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139797发布日期:2021-08-03 14:2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0.1-1m之间,工作频率范围在300mhz-300ghz之间。当对一些物质施加微波作用以后,微波能够引起物质对于电磁波的吸收,材料吸收电磁波并转化为热量的过程就是微波加热过程。微波反应的实质是介质材料由于自身分子或者原子在微波作用下发生极化而导致自身损耗电场能量。在没有微波作用的情况下,具有偶极矩的极性分子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呈现无序排布,偶极矩指向各个方向的机会均等,而在微波作用以下,高频的外电场会使反应体系内极性分子沿电场方向排列而发生快速取向,这个快速取向极化的过程需要克服极性分子本身的惯性与旋转阻力,从而使得极性分子发生大量高速的旋转,碰撞、摩擦、产生热量,因此微波加热是从材料内部作用实现材料的整体加热。相比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微波加热具有许多优势:(1)可以实现快速、均匀加热。传统加热方式是需要外部加热源将热量由外向内进行热传递实现材料的加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温度梯度而导致加热均匀,但是微波加热是依靠材料自身损耗电场作用实现加热,由内及外且不存在温度梯度。另外,微波加热能够将反应时间缩短几个数量级,从而避免副反应的产生。(2)可以实现选择性加热。物质的损耗因素决定其对于微波的吸收能力。因此,微波加热能够选择性加热那些具有较大损耗因素的极性物质,而对于绝缘体一类的物质如陶瓷、玻璃等无明显的加热作用。但是传统加热方式则无法实现这种选择性加热过程。(3)可以实现瞬时加热。微波加热的过程与微波场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不存在滞后也无需进行预加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但是传统加热方式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因此需要加热时间来实现目标加热效果。(4)环保无害。微波加热过程中不存在废弃物的产生,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聚多肽是一类含有氨基酸重复单元且结构与蛋白质相似的重要生物材料,它具有可控的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目前已被应用于药物和基因传递、组织工程以及具有响应性的纳米级自组装体系等领域。聚多肽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伯胺类引发剂引发α-氨基酸-n-羧酸酐(nca)开环聚合以及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nta)开环聚合等。其中,具有高反应活性和聚合可控制性的nca单体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然而nca单体对水分和温度极为敏感,无法长时间保存,它们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特殊纯化且聚合过程需要严格无水和无氧的环境。作为nca硫代类似物的nta是一种更稳定的单体,它具有更良好的耐湿热稳定性,聚合时无需苛刻的实验条件以及繁琐的实验操作,同时还可以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有效的聚合反应,从而减少了副反应并提高了产物的收率。但由于nta单体的低反应活性,其开环聚合的单体转化率低,聚合反应花费时间长,即使在外加酸促进剂的条件下也需要2至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多肽产物,这些缺陷导致以nta单体开环聚合法制备聚多肽没有获得广泛应用。中国发明专利cn103289078a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辐照加热从而快速制备聚氨基酸的方法,该方法在低真空下将α-氨基酸-n-羧酸酐(nca)或α-氨基酸衍生物-n-羧酸酐单体溶解于离子液体后,惰性气体保护下注入引发剂,通过微波辐照加热合成聚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利用该方法制备的聚氨基酸虽然提高了聚合反应速率,缩短了聚合反应时间,但是聚合反应的产率仅仅在50%左右,产率偏低;且利用该方法制备聚氨基酸需在低真空环境及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条件严苛,操作复杂繁琐。如何简单、快速、高效制备聚多肽仍需寻找新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聚多肽合成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快速、高效制备聚多肽的方法,以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为单体,氯仿作为溶剂,己二胺作为引发剂,利用微波辐射引发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单体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多肽材料。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以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为单体,氯仿作为溶剂,己二胺作为引发剂,利用微波辐射引发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单体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多肽材料。本发明以具有良好耐湿热稳定性的n-硫代羧酸酐(nta)单体作为原料,采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和特定的引发剂,成功通过微波辐射辅助加热,缩短了聚多肽制备的时间,加快反应速率,又提高nta单体单体转化率,将传统nta聚合时间由2至3天缩短到2h,将单体转化率由23~43%提高至80%~99%。具体地,一种微波辅助的聚多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完全溶解与溶剂氯仿中,然后加入己二胺引发剂,最后再加入溶剂氯仿;将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氯仿、己二胺混合液置于微波中加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沉淀、离心、干燥得聚多肽产物。优选地,所述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50~100: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80:1。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终浓度为0.25~0.5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终浓度为0.5m。优选地,所述α-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为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n-硫代羧酸酐、γ-苄基-d,l-谷氨酸-n-硫代羧酸酐或肌氨酸-n-硫代羧酸酐。优选地,所述述微波中加热温度为80~120℃。优选地,所述微波中加热反应时间2~3h。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优选地,所述沉淀是将反应液加入冰冷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冰冷的乙醚为4℃的乙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优选地,所述离心是在转速8000rpm下高速离心。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条件是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条件是在30℃真空下干燥。