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0647发布日期:2021-07-27 15:2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学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面板。



背景技术: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自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实现其发光功能。背光模组(blu)通常由背板、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光学膜(扩散膜、增亮膜)等组成,其中扩散膜是组成背光模组的关键的部件。扩散膜主要是将线型光源均匀的转变为一个面光源。

近年来,无边框、薄型化、高亮度、低能耗等特性成为tft-lcd发展的趋势,而上述特性功能必将通过调节背光模组(blu)来实现。采用薄型化导光板及光学膜以降低其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各层之间的间隙变小,将带来导光板抗机构干涉能力下降及光学膜遮盖性变差的问题。当有异物存在于扩散膜和导光板间时,普通背光模组由于间隙大在背光模组检查过程中不易出现异物顶白现象,但是在薄型化背光模组中异物顶白成为了典型的问题。

一般的扩散膜包含基材、正面光扩散层和背面防粘连层。光扩散层和防粘连层中一般都包含树脂成膜物、光扩散粒子(pmma、pbma、pa、pu、ps等)、助剂。扩散膜的防粘连层其涂层厚度薄,使得光扩散粒子不能完全被树脂成膜物包裹,在背光模组搬运以及震动测试过程中存在脱落问题,导致背光模组异物顶白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面板。本发明提供的扩散膜能够有效克服异物顶白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包括:

基材层;

复合于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的光扩散层;

复合于所述基材层另一侧表面的防粘连层;

其中,所述防粘连层为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

优选的,所述防粘连层的厚度为3~8μm,防粘连层中的气泡大小为1~10μm。

优选的,所述防粘连层的厚度为4~7μm,防粘连层中的气泡大小为3~8μm。

优选的,所述树脂成膜物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或甲苯二异氰酸酯;

所述发泡剂选自偶氮化合物发泡剂;

所述偶氮化合物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庚腈。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

乙酸乙酯28.0wt%~33.0wt%;

乙酸丁酯20.0wt%~27.0wt%;

丁酮20.0wt%~26.0wt%;

所述助剂包括:

流平剂0.15wt%~0.25wt%;

成核剂0.1wt%~0.5wt%;

抗静电剂0.25wt%~0.35wt%;

所述成核剂选自山梨醇类成核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基材层中的聚合物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25~100μm。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层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形成: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粒子、聚丙烯粒子、聚乙烯粒子、聚酰胺粒子、聚苯乙烯粒子、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有机硅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粒径分布为2~16μm;

所述溶剂包括:

乙酸乙酯25.0wt%~30.0wt%;

丁酮21.0wt%~26.0wt%;

所述助剂包括:

流平剂0.35wt%~0.45wt%;

爽滑剂0.05wt%~0.15wt%;

抗静电剂0.05wt%~0.15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顶白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一个表面上,加热固化,形成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个表面上,加热发泡并固化,形成防粘连层;

所述防粘连层涂布液包括: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和溶剂;

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没有顺序限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的扩散膜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顶白扩散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其中的背光模组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在基材层的两侧分别复合光扩散层和防粘连层,其中,防粘连层为由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溶剂以一定比例搭配组成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本发明在扩散膜的防粘连层中不使用光扩散粒子而采用具有空气泡代替光扩散粒子,不会出现光扩散粒子脱落,能够有效防止背光模组测试过程中出现异物顶白的问题,且不会影响扩散膜的光学效果,即在保证光学效果的同时克服了异物顶白问题,同时降低了扩散膜的加工成本。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抗顶白扩散膜在震动测试后,无顶白,防粘连层无脱落,表现出优异的抗顶白和附着性;同时,其透光率达到76%以上,雾度在95%以下,辉度增益在99%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顶白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比例1经震动测试后防粘连层的示意图;

图4为对比例1经震动测试后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经震动测试后防粘连层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经震动测试后导光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顶白扩散膜,包括:

基材层;

复合于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的光扩散层;

复合于所述基材层另一侧表面的防粘连层;

其中,所述防粘连层为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

本发明在基材层的两侧分别复合光扩散层和防粘连层,其中,防粘连层为由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溶剂以一定比例搭配组成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本发明在扩散膜的防粘连层中不使用光扩散粒子而采用具有空气泡代替光扩散粒子,不会出现光扩散粒子脱落,能够有效防止背光模组测试过程中出现异物顶白的问题,且不会影响扩散膜的光学效果,即在保证光学效果的同时克服了异物顶白问题,同时降低了扩散膜的加工成本。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顶白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基材层,2为防粘连层,2a为空气泡,2b为助剂,3为扩散层,3a为光扩散粒子,3b为助剂,3c为树脂成膜物。

关于基材层1:

