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桐油多元醇及其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9927431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桐油多元醇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桐油多元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聚氨酯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易于成型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于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异氰酸酯、多元醇和其他添加剂,其中多元醇的比例占了 50%以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多元醇主要应用于聚氨酯领域,因此聚氨酯行业的影响因素也是多元醇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元醇按分子结构可分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其中,聚醚多元醇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占据了整个多元醇需求的70%以上。
[0003]通常,多元醇是从石油中提取制备的。而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造成其价格的持续上涨,并导致下游产品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多元醇生产的主要原料的价格持续上涨,并且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石油资源终要消耗殆尽。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寻找能替代石油基聚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成为战略性的开发任务。
[0004]美国是世界上大豆油的主要生产国,除食用外,美国的科研机构也积极致力于开发以大豆油为原料的各种化工产品,以替代石油基化学品。最近集中在利用大豆油分子链中的不饱和键,通过对双键的改性,使植物油发生环氧化、羟基化反应,从而制备大豆油多元醇。此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40_70°C),产物品质、色泽好,所以得到的广泛的关注。
[0005]美国堪萨斯(Kansas)聚合物研究中心的Z.S.Petrovic等用过氧酸与大豆油反应,制备了环氧大豆油,双键转变为环氧基;然后环氧大豆油在高效催化剂四氟硼酸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和醇发生开环反应,制备出含有羟基的植物油多元醇,多元醇的羟值为110~213mgK0H/g,黏度为 1000~7000mPa.s,转化率可达 85%~95%。
[0006]US20070123725提供了一种制备大豆油多元醇的方法,包括不饱和植物油的环氧化和羟基化过程,形成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首先,将大豆油或菜籽油等不饱和植物油与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形成环氧植物油,然后将环氧植物油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开环反应生成植物油多元醇。
[0007]US20060041157介绍了制备大豆油多元醇的方法,包括使部分环氧化的植物油在催化剂条件下与开环试剂反应,形成低聚植物油基多元醇,开环试剂包括小分子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或其他多羟基化合物。低聚植物油多元醇的官能度为1~6,羟值为20~300mgK0H/g。
[0008]桐油是我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我国桐油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占世界桐油产量的35%左右。因此,我国研究桐油并使更多与桐油有关的产品工业化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但是,利用桐油来制备高品质植物油多元醇,由于桐油不饱和度较高,且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共轭双键的不饱和植物油,碘值达到170以上,其中85%以上的不饱和键为碳碳共轭三烯键,所以桐油在制备多元醇环氧化的过程中由于共轭双键的存在使环氧基团反应活性较高,选择性差,易发生副反应,从而生成大分子交联产物,导致粘度急剧增加,在室温下通常为固体,无法用来进一步合成聚氨酯材料。研究文献(如 Epoxidat1n of Natural Triglycerides with EthylmethyId1xirane,《Journal of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1996,73:461-464)考察了不同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桐油等不饱和植物油的环氧化过程,同样发现仅具有共轭双键的桐油在环氧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导致粘度急剧增大。

【发明内容】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桐油多元醇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利用桐油的共轭双键能够提高环氧基团反应活性的特点,在环氧化的同时加入羟基化试剂,能够有效地避免交联副反应的发生,并形成桐油多元醇产品。
[0010]本发明桐油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桐油、羧酸、尿素、羟基化试剂、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并升温至35~45°C ;在剧烈搅拌条件下,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0~65°C,滴加完毕后,维持反应温度3~5小时,结束反应;反应体系依次经过静置分层,分离出水相,中和,水洗,减压蒸馏,得到桐油多元醇。