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条件是在30℃下真空干燥12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n-硫代羧酸酐(nta)单体作为原料,以氯仿作为有机溶剂,己二胺作为引发剂,通过微波辐射辅助加热,即可缩短聚多肽制备的时间,加快反应速率,提高nta单体转化率;本发明可将传统nta聚合时间由2至3天缩短到2h,将单体转化率由23~43%提高至80%~99%,显著提高了原料单体的转化率。本发明以具有良好耐湿热稳定性的nta单体作为原料,聚合时无需苛刻的无水无氧实验条件以及繁琐的实验操作,从而减少了副反应并提高了产物的收率。本发明实验条件简单,操作容易,易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聚多肽合成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lys-nta的1h-nmr谱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plys的1h-nmr谱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图5为不同溶剂下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图6为不同引发剂下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bg-nta的1h-nmr谱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6和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pbg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sar-nta的1h-nmr谱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psar的1h-nmr谱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和对比例3制备得到的psar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微波反应器型号:initiator+eu356006,012903-41f,biotage公司;所得产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来测定计算。图1为本发明聚多肽的合成原理图。实施例1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首先将氢氧化钠(10.0g,25.0mmol)溶于冰冷的去离子水(250ml)中,然后添加氯乙酸(23.62g,25.0mmol)搅拌得到澄清溶液,将乙基黄原酸钾(40.1g,25.0mmol)加入上述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h,然后用4m盐酸水溶液将其酸化至ph=1。将所得浑浊混合物用氯仿(3×200ml)萃取,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24h,过滤并在真空下浓缩。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正己烷(500ml)添加至油状浓缩液中,得到灰白色固体。过滤收集固体并用少量正己烷洗涤,室温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最终产物。s2.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n-硫代羧酸酐(lys-nta)的制备:将氢氧化钠(3.0g,75.0mmol)溶解在冰冷的去离子水(120ml)中。将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10.51g,37.5mmol)和xaa(6.75g,37.5mmol)依次添加到上述澄清溶液中,得到浑浊的混合溶液,将其室温下剧烈搅拌3天。用4m盐酸水溶液酸化至ph=3,并用乙酸乙酯(3×200ml)萃取。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下浓缩至30ml,在氮气保护下向其中添加三氯化磷(3.7ml,42mmol),将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然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0ml),去离子水(10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0ml)洗涤,萃取分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24h,过滤并真空浓缩,得到浅黄色油。将该油重新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中,并在剧烈搅拌下于正己烷(500ml)中沉淀得到白色固体。以柱层析分离法纯化该产物,洗脱剂为乙醚和正己烷,其体积比为10:1。通过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其1h-nmr谱图如图2所示。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取5.1μl己二胺溶液加入到995.9μl氯仿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76.6mm的己二胺溶液。s4.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恒定温度型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产物的1h-nmr谱图如图3所示;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80%;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4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赖氨酸分子量为5.52kda。实施例2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n-硫代羧酸酐(lys-nta)的制备:同实施例1。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81%;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4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赖氨酸分子量为4.75kda。实施例3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n-硫代羧酸酐(lys-nta)的制备:同实施例1。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实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85%;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4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赖氨酸分子量为7.56kda。对比例1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n(ε)-苄氧羰基-d,l-赖氨酸-n-硫代羧酸酐(lys-nta)的制备:同实施例1。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常规加热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油浴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27%,由于分子量过低而无法通过乙醚沉淀得到聚合物。实施例4lys-nta在不同溶剂下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溶剂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溶剂。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赖氨酸分子量,不同溶剂下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5。