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0483806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波赛链霉菌、灰色链霉菌或天蓝淡红链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在发酵的过程中添加外源物质;所述的外源物质为碳酸氢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其中碳酸氢盐在开始发酵后的48小时内单次添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开始发酵后的48~96小时内分批次添加;脂肪酸类化合物在开始发酵后的72~144小时内流动持续添加。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快速提高柔红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无需增加额外设备与人力,能够大幅度提高柔红霉素工业发酵水平,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专利说明】
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外源物质的添加以提高柔红霉素产 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柔红霉素是由一些链霉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治疗急性粒 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线药物,同时也是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 星等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合成起始原料。
[0003] 国外主要研究了波赛链霉菌和链霉菌C5这两个菌株中的柔红霉素和阿霉素代谢 生物合成途径,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一般认为整个途径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Π 型聚酮体途径合酶(Polyketide systhase n,PKSn)作用下进 行,PKS Π 酶系统包括缩合酶(KS)、酰基载体蛋白(ACP)、酮基还原酶(KR)、环化酶(CYC)以 及链长确定因子(CLF),是由一份丙酰辅酶A和九份丙二酸单酰辅酶A为链起始和延伸单位 合成的起点,经过多次缩合、还原生成聚酮体链,形成四环状的糖苷配基一 ε_紫红霉酮(ε_ rhodomyicinone);第二阶段由1-磷酸-D-葡萄糖为合成起始物,经过脱水转氨、还原等作用 形成10?-柔红糖胺〇0?-1^-(1&1111〇%1^116);第三阶段由 £-紫红霉酮和10?-柔红糖胺进行糖 苷化形成紫红红霉素 D(Rhodomycin D),经过一系列酶催化最终形成柔红霉素和阿霉素以 及鲍霉素类似物。
[0004]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添加的外源物质通常是指产生菌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比较有 限不能满足代谢需求的物质,添加的物质能够被微生物全部利用或部分利用后进入目标代 谢产物的代谢过程。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物质(脂肪酸、能够降解2C、3C物质、 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碳酸氢盐)能够使乙酰辅酶A、丁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来源于乙 酰辅酶A和碳酸氢盐)或丙酰辅酶A(来源于奇数链的脂肪酸β-氧化的末端产物和异亮氨酸 和甲硫氨酸的代谢产物。)等聚酮化合物前体浓度提高,从而使PKS Π 催化合成的聚酮化合 物产量提高,聚PKS Π 催化合成酮化合物发生在发酵中后期,因此发酵中后期添加外源物 质能提高聚酮化合物产量。
[0005] 目前国内外研究提高柔红霉素产量的方法主要围绕菌种选育、基因突变株筛选、 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或改进发酵工艺等,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工作量大,收效低,发 酵水平一般为1000~3000yg/mL,且发酵水平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快速提高柔红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无需增加额外设备与 人力,能够大幅度提高柔红霉素工业发酵水平,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0007]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 -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波赛链霉菌、灰色链霉菌 或天蓝淡红链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在发酵的过程中添加外源 物质;所述的外源物质为碳酸氢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其 中碳酸氢盐在开始发酵后的48小时内单次添加,添加至碳酸氢盐在发酵液中的质量浓度达 到O. 1~2.0%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开始发酵后的48~96小时内分批次添加,添加至氨基 酸及其衍生物在发酵液中的质量浓度达到0.01~0.10%;脂肪酸类化合物在开始发酵后的 72~144小时内流动持续添加,共添加至脂肪酸类化合物在发酵液中的质量浓度达到0.1~ 3.0%〇
[0009] 所述的碳酸氢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以及碳酸氢铵中的一种以上。
[0010] 所述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为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S- 腺苷甲硫氨酸中的一种以上。
[0011] 所述的脂肪酸类化合物为硬脂酸、油酸甲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中的 一种以上。
