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1807发布日期:2021-06-11 19:3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



背景技术:

快速核酸检测是人类健康和生物技术中许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检测传染原,农业病原体或与疾病相关的循环dna或rna。扩增用于检测的核酸的方法(例如pcr)是有效的,但存在以下问题:1、pcr核酸扩增操作过程,需要操作人员分步加液操作,较繁琐;2、病毒样本检测时,如果频繁开盖,增加操作人员被感染的风险;3、核酸扩增需要加热的仪器,不是便携式的,限制了在现场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沿径向呈阶梯状向内收缩,形成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所述第二管体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分隔层、逆转录反应液层、第二分隔层、清洗液层、第一分隔层和裂解液层;第二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层,所述第二管体上端与第一管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与外管开口形状相适配;

所述外管底部封闭,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外管中设置有扩增反应液;

所述内管通过第一管体与外管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直径大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开口与端盖相配合实现封闭;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伸入外管中,并与外管底部留有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底部直径大于外管开口直径,所述第一管体卡接于外管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分隔层、所述第二分隔层和所述第一分隔层材料为石蜡,第三分隔层熔点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层熔点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层;

进一步的,所述扩增反应液设置于第一管体底部与填料层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保证了在进行pcr核酸检测时,可以在同一个管中实现逆转录和核酸扩增两步法反应,从而可以高效地对样品的核酸进行检测,且降低操作者被感染的风险,也不会出现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pcr核酸检测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12-端盖,2-内管,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3-裂解液,41-第一分隔层,42-第二分隔层,43-第三分隔层,5-清洗液,6-逆转录反应液,7-填料,8-扩增反应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图3,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包括

外管1、所述外管1底部封闭,上端设有开口,并在一侧设置有端盖12,端盖12与外管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外管1中添加有扩增反应液8;所述外管1为呈透明状态的薄壁管,优选的外管1材料为聚丙烯,以便于进行光学检测;

内管2,所述内管2沿径向呈阶梯状向内收缩,形成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直径大于第二管体22,所述第二管体22伸入外管1中,第二管体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层7,第二管体22与外管1底部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能够保证扩增反应液8,不与填料层7接触),所述内管2通过第一管体21与外管1卡接,第二管体22上端与第一管体21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1与外管1开口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管体21底部直径大于外管1开口直径,所述第一管体卡接于外管1开口处,所述第一管体21开口与端盖12相配合实现封闭,在其他实施例中内管2为透明薄壁管,优选的为聚丙烯,以便于进行快速的温度传导;

所述第二管体22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分隔层43、逆转录反应液层6、第二分隔层42、清洗液层5、第一分隔层41和裂解液层3;

所述第三分隔层43、所述第二分隔层42和所述第一分隔层41材料为石蜡,第三分隔层43熔点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层42熔点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层41,各分隔层的材料皆为石蜡,相邻两层石蜡的熔点差为4℃。填充层7为沙漏状,底部设有膜,膜的外边沿与第二管体的内壁相交,沙漏的下半部分放置填料,所述填料为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所述检测管分为外管和内管,核酸检测分为样本抽提,清洗,逆转录和核酸扩增反应,首先,将样本加入裂解液,提取核酸;后第一分隔层被外部设备加温熔化,进入清洗液;然后第二分隔层被外部设备加温熔化,进入逆转录反应液;然后第三分隔层被外部设备加温熔化流入填料中,被纯化除去一些盐类物质再经过离心后,纯化后的液体进入扩增反应液中,最后外部设备通过光学检测实现对样品核酸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所述内管(2)沿径向呈阶梯状向内收缩,形成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

所述第二管体(22)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分隔层(43)、逆转录反应液层(6)、第二分隔层(42)、清洗液层(5)、第一分隔层(41)和裂解液层(3);第二管体(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层(7),所述第二管体(22)上端与第一管体(21)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1)与外管(1)开口形状相适配;

所述外管(1)底部封闭,上端设置有端盖(12),所述外管(1)中设置有扩增反应液(8);

所述内管(2)通过第一管体(21)与外管(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直径大于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开口与端盖(12)相配合实现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22)伸入外管(1)中,并与外管(1)底部留有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1)底部直径大于外管(1)开口直径,所述第一管体卡接于外管(1)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隔层(43)、所述第二分隔层(42)和所述第一分隔层(41)材料为石蜡,第三分隔层(43)熔点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层(42)熔点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层(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反应液(8)设置于第一管体(21)底部与填料层(7)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管,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沿径向呈阶梯状向内收缩,形成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分隔层、逆转录反应液层、第二分隔层、清洗液层、第一分隔层和裂解液层;第二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层,所述第二管体上端与第一管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与外管开口形状相适配;所述外管底部封闭,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外管中设置有扩增反应液,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实现逆转录和核酸扩增的两步法在同一个检测管内进行,并实现定量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方攀峰;冷晓燕;王志刚;刘辉;张俊克;张翰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0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