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0653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聚碳酸酯PC 70?80%;钛白粉10?20%;第一助剂2?6%;第二助剂1.5?4%;所述第一助剂为增韧剂,所述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该材料良好的光反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环保阻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120℃干燥3~4小时;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进行预混合2~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5~8分钟,待用;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专利说明】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LED灯是一种可持续的替代照明方案,据研究,LED灯比荧光灯和白炽灯节能30 % -80 % 1ED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拉动了上游材料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高端材料领域的 突破。LED灯具中用到大量的塑料件,包括LED芯片的封装元件、LED光学透镜、光反射和光慢 发射等。为了提高LED模组的发光效率,安装LED基材通常使用白色反射材料。但随着LED市 场的迅速扩大,应用制品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制品发展成多样化,顾客对白色反射材料的要 求也更高。而传统光反射材料的反射率较低,流动性较低,冲击强度不高,并且达不到无卤 阻燃VOS。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该材料良好的光反射 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环保阻燃。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碳酸酯PC 70-80%;: 钦白粉 10-20%;
[0006] 第一助剂 2-·; 第二助剂 1.5-4?
[0007] 所述第一助剂为增韧剂,所述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 % -90%、熔融指数为 15-50g/10min(300°C/l · 2KG)。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 °C/1.2KG)范围内的聚碳酸酯PC的混合物。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多96%,着色 力彡98%,吸油量彡13%。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所述壳为甲 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 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013] 无齒阻燃剂 0.5~1.5;
[0014] 抗紫外吸收剂0.5~1.5;
[0015] 抗氧剂 0.5~1。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 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017] 所述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所述 抗氧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 酯。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19 ] a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 °C~120 °C干燥3~4小时;
[0020]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2~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5~8分 钟,待用;
[0021 ] 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02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所述挤出造 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所述挤出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0~240°C、二段温度 240~250°C、三段温度250~270°C,模头温度250~260°C,螺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 20rpm〇
[0023] 本发明提供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具有良好低温冲击性能,而且具有具有良好的 光反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环保阻燃,在LED反光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方 法环保、简单易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 步更详细的说明;
[0025]在以下试验中,聚碳酸酯PC为折射率1.58-1.61,透射率为88 % -90 %,熔融指数 15-50g/10min(300°C/1.2KG)。其中包括不同熔融指数聚碳酸酯PC的混合物;或含有硅氧烷 结构的PC粉与不含有硅氧烷结构的普通PC原料的混合物。可以选用的聚碳酸酯PC包括日本 出光IR1900,韩国LG 1301EP-30,SC-1220R,日本住友陶氏301-15,沙特Sabic 1414粉。其中 沙特Sabic 1414粉要与不含有硅氧烷结构的普通聚碳酸酯PC原料搭配使用。
[0026]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可以选用 日本三菱的C-223A。还可以选用韩国LG EM500,EM505等。
[0027]钛白粉属于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可 以选美国杜邦R69,德国康洛斯K2233,美国亨斯曼TR28。
[0028] 试验 1
[0029]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 °C干燥3小时,并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PC 1301EP-30 80%,增韧剂5%,钛白粉12%,无卤阻燃剂1%,抗紫外吸收剂1%,抗氧剂1% ;
[0030] 先将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抗氧剂进行预混合2分钟,然后 将烘干的聚碳酸酯PC以及预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高速配料搅拌机中,混合5分钟,待用;
[0031] 将混合好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 段温度230°C、二段温度240°C、三段温度250°C,模头温度250°C,螺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 20rpm〇
[0032]试验 2
[0033]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C干燥3小时,并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PC IR1900 76%,增韧剂4%,钛白粉18%,无卤阻燃剂1 %,抗紫外吸收剂0.5%,抗氧剂0.5% ;
[0034] 先将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抗氧剂进行预混合3分钟,然后 将烘干的PC以及预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高速配料搅拌机中,混合8分钟,待用;
[0035] 将混合好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 度240°C、二段温度250°C、三段温度270°C,模头温度260°C,螺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 20rpm〇
[0036] 试验 3
[0037]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C干燥3小时,并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PC 301-15 72%,增韧剂6%,钛白粉19%,无卤阻燃剂0.5%,抗紫外吸收剂1.5%,抗氧剂1 % ;
[0038] 先将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抗氧剂进行预混合2.5分钟,然 后将烘干的聚碳酸酯PC以及预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高速配料搅拌机中,混合6分钟,待用;