本发明中,所述基材层1为聚合物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即pet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碳酸酯层、聚酰胺层、聚酰亚胺层或聚苯乙烯层。本发明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25~100μm。

关于防粘连层2:

本发明中,所述防粘连层2为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

本发明中,所述树脂成膜物优选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树脂成膜物的用量为18.0wt%~19.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树脂成膜物的用量为18.2wt%、18.3wt%、18.4wt%、18.5wt%、18.6wt%或18.7wt%。

本发明中,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即hdi)和/或甲苯二异氰酸酯(即tdi)。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3.0wt%~5.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化剂的用量为3.5wt%、3.6wt%、3.7wt%、3.8wt%、3.9wt%、4.1wt%、4.3wt%、4.6wt%或4.8wt%。

本发明中,所述发泡剂优选为偶氮化合物发泡剂;本发明采用偶氮类发泡剂能够与树脂成膜物更好的配合,使空气泡达到理想尺寸。本发明中,所述偶氮化合物发泡剂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庚腈。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发泡剂的用量为0.5wt%~1.5wt%,更优选为0.9wt%~1.2wt%。控制在上述比例下,能够有效提升扩散膜的抗顶白效果,且保证防粘连层的粘附性使其不易脱落,同时不会破坏扩散膜的光学效果;进一步的,在上述优选比例下,不仅能够保证抗顶白、粘结效果及光学效果,还能够提升扩散膜的抗划伤性,保证扩散膜无划伤。其中,控制用量在0.5wt%~1.5wt%下,与本发明体系其它组分配合,能够使防粘连层中空气泡的大小达到2~10μm;控制用量0.9wt%~1.2wt%下,能够使防粘连层中空气泡的大小达到3~8μm。其中,所述空气泡的大小是指空气泡的直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发泡剂的用量为0.5wt%、0.6wt%、0.7wt%、0.8wt%、0.9wt%、1.0wt%、1.1wt%、1.2wt%、1.3wt%、1.4wt%或1.5wt%。

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

流平剂0.15wt%~0.25wt%;

成核剂0.1wt%~0.5wt%;

抗静电剂0.25wt%~0.35wt%。

其中:

所述流平剂优选为byk流平剂,更优选为byk378和/或byk388。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流平剂的用量为0.15wt%~0.25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流平剂的用量为0.20wt%。

所述成核剂优选为山梨醇类成核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美国milliken成核剂中的millad3988。引入成核剂,在发泡过程中形成气泡中心点以帮助气泡形成。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成核剂的用量为0.1wt%~0.5wt%,优选为0.3wt%~0.4wt%;在优选范围0.3wt%~0.4wt%内,与发泡剂用量0.9wt%~1.2wt%以及树脂成膜物和固化剂搭配,能够较好的控制和平衡空气泡的大小及数量,能够提升扩散膜的抗划伤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成核剂的用量为0.1wt%、0.2wt%、0.3wt%、0.4wt%或0.5wt%。

所述抗静电剂优选为byk抗静电剂,更优选为byk-es80。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抗静电剂的用量为0.25wt%~0.35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抗静电剂的用量为0.30wt%。

本发明中,所述助剂的总用量为0.40wt%~1.1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助剂总量为0.60wt%、0.70wt%、0.80wt%、0.90wt%或1.00wt%。

本发明中,除上述助剂外,还可加入其它助剂,包括光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爽滑剂和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其它助剂的种类及用量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带来相应作用或功能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

乙酸乙酯28.0wt%~33.0wt%;

乙酸丁酯20.0wt%~27.0wt%;

丁酮20.0wt%~26.0wt%。

本发明采用上述三种溶剂以一定比例搭配,能够使树脂胶水、固化剂和发泡剂较好的相容及溶解,获得充分溶解且均一的涂布液,从而达到较好的聚合和发泡及固化效果,若采用其它溶剂如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液,或单独使用上述溶剂中的一种,则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18.0wt%~19.0wt%为基准,所述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8.0wt%~33.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8.6wt%、29.2wt%、29.3wt%、29.7wt%、30.2wt%、30.8wt%或32.3wt%。所述乙酸丁酯的用量为20.0wt%~27.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乙酸丁酯的用量为20.2wt%、21.2wt%、22.1wt%、22.4wt%、22.5wt%、22.7wt%、22.8wt%、23.4wt%或26.3wt%。所述丁酮的用量为20.0wt%~26.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丁酮的用量为20.4wt%、22.4wt%、22.7wt%、23.1wt%、23.5wt%、23.6wt%、24.2wt%、24.5wt%、24.7wt%、25.1wt%或25.3wt%。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的总用量为余量,具体为68.0wt%~86.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溶剂的总量为74.2wt%、74.3wt%、74.8wt%、74.9wt%、75.5wt%、76.1wt%、76.2wt%、76.3wt%、76.8wt%或76.9wt%。