[0012] 在接种时将菌株种子液按体积比2.0~15.0%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所述的发酵 条件具体如下:
[0013]罐温 26~30°C;
[0014] 罐压 0.01 ~〇.〇7Mpa;
[0015] 空气流量 50~250m3/h;
[0016] 揽摔转速20~150rpm;
[0017] 溶氧控制:发酵前期0~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 ~45% ;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
[0018] pH控制:发酵pH回升至7 · 5~8 · 0,控制pH6 · 8~7 · 5;
[0019] 补料工艺控制:发酵中后期60~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5%;
[0020] 培养周期:144~240小时。
[0021]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10. 〇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 麸质粉l〇.〇g/L,硫酸铵10.0g/L,磷酸氢二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0.5g/L,碳酸 钙3 · 0g/L,消泡剂0 · 3g/L,pH 7 · 0~7 · 5。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在发酵前期0~48小时添加0.1~2.0%的碳酸氢 盐,柔红霉素发酵水平提高了28% ;在发酵前期48~96小时分批添加0.01~0.10 %氨基酸 及其衍生物,柔红霉素发酵水平提高了 32%;在发酵中后期72~144小时流加0.1~3.0%的 脂肪酸类化合物,柔红霉素发酵水平提高了 45 %。
[0024] (2)从本发明实例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波赛链霉菌、灰色链霉菌或天蓝淡 红链霉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过程中,在发酵前期0~48小时添加0.1~2.0%的碳酸氢钠,发 酵前期48~96小时分批添加0.01~0.10 % S-腺苷甲硫氨酸,发酵中后期72~144小时流加 0.1~3.0%的菜籽油,柔红霉素发酵水平分别提高了68%、72%、65%;可见按照本发明上 述工艺添加外源物质能够显著地增加柔红霉素发酵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和说明,所描述的实例仅仅 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实例,本发明的以下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 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6]本实施例中首先对菌种进行培养,最后将波赛链霉菌、灰色链霉菌或天蓝淡红链 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具体方法如下:
[0027] (1)将低温保藏的菌种转移至新鲜的斜面,28~30°C活化培养10~15天,所述的斜 面活化培养基组成如下(g/L):葡萄糖20.0,土豆30.0,琼脂2.0,pH自然。
[0028] (2)将成熟的斜面用无菌水刮洗下孢子,制备孢子悬液,按0.1~2.0%的接种量接 种至种子培养基,28~30°C,200rpm振荡培养36~60小时,所述的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 (g/L):葡萄糖10.0,麦芽糊精20.0,酵母提取物10.0,碳酸钙2.0,pH自然。
[0029] (3)将培养种子液按体积比2.0~15.0 %接种至摇瓶发酵培养基,28~30 °C, 200rpm振荡培养144~240小时,所述的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g/L):葡萄糖10.0,玉米 淀粉50.0,玉米浆20.0,酵母提取物5.0,硫酸铵10.0,磷酸氢二钾5.0,硫酸亚铁1.0,氯化钠 〇.5,碳酸钙3.0,?!17.0~7.5。
[0030] (4)将摇瓶培养种子液按体积比0.1~2.0%接种至一级种子培养基,所述的种子 培养条件如下:一级种子罐温度26~30°C,罐压0.01~0.07Mpa,空气流量20~120LPM,搅拌 转速50~400rpm,所述的一级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g/L):葡萄糖10.0,麦芽糊精20.0,玉米 浆10.0,酵母提取物5.0,碳酸钙3.0,消泡剂0.2,?!17.0~7.5。
[0031] (5)将培养的一级种子液按体积比2.0~15%接种至二级种子培养基,所述的种子 培养条件如下:二级种子罐温度26~30°C,罐压0.01~0.07Mpa,空气流量5.0~40.0m3/h, 搅拌转速30~250rpm,所述的二级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g/L):葡萄糖10.0,玉米淀粉20.0, 玉米浆10.0,麸质粉5.0,硫酸铵10.0,磷酸氢二钾5.0,碳酸钙3.0,消泡剂0.2,pH 7.0~ 7.5。
[0032] (6)将培养种子液按体积比2.0~15.0%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总体积约为 3000~3500L,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g/L):葡萄糖10.0,玉米淀粉50.0,玉米浆20.0, 麸质粉10. 〇,硫酸铵10. 〇,磷酸氢二钾5.0,硫酸亚铁1.0,氯化钠0.5,碳酸钙3.0,消泡剂 0.3,pH 7.0~7.5。所述的种子培养条件如下:罐温26~30°C ;罐压0.01~0.07Mpa;空气流 量50~250m3/h;搅拌转速20~150rpm;溶氧控制:发酵前期0~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 %; 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45%;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pH控制:发酵pH回 升至7.5~8.0,控制pH6.8~7.5;补料工艺控制:发酵中后期60~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 葡萄糖浓度大于〇.5% ;培养周期:144~240小时。
