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87156发布日期:2021-11-22 13:1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2.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针对聚丙烯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差、耐候性不佳、表面装饰性差以及在电、磁、光、热、燃烧等方面的功能性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对聚丙烯加以改性,成为当前塑料加工发展最为活跃的,取得成果最为丰盛的领域。
3.目前采用稀土改性剂的技术方法对聚丙烯基材料进行改性,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法在改性的过程中由于稀土改性剂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能较长,从而导致稀土改性剂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易挥发掉降低其活性,从而使得改性后的聚丙烯基材料性能不佳,并且现有的技术方法无论如何进行改性都无法解决聚丙烯基材料本身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氧化镧粉末倒入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还依次加入二乙基羟胺稳定剂、硅烷偶联剂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耐热剂,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溶液取出静置15min后进行充分干燥,最终得到多组分稀土改性剂;
8.s2:将聚丙烯基材料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丙烯聚合物,然后将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填充到聚丙烯聚合物内,然后再将s1中得到的多组分稀土改性剂加入其中并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造成初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
9.s3:将酵素纤维素、s2中初步改性聚丙烯颗粒和银纤维素一起加入至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完成后,取出混合溶液,在加入复合剂进行抗氧化层的复合,得到进一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
10.s4:将二苯甲酰甲烷溶液、二苯甲酮溶液和二甲基辛脂溶液三种防晒霜的主要成分加入至s3中进一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内,并利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完成后,取出混合溶液,在加入复合剂进行抗紫外线层的复合,得到最终改性的聚丙烯颗粒;
11.s5:将s4中得到最终改性的聚丙烯颗粒放置在催化酶溶液中,并加入氨气对其化
学性质进行稳定,最终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得到聚丙烯基材料;
12.s6:将s5中得到的聚丙烯基材料表面滴加氧化剂,一段反应时间后观察聚丙烯基材料表面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13.s7:将s5中得到的聚丙烯基材料放置在紫外线灯光照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聚丙烯基材料表面褪色程度。
14.优选地,s1中所述氧化镧粉末、二乙基羟胺稳定剂、硅烷偶联剂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耐热剂的混合比例为50:3:2:1,且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的温度设置在85℃

100℃,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

45min。
15.优选地,s2中所述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比为2:5,且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控制在600r/min

800r/min。
16.优选地,s3中所述酵素纤维素和银纤维素的混合比例为1:1,且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的温度设置在30℃

50℃,搅拌时间控制在20min

35min。
17.优选地,s4中所述二苯甲酰甲烷溶液、二苯甲酮溶液和二甲基辛脂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3:5,且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的温度设置在60℃

80℃,搅拌时间控制在40min

55min。
18.优选地,s5中所述催化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

40%,且氨气的体积浓度为50ppm。
19.优选地,s6中所述氧化剂的质量浓度为40%

60%,且反应时间控制在2h

3h。
20.优选地,s7中所述紫外线灯的功率为120w

200w,且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控制在4h

6h。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1、通过在s1中加入二乙基羟胺稳定剂、硅烷偶联剂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耐热剂制备出的多组分稀土改性剂与传统的稀土改性剂相比能够提高整个稀土改性剂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能,从而在接下来的改性过程中稀土改性剂不易受到高温分解,保证了稀土改性剂的活性;
23.2、通过s3使得改性过程中的聚丙烯表面复合有抗氧化层,通过s4使得改性过程中的聚丙烯表面复合有抗紫外线层,这样使得该技术方法改性的聚丙烯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应用在聚丙烯基材料中的多组分稀土改性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s1:将500g氧化镧粉末倒入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
还依次加入30ml二乙基羟胺稳定剂、20ml硅烷偶联剂和10mln-苯基马来酰亚胺耐热剂,在温度为85℃

100℃的环境下搅拌30min

45min,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溶液取出静置15min后进行充分干燥,最终得到多组分稀土改性剂;
28.s2:将聚丙烯基材料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丙烯聚合物,然后将质量分数比为2:5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填充到聚丙烯聚合物内,然后再将s1中得到的多组分稀土改性剂加入其中并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造成初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控制在600r/min

800r/min;
29.s3:按照混合比例为1:1的酵素纤维素和银纤维素协同s2中初步改性聚丙烯颗粒一起加入至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在温度为30℃

50℃的环境下搅拌20min

35min,在搅拌完成后,取出混合溶液,在加入复合剂进行抗氧化层的复合,得到进一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
30.s4:按照混合比例为1:3:5的二苯甲酰甲烷溶液、二苯甲酮溶液和二甲基辛脂溶液三种防晒霜的主要成分加入至s3中进一步改性的聚丙烯颗粒内,并利用智能控温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在温度为60℃

80℃的环境下搅拌40min

55min,搅拌完成后,取出混合溶液,在加入复合剂进行抗紫外线层的复合,得到最终改性的聚丙烯颗粒;
31.s5:将s4中得到最终改性的聚丙烯颗粒放置在质量浓度为30%

40%催化酶溶液中,并加入体积浓度为50ppm氨气对其化学性质进行稳定,最终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得到聚丙烯基材料;
32.s6:将s5中得到的聚丙烯基材料表面滴加质量浓度为40%

60%氧化剂,反应2h

3h时间后观察聚丙烯基材料表面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33.s7:将s5中得到的聚丙烯基材料放置在功率为120w

200紫外线灯光照环境下,照射4h

6h时间后观察聚丙烯基材料表面褪色程度。
34.本发明,通过在s1中加入二乙基羟胺稳定剂、硅烷偶联剂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耐热剂制备出的多组分稀土改性剂与传统的稀土改性剂相比能够提高整个稀土改性剂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能,从而在接下来的改性过程中稀土改性剂不易受到高温分解,保证了稀土改性剂的活性;通过s3使得改性过程中的聚丙烯表面复合有抗氧化层,通过s4使得改性过程中的聚丙烯表面复合有抗紫外线层,这样使得该技术方法改性的聚丙烯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