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35503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者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获取超细长纤维的新型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利用该技术所制备的细胞培养纤维膜为细长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能够很好地模拟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结构,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因此在生物和医学领域通常采用此细胞培养纤维膜进行细胞培养。
[0003]在采用此细胞培养纤维膜进行细胞培养时,可将纤维膜按照培养容器底面形状尺寸进行裁剪再铺于培养容器中,并采用普通法将细胞接种至细胞培养纤维膜上进行培养,此普通方法为:直接向底部铺有细胞培养纤维膜的培养容器内加入细胞溶液(即细胞和培养基配成的溶液),细胞溶液中的细胞下沉即可接种至细胞培养纤维膜上。此方法操作简单,接种效率较高,且细胞通常能够均匀分布于细胞培养纤维膜上,每个细胞均能较好地吸收养分,有利于细胞的生长,但是,由于此细胞培养纤维膜较薄,质量较轻,因此在培养容器内加入细胞溶液过程中,细胞培养纤维膜往往会产生悬浮并褶皱,使后续的细胞培养以及检测难度增大。
[0004]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将细胞培养纤维膜固定于培养容器底部或玻片上,不同尺寸玻片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培养容器,玻片的尺寸小于培养容器底部尺寸以便将玻片放入适配的培养容器底部,为了将细胞全部接种于纤维膜上,可以采用点种法将细胞接种至细胞培养纤维膜上进行培养,此点种法为:首先制作高浓度的细胞溶液,然后将此高浓度的细胞溶液均匀滴至铺设于培养容器底部或者玻片上的细胞培养纤维膜上,将培养容器放于培养箱一定时间后,再补充培养基。由于细胞培养纤维膜始终贴附于培养容器的底部或者玻片上,因此不会产生悬浮褶皱。但是,相比普通法,点种过程需将细胞溶液均匀滴至细胞培养纤维膜上的不同位置,此接种过程耗时较长,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局部位置细胞生长量过大,内部的细胞容易因吸收不到营养而死去,细胞培养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局部位置生长量过大,细胞在细胞培养纤维膜上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对后期的细胞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培养装置,能够防止细胞培养纤维膜皱缩,同时能够采用普通法培养细胞,从而提高细胞接种效率,降低细胞培养及检测难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用于支撑细胞培养纤维膜,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用于细胞培养,所述支撑架形成有支撑口,所述支撑口与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相匹配,所述支撑口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
[000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支架,包括:细胞培养纤维膜,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用于承载细胞;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架,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口处。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支架,所述细胞培养支架为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细胞培养支架,所述细胞培养支架中支撑架的支撑口伸入所述培养容器内设置。
[000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细胞培养支架及细胞培养装置,支撑架形成有支撑口,支撑口与细胞培养纤维膜相匹配,且支撑口用于支撑固定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由此可通过支撑架上的支撑口固定支撑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当采用普通法而向培养容器内灌注细胞溶液时,细胞培养纤维膜因支撑架上支撑口的支撑将不会产生皱缩,且溶液中的细胞可均匀附着于细胞培养纤维膜上,每个细胞均能够吸收到培养基中的养分,由此降低了细胞培养和检测的难度,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点种法,普通法的接种过程简单,耗时较短,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胞培养支架中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6]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用于支撑细胞培养纤维膜(图中未示出),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用于细胞培养,所述支撑架I形成有支撑口 2,所述支撑口 2与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相匹配,所述支撑口 2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支撑架I形成有支撑口2,支撑口 2与细胞培养纤维膜相匹配,且支撑口 2用于支撑固定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由此可通过支撑架I上的支撑口 2固定支撑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当采用普通法而向培养容器内灌注细胞溶液时,细胞培养纤维膜因支撑架I上支撑口 2的支撑将不会产生皱缩,且溶液中的细胞可均匀附着于细胞培养纤维膜上,每个细胞均能够吸收到培养基中的养分,由此降低了细胞培养和检测的难度,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点种法,普通法的接种过程简单,耗时较短,效率较高。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口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多边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19]其中,支撑架I可以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中空部分即为支撑口2,细胞培养纤维膜的边沿一周固定连接于此支撑口2的一周之后,可将此环状结构整体放入培养容器内,并在培养容器内灌注细胞溶液以进行细胞培养。但是,此时,为了将支撑架I上的细胞培养纤维膜由培养容器内取出,需将镊子伸入培养容器内取出支撑架I以将细胞培养纤维膜带出,而在培养容器具有较大深度或者培养容器的开口较小的情况下,此夹取操作将极为不便。因此,为了避免此问题,优选地,支撑架I可以制作为如图1或图2所示结构,S卩,支撑架I为筒状结构,支撑口 2为筒状结构的一端开口,筒状结构的另一端开口处沿此筒状结构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挂接部3,由此可通过此挂接部3将细胞培养纤维膜挂接于培养容器开口处,当需要将此细胞培养纤维膜取出时,可采用镊子在培养容器的开口处夹住支撑架I上的挂接部3即可将细胞培养纤维膜由培养容器内部取出,相比于伸入培养容器内部进行夹取,在培养容器开口处夹取操作难度较低。
[0020]需要说明的是,挂接部3可以为如图1或图2所示围设于筒状结构的边沿一周,也可以为均匀设置于筒状结构边沿一周的多个凸起,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将支撑口 2挂接于培养容器的开口处即可。
[0021]具体地,支撑架I可以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棱柱形筒状结构或者锥台形筒状结构等等,在此不做限定。但是,为了使支撑架I上设置支撑口 2的一端能够较容易地穿过培养容器的开口伸入培养容器内,优选地,支撑架I可以制作为如图1所示的锥台形筒状结构,且锥台形筒状结构中较小底面上形成了支撑口 2,由此支撑架I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设置支撑口 2的一端,即面积较小的一端,可以较容易地伸入培养容器内。
[0022]为了方便采用镊子夹取,优选地,如图1或图2所示,挂接部3的外边沿设有向外延伸的把手4,由此可通过镊子夹住把手4的两侧以将细胞培养纤维膜由培养容器内取出或者将细胞培养纤维膜放入培养容器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由于把手4设置于挂接部3的外边沿,且向外延伸,因此若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粉尘水进入培养容器内而需在筒状结构的上端开口处盖设上盖时,把手4将不会与此上盖产生干涉。
[0023]由于细胞培养纤维膜用于支撑细胞,而支撑架I主要用于支撑此细胞培养纤维膜,因此为了防止细胞培养纤维膜上的活性细胞迀移至支撑架I上而影响了后续在细胞培养纤维膜上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将支撑架I制作为不利于细胞生长繁殖的结构。为了将支撑架I制作为不利于细胞生长繁殖的结构,优选地,支撑架I由聚乳酸熔融沉积成型,由于聚乳酸具有疏水性,而不具有亲水性,因此细胞很难贴在此材料上生长,因此不能用于支撑细胞,由此阻止了活性细胞向支撑架I上的转移。而且,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具有成型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同时由于聚乳酸材料具有无毒害等优点,使由聚乳酸熔融沉积成型后的支撑架I具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无环境污染等特性。
[00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