[0033]在以下实施例中,在最后一步的发酵阶段中添加外源物质,具体见以下实施例: [0034] 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中菌种为天蓝淡红链霉菌,摇瓶效价为2500~3000yg/mL。
[0036]配制不同浓度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氨溶液分别为0.05g/10mL、0.25g/ 10mL、0.5g/10mL、0.75g/10mL、1.0g/10mL,无菌水充分溶解后,米用直径0.22μηι微滤膜过滤 除囷。
[0037]配制摇瓶发酵培养基,每50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 10.0 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酵母提取物5. Og/L,硫酸铵10.0 g/L,磷酸氢二 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0g/L,水40mL,3N盐酸或40 %氢氧化钠 调节pH 7.0~7.5,121°C,灭菌30分钟。
[0038] 分别向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加入10mL的不同浓度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氨溶 液,使得其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分别为〇 .1%、0.5%、1.0%、1.5%、2.0%,其中对照组加入 10ml无菌水,将种子液接种至上述培养基中,28°C,200rpm振荡培养192小时,测定柔红霉素 发酵单位,结果如表1所示。
[0039] 表1: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碳酸氢盐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40]
[0042]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碳酸氢盐,尤其是碳酸氢钠可以提高柔红 霉素发酵产量。
[0043] 实施例2
[0044] 根据实施例1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浓度为1.0 %,按实施例1的方 法,考察在发酵不同阶段添加碳酸氢钠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以不添加碳酸氢钠溶液而以 等体积无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2所示。
[0045] 表2:不同发酵时期添加碳酸氢钠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46]
[0047]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酵前期0~48小时添加 1.0%碳酸氢钠可以显著提高柔红霉 素发酵产量,而在发酵中后期添加1.0%碳酸氢钠效果不明显甚至还有轻微抑制作用。
[0048] 实施例3
[0049] 根据实例1与2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浓度为1.0 %,按实施例1与2的 方法,考察在发酵前期〇~48小时单次或分批添加1.0 %碳酸氢钠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以 不添加碳酸氢钠溶液而以等体积无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3所示。
[0050] 表3:不同发酵时期添加碳酸氢钠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51
[0052]从表3可以看出,在发酵前期0~48小时单次或分批添加 1.0%碳酸氢钠可以显著 提高柔红霉素发酵产量,且采用单次与分批添加差别不是很明显。
[0053] 实施例4
[0054]本实施例中菌种为天蓝淡红链霉菌。
[0055]配制不同浓度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 溶液分别为〇 · 〇〇5g/mL、0 · 01g/mL、0 · 02g/mL、0 · 03g/mL、0 · 04g/mL、0 · 05g/mL,无菌水充分溶 解后,采用直径0.22μπι微滤膜过滤除菌。
[0056]配制摇瓶发酵培养基,每50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 10.0 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酵母提取物5. Og/L,硫酸铵10.0 g/L,磷酸氢二 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0g/L,水50mL,3N盐酸或40 %氢氧化钠 调节pH 7.0~7.5,121°C,灭菌30分钟。
[0057] 将种子液接种至上述培养基中,28°C,200rpm振荡培养192小时,在发酵48小时分 别向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加入lmL的不同浓度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 酸、S-腺苷甲硫氨酸溶液,使得其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001 %、0.002 %、0.004 %、 0.006%、0.008%、0.10%,其中对照组加入lml无菌水,测定柔红霉素发酵单位,结果如表4 所示。
[0058]表4: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及其衍生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59]
[0061 ]从表4可以看出在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S-腺 苷甲硫氨酸可以提高柔红霉素发酵产量,其中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作用效果较为接 近,而添加天门冬酰胺几乎无影响。
[0062] 实施例5
[0063]根据实例4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甲硫氨酸浓度为0.04%,按实施例4的方法, 考察在发酵不同阶段添加甲硫氨酸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以不添加甲硫氨酸溶液而 以等体积无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5所示。
