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3365发布日期:2021-07-23 21:3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诱变育种仪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微生物菌种及细胞进行诱变时,多采用菌体载片进行微量多次诱变,而菌体载片大多可重复使用,材质多为不锈钢或者其他一些金属或玻璃材质,使用前需要灭菌处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载菌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如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后可能沾染上难以洗掉的污渍,影响正常使用,且每次重复使用之前都需要灭菌,增加了劳动量和繁琐度,而且加重了潜在染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第一载菌皿和第二载菌皿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保证第二载菌皿的作业环境,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包括第一载菌皿、第二载菌皿和密封盖,所述第二载菌皿覆盖固定在第一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直径与第一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内部圆心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底部设有旋转百叶窗,且旋转百叶窗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壁外部,同时旋转百叶窗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旋转百叶窗一端啮合连接,另一端啮合连接有摩擦轮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相互平齐,所述密封盖覆盖固定在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密封盖的底部直径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内壁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不干胶条,所述不干胶条的外侧表面覆盖固定有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离型纸的外端轮廓为三角结构,所述离型纸的外端表面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套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性扣,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相对于磁性扣开设有安装槽,且摩擦轮延伸至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磁性扣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且与垫片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与第一载菌皿的顶部相互贴合,所述密封盖与第二载菌皿之间胶合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第一载菌皿、第二载菌皿和密封盖,解决了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后可能沾染上难以洗掉的污渍,影响正常使用,且每次重复使用之前都需要灭菌,增加了劳动量和繁琐度,而且加重了潜在染菌的问题,第一载菌皿和第二载菌皿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保证第二载菌皿的作业环境,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

2、通过设计的导热丝和保温棉,解决了目前菌种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快速繁殖的问题,载菌皿底部内壁的导热丝在快速导热的同时将热量分布均匀,载菌皿内壁内部的保温棉防止热量流失;

3、通过设计的固定带、不干胶条和离型纸,解决了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移动及固定的问题,通过密封盖顶部的固定带便于将载菌装置移动,通过第一载菌皿底部的不干胶条便于将载菌装置固定,离型纸在载菌装置运输存储过程中保护不干胶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载菌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导热丝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载菌皿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载菌皿底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整体剖面部示意图。

其中:1、第一载菌皿;2、收纳槽;3、第二载菌皿;4、套孔;5、固定带;6、密封盖;7、立柱;8、磁性扣;9、安装槽;10、垫片;11、导热丝;12、防滑纹;13、保温棉;14、圆孔;15、离型纸;16、不干胶条;17、摩擦轮;18、传动杆;19、旋转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包括第一载菌皿1、第二载菌皿3和密封盖6,第二载菌皿3覆盖固定在第一载菌皿1的顶部表面,第一载菌皿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性扣8,第二载菌皿3的底部相对于磁性扣8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的内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垫片10,磁性扣8固定在安装槽9的内部且与垫片10相互贴合,第二载菌皿3的底部与第一载菌皿1的顶部相互贴合,第二载菌皿3的底部直径与第一载菌皿1的顶部直径相等,第二载菌皿3的内部圆心固定连接有立柱7,立柱7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2,立柱7的顶部表面与第二载菌皿3的顶部表面相互平齐,密封盖6覆盖固定在第二载菌皿3的顶部表面,密封盖6的底部直径与第二载菌皿3的顶部直径相等;

第一载菌皿1和第二载菌皿3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7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6保证第二载菌皿3的作业环境,第二载菌皿3通过磁性扣8与第一载菌皿1相互贴合固定,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包括第一载菌皿1、第二载菌皿3和密封盖6,第二载菌皿3覆盖固定在第一载菌皿1的顶部表面,密封盖6覆盖固定在第二载菌皿3的顶部表面,密封盖6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5,固定带5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套孔4,第一载菌皿1与第二载菌皿3的内壁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温棉13,第一载菌皿1与第二载菌皿3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12,第一载菌皿1与第二载菌皿3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丝11,导热丝11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排列,第一载菌皿1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不干胶条16,不干胶条16的外侧表面覆盖固定有离型纸15,离型纸15的外端轮廓为三角结构,离型纸15的外端表面开设有圆孔14;

在第一载菌皿1与第二载菌皿3连接时将会带动摩擦轮17转动从而使传动杆18传动使收纳槽2内中旋转百叶窗19开合,载菌皿底部内壁的导热丝11在快速导热的同时将热量分布均匀,载菌皿内壁内部的保温棉13防止热量流失,通过收纳槽2内壁将热量充分导入第二载菌皿2中,通过密封盖6顶部的固定带5便于将载菌装置移动,通过第一载菌皿1底部的不干胶条16便于将载菌装置固定,离型纸15在载菌装置运输存储过程中保护不干胶条16。

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解决了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后可能沾染上难以洗掉的污渍,影响正常使用,且每次重复使用之前都需要灭菌,增加了劳动量和繁琐度,而且加重了潜在染菌的问题,第一载菌皿1和第二载菌皿3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7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6保证第二载菌皿3的作业环境,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解决了目前菌种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快速繁殖的问题,载菌皿底部内壁的导热丝11在快速导热的同时将热量分布均匀,载菌皿内壁内部的保温棉13防止热量流失;解决了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移动及固定的问题,通过密封盖6顶部的固定带5便于将载菌装置移动,通过第一载菌皿1底部的不干胶条16便于将载菌装置固定,离型纸15在载菌装置运输存储过程中保护不干胶条1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