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

文档序号:24961556发布日期:2021-05-07 20:02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菌块培养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属于微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打孔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工业等微生物培养及对峙实验中,在微生物相关实验中,会使用到的现有打孔器将真菌从培养基平板打孔以接种到培养皿、试管或锥形瓶中,由于菌体易牢牢卡在打孔器的圆孔壁上,需要使用牙签或针尖挑出,造成不便影响实验进程。此外,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微生物对峙培养时,需要用打孔器预先打孔然后再用牙签挑取打孔的琼脂块,也不便于对所取琼脂块进行转移,而且由于配方中琼脂含量存在差异导致琼脂固体培养基的硬度不同,往往导致琼脂块破碎不易取出,给微生物实验造成了麻烦。

对于现有的打孔器,多数为垂直打入培养皿中,这样的操作至少需要培养皿半开或完全打开,进而增加其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对于目前存在少数倾斜的打孔器,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操作时具有太多的不便性,且若需要针对不同菌种打孔时,装置的灭菌是一个较大问题。因此,基于上述原因,设计一种不用把培养皿半开或全部打开、操作简单、菌块易掉落及装置简单的菌块接种打孔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菌块接种打孔器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包括:一个主动轴和一个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为扁平形,其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为圆柱形,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转轴、弹簧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右侧的末端均设有橡胶套,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与收集套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上的螺纹与主动轴末端的螺套相互配对,u型架的上部设有橡胶垫,u型架的下部设有方形套,从动轴的左侧焊接有顶柱,方形套可套入从动轴的一端与从动轴的顶柱相接触。

优选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为钢或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转轴应位于靠橡胶套的一边,距离约为整个主动轴或从动轴的1/3处。

优选的,u型架下部的方形套可套入从动轴,且可自由取落。

优选的,橡胶垫和橡胶套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弹簧位于转轴的右方,安装距离为转轴到主动轴或从动轴的中心距离。

优选的,根据需要的菌块直径大小,可适当更换收集套的大小。

优选的,收集套的形状为类似于圆台,收集套的上下两个面均为开口,直径较小的底面与需要菌块直径大小保持一致。

优选的,顶柱的高度应小于u型架的高度。

优选的,当按压主动轴和从动轴时,收集套与顶柱可镶嵌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装置可以实现将在培养皿小于半开的状态实现打孔,再将菌块完整的转移到新的培养皿或者锥形瓶中,减少菌块污染的可能性,且克服以往菌块不易掉落的缺点,同时该装置的简单性使其装置在灭菌过程中较为容易操作。本装置便于制作,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与目前的装置相比,使用本装置操作较为简单、装置本身在灭菌消毒过程较为顺利,同时也最大化减少菌块被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菌块接种打孔器置拆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u型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转轴1、从动轴2、橡胶套3、弹簧4、主动轴5、u型架6、橡胶垫7、顶柱8、连接杆9、收集套10、螺套11、螺纹12、方形套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包括:一个主动轴5和一个从动轴2,主动轴5和从动轴2均为扁平形,其主动轴5左侧的末端为圆柱形,主动轴5和从动轴2通过转轴1、弹簧4连接,主动轴5和从动轴2右侧的末端均设有橡胶套3,主动轴5左侧的末端与收集套10通过连接杆9连接,连接杆9上的螺纹12与主动轴5末端的螺套11相互配对,u型架6的上部设有橡胶垫7,u型架6的下部设有方形套13,从动轴2的左侧焊接有顶柱8,方形套13可套入从动轴2的一端与从动轴2的顶柱8相接触。

进一步地,主动轴5和从动轴2为钢或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地,橡胶套3位于主动轴5和从动轴2的末端,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橡胶垫7位于u型架6上,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橡胶垫7、橡胶套3应为普通塑料材质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收集套10的底部直径为需要菌块的直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可自行更换。

进一步地,顶柱8焊接于从动轴2上,顶柱8的直径应等于或小于收集套10的底部直径。

进一步地,u型架6底部的方形套13应与从动轴2的末端相互配对。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针对菌块进行液体培养:先将打孔器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消毒结束,一只手握住主动轴5与从动轴2的橡胶套3,将打孔器主动轴5的末端靠近酒精灯火焰附近等待酒精挥发后,另一只手打开培养皿,使得培养皿上盖倾斜30度左右,将主动轴5上的收集套10伸入培养皿内,同时从动轴2下部的橡胶垫7位于培养皿的底部。此时,轻轻按压主动轴5与从动轴2,使得收集套10与培养皿内的菌接触,最后打孔结束,将打孔器移出培养皿内并合上培养皿。打开锥形瓶的封口膜,将整个打孔器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180度,使得收集套10开口较大的一方朝下,同时按压主动轴5与从动轴2,在顶柱8的作用下,菌块掉落到锥形瓶中,盖上锥形瓶的封口膜即完成菌块液体接种过程。如需要接种不同的菌类时,只需要将打孔器用75%的酒精消毒即可,再往复操作即可;如需要接种不同大小的菌块时,将收集套10取下,换成需要直径的收集套10再安装回去即可。

针对菌块进行固体培养:只需要在菌块放入培养皿前,将u型架6取掉即可,其他的操作步骤与菌块进行液体培养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

本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一个主动轴和一个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为扁平形,其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为圆柱形,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转轴、弹簧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右侧的末端均设有橡胶套,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与收集套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上的螺纹与主动轴末端的螺套相互配对,u型架的上部设有橡胶垫,u型架的下部设有方形套,从动轴的左侧焊接有顶柱,方形套可套入从动轴的一端与从动轴的顶柱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为钢或铝合金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应位于靠橡胶套的一边,距离约为整个主动轴或从动轴的1/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下部的方形套可套入从动轴,且可自由取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和橡胶套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位于转轴的右方,安装距离为转轴到主动轴或从动轴的中心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需要的菌块直径大小,可适当更换收集套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套的形状为类似于圆台,收集套的上下两个面均为开口,直径较小的底面与需要菌块直径大小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高度应小于u型架的高度,当按压主动轴和从动轴时,收集套与顶柱可镶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块接种打孔器,结构包括:一个主动轴和一个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为扁平形,其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为圆柱形,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转轴、弹簧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右侧的末端均设有橡胶套,主动轴左侧的末端与收集套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上的螺纹与主动轴末端的螺套相互配对,U型架的上部设有橡胶垫,U型架的下部设有方形套,从动轴的左侧焊接有顶柱,方形套可套入从动轴的一端与从动轴的顶柱相接触。本装置可以实现将在培养皿小于半开的状态实现打孔,再将菌块完整的转移到新的培养皿或者锥形瓶中,减少菌块污染的可能性,且克服以往菌块不易掉落的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颖;钟松;杨冲;刘攀;曹铭;孙丽娇;张永红;胡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