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782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己内酯25?35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纤维20?25份,硬脂酸锌15?30份,亚油酸10?20份,聚氨酯树脂5?10份,氢氧化硅1?7份,石蜡10?20份,氢氧化镁3?10份,纳米氧化钙粉13?25份,氧化铁45?65份,陶瓷粉3?10份,助膜剂5?15份等。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系列环保材料,使得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发明还具有纳米抗菌。
【专利说明】
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
【背景技术】
[0002]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按材质可分为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由于一般所需输水距离较长,通常需要多根排水管或弯头衔接完成水流排送至指定位置,排水管与排水管之间,或排水管与排水弯头之间通常通过机械配合,再用防水胶带完成排水管的相互衔接,然而因排水管工作环境限制,这种防水渗漏方式在污水长期浸润和土壤覆盖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易腐蚀渗水,其维修更换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
[0003]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提出防水涂料的专利,然而对于这种现场需现场完成连接的工件,防水涂料不易涂抹,效果不佳。
[0004]纳米防水技术是一种类似藕叶防水原理的技术,水分子的大小因不能穿过纳米材料的间隙形成滞留,起到防水作用。纳米防水技术因其持久保持的抗水能力已应用于服饰、电子产品和建筑器材等多个领域,其剂型上也有粉剂、泥剂等,还没有专利提出将其制成薄膜用于水管接头使用。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
[0006]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7]聚己内酯25-35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_5份,纤维20-25份,硬脂酸锌15-30份,亚油酸10-20份,聚氨酯树脂5-10份,氢氧化硅1-7份,石蜡10-20份,氢氧化镁3-10份,纳米氧化钙粉13-25份,氧化铁45-65份,陶瓷粉3_10份,助膜剂5_15份,硫酸钡10-15份,相容剂5-1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秸杆10-15份,添加剂1_3份,抗氧剂0.5_1份,去离子水20-25份。
[0008]进一步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09]聚己内酯25-30份,纳米银1-1.5份,纳米氧化锌3_4份,纤维20-23份,硬脂酸锌15-25份,亚油酸10-15份,聚氨酯树脂5-8份,氢氧化硅1-5份,石蜡10-15份,氢氧化镁3-8份,纳米氧化钙粉13-20份,氧化铁45-55份,陶瓷粉3_8份,助膜剂5_10份,硫酸钡10-12份,相容剂5-8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0份,秸杆10-12份,添加剂1_2份,抗氧剂0.5_1份,去离子水20-22份。
[0010]进一步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1]聚己内酯28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纤维22份,硬脂酸锌20份,亚油酸12份,聚氨酯树脂6份,氢氧化硅3份,石蜡12份,氢氧化镁5份,纳米氧化钙粉15份,氧化铁47份,陶瓷粉5份,助膜剂7份,硫酸钡11份,相容剂6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10份,稻杆11份,添加剂1.5份,抗氧剂0.7份,去离子水21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包括石棉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由纳米二氧化娃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纳米二氧化娃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1:1-3。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ST-6相容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助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0016]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系列环保材料,使得改性材料薄膜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发明还具有纳米抗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0]聚己内酯25份,纳米银I份,纳米氧化锌3份,纤维20份,硬脂酸锌15份,亚油酸10份,聚氨酯树脂5份,氢氧化硅I份,石蜡1份,氢氧化镁3份,纳米氧化钙粉13份,氧化铁45份,陶瓷粉3份,助膜剂5份,硫酸钡10份,相容剂5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份,秸杆10份,添加剂I份,抗氧剂0.5份,去离子水20份。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包括石棉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0022]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由纳米二氧化娃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纳米二氧化娃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I: I。
[0023]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ST-6相容剂。
[0024]进一步的,所述助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0025]实施例2
[0026]—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27]聚己内酯35份,纳米银2份,纳米氧化锌5份,纤维25份,硬脂酸锌30份,亚油酸20份,聚氨酯树脂10份,氢氧化硅7份,石蜡20份,氢氧化镁10份,纳米氧化钙粉25份,氧化铁65份,陶瓷粉1份,助膜剂15份,硫酸钡15份,相容剂1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24份,秸杆15份,添加剂3份,抗氧剂I份,去离子水25份。
[0028]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包括石棉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0029]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由纳米二氧化娃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纳米二氧化娃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1:3。
[0030]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ST-6相容剂。
[0031]进一步的,所述助膜剂为聚乙烯醇。
[0032]实施例3
[0033]—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34]聚己内酯28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纤维22份,硬脂酸锌20份,亚油酸12份,聚氨酯树脂6份,氢氧化硅3份,石蜡12份,氢氧化镁5份,纳米氧化钙粉15份,氧化铁47份,陶瓷粉5份,助膜剂7份,硫酸钡11份,相容剂6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10份,稻杆11份,添加剂1.5份,抗氧剂0.7份,去离子水21份。
[0035]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包括石棉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0036]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由纳米二氧化娃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纳米二氧化娃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1:2。
[0037]进一步的,所述相容剂为ST-6相容剂。
[0038]进一步的,所述助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己内酯25-35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纤维20-25份,硬脂酸锌15_30份,亚油酸10-20份,聚氨酯树脂5-10份,氢氧化硅1-7份,石蜡10-20份,氢氧化镁3-10份,纳米氧化钙粉13-25份,氧化铁45-65份,陶瓷粉3_10份,助膜剂5_15份,硫酸钡10-15份,相容剂5-1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稻杆10-15份,添加剂1-3份,抗氧剂0.5-1份,去离子水2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己内酯25-30份,纳米银1-1.5份,纳米氧化锌3-4份,纤维20-23份,硬脂酸锌15-25份,亚油酸10-15份,聚氨酯树脂5-8份,氢氧化硅1-5份,石蜡10-15份,氢氧化镁3_8份,纳米氧化钙粉13-20份,氧化铁45-55份,陶瓷粉3_8份,助膜剂5_10份,硫酸钡10-12份,相容剂5-8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0份,秸杆10-12份,添加剂1-2份,抗氧剂0.5_1份,去离子水20-2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己内酯28份,纳米银1.2份,纳米氧化锌3.5份,纤维22份,硬脂酸锌20份,亚油酸12份,聚氨酯树脂6份,氢氧化硅3份,石蜡12份,氢氧化镁5份,纳米氧化钙粉15份,氧化铁47份,陶瓷粉5份,助膜剂7份,硫酸11份,相容剂6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10份,稻杆11份,添加剂1.5份,抗氧剂0.7份,去离子水21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石棉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1:1-3。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ST-6相容剂。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纳米压印用膨胀聚合压印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C08L91/06GK105907064SQ20161043047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王晶
【申请人】无锡英普林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