[0011]所述的羧酸可以是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苯甲酸、苯乙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酸。羧酸可以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过氧羧酸,过氧羧酸使桐油中的共轭双键转化为环氧键,同时释放出羧酸,因此在生成环氧键的同时,羧酸并没有消耗,但过少的羧酸含量将导致体系反应速率变慢,所以控制羧酸与桐油的质量比为0.05:1-0.5:1。
[0012]所述的尿素作为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0.19^2.0%。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强酸可以催化酯化反应,因此本发明不使用无机强酸作为催化剂,可有效地降低反应体系中有机羧酸和羟基化试剂发生酯化反应的程度,提高羧酸的利用效率,在制备多元醇时可以降低羧酸的用量;同时不使用无机强酸和降低羧酸含量使体系酸浓度降低,有利于防止反应产物出现交联副反应,可降低产物的粘度。另外,使用尿素催化剂对环境更为友好。
[0013]所述的羟基化试剂可以是醇类或醇胺类,用量为桐油质量的0.5-2倍。其中醇类羟基化试剂选自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丙三醇、丁醇、1,4-丁二醇、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丁醇;醇胺类羟基化试剂选自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三乙醇胺。
[0014]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桐油质量的0.01-0.2倍,去离子水的加入可以防止反应初期羧酸与羟基化试剂的酯化反应,避免羧酸的消耗,增加双键转化率。
[0015]所述过氧化氢溶液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使羧酸被氧化成过氧酸。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体系放热严重,易发生副反应,所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20wt%~60wt%,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为桐油质量0.6-1.2倍。
[0016]所述的中和反应可以用氨水、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优选使用浓度为5wt%~20wt%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所述的水洗温度为50~80°C,以防止体系出现乳化现象。所述的减压蒸馏是在压力1000~3000Pa,温度60~120°C条件下除去体系中的羟基化试剂和残余水分,使产品水分含量小于0.lwt%。
[0017]本发明所述的桐油多元醇是由上述本发明方法合成的。所合成的桐油多元醇产率高于92%,产品羟值为120~270mgK0H/g,酸值低于1.0mgK0H/g,水分低于0.lwt%,可用于制备聚氨酯材料。
[0018]我国是世界上桐油的原产国和生产大国,原料储量丰富,研究以桐油为原料化工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工业消耗量巨大的多元醇产品。但由于桐油分子中85%以上的不饱和键为碳碳共轭三烯键,在制备多元醇过程中由于共轭双键的存在使环氧基团反应活性较高,选择性差,易发生副反应,从而生成大分子交联产物,导致粘度急剧增加,无法用来进一步合成聚氨酯材料。
[0019]本发明利用桐油的共轭双键能够提高环氧基团反应活性的特点,在环氧化的同时加入羟基化试剂,能够有效地避免交联副反应的发生,获得的桐油多元醇产品适用于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所制备的桐油多元醇同石油基多元醇相比,具有原料可再生、无毒性、且生物降解性好的优点,属于环境友好的生物基多元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丨%表示质量分数。所制备多元醇产品的羟值均按照GB/T12008.3-2009中的邻苯二甲酸酐酯化法测定,酸值均按照GB/T 12008.5-2010方法测定,粘度均按照GB/T 12008.7-2010中的旋转粘度计方法测定。
[0021]实施例1
在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0g桐油、IlOg甲酸(85wt%溶液)、5g尿素、300g 丁醇、50g去离子水,升温至40°C搅拌均匀。然后在剧烈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30wt%过氧化氢水溶液450g,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温度维持在50°C左右,滴加完毕后,在50°C下恒温4h,反应结束。待反应体系分层后,除去水相,将油相用10wt%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至中性,然后用70°C热水洗涤产物3次。将洗涤后的产品在2000Pa、80°C条件下蒸馏2h,即得桐油多元醇产品,产率为93.9%,产品羟值为254mgK0H/g,粘度771mPa.S,酸值0.79mgK0H/g,水分低于0.lwt%,可用于制备聚氨酯硬泡产品。
[0022]实施例2
在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0g桐油、IlOg甲酸(85wt%溶液)、5g尿素、300g 丁醇、50g去离子水,升温至45°C搅拌均匀。然后在剧烈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30wt%过氧化氢水溶液450g,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温度维持在65°C左右,滴加完毕后,在65°C下恒温5h,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