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3352发布日期:2020-10-13 07:4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培养设备领域,特别与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相关。



背景技术:

由于在液体环境下菌种生长速率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成为菌种培养的主要方式。摇床是液体菌种培养及育种试验的专用恒温培养装置,适用于生物工程、化工、医学研究、农林科学、水产、畜牧等多个领域,是从事科研和生产使用的理想的设备。

现有的摇床装置一般包括固定培养瓶的活动板,活动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恒温介质中进行水平划圆运动。当培养瓶数量较多时位于中间位置的培养瓶无法与恒温介质充分接触,为保证培养环境的一致,在实际操作中只在活动板边缘放置培养瓶,导致空间的浪费,同时,活动板上的卡槽多为固定设置,不方便维修且只能适用于一种型号的培养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菌种培养时,将培养瓶放置在卡槽内,由于卡槽底部为十字架,可增大培养瓶与介质的接触面积,防止培养瓶内菌液温差变化过大,影响菌种培养,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转盘,转盘上方连接摇床架,摇床架上开设有穿孔,摇床架上设有卡槽,卡槽底部设有与穿孔匹配的支脚,转盘中心轴动连接竖直设置的z形轴一端,z形轴另一端穿过箱体底部,z形轴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丝,加热丝连接设于箱体外部的温控仪。

进一步地,卡槽包括十字架,十字架端部连接有向十字架中心倾斜的弹片,相邻两弹片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支撑板横截面为水平放置的u形,转盘设于支撑板两横板之间。

进一步地,箱体侧壁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内径与箱体内底部相切。

进一步地,z形轴与箱体底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体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菌种培养时,将卡槽卡设于摇床架,并将培养瓶放置在卡槽内,通过温控仪控制摇床内温度恒定,开启电机使转盘转动,培养瓶中的菌液持续振动,促进菌种的生长。

2、卡槽底部设置为十字架可增大培养瓶底部与箱体内介质的接触面积,防止培养瓶内菌液温差变化过大,影响菌种培养,将转盘设于支撑板两横板之间,可对转盘进行限定,防止转盘振动过大导致菌液迸溅出培养瓶。

3、由于排水管内径与箱体内底部相切,可对箱体内沉积的杂质进行彻底清除,z形轴与箱体底部连接处置的密封垫可防止箱体内的介质流出,引发安全事故。

4、菌种培养时可关闭箱盖,保持箱体内温度恒定,万向轮则利于摇床的转移,便于时实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床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包括: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板101的箱体1,支撑板101上设有转盘102,转盘102连接摇床架2,摇床架2上开设穿孔201,穿孔201与卡槽3底部设置的支脚301配合,转盘102中心轴动连接z形轴4一端,z形轴4另一端穿过箱体1底部并与电机401连接,箱体1内底部设有与温控仪501连接的加热丝5。

工作方式:菌种培养时,根据培养瓶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卡槽3,并将卡槽3底部的支脚301卡设于摇床架2的穿孔201内,将培养瓶放置在卡槽3内,通过温控仪501调节加热丝5的开启,控制摇床内温度恒定,开启电机401,使转盘102在z形轴4驱动下转动,使得培养瓶中的菌液持续振动,促进菌种的生长。

作为本实施方案的优选,卡槽3具有端部连接弹片303的十字架302,相邻两弹片303之间设有弹簧304,支撑板101横截面为水平放置的u形,转盘102设于支撑板101两横板之间。

工作方式:卡槽3底部设置为十字架302可增大培养瓶底部与箱体1内介质的接触面积,防止培养瓶内菌液温差变化过大,影响菌种培养,将转盘102设于支撑板101两横板之间,可同时对转盘102水平及竖直位置进行限定,防止转盘102振动过大导致菌液迸溅出培养瓶。

作为本实施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箱体1侧壁设有排水管103,排水管103内径与箱体1内底部相切,z形轴4与箱体1底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402,箱体1顶部设有箱盖104,箱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105。

工作方式:箱体1内的介质可通过排水管103排出,由于排水管103内径与箱体1内底部相切,可对箱体1内沉积的杂质进行彻底清除,z形轴4与箱体1底部连接处置的密封垫402可防止箱体1内的介质沿z形轴4流出箱体1,菌种培养时可关闭箱盖104,保持箱体1内温度恒定,万向轮105则利于摇床的转移,便于时实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板(101),支撑板(101)上设有转盘(102),转盘(102)上方连接摇床架(2);

摇床架(2)上开设有穿孔(201),摇床架(2)上设有卡槽(3),卡槽(3)底部设有与穿孔(201)匹配的支脚(301);

转盘(102)中心轴动连接竖直设置的z形轴(4)一端,z形轴(4)另一端穿过箱体(1)底部,z形轴(4)另一端与电机(401)连接;

箱体(1)内底部设有加热丝(5),加热丝(5)连接设于箱体(1)外部的温控仪(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卡槽(3)包括十字架(302),十字架(302)端部连接有向十字架(302)中心倾斜的弹片(303),相邻两弹片(303)之间连接有弹簧(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01)横截面为水平放置的u形,转盘(102)设于支撑板(101)两横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箱体(1)侧壁设有排水管(103),排水管(103)内径与箱体(1)内底部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z形轴(4)与箱体(1)底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其特征在于:箱体(1)顶部设有箱盖(104),箱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105)。


技术总结
一种菌种培养用分离式摇床,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转盘,转盘上方连接摇床架,摇床架上开设有穿孔,摇床架上设有卡槽,卡槽底部设有与穿孔匹配的支脚,转盘中心轴动连接竖直设置的Z形轴一端,Z形轴另一端穿过箱体底部,Z形轴另一端与电机连接,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丝,加热丝连接设于箱体外部的温控仪。本实用新型将培养瓶放置在卡槽内,由于卡槽底部为十字架,可增大培养瓶与介质的接触面积,防止培养瓶内菌液温差变化过大,影响菌种培养,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程玲利;杨登贵;黄清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澄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