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8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含1,2-二唑的杂环化合物,具体涉及含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
背景技术
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消炎、驱虫、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 (BoschelliD. H. et al.,J. Med. Chem. 1993,36,1802 ;Saad H.,Indian J. Chem, 1996,35B, 980 ;Bakulev V A,Dehaen W. The Chemistry of 1,2,3-thiadiazole,2004,John Wiley & Sons, Inc.),发明人的前期研究也发现,噻二唑类衍生物具有很好的诱导植物抗病毒病和真菌病害的活性(范志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810808A;范志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2020667A),其中,甲噻酰胺属低毒化合物,田间试验证实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开发前景;苯并噻二唑(BTH)和噻酰菌胺(TDL)是商品化开发最成功植物激活剂,也是1,2,3-噻二唑的衍生物(倪长春,抗性诱导型杀菌剂噻酰菌胺(tiadinil)的开发沿革.世界农药.2007,29(1) 18-23) 0而1,2,4_三唑类杂环化合物也有相当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痉挛、消炎、抗血小板凝聚及调节植物生长等(Amir Μ. and Shikha K.,Eur. J. Med. Chem,2004,39,535-545 ;Holla B. S. et al.,Eur. J. Med. Chem. 2002,37,511-517)。自从Kanaoka将三唑和噻二唑稠合在一个分子中制得均三唑并[3,4-b]-l,2,4-噻二唑杂环化合物以来(Kanaoka. J. Pharm. Soc. Jpn.,1956,76, 1133),专利(Cai,Sui Xiong, et al. ,US2008113984)和文献(S. Nanjunda Swamy,Basappa, B. S. Priya,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6,41 :531_538 ; Dejiang Li, Xiucheng Bi and Heqing Fu. Phosphorus,Sulfur, and Silicon,2007,182 1307-1314 ;PrakashKaregoudar et al. ,Eur. J. Med. Chem,2008,43,808-815.)也相继报道含脂肪链和芳基取代的这类稠杂环化合物的广泛生物活性,如消炎活性、抗肿瘤活性、 杀虫活性、杀菌活性、杀菌活性、除草活性等,考虑到呋喃、噻吩、吡啶和吡唑、噻二唑以及异噁唑等杂环化合物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且含有这些杂环取代基的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不多。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合成既含有各种杂环取代的新型三唑并噻二唑类稠杂环化合物以寻找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同时进行生物活性的筛选和评价,为新农药的创制研究提供侯选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提供这类化合物抑制农业和园艺以及林业病原真菌、害虫和杂草的生物活性和调节植物的生长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病的活性及其测定方法,同时提供这些化合物在农业领域和园艺领域以及林业领域的中应用。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农业、园艺和林业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诱导抗病活性以及除草活性、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图所示
权利要求
1.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结构式
2.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具体分为以下步骤A.3-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3-(呋喃-2-基)-4-氨基-5-巯基-1,2, 4-三唑、3-(吡啶-4-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的制备方法如下将6. 25克80%水合胼加入到50毫升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滴加0. 1摩尔的取代甲酸乙酯,滴毕剧烈搅拌15分钟,瞬间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滤液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石油醚洗,合并固体,红外灯下干燥得到橙黄色取代甲酰胼;将取代甲酰胼加入到溶有7. 5克82 %氢氧化钾的150毫升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使之溶解,再滴加二硫化碳8. 36克,逐渐有橙黄色固体析出,室温搅拌4小时,静置,抽滤得到橙黄色取代甲酰胼基二硫代甲酸钾盐,将取代甲酰胼基二硫代甲酸钾盐加入到120毫升无水乙醇中, 搅拌为黄色乳浊液,再加入8. 6克80%水合胼,加热回流6小时,冷却加入100毫升水,得到黄绿色溶液,浓盐酸酸化至PH = 2-3,大量白色固体析出,静置过夜,抽滤并用水洗至中性, 红外灯下干燥得3-(取代)-4_氨基-5-巯基-1,2,4-三唑;根据所得纯品测定熔点和1H NMR,合成化合物的用量可以按相应比例扩大或缩小;上述取代甲酸乙酯为选自苯甲酸乙酯或呋喃甲酸乙酯或吡啶甲酸乙酯的化合物;上述3-(取代)-4_氨基-5-巯基-1,2,4-三唑为选自3-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3-(呋喃-2-基)-4-氨基-5-巯基-1,2, 4-三唑或3-(吡啶-4-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的化合物;B.3-苯基-6-取代三唑并噻二唑、3-(呋喃-2-基)-6-取代三唑并噻二唑、3-(吡啶-4-基)-6-取代三唑并噻二唑的制备将1. 