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6306发布日期:2020-05-29 13:3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地黄,又称生地,怀庆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通常以根茎入药。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的作用,主要产于河南"怀庆府",为"四大怀药"之一。地黄枯萎病(rehmanniaefusarimwilt)又称地黄根腐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地黄枯萎病的防治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刘铁斌.地黄斑枯病枯萎病的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2(10):31.),但化学防治易造成农药残留;轮作和抗病品种等在地黄枯萎病的防治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有其局限性。

生物防治在地黄抗枯萎病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有研究发现从地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对地黄枯萎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部分生防菌的防效达到了50%以上(生防菌株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生作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5(04):48-5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开发抗地黄枯萎病防效更好的生防菌,提供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该复合菌的防效显著优于单个生防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按照活菌数量计,该复合菌由以下微生物组成:2~4份木霉菌,0~2份枯草芽孢杆菌,0~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

优选的,按照活菌数量计,所述复合菌由以下微生物组成: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菌在抗地黄枯萎病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上述的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组合物在抗地黄枯萎病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单个生防菌,抑菌率达到60%以上。当复合菌由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时,抑菌效果最佳,达到71.2%。

2、本发明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均优于单个生防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多菌灵的防治效果。当复合菌由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时,防治效果最佳,为8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所能想到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不同组合生防菌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制情况

本实施例考察不同组合复合菌和仅含单种生防菌的对比组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地黄枯萎病菌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系提供。

不同组合复合菌:按照活菌数量计,制备以下不同组合的复合菌。组合1~5的活菌总数相同。

表1不同组合复合菌的配方

对比组:

对比组1:仅含有木霉菌,对比组2: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对比组3:仅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照组1~3的活菌数量与组合1~5的活菌总数相同。

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不同组合复合菌和仅含单种生防菌的对比组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具体为:首先将地黄枯萎病菌在pda平板上活化,长满后在菌落边缘区域用打孔器打孔制成菌饼将菌饼转接至另一个pda平板中央,再将活化过的不同组合复合菌或对比组生防菌在距地黄枯萎病菌菌饼3cm处接种,每皿接种四个供试菌,设空白对照即不接种任何供试菌株的地黄枯萎病菌pda平板。每个处理设置三次重复。25℃恒温培养,4天后,测量地黄枯萎病菌的菌落生长量,拮抗作用用抑菌率表示。抑菌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抑菌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对峙培养菌落直径)/空白对照菌落直径×100%。不同组合生防菌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见表2。

表2地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结果显示,不同组合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单个生防菌,抑菌率达到60%以上。当复合菌由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达到71.2%。

实施例2不同组合生防菌对盆栽地黄的防治情况

将地黄枯萎病菌与土壤混匀装盆,然后利用实施例1的5个组合的复合菌以及3个对比组的生防菌,采用浸种法对地黄进行浸种,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盆为一个重复。以多菌灵浸种为处理对照,以清水浸种为空白对照。在出苗后4个月根据发病病株率计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发病株率-处理发病株率)/空白对照发病株率×100%

表3不同处理下的防治效果

结果显示,不同组合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均优于单个生防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多菌灵的防治效果。当复合菌由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时,防治效果最佳,为84.6%。

以上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按照活菌数量计,由以下微生物组成:2~4份木霉菌,0~2份枯草芽孢杆菌,0~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按照活菌数量计,由以下微生物组成:4份木霉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菌在抗地黄枯萎病中的应用。

4.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在抗地黄枯萎病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及其应用。按照活菌数量计,该复合菌由以下微生物组成:2~4份木霉菌,0~2份枯草芽孢杆菌,0~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地黄枯萎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所述的抗地黄枯萎病的复合菌。本发明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单个生防菌,抑菌率达到60%以上。本发明的复合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优于单个生防菌对地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丽;徐志科;高玉红;宋娜;李竹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