空将游离脂肪酸分离带走,然后将脱臭的茶油泵入脱臭锅外部且通有冷却水的冷却器中进行冷却,以便于运输。而在这个过程中,冷却器和提供蒸汽的加热器均设置在脱臭锅外部,并不是与脱臭锅集成一体而造成占地面积大,不便于设备的安装;同时,冷却水与高温的油脂进行热交换后的热水往往被排放掉,造成能源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占地面积小、节约能源的茶油精炼脱臭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占地面积小、节约能源的茶油精炼脱臭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内部由横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脱臭室,所述第二腔室由竖隔板分隔成冷却室和加热室,所述脱臭室内设置有蒸汽管,所述冷却室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管的进气口连通;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锅体外部,且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臭室连通;

其中,所述脱臭室顶部设置有进油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室连通;所述冷却室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油口。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将冷却管、加热器集成与脱臭锅,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冷却管的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加热器的出水口与蒸汽管的进气口连通,即充分利用冷却水与高温的油脂进行热交换后得到的热水再经过加热器变为对泵入脱臭室的油脂升温所需的高温蒸汽,充分利用了冷却水与高温的油脂进行热交换后得到的热水,避免热水被废弃排放,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外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连通。脱臭锅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连接外部的水源,只需利用储水箱中的水即可对冷却管供水,有效避免了现有脱臭锅在使用中,需要通过较长的输水管与外部的水源连接,而造成设备场地上管道的杂乱。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和所述冷却管外壁均包裹有防菌层。防菌层的设置有效避免管壁细菌的滋生,保持油脂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和所述冷却管均为不锈钢管,不易生锈,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茶精炼脱臭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体,11脱臭室,111-进油口,112-第一出油口,12-冷却室,121-第二出油口,13-加热室,2-横隔板,3-竖隔板,4-蒸汽管,5-冷却管,6-加热器,7-真空泵,8-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包括:

锅体1,锅体1内部由横隔板2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脱臭室11,第二腔室由竖隔板3分隔成冷却室12和加热室13,脱臭室11内设置有蒸汽管4,冷却室12内设置有冷却管5,加热室13内设置有加热器6,冷却管5的出水口与加热器6的进水口连通,加热器6的出水口与蒸汽管4的进气口连通;

真空泵7,真空泵7设置在锅体1外部,且通过管道与脱臭室11连通;

其中,脱臭室11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11、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112,第一出油口112通过管道与冷却室12连通;冷却室12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21;以及

设置在锅体1外部的储水箱8,储水箱8的出水口与冷却管5的进水口连通。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管4和冷却管5均采用不锈钢管制成,以提高二者的使用寿命,并且二者的外壁均包裹有防菌层,避免管壁细菌的滋生,保证油脂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脱臭锅,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进油口将待脱臭的油脂泵入至脱臭室,打开带有高压泵的储水箱阀门,冷却水通过冷却管、加热器进行加热,变成高温的蒸汽,蒸汽进入蒸汽管,同时打开真空泵,进行油脂的脱臭,然后将脱臭后的油脂通过第一出油口进入到冷却室,使用冷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却,同时,热交换后的热水再经过加热器加热变成高温的蒸汽,使得资源有效被利用,避免了废弃排放,节约了能源,而经过冷却后的油脂则通过第二出油口泵入到运输设备进行运输或下道工序进行再加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所述锅体(1)内部由横隔板(2)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脱臭室(11),所述第二腔室由竖隔板(3)分隔成冷却室(12)和加热室(13),所述脱臭室(11)内设置有蒸汽管(4),所述冷却室(12)内设置有冷却管(5),所述加热室(13)内设置有加热器(6),所述冷却管(5)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器(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加热器(6)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管(4)的进气口连通;

真空泵(7),所述真空泵(7)设置在所述锅体(1)外部,且通过管道与所述脱臭室(11)连通;

其中,所述脱臭室(11)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11)、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112),所述第一出油口(112)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室(12)连通;所述冷却室(12)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1)外部的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管(5)的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4)和所述冷却管(5)外壁均包裹有防菌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4)和所述冷却管(5)均为不锈钢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精炼脱臭锅,包括:锅体,锅体内部由横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脱臭室,第二腔室由竖隔板分隔成冷却室和加热室,脱臭室内设置有蒸汽管,冷却室内设置有冷却管,加热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冷却管的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加热器的出水口与蒸汽管的进气口连通;真空泵,真空泵设置在锅体外部,且通过管道与脱臭室连通;其中,脱臭室顶部设置有进油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室连通;冷却室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本实用新型将冷却管、加热器集成于脱臭锅,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充分利用了冷却水与高温的油脂进行热交换后得到的热水,避免热水被废弃排放,节约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胡凤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