本发明中,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涂布液,涂布于基材的一侧表面后,加热发泡并固化,形成发泡膜层,即为防粘连层。本发明中,优选的,防粘连层的规格为:厚度为3~8μm,气泡大小为1~10μm;控制在该规格下,扩散膜在保证光学效果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抗顶白和附着性。更优选的,防粘连层的规格为:厚度为4~7μm,气泡大小为3~8μm;控制在该规格下,除上述性能外,还能够使扩散膜具有良好的抗划伤性。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粘连层的厚度为3μm、4μm、5μm、6μm、7μm或8μm;抗划伤层中气泡大小为2-5μm、2-6μm、3-6μm、3-7μm、4-8μm、3-8μm、5-9μm、6-10μm。

关于扩散层3:

本发明中,所述扩散层3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形成:

本发明中,所述树脂成膜物优选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树脂成膜物的用量为20.0wt%~22.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树脂成膜物的用量为20.1wt%、20.2wt%、20.3wt%、20.6wt%、20.7wt%、20.8wt%、20.9wt%、21.2wt%或21.6wt%。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剂优选为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即hdi)和/或甲苯二异氰酸酯(即tdi)。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20.0wt%~22.0wt%为基准,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4.0wt%~5.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化剂的用量为4.2wt%、4.4wt%、4.5wt%、4.6wt%、4.7wt%或4.9wt%。

本发明中,所述光扩散粒子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即pmma粒子)、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粒子(即pbma粒子)、聚丙烯粒子、聚乙烯粒子、聚酰胺粒子(即pa粒子)、聚苯乙烯粒子、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有机硅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二氧化钛可由钛白粉提供。本发明中,优选采用钛白粉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光扩散粒子。本发明中,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粒径分布优选为2~16μm,其平均粒径优选为8μm。

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

流平剂0.35wt%~0.45wt%;

爽滑剂0.05wt%~0.15wt%;

抗静电剂0.05wt%~0.15wt%。

其中:

所述流平剂优选为byk流平剂,更优选为byk378和/或byk388。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20.0wt%~22.0wt%为基准,所述流平剂的用量为0.35wt%~0.45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流平剂的用量为0.40wt%。

所述爽滑剂优选为byk爽滑剂,更优选为byk333。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20.0wt%~22.0wt%为基准,所述爽滑剂的用量为0.05wt%~0.15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爽滑剂的用量为0.10wt%。

所述抗静电剂优选为byk抗静电剂,更优选为byk-es80。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20.0wt%~22.0wt%为基准,所述抗静电剂的用量为0.05wt%~0.15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抗静电剂的用量为0.10wt%。

本发明中,除上述助剂外,还可加入其它助剂,包括光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和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其它助剂的种类及用量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带来相应作用或功能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为:

乙酸乙酯25.0wt%~30.0wt%;

丁酮21.0wt%~26.0wt%。

本发明中,以树脂成膜物的用量20.0wt%~22.0wt%为基准,所述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5.0wt%~30.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乙酸乙酯的用量为30.4wt%、30.8wt%、29.7wt%、26.5wt%、25.5wt%、26.2wt%、28.4wt%、29.3wt%、28.8wt%、29.7wt%或29.2wt%。所述丁酮的用量为21.0wt%~26.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丁酮的用量为22.3wt%、22.5wt%、23.1wt%、25.9wt%、25.8wt%、22.3wt%、22.1wt%、23.2wt%、21.8wt%或22.9wt%。

本发明中,所述溶剂的总用量为余量,具体为46.0wt%~56.0wt%,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溶剂的总量为50.7wt%、51.4wt%、51.5wt%、52.0wt%、52.1wt%、52.4wt%、52.7wt%、52.8wt%或53.3wt%。本发明以上述各组分以一定比例搭配形成的涂布液制备光扩散层,使扩散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顶白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一个表面上,加热固化,形成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个表面上,加热发泡并固化,形成防粘连层;

所述防粘连层涂布液包括: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和溶剂;

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没有顺序限制;

关于步骤s1:

本发明中,所述光扩散层涂布液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将树脂成膜物、固化剂、光扩散粒子、助剂和溶剂混合得到。其中,所述树脂成膜物、固化剂、光扩散粒子、助剂和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均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中,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覆在基材上的涂覆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为本领域常规涂布操作即可,如棒涂布法、微凹涂布法、刮刀涂布法或喷涂法等。

所述加热固化处理中,温度优选为90~100℃,时间优选为3~5min。经上述加热固化后,在基材层的一面形成光扩散层。本发明中,所述光扩散层的厚度优选为7~9μm。

