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涂布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657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涂布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基材表面形成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在表面具有底涂层的眼镜透镜基材上形成光致变色膜时能防止气泡混入光致变色层的旋转涂布法。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眼镜透镜是指在太阳光等含有紫外线的光照射的室外透镜迅速着色而起太阳镜的作用,在无上述光照射的室内则消色而作为透明的普通眼镜使用的眼镜,近年来其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已知有使不具有光致变色性的透镜的表面浸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方法(浸渍法)、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单体中溶解并使该单体聚合而直接得到光致变色透镜的方法(混炼法)以及用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涂布液(以下也称为光致变色涂布剂或简称为涂布液)在塑料透镜的表面设置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层(以下也称为光致变色涂层)的方法(涂布法)。这些方法中涂布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从原理上讲具有能简单地赋予任一种透镜基材以光致变色性这一优点。例如,浸渍法中必须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易于扩散的柔软基材作为基材透镜,混炼法中必须使用特殊的单体组合物以显现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而涂布法对基材没有上述限制。
涂布法一般采用如下旋转涂布法使透镜基材沿其中心轴旋转的同时,在基材表面滴加涂布液,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将涂布液延展形成均一的涂膜。
在旋转涂布法中,为了防止产品间的涂膜厚度不均并降低制造成本,须一直稳定地提供所需最低量的光致变色涂布剂。
另外,在透镜基材表面形成光致变色涂层时,虽然也可以在透镜基材上直接涂布涂布液,但为了提高各种透镜基材与光致变色涂层的粘合性,最好在透镜基材表面形成底涂层后形成光致变色涂层。此时,光致变色涂布剂一边溶解底涂层一边显现透镜基材与光致变色涂层的粘合性。但是,若未固化的光致变色涂布剂与底涂层长时间接触,则底涂层溶解,透镜基材与光致变色涂层的粘合性降低,还会有损底涂层的均一性。为了防止上述不良现象,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光致变色涂布剂的滴加和延展作业。因此,希望在10~120秒内完成从在一个透镜基材上滴加1g左右的涂布液到使其固化为止的操作。
也就是说,当考虑到工业生产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滴加一定量的涂布液。因此,工业生产中不能采用通过使用滴管等的手工作业进行的滴加操作。
为了在一定时间内滴加一定量的涂布液,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氮等)使圆筒内填充的涂布液从圆筒前端的喷嘴以一定时间吐出(参照专利文献1)。
但若连续对多个透镜基材进行吐出作业,则喷嘴顶端积存的涂布液会出现滴液(日文原文液ダレ)。为了防止滴液,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喷嘴设置止回阀并缩小喷嘴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013873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从小径喷嘴在一定时间内滴加一定量的涂布液与使用大径喷嘴的情况相比,涂布液的吐出速度(线速度)必然加快。但当线速度加快时,发现在形成的涂膜中生成大量气泡。
虽理论上尚未明确,但其原因可认为是从喷嘴吐出的液滴在下落时因环境压力的影响而顶端部凹陷,卷入气泡,到达基材表面后,卷入涂布液中的气泡依然残留。若涂布液对基材表面的润湿性高,则涂布液在基材表面迅速延展,因此即使涂布液中卷入气泡,大多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涂布液的流动而脱泡。但由于底涂层与光致变色涂布剂的润湿性差,因此不能期待这种方式的脱泡。
另外,上述光致变色涂层较厚,通常形成40μm左右的厚度。为了形成这种较厚的涂膜,使用粘度较高的涂布液作为光致变色涂布剂。若如上所述那样采用高粘度的涂布液,则上述吐出时卷入气泡的现象更常见。
上述气泡的直径为10μm左右,肉眼可见。因此,特别是对于眼镜透镜而言,若在光致变色涂层中混入气泡,则会显著降低其商品价值。
因此,人们希望开发出当以较高速度吐出高粘度涂布液并在基材表面上旋转涂布时减少、防止气泡混入所形成的涂膜中的技术。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如下所述。
(1)旋转涂布法,它是从喷嘴顶端吐出涂布液并将涂布液滴加于旋转中的基材表面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液吐出时喷嘴顶端与基材表面的距离为2.5mm以下。
(2)如(1)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液滴加时的线速度为1cm/秒以上。