[0039] 将混合好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 度2350°C、二段温度245°C、三段温度260°C,模头温度255°C,螺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 20rpm〇
[0040] 以下举出上述试验的评价表征方式,其中,性能的测试和表征均依据ASTM相关标 准;测试条件均为23°C、53 %相对湿度,测试结果见下表1:
[0041 ]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ASTM D638;
[0042] 弯曲强度/弯曲模量:ASTM D790;
[0043]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ASTM D256;
[0044] 熔融指数;ASTM D1238
[0045] 热变形温度:ASTM D648( 1.82Mpa条件下);
[0046] 光反射率:JIS 8722,Solar cell scanlO测试仪器(550nm)
[0047] 阻燃性能:UL94
[0048] 表1、LG光反射PC RF3208F与本发明无卤阻燃光反射PC料的性能对照
[0050]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试验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试验的无卤 阻燃光反射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跟LG光反射聚碳酸酯PC专用材料RF3208F相比,不仅冲击 强度、流动性更佳,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0051 ] 实施例1
[0052]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碳酸酯PC 70%; 鈦白粉 20%;
[0053] 第一助剂 6%; 第二助剂 4%;
[0054]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055] 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〇1^11 (300°C/1.2KG)。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 酸酯PC的混合物。
[0056]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
[0057]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其中,按 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058]无卤阻燃剂 0.5;
[0059] 抗紫外吸收剂1.5;
[0060] 抗氧剂 1。
[0061] 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062]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所述抗氧 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063]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a)、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C °C干燥3小时;
[0065]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2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5分钟,待 用;
[0066] 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067]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工艺 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0 °C、二段温度240 °C、三段温度250 °C,模头温度250 °C,螺杆转 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0068] 实施例2
[0069] 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碳酸酯PC :80%; 钛白粉 15%;
[0070] 第一助剂 2? 第二助剤 3妃
[0071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072] 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〇1^11 (300°C/1.2KG)。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 酸酯PC的混合物。
[0073]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
[0074]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按重量百 分比计所述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075]无卤阻燃剂 1.5;
[0076]抗紫外吸收剂0.5;
[0077]抗氧剂 0.5。
[0078]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079]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所述抗氧 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080]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1 ] a)、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20°C干燥4小时;
[0082]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8分钟,待 用;
[0083] 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084]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工艺 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40 °C、二段温度250 °C、三段温度270 °C,模头温度260 °C,螺杆转 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0085] 实施例3
[0086] 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0087] 聚碳酸酯PC 80%; 钬白粉 10%;
[0088] 第一助剂 6%; 第二助剂 4%;
[0089]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090] 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〇11^11 (300°C/1.2KG)。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 酸酯PC的混合物。
[0091] 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
[0092] 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
[0093] 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 比为:
[0094]无齒阻燃剂 1;
[0095]抗紫外吸收剂1;
[0096]抗氧剂 0.55。
[0097]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098]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所述抗氧 剂为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099]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0] a)、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10°C干燥3.5小时;
[0101]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2.5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6分钟,待 用;
[0102] c )、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103]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工艺 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5 °C、二段温度245 °C、三段温度260 °C,模头温度255 °C,螺杆转 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0104] 实施例4
[0105] 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破酸酯PC 74%;; 钛白粉 18,5?