关于步骤s2:

本发明中,所述防粘连层涂布液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将树脂成膜物、固化剂、异氰酸酯发泡剂、助剂和溶剂混合,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其中,所述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和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均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防粘连层涂布液的涂覆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为本领域常规涂布操作即可,如棒涂布法、微凹涂布法、刮刀涂布法或喷涂法等。

本发明中,所述加热发泡并固化的处理中,加热温度优选为85~95℃;加热的时间优选为3~5min。通过前文所述原料配方结合该加热条件,能够有效控制防粘连层中气泡的尺寸及数量并保证发泡膜层完整无损,从而有效提升抗顶白及附着效果,若打破上述加热发泡固化条件,则难以得到理想发泡结构的膜层,影响扩散膜效果。在上述加热过程中,树脂成膜物与固化剂发生交联聚合反应,同时,偶氮发泡剂分解产生氮气等气体,形成气泡,从而得到发泡且固化的膜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的扩散膜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顶白扩散膜。其中,扩散膜中的防粘连层与导光板直接接触。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反射膜,2为导光板,3为扩散膜,3a为基材层,3b为防粘连层,3c为光扩散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其中的背光模组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抗顶白扩散膜,在在基材层的两侧分别复合光扩散层和防粘连层,其中,防粘连层为由一定的树脂成膜物、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助剂及溶剂以一定比例组成的原料形成的发泡膜层,本发明在扩散膜的防粘连层中不使用光扩散粒子而采用具有空气泡代替光扩散粒子,不会出现光扩散粒子脱落,能够有效防止背光模组测试过程中出现异物顶白的问题,且不会影响扩散膜的光学效果,即在保证光学效果的同时克服了异物顶白问题,同时降低了扩散膜的加工成本。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抗顶白扩散膜在震动测试后,无顶白,防粘连层无脱落,表现出优异的抗顶白和附着性;同时,其透光率达到76%以上,雾度在95%以下,辉度增益在99%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38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9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8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3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2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38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4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3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38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9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3min,形成厚度为4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4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38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5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5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38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7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5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6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9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6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7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9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6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8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7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9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10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7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11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9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防粘连层。

对比例1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与实施例的区别主要是,不加入发泡剂和成核剂,而是加入光扩散粒子和爽滑剂,溶剂组成有所调整;具体如下: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5μm的防粘连层。

对比例2

1、防粘连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与实施例的区别主要是,不加入发泡剂和成核剂,而是加入光扩散粒子和爽滑剂,溶剂组成有所调整;具体如下: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防粘连层涂布液。

2、光扩散层涂布液原料配方:

将上述组分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光扩散层涂布液。

3、扩散膜的制备:

s1、取厚度50μm的pet膜,将光扩散层涂布液涂布在其上表面,加热固化,条件为:温度95℃、时间为5min,形成厚度为8μm的光扩散层;

s2、将防粘连层涂布液涂布在pet膜的下表面,加热发泡并固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4min,形成厚度为5μm的防粘连层。

实施例12

对实施例1~11及对比例1~2所得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参见表1。

对每种待测样准备样本5片,先用激光共聚焦3d显微镜观察防粘连层中气泡的大小。然后选择6寸blu背板,在震动测试台选择震动频率20-50hz,载荷1000g下垂直震动30分钟后拆解进行异物顶白、划伤检验,后再用激光共聚焦3d显微镜观察防粘连层是否有脱落,具体参考gb/t3960-2016。另外,参照astmd1003测试产品的透光率、雾度和辉度增益。

表1实施例1~11及对比例1~2所得扩散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注:辉度增益是以对比例1作为基准辉。

由表1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对比例1-2的扩散膜在震动过程中都会出现防粘连层脱落和顶白以及划伤。而实施例1~11均未出现防粘连层脱落和异物顶白不良,并具有良好的光学效果(透光率、雾度和辉度增益)。上述实施例1~11中,当防粘连层中气泡大小在3~8μm、防粘连层厚度4~7μm(对应实施例5~8)时,还能够产生优异的抗划伤效果,是最优方案。

经震动测试后,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防粘连层及导光板如图3-6所示,其中,图3为对比例1经震动测试后防粘连层的示意图,可以看出,防粘连层粒子破损脱落;图4为对比例1经震动测试后导光板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导光板上呈现较多脱落的粉以及划伤;图5为实施例1经震动测试后防粘连层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经震动测试后导光板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实施例1导光板上没有脱落粉末、十分干净。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包括最佳方式,并且也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和实施任何结合的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实施例。如果这些其他实施例具有近似于权利要求文字表述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表述无实质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那么这些其他实施例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