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高粱酒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4359发布日期:2021-01-15 13:51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酒的制作工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红高粱酒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白酒可以温血通脉,祛风散寒,适合中风、关节炎、手脚麻木的人喝,风寒初起时少量喝酒还可预防感冒;红酒可以助消化、抗衰老、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红酒中所含的单宁能抑制细菌繁殖,有效帮助消化,其所含的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亦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老化,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体形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逐渐臃肿走样。高档白酒,一般都离不开高粱作原料,因此,高粱也被称为“白酒原料之王”。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由高粱米酿制出的白酒较其他粮食酒也更香更醇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红高粱酒,其包括如下原料:优质高粱、水、酒曲。

优选的,所述高粱、水的重量份分别为:高粱1-3份、水7-10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s1,浸泡:选择优质的高粱,无污染、无虫蛀、无霉变及颗粒饱满的高粱放入水容器中浸泡;

s2,蒸煮:首先将酒甑底部放入一层粗糠,然后把步骤1浸泡后的高粱,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过滤出,粉碎,均匀撒入粗糠表面;

s3,打量水:蒸煮过的高粱补充水分;打量水后,在地板上堆积20-30分钟,目的让高粱充分吸水,保证水分充足,便于糖化;

s4,熟料摊凉:把蒸熟的高粱取出到卫生干净的地方摊凉,摊凉到25-30℃之间;

s5,拌曲:准备好的酒曲撒在高粱上,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s6,装箱培菌:把高粱装入发酵坛中密封发酵。

s7,蒸馏:发酵完成后,把酒甑清洗干净,把酒醅倒入酒甑蒸馏出成品酒即可,纯天然健康的高粱酒就这样酿制出来了。

优选的,步骤s1中,浸泡水温为85-90℃,浸泡时间为16-18小时。

优选的,步骤s1中浸泡的水面高于高粱面15-20厘米,且浸泡过程中需要翻动2-3次。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蒸煮时间1-2小时,蒸煮达到内无生心,外微开花,保证高粱完全熟透。

优选的,步骤s3中打量水所添加的水的水温在80℃以上,越高越好,一般要用开水,加水量做到高粱吃水透彻,不外流为准。

优选的,步骤s6中酒曲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发酵温度28-38℃,最高不能超过40℃;发酵期25-30天。

优选的,步骤s6中发酵过程要检查温度,温度过低要采取保温措施;温度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发酵过程不能打开,避免空气进入,杂菌污染。

优选的,步骤s7中,酒醅倒入酒甑之前在酒甑内放足底锅水,然后铺一层蒸煮过的粗糠。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将红高粱进行发酵并且进行过滤和消毒,制得的高粱酒,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以及磷、钾、镁、钙等微量元素,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和止霍乱的功效,可以治疗癞皮病、腹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小便不痢等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红高粱酒,其包括如下原料:优质高粱、水、酒曲。

优选的,所述高粱、水的重量份分别为:高粱1-3份、水7-10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s1,浸泡:选择优质的高粱,无污染、无虫蛀、无霉变及颗粒饱满的高粱放入水容器中浸泡;

s2,蒸煮:首先将酒甑底部放入一层粗糠,然后把步骤1浸泡后的高粱,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过滤出,粉碎,均匀撒入粗糠表面;

s3,打量水:蒸煮过的高粱补充水分;打量水后,在地板上堆积20-30分钟,目的让高粱充分吸水,保证水分充足,便于糖化;

s4,熟料摊凉:把蒸熟的高粱取出到卫生干净的地方摊凉,摊凉到25-30℃之间;

s5,拌曲:准备好的酒曲撒在高粱上,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s6,装箱培菌:把高粱装入发酵坛中密封发酵。

s7,蒸馏:发酵完成后,把酒甑清洗干净,把酒醅倒入酒甑蒸馏出成品酒即可,纯天然健康的高粱酒就这样酿制出来了。

进一步的说,步骤s1中,浸泡水温为85-90℃,浸泡时间为16-18小时。

进一步的说,步骤s1中浸泡的水面高于高粱面15-20厘米,且浸泡过程中需要翻动2-3次。

进一步的说,步骤s2中所述蒸煮时间1-2小时,蒸煮达到内无生心,外微开花,保证高粱完全熟透。

进一步的说,步骤s3中打量水所添加的水的水温在80℃以上,越高越好,一般要用开水,加水量做到高粱吃水透彻,不外流为准。

进一步的说,步骤s6中酒曲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发酵温度28-38℃,最高不能超过40℃;发酵期25-30天。

进一步的说,步骤s6中发酵过程要检查温度,温度过低要采取保温措施;温度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发酵过程不能打开,避免空气进入,杂菌污染。

进一步的说,步骤s7中,酒醅倒入酒甑之前在酒甑内放足底锅水,然后铺一层蒸煮过的粗糠。

现代营养学发现高粱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以及磷、钾、镁、钙等微量元素,每160克高粱中含有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钙17毫克,维生素b10.26毫克,维生素b20.09克,另外还含有磷、铁等元素。制成的高粱酒味甘,性温并且入口涩,入脾,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和止霍乱的功效,可以治疗癞皮病和腹泻,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小便不痢等症状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高粱酒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将红高粱进行发酵并且进行过滤和消毒,制得的高粱酒,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以及磷、钾、镁、钙等微量元素,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和止霍乱的功效,可以治疗癞皮病、腹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小便不痢等症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红高粱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优质高粱、水、酒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高粱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粱、水的重量份分别为:高粱1-3份、水7-10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浸泡:选择优质的高粱,无污染、无虫蛀、无霉变及颗粒饱满的高粱放入水容器中浸泡;

s2,蒸煮:首先将酒甑底部放入一层粗糠,然后把步骤1浸泡后的高粱,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过滤出,粉碎,均匀撒入粗糠表面;

s3,打量水:蒸煮过的高粱补充水分;打量水后,在地板上堆积20-30分钟,目的让高粱充分吸水,保证水分充足,便于糖化;

s4,熟料摊凉:把蒸熟的高粱取出到卫生干净的地方摊凉,摊凉到25-30℃之间;

s5,拌曲:准备好的酒曲撒在高粱上,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s6,装箱培菌:把高粱装入发酵坛中密封发酵。

s7,蒸馏:发酵完成后,把酒甑清洗干净,把酒醅倒入酒甑蒸馏出成品酒即可,纯天然健康的高粱酒就这样酿制出来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浸泡水温为85-90℃,浸泡时间为16-1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浸泡的水面高于高粱面15-20厘米,且浸泡过程中需要翻动2-3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蒸煮时间1-2小时,蒸煮达到内无生心,外微开花,保证高粱完全熟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打量水所添加的水的水温在80℃以上,越高越好,一般要用开水,加水量做到高粱吃水透彻,不外流为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酒曲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发酵温度28-38℃,最高不能超过40℃;发酵期25-30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发酵过程要检查温度,温度过低要采取保温措施;温度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发酵过程不能打开,避免空气进入,杂菌污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高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酒醅倒入酒甑之前在酒甑内放足底锅水,然后铺一层蒸煮过的粗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高粱酒,包括优质高粱、水;其制备方法包括浸泡、蒸煮、打量水、熟料摊凉、拌曲、装箱培菌、蒸馏、打量水、熟料摊凉、拌曲、装箱培菌、蒸馏;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其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将红高粱进行发酵并且进行过滤和消毒,制得的高粱酒,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以及磷、钾、镁、钙等微量元素,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和止霍乱的功效,可以治疗癞皮病、腹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小便不痢等症状。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名流村酒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