[0106] 第一助剂 6%; 第二助剂 1· 5%;
[0107]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108] 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〇1^11 (300°C/1.2KG)。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 酸酯PC的混合物。
[0109] 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
[0110] 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按重量百 分比计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111] 无卤阻燃剂 1.25;
[0112] 抗紫外吸收剂1.5;
[0113]抗氧剂 1。
[0114] 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115] 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抗氧剂为 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116]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7] a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15 °C干燥3小时;
[0118]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7分钟,待 用;
[0119] 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120]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所述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 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2 °C、二段温度242 °C、三段温度255°C,模头温度256 °C,螺 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0121] 实施例5
[0122] 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破酸酯PC 79f;; 钬白翁 16%;
[0123] 第一助剂 3%; 第二助剂 2%;
[0124]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聚碳酸酯 PC 折射率为 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011^11(300°(:/1.2队)。聚 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酸酯PC的混合物。
[0125] 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 %,着色力彡98 %,吸油量< 13 %。增韧 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 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126] 无卤阻燃剂 1.5;
[0127] 抗紫外吸收剂0.55;
[0128] 抗氧剂 0.53。
[0129] 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130]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抗氧剂为 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131]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2] a)、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00°C~120°C干燥3~4小时;
[0133]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2~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5~8分 钟,待用;
[0134] c)、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135]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工艺 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0~240 °C、二段温度240~250°C、三段温度250~270°C,模头 温度250~260 °C,螺杆转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0136] 实施例6
[0137] 本实施例的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碳酸酯PC 72%; 钛白粉 18%;
[0138] 第一助剂 6%; 第二助剂 4%
[0139] 第一助剂为增韧剂,第二助剂包括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0140] 聚碳酸酯PC折射率为1.58-1.61、透射率为88%-90%、熔融指数为15-5(^/1〇1^11 (300°C/1.2KG)。聚碳酸酯PC为选自熔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 酸酯PC的混合物。
[0141] 钛白粉为金红石晶型,二氧化钛含量彡96%,着色力彡98%,吸油量<13%。
[0142] 增韧剂为含有核一壳结构的增韧剂,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丁二烯。其中,按 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二助剂中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0143] 无卤阻燃剂 0.52;
[0144] 抗紫外吸收剂0.55;
[0145] 抗氧剂 1。
[0146] 无卤阻燃剂为含硅阻燃剂,磺酸盐阻燃剂,及含硅和磺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0147] 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热分解温度TGA>200°C;抗氧剂为 四[β-(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或三(2,4_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0148] 无卤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49] a )、将聚碳酸酯PC原料在120 °C干燥4小时;
[0150] b)、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韧剂、钛白粉、无卤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 进行预混合2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酯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6分钟,待 用;
[0151] c )、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152] 高速混合在高速配料搅拌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工艺 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温度233 °C、二段温度244 °C、三段温度267 °C,模头温度250 °C,螺杆转 数350rpm,喂料速度20rpm。
【主权项】
1. 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聚碳酸醋PC 70-80%; 钦白粉 10-20%; 第一助剂 2-6鞭 雾二助潮 1. 5-4%;: 所述第一助剂为增初剂,所述第二助剂包括无面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醋PC折射 率为 1.58-1.61、透射率为88%-90%、烙融指数为 15-50g/10min(300°C/l. 2KG)。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醋PC为选自烙 融指数为15-50g/10min(300°C/1.2KG)范围内的聚碳酸醋PC的混合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白粉为金红石晶 型,二氧化铁含量>96%,着色力>98%,吸油量《1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初剂为含有核一壳 结构的增初剂,所述壳为甲基丙締酸甲醋,核为下二締。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第二 助剂中无面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配比为: 无面阻燃剂 0.5~1.5; 抗紫外吸收剂 0.5~1.5; 抗氧剂 0.5~1。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面阻燃剂为含 娃阻燃剂、横酸盐阻燃剂、及含娃和横酸盐阻燃剂的混合物; 所述抗紫外吸收剂为2-径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酬,热分解溫度TGA〉20(TC ;所述抗氧 剂为四[0-(3,5-二特下基-4-径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醋或Ξ(2,4-二叔下基酪)亚憐酸醋。8. 权利要求1-7之任一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 步骤: a) 、将聚碳酸醋PC原料在100°C~120°C干燥3~4小时; b) 、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增初剂、铁白粉、无面阻燃剂、抗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进行 预混合2~3分钟,然后将干燥的聚碳酸醋PC及预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高速混合5~8分钟,待 用; C )、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烙融挤出造粒。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混合 在高速配料揽拌机中进行;所述挤出造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面阻燃光反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工 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段溫度230~240°C、二段溫度240~250°(:、Ξ段溫度250~270°C,模 头溫度250~260°C,螺杆转数32化pm,喂料速度20巧m。
【文档编号】C08L69/00GK105968766SQ20161035623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徐永, 崔新颍, 何杰
【申请人】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