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519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解装置,特别关于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环丙甲酸生产工艺中存在着环丙甲酸异丙酯在40%硫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生产环丙甲酸的步骤,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完成环丙甲酸异丙酯的水解,且不产生废盐(相比较于碱性水解)。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5000L水解反应釜加精馏塔,边水解边收集生成的异丙醇,从而使化学平衡进行的更彻底,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问题如下:
[0003](I)水解过程中由于硫酸溶液和环丙甲酸异丙酯是两项反应,催化剂传质效果差,使得单批水解时间长达80多小时;
[0004](2)水解反应釜为5000L,硫酸配酸釜也是5000L,占地面积大,大大降低了车间的利用率;
[0005](3)由于浓硫酸配酸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硫酸本身存在着很强的腐蚀性,这些都是工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06](4)单批水解后都需要降温、分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反应、占地面积小、水解时间短、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安全隐患的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
[000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其包括有再沸器、精馏塔和冷凝器。所述精馏塔中设置有催化区间,所述催化区间设置有固体酸催化剂,所述精馏塔上的催化区间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再沸器连通至所述催化区间,所述冷凝器连通至所述精馏塔顶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体酸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水解时间短,采用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的连续化处理装置可以大大缩短环丙甲酸异丙酯的水解时间,加快了生产节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二、占地面积小,连续装置改造后,5000L的水解反应釜将被省略,大大缩小了装置占地空间,提高车间利用率。
[0013]三、降低能源消耗,连续化水解后,省略了降温分层的过程,大大降低了蒸汽的消耗量,节省了成本。
[0014]四、减少安全隐患,采用固体酸催化剂后,解决了单批配酸时,使用硫酸的安全隐串
■/Ql、O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7]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包括有再沸器100、精馏塔200和冷凝器300,所述精馏塔200中设置有催化区间210,所述催化区间210设置有固体酸催化剂211,所述精馏塔200上的催化区间210设置有物料进口 212,所述再沸器100连通至所述催化区间210,所述冷凝器300连通至所述精馏塔200顶部。固体酸催化剂211为分子筛催化剂.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原料环丙甲酸异丙酯从物料进口进入精馏塔中的催化区间。再沸器为催化区间提供热量,增加催化剂与环丙甲酸异丙酯的传质效果。原料环丙甲酸异丙酯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产环丙甲酸和异丙醇,并且再利用沸点环丙甲酸>环丙甲酸异丙酯>异丙醇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回流比在塔顶收集到异丙醇,在塔底收集到环丙甲酸。
[0019]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再沸器、精馏塔和冷凝器,所述精馏塔中设置有催化区间,所述催化区间设置有固体酸催化剂,所述精馏塔上的催化区间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再沸器连通至所述催化区间,所述冷凝器连通至所述精馏塔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酸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丙甲酸异丙酯的连续水解装置,其包括有再沸器、精馏塔和冷凝器,所述精馏塔中设置有催化区间,所述催化区间设置有固体酸催化剂,所述精馏塔上的催化区间设置有物料进口,所述再沸器连通至所述催化区间,所述冷凝器连通至所述精馏塔顶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连续反应、占地面积小、水解时间短、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安全隐患等优点。
【IPC分类】C07C61/04, C07C51/09
【公开号】CN204737904
【申请号】CN201520357743
【发明人】张强龙, 李艳军
【申请人】大丰跃龙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