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7989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二次发酵是为了提高天然植物腌制液的活菌数而增加的一道工艺。天然植物腌制液的活菌数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将腌制液加入培养液进行二次发酵,以达到更高的活菌数。活菌数越高,植物益生菌活性就越大,处理污水、降解有机物、分解油污垢、洗涤剂的能力也就越强。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二次发酵装置,大多没有保温结构,导致昼夜的极大温差严重影响了植物腌制液的二次发酵效果,尤其是对于北方城市而言,此情况更为严重。另外,现有的二次发酵装置还存在料液混合不均匀,影响二次发酵效果和质量的缺陷。基于上述问题,发明设计一种新型的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混合均匀、发酵温度平稳可控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包括原料罐、配料罐和发酵罐,所述原料罐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输送栗连接,所述输送栗通过管道与配料罐的顶部连接,所述配料罐的下部设有配料罐料液出口,所述配料罐料液出口通过管道a与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b与发酵罐的顶部连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c连接至管道b上,管道b通过管道d连接在管道a的三通上,管道d通过管道e与发酵罐下部的发酵罐料液出口连接,管道d和管道e均连接在管道b的四通上,所述发酵罐外壁设有保温夹层和温度控制装置。
[0006]具体地,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口和入孔,入孔上设有入孔桶盖。
[0007]具体地,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发酵罐的顶部以及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一个发酵罐。
[0008]具体地,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底部分别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底部中心设有排空口,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排空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水道,方便排出废液或清洗液。
[0009]具体地,所述配料罐料液出口、发酵罐料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二次发酵装置的料液总出口。
[0010]具体地,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由上部的圆柱形本体和下部的锥形封头组成,圆柱形本体的直径与高度的比值为1:1?1:3,圆柱形本体与锥形封头的高度比值为4?6:1。[0011 ] 具体地,所述保温夹层内填充有保温介质,所述保温介质为珍珠棉或岩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增加了保温夹层,使发酵温度稳定而易控制,使得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生产。
[0014]2、增加了温度控制装置,可以随时观察到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平稳可控。
[0015]3、增加了两级微粒化和回流循环装置,使得配料混合的更加均匀,而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更有利于植物益生菌的增长繁殖,极大地提高了植物腌制液中的活菌数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次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原料罐,2、支撑腿,3、排空口,4、输送栗,5、配料罐料液出口,6、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8、发酵罐料液出口,9、保温夹层,10、温度控制装置,11、发酵罐,12、进水口,13、入孔,14、配料罐,15、管道a,16、管道b,17、管道C,18、管道d,19、管道e。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包括原料罐1、配料罐14和发酵罐11,原料罐I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输送栗4连接,输送栗4通过管道与配料罐14的顶部连接,配料罐14的下部设有配料罐料液出口 5,配料罐料液出口 5通过管道al5与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连接,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通过管道bl6与发酵罐11的顶部连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通过管道cl7连接至管道bl6上,管道bl6通过管道dl8连接在管道al5的三通上,管道dl8通过管道el9与发酵罐11下部的发酵罐料液出口 8连接,管道dl8和管道el9均连接在管道bl6的四通上,发酵罐11外壁设有保温夹层9和温度控制装置10。
[0020]具体地,原料罐1、配料罐14、发酵罐11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口 12和入孔13,入孔13上设有入孔桶盖。进水口 12的作用是清洗罐内部的时候方便进水。
[0021]具体地,配料罐14的顶部、发酵罐11的顶部以及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一个发酵罐。
[0022]具体地,原料罐1、配料罐14、发酵罐11的底部分别设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腿2,原料罐1、配料罐14、发酵罐11的底部中心设有排空口 3,进一步的,原料罐1、配料罐14、发酵罐11的排空口 3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水道,方便排出废液或清洗液。
[0023]具体地,配料罐料液出口 5、发酵罐料液出口 8通过管道连接至二次发酵装置的料液总出口。
[0024]具体地,发酵罐11的罐体由上部的圆柱形本体和下部的锥形封头组成,圆柱形本体的直径与高度的比值为1:1?1:3,圆柱形本体与锥形封头的高度比值为4?6:1。
[0025]具体地,保温夹层9内填充有保温介质,保温介质为珍珠棉或岩棉。
[0026]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发酵装置是对天然植物腌制液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则为将植物腌制原液与培养液按一定比例再次进行发酵,提高发酵液活菌数的装置。
[0027]本实用新型二次发酵装置的操作如下:首先将除菌种母液之外的其它原料置入原料罐I中,按比例通过输送栗4打入配料罐14中混合,混合以后,混合液通过管道al5进入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混合液再通过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经过管道bl6返回配料罐14中,循环I?3h后,处理结束,起到混合均匀和微粒化作用;处理后的混合料液经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通过管道bl6进入发酵罐11中,并按照比例将菌种母液从发酵罐11的入孔13加入到发酵罐11中,得到发酵液,发酵液通过发酵罐料液出口 8流出,经管道el9进入管道bl6中,再通过管道bl6经管道cl7进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进行二级微粒化处理,处理结束的发酵液通过管道返回到发酵罐11中,如此循环处理2h,结束处理,产品从发酵罐料液出口 8流出即可。
[0028]此外,发酵液还可以从发酵罐料液出口 8流出以后,经管道e 19、管道dl8进入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再由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6经管道bl6、管道cl7进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再从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7经管道返回到发酵罐11中。经过一级、二级微粒化处理的发酵液混合的更均匀。
[0029]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定时进行一级微粒化或二级微粒化处理,一级和二级都是为了让液体混合更均匀,达到均质的效果。
[00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包括原料罐、配料罐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输送栗连接,所述输送栗通过管道与配料罐的顶部连接,所述配料罐的下部设有配料罐料液出口,所述配料罐料液出口通过管道a与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b与发酵罐的顶部连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c连接至管道b上,管道b通过管道d连接在管道a的三通上,管道d通过管道e与发酵罐下部的发酵罐料液出口连接,管道d和管道e均连接在管道b的四通上,所述发酵罐外壁设有保温夹层和温度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口和入孔,入孔上设有入孔桶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发酵罐的顶部以及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一个发酵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腿,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底部中心设有排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配料罐、发酵罐的排空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至下水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料液出口、发酵罐料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二次发酵装置的料液总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罐体由上部的圆柱形本体和下部的锥形封头组成,圆柱形本体的直径与高度的比值为1:1?1:3,圆柱形本体与锥形封头的高度比值为4?6: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夹层内填充有保温介质,所述保温介质为珍珠棉或岩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植物腌制液二次发酵装置,包括原料罐、配料罐和发酵罐,所述原料罐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输送泵连接,所述输送泵通过管道与配料罐的顶部连接,所述配料罐的下部设有配料罐料液出口,所述配料罐料液出口通过管道a与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b与发酵罐的顶部连接,二级微粒化处理装置通过管道c连接至管道b上,管道b通过管道d连接在管道a的三通上,管道d通过管道e与发酵罐下部的发酵罐料液出口连接,管道d和管道e均连接在管道b的四通上,所述发酵罐外壁设有保温夹层和温度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发酵装置物料混合均匀,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发酵温度平稳可控。
【IPC分类】C12M1/38, A23L1/218
【公开号】CN204848885
【申请号】CN201520476320
【发明人】宋圣才, 李敏, 于功明, 赵春玲
【申请人】山东通江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