[0064]表5:不同发酵时期添加甲硫氨酸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65]
[0066]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酵中期48~96小时添加甲硫氨酸可以显著提高柔红霉素发 酵产量。
[0067] 实施例6
[0068]根据实例4与5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甲硫氨酸浓度为0.04%,按实施例4与5 的方法,考察在发酵前期48~96小时单次或分批添加0.04%甲硫氨酸对柔红霉素发酵产 量,以不添加甲硫氨酸溶液而以等体积无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6所示。
[0069] 表6:不同发酵时期添加甲硫氨酸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70]
[0071] 从衣6牧口」以有出,仕及醉目IJ朋48~96/」、叮甘_伏芏二伏添那甲恤Μ酸敉单次添 加效果好,可以显著提高柔红霉素发酵产量。
[0072] 实施例7
[0073] 本实施例中菌种为天蓝淡红链霉菌。
[0074] 配制不同量的硬脂酸、油酸甲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溶液分别为 0 · 005g/5mL、0 · 50g/5mL、0 · 75g/5mL、1.0g/5mL、1 · 25g/5mL、1 · 5g/5mL,体积为5mL,121 °C,灭 菌20分钟。
[0075] 配制摇瓶发酵培养基,每500mL摇瓶装液量为50m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 10.0 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酵母提取物5. Og/L,硫酸铵10.0 g/L,磷酸氢二 钾5. Og/L,硫酸亚铁1. O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 Og/L,水45mL,3N盐酸或40 %氢氧化钠 调节pH 7.0~7.5,121°C,灭菌30分钟。
[0076] 将种子液接种至上述培养基中,28°C,200rpm振荡培养192小时,在发酵96小时分 别向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加入5mL的不同量的硬脂酸、油酸甲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 生油,使得其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分别为〇.1%、〇.5%、1.0%、1.5%、2.0%、2.5%、3.0%,其 中对照组加入5ml无菌水,测定柔红霉素发酵单位,结果如表7所示。
[0077] 表7: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78]
[0080]从表7可以看出在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硬脂酸、油酸甲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 油、花生油都可以提高柔红霉素发酵产量,其中菜籽油、油酸甲酯、硬脂肪酸作用效果最为 显著。
[0081 ] 实施例8
[0082]根据实例7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菜籽油浓度为2.0%,按实施例7的方法,考 察在发酵不同阶段添加菜籽油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以不添加菜籽油而以等体积无 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8所示。
[0083]表8:不同发酵时期添加菜籽油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84]
[0085] 从表8可以看出,在发酵中期72~144小时添加菜籽油可以显著提高柔红霉素发酵 产量。
[0086] 实施例9
[0087] 根据实例7与8的结果,选择发酵液中添加菜籽油浓度为2.0%,按实施例4与5的方 法,考察在发酵前期24~72小时单次或分批添加菜籽油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以不添加菜 籽油而以等体积无菌水的摇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9所示。
[0088] 表9:不同发酵时期添加菜籽油对柔红霉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0089]
[0090]从表9较可以看出,在发酵前期72~144小时多次添加菜籽油较单次添加效果好, 可以显著提高柔红霉素发酵产量。
[0091] 实施例10
[0092] 本实施例中菌种为天蓝淡红链霉菌。
[0093]配制三级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总体积约为3000~3500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 糖10.0 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麸质粉10.0 g/L,硫酸铵10.0 g/L,磷酸氢二 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 0.5g/L,碳酸钙3.0g/L,消泡剂0.3g/L,3N盐酸或40 %氢 氧化钠调节口]^7.0~7.5,121°〇,灭菌30±2分钟。
[0094] 移种后,控制罐温26~30°C,罐压0.01~0.07Mpa,空气流量50~250m3/h,搅拌转 速20~150rpm,发酵前期0~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 45 % ;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pH控制:发酵pH回升至7.5~8.0,控制pH6.8~ 7.5,发酵中后期60~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5 %,在发酵前期24小时 添加1.0%的碳酸氢钠,发酵中期48、72小时分批添加0.01~0.10%S-腺苷甲硫氨酸,发酵 中后期72~144小时流加2.0%的菜籽油,对照罐不添加外源物质,但补入等量的无菌水,培 养192小时,柔红霉素发酵水平相对提高了68 %。
[0095] 实施例11
[0096]本实施例中菌种为波塞链霉菌。