不同溶剂下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赖氨酸分子量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5lys-nta在不同引发剂下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赖氨酸(plys)称量lys-nta(48.32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lys-nta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80:1,lys-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赖氨酸分子量,不同引发剂下plys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6。不同引发剂下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赖氨酸分子量如表2所示。表2溶剂单体转化率(%)聚赖氨酸分子量(kda)己二胺857.56正己胺323.43实施例6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γ-苄基-d,l-谷氨酸-n-硫代羧酸酐(bg-nta)的制备将谷氨酸苄酯(4.95g,20.9mmol)和xaa(3.76g,20.9mmol)加入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70ml)中,将该悬浮液在室温下剧烈搅拌两天得到澄清溶液。然后用18m的盐酸将溶液酸化至ph=3,用6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的有机萃取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24h。过滤并在真空下浓缩滤液,然后将油状浓缩液在氮气下保护下重新溶解在乙酸乙酯(70ml)中,在室温下向其中逐滴加入三氯化磷(2.2ml,25mmol),使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20h。然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去离子水(10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0ml)洗涤,分离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24h。过滤并真空浓缩滤液得到浅黄色油,将该油溶解在5ml的四氢呋喃中,并在剧烈搅拌下于500ml的正己烷中沉淀得到灰白色固体。以柱层析分离法纯化该产物,洗脱剂为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其体积比为2:3,通过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其1h-nmr谱图如图7所示。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谷氨酸(pbg)称量bg-nta(41.86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bg-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bg-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由称量沉淀后得到产物的质量计算得到该反应的产率为93%;pbg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8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谷氨酸分子量为16.7kda,对比例2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γ-苄基-d,l-谷氨酸-n-硫代羧酸酐(bg-nta)的合成:同实施例6。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常规加热法制备聚谷氨酸(pbg)称量bg-nta(41.86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bg-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bg-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油浴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由称量沉淀后得到产物的质量计算得到该反应的产率为41%;pbg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8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谷氨酸分子量为8.10kda。实施例7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肌氨酸-n-硫代羧酸酐(sar-nta)的制备将氢氧化钠(2.082g,0.052mol)溶解于去离子水(30ml)中,并在搅拌下加入肌氨酸(2.227g,0.025mol)和xaa(4.502g,0.025mol),室温下反应3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18m的盐酸酸化至ph=3,用40ml的氯仿萃取两次。合并的萃取物用柠檬酸水溶液(5wt%,200ml)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4h。过滤并真空浓缩溶液,将其溶解在无水氯仿(30ml)中,在冰浴下向其中滴加三溴化磷(3.03ml,0.0318mol)。加完后,将反应混合物在冰浴下先搅拌10min,再于室温下搅拌1h。然后分别用浓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和去离子水(20ml)洗涤反应液两次,所得溶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24h。真空浓缩溶液得到粗产物。以柱层析分离法纯化该产物,洗脱剂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其体积比为1:3,通过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其1h-nmr谱图如图9所示。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聚肌氨酸(psar)称量sar-nta(19.65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sar-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sar-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产物的1h-nmr谱图如图10所示,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99%;psar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11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谷氨酸分子量为6.10kda。对比例3s1.s-乙氧硫羰基巯基乙酸(xaa)的制备:同实施例1。s2.γ-苄基-d,l-谷氨酸-n-硫代羧酸酐(bg-nta)的合成:同实施例7。s3.己二胺溶液的配置:同实施例1。s4.通过常规加热法制备聚肌氨酸(psar)称量sar-nta(19.65mg,0.15mmol)置于0.2~0.5ml微波反应管中,加入200μl氯仿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引发剂己二胺溶液(40.8μl,0.001875mmol,76.6mm),最后加入59.2μl的氯仿。最终反应体系中sar-nta与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0:1,sar-nta的浓度为0.5m。将微波反应管密封,置于油浴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逐滴加入4℃的乙醚中使产物沉淀,通过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并将其在30℃下真空干燥12h。反应液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10,高速离心机转速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5min。计算得到该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为43%;psar的凝胶渗透色谱谱图如图11所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谷氨酸分子量为3.27kda。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