0毫摩尔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和1. 0毫摩尔取代羧酸加入到25毫升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0毫升三氯氧磷,磁子搅拌,油浴加热保持温度110-120度, 回流5小时,反应毕,冰水冷却下,缓慢滴加冰水,大量固体析出,静置过夜,抽滤,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产物,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粗产物,根据所得纯品计算收率、测定熔点和1H NMR,合成化合物的用量可以按相应比例扩大或缩小;上述3-(取代)-4_氨基-5-巯基-1,2,4-三唑为选自3-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3_(呋喃-2-基)_4_氨基-5-巯基-1,2,4-三唑或3-(吡啶-4-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的化合物;其中的取代羧酸是选自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5-甲基-1,2,3-噻二唑-4-甲酸、 1-甲基-5-乙基吡唑-3-甲酸、3-苯基-5-甲基-4-异噁唑-4-甲酸的化合物。
3.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在制备抗植物病毒剂和诱导植物抗植物病毒药剂中的用途。
4.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在制备杀虫剂中的用途。
5.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在制备杀菌剂中的用途。
6.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以及与选自现有的抗植物病毒药剂BTH、TDL,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DL-β -氨基丁酸、病毒唑、宁南霉素、安托芬、噻酰胺、甲噻酰胺或水杨酸中的任意1个或2个组合在制备抗植物病毒剂中的用途。
7.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以及与选自毒死蜱、 地亚哝、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氰戊菊酯、炔螨特、丁醚脲、丙硫克百威、三唑锡、噻嗪酮、醚菊酯、灭线磷、氟虫腈、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氟虫脲、定虫隆、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或硝虫硫磷、虫酰胼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在制备杀虫剂中的用途。
8.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以及与选自现有的杀菌剂霜脲氰、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锰锌、乙磷铝、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敌可松、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克菌丹、乙霉威、氟酰胺、苯菌灵、环唑醇、磺菌威、苯锈啶、噁酰胺、三唑酮、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精甲霜灵、苯霜灵、土菌消、烯酰吗啉、氟吗啉、十三吗啉、氟硅唑、烯唑醇、戊唑醇、噁霉灵、噁醚唑、嘧菌胺、嘧菌酯、丙环唑、苯并噻二唑、水杨酸、噻酰菌胺、噻酰胺、甲噻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在制备杀菌剂中的用途。
9.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以及与选自2,4-D 丁酯、2甲4氯、喹禾灵、稳杀得、盖草能、氟乐灵、二甲戊乐灵、西玛津、莠去津、扑草净、莠灭净、草净津、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敌草隆、利谷隆、绿麦隆、异丙隆、三氟羧草醚、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乙羧氟草醚、噁草灵、氟烯草酸、丙炔氟草胺、甲磺隆、绿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吡嘧磺隆、唑嘧磺隆、杀草丹、草达灭、草甘膦、草铵膦、溴苯腈、碘苯腈、麦草畏、百草枯、咪草烟、甲氧咪草烟、嘧啶水杨酸、农美利、稀禾定、烯草酮、苯达松、二氯喹啉酸、异噁草酮、氟草烟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在制备除草剂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一类含三唑并噻二唑的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含1,2-二唑的杂环化合物,它们具有如下的化学结构通式本发明公开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及这些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抗TMV病毒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及诱导烟草抗TMV病毒的使用方法和用途,还公开了这些化合物的杀虫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同时公开这些化合物与现有商品化抗病毒药剂和杀菌剂以及除草剂和杀虫剂组合使用在防治农业、林业和园艺病虫草以及病毒病害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01P3/00GKCN101798316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1010152027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8日
发明者左翔, 张海科, 杨知昆, 米娜, 范志金, 郑琴香, 马琳 申请人:南开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非专利引用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