[0097]配制三级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总体积约为3000~3500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 糖10.0 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浆20.0 g/L,麸质粉10.0 g/L,硫酸铵10.0 g/L,磷酸氢二 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0g/L,消泡剂0.3g/L,3N盐酸或40 %氢 氧化钠调节pH 7.0~7.5,121°C,灭菌30±2分钟。
[0098] 移种后,控制罐温26~30°C,罐压0.01~0.07Mpa,空气流量50~250m3/h,搅拌转 速20~150rpm,发酵前期0~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 45 % ;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pH控制:发酵pH回升至7.5~8.0,控制pH6.8~ 7.5,发酵中后期60~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5 %,在发酵前期24小时 添加1.0%的碳酸氢钠,发酵前期48、72小时分批添加0.01~0.10%S-腺苷甲硫氨酸,发酵 中后期72~144小时流加2.0%的菜籽油,对照罐不添加外源物质,但补入等量的无菌水,培 养192小时,柔红霉素发酵水平相对提高了72%。
[0099] 实施例12
[0100] 本实施例中菌种为灰色链霉菌。
[0101]配制三级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总体积约为3000~3500L,其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 糖10.0g/L,玉米淀粉50.0g/L,玉米浆20.0g/L,麸质粉10.0g/L,硫酸铵10.0g/L,磷酸氢二 钾5.0g/L,硫酸亚铁1.0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0g/L,消泡剂0.3g/L,3N盐酸或40 %氢 氧化钠调节pH 7.0~7.5,121°C,灭菌30±2分钟。
[0102] 移种后,控制罐温26~30°C,罐压0.01~0.07Mpa,空气流量50~250m3/h,搅拌转 速20~150rpm,发酵前期0~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 45 % ;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pH控制:发酵pH回升至7.5~8.0,控制pH6.8~ 7.5,发酵中后期72~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5 %,在发酵前期24小时 添加1.0%的碳酸氢钠,发酵中期48、72小时分批添加0.01~0.10%S-腺苷甲硫氨酸,发酵 中后期72~144小时连续流加2.0%的菜籽油,对照罐不添加外源物质,但补入等量的无菌 水,培养192小时,柔红霉素发酵水平相对提高了65%。
【主权项】
1. 一种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波赛链霉菌、灰 色链霉菌或天蓝淡红链霉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生产柔红霉素,在发酵的过程中 添加外源物质;所述的外源物质为碳酸氢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以上,其中碳酸氢盐在开始发酵后的48小时内单次添加,添加至碳酸氢盐在发酵液中的质 量浓度达到0.1~2.0%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开始发酵后的48~96小时内分批次添加,添 加至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发酵液中的质量浓度达到0.01~0.10%;脂肪酸类化合物在开始 发酵后的72~144小时内流动持续添加,共添加至脂肪酸类化合物在发酵液中的质量浓度 达到0.1~3.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 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以及碳酸氢铵中的一种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 及其衍生物为天门冬酰胺、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中的一种 以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酸 类化合物为硬脂酸、油酸甲酯、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中的一种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种时将菌 株种子液按体积比2.0~15.0%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所述的发酵条件具体如下: 罐温26~30 C ; 罐压0.01~0.07Mpa; 空气流量50~250m3/h; 搅拌转速20~150rpm; 溶氧控制:发酵前期〇~36小时溶氧浓度大于45% ;发酵37~120小时溶氧浓度10~ 45% ;发酵121小时后溶氧浓度大于30% ; pH控制:发酵pH回升至7 · 5~8 · 0,控制pH6 · 8~7 · 5; 补料工艺控制:发酵中后期60~144小时流加葡萄糖,控制葡萄糖浓度大于0.5%; 培养周期:144~240小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红霉素的高产量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 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10. 〇g/L,玉米淀粉50.0 g/L,玉米衆20.0 g/L,麸质粉10.0 g/L,硫酸铵 10.0 g/L,磷酸氢二钾5. Og/L,硫酸亚铁1. Og/L,氯化钠0.5g/L,碳酸钙3. Og/L,消泡剂0.3g/ L,pH 7.0~7·5〇
【文档编号】C12R1/465GK105838760SQ201610354904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蔡成平, 潘校军, 何福彪, 张文凯, 余翔
【申请人】湖北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