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磷光oled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2474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系列磷光oled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领域,涉及一系列磷光OLED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简称0LED)及相关的研究早在1963年pope等人首先发现了有机化 合物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1987年美国的柯达公司用蒸镀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制成了一种 非晶膜型器件,将驱动电压降到了20V以内。这类器件由于具有超轻薄、全固化、自发光、亮 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功耗小、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工艺过程简单、温度 特性好、可实现柔软显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和面光源,因此得到了广泛地研 究、开发和使用。
[000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为两大类:有机电致荧光材料和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中有 机电致荧光是单重态激子辐射失活的结果,与光致发光不同,在有机电致发光过程中,三线 态激子和单线态激子是同时生成的。通常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的生成比例是1:3,而根 据量子统计的禁计的禁阻效应,三线态激子主要发生非辐射衰减,对发光贡献极小,只有单 线态激子辐射发光,因此,对有机/聚合物电荧光器件来说,发光效率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 在于发光过程为单线态激子的发光。
[0004] 在有机发光器件研究的早期,人们即提出了三线态发光的设想,Forrest小组用八 乙基卟啉铂掺杂在小分子主体材料八羟基喹啉铝中制成了红色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外量子 效率达到4%,至此,电致磷光的研究开始得到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有机 电致磷光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铱配合物因其三线态寿命较短,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是开发得最多也是应用前景最好的一种磷光材料,由于磷光材料在固体中有较强的三线态 猝灭,一般都是用铱配合物作为掺杂客体材料,用较宽带隙的材料作掺杂主体材料,通过能 量转移或直接将激子陷在客体上发光获得高发光效率。
[0005] 有机电致绿色磷光材料是研究的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的一类材料。2004年Hino 等用旋涂的方式制作了磷光器件,外量子效率最大为29cd/A,这种简单器件结构实现的高 效率可归因于材料良好的成膜性和主体到客体材料的能量转移。Adachi等将(ppy) 2Ir (acac)掺杂到TAZ中,以HMITD作为空穴传输层,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0%,能量效率为 651m/W的绿光器件,经计算,其内量子效率几乎接近100%,三线态激子和单线态激子同时 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系列磷光OLED材料。
[0007]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磷光的OLED材料,其结构通式如式I-I或式1-2所示:
[0009] 所述式I-I和式1-2中,心和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甲氧基、氰基、三氟 甲氧基、三氟甲基、苯基和联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0] R3选自氢原子、C1-C50的脂肪烃基和C1-C5的醚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Cl-C50的脂肪烃基具体可为C1-C50的烷基、C1-C50的烷氧基或氟代的C1-C50烷基;
[0011] R4选自氢原子、氟原子、三氟甲氧基、甲氧基、芳香醚基、氰基和C1-C50的脂肪烃基 中的任意一种;
[0012] M选自金属铱原子或铂原子;
[0013] A-B 为 CH2-CH 或 CH=C;
[0014] 所述式I-I中,X为1或2;1^为乙酰丙酮基、C1-C50的带有支链的乙酰乙酰基脂肪烃 基、2-吡啶甲酰氧基或带有取代基的2-吡啶甲酰氧基;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氟原子、烷基、 氰基和三氟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5] 具体的,所述R3中,所述C1-C50的烷基具体选自C1、C2、C3、C4、C5、C6、C7、C8、C9、 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 C29、C30、C31、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 C48、C49、C50、C2-C40、C3-C30、C4-C20、C5-C15、C6-C10 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6] 所述 C1-C50 的烷氧基具体选自 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 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C32、 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C48、C49、C50、C2-C40、C3-C30、C4-C20、C5-C15、C6-C10 的烷氧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7] 所述 C1-C50 氟代的烷基具体选自 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 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30、C31、 C32、C33、C34、C35、C36、C37、C38、C39、C40、C41、C42、C43、C44、C45、C46、C47、C48、C49、C50、 C2-C40、C3-C30、C4-C20、C5-C15、C6-C10 的氟代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8] 更具体的,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为式GIR-AC-I或GIR-AC-II所示化合物;
[0019] 所述式1-2所示化合物为GIR-AC-III或GIR-AC-IV所示化合物;
[0021]所述式 611?-厶01、611?-厶(:-11、611?-厶(:-111、611?-厶(:-1¥中,1?1、1?2、1?3和1?4与权利要求 1中所述Ri、R2、R3和R4的定义相同;
[0022] 所述GIR-AC-I所示化合物更具体为如下GIR-AC-I-001至GIR-AC-I-017所示化合 物中的任意一种:

[0025] 所述GIR-AC-II所示化合物更具体为如下GPD-AC-II-001至GPD-AC-II-015所示化 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0028] 所述GIR-AC-III所示化合物更具体为GIR-AC-II1-001至GIR-AC-II1-016所示化 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0029]
[0030] 所述GIR-AC-IV所示化合物更具体为GIR-AC-IV-001至GIR-AC-IV-016所示化合物 中的任意一种:
[0032] 所述 GIR-AC-I-001 至 GIR-AC-I-017、所述 GIR-AC-III-001 至 GIR-AC-III-016中,η 为1或2或3。
[0033] 此外,含有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式I-I或式1-2所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及所述式I-I 或式1-2所示化合物在制备发光材料中的应用,以及该式I-I或式1-2所示化合物作为发光 层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以及含有所述式I-I或式1-2所示化合物作为发光层 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中,所述发光材料具体为有机电致磷光 发光材料,更具体为磷光发射波长为460-560nm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材料;所述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具体为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所述磷光发射波长具体为510、516、526或540nm。
[0034] 更具体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下至上依次由透明基片、阳极、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层组成;
[0035] 其中,构成所述透明基片的材料为玻璃或柔性基片;
[0036] 构成所述柔性基片的材料选自聚酯类和聚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37] 构成所述阳极层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其中,所述无机材料为氧 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锡锌、金、银或铜;所述有机导电聚合物选自聚噻吩、聚乙烯基苯磺酸 钠和聚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0038]构成所述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均为TDATA或NPB;
[0039] 所述TDATA的结构式如下:
[0041 ] 所述NPB的结构式如下:
[0043] 构成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材料为所述式I-I或式1-2所示化合物和主体材料;
[0044] 其中,所述主体材料为mCP、CBP、
[0045] 所述mCP、CBP和NATZ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47]所述式I-I或式1-2所示化合物的质量为主体材料质量的1-10%,具体为5% ;
[0048]构成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Alq3、Liq或BPhen;
[0049] 其中,Alq3、Liq和BPhen的结构式依次如下:
[0051]构成所述阴极层的材料选自下述元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合金或下 述元素的氟化物:锂、镁、银、钙、锶、铝、铟、铜、金和银。
[0052] 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30-50nm,具体为40nm;
[0053] 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5-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