(3)如(1)或(2)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中,涂布液25℃时的粘度为50~500cP。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中,基材是表面具有底涂层的眼镜透镜,涂布液由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
(5)带固化膜基材的制造方法,它是使由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得到的带涂膜基材的涂膜固化的带固化膜基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能在基材表面形成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特别是在表面具有底涂层的眼镜透镜基材上高速吐出粘度较高的光致变色涂布剂而形成光致变色涂层时,能防止气泡混入光致变色涂层。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涂布法的典型形态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喷嘴 11…圆筒 20…涂布液 30…基材 31…底涂层 40…支承装置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旋转涂布法如图1所示,从喷嘴10顶端吐出涂布液20,将涂布液滴加到旋转中的基材30表面。基材30由能旋转的支承装置40支承。
喷嘴10与填充有涂布液20的圆筒11连接。在圆筒11施加气压(氮等),形成以一定速度吐出一定量的涂布液20的结构。籍此,形成通过控制气压的开和关即可在基材表面在规定时间内滴加规定量的涂布液20的结构。在圆筒11与喷嘴10的连接部可以设置止回阀以防止滴液。
喷嘴10的形状无特殊限制,可以是所谓的尖喷嘴、弯曲喷嘴、锥形喷嘴、斜切喷嘴(chamfered nozzle)中的任一种,特别优选弯曲喷嘴和斜切喷嘴。关于喷嘴10的内径,从防止涂布液20滴液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特别优选为1.6mm~0.5mm。若喷嘴内径过大,则即使在吐出结束后未施加气压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滴液。若喷嘴内径过小,则在一定时间内吐出一定量的涂布液时,由于涂布液的吐出压力增加,使吐出时的线速度变快,结果,涂膜中含有气泡的可能性增加。
在本发明中,涂布液吐出时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为2.5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下,且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因此,使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最好是1.5~0.5mm、特别是1.2mm~0.8mm,滴加涂布液。若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超过2.5mm,则滴加过程中的涂布液卷入气泡,涂膜中有混入气泡的危险。若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太接近,则喷嘴顶端有可能与基材表面接触而损伤表面,或与涂膜表面接触而有损涂膜的均一性。另外,涂布液滴加时,基材30的转速最好保持在较低的速度(200rpm以下、优选为约100rpm)左右。若基材30的转速过高,则当液滴与基材30的表面接触时容易卷入气泡,有时导致产品不合格。
为了控制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使涂布液供给装置(包含圆筒11和喷嘴10)以及支承装置40中的任一方或双方以可升降的方式被支承。还可以设置自动测定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的装置。另外,喷嘴10以能沿基材30的径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通过在上述条件下从喷嘴10顶端吐出涂布液20,将涂布液滴加于旋转中的基材30表面,则滴加到基材30表面的涂布液在基材30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基材30表面均一延展,在基材30表面得到厚度均一的涂膜。另外,当涂布液20与基材30表面的润湿性不佳时,涂布液20有时滞留在滴加部附近。此时,用毛刷或软质膜(PET膜等)与涂布液20接触的同时使基材30旋转来延展涂布液即可。此外,在涂布液滴加结束后或涂布液延展后,为了使涂膜厚度均一,优选提高基材30的转速。此时的转速取决于涂布液的粘度等,通常为300rpm以上,优选为600rpm左右。使基材30高速旋转,则基材30有时会振动。此时若将喷嘴10顶端与基材30表面的距离保持在0.7mm以下的状态,则喷嘴10顶端有可能与基材表面接触而损伤基材表面或与涂膜表面接触而有损涂膜的均一性。因此,在基材高速旋转前优选使喷嘴10顶端与基材表面的距离间隔0.7mm以上。如上所述,使涂布液供给装置(包含圆筒11和喷嘴10)以及支承装置40中的任一方或双方以可升降的方式被支承,即可适当调节喷嘴顶端与基材表面的距离。另外,也可以将喷嘴10以能沿基材30的径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高速旋转前使喷嘴10离开基材30上部,使喷嘴顶端退至与基材表面不接触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常涂布液的吐出速度(线速度)越快,涂膜中混入气泡的可能性越高,但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条件,则即使涂布液的吐出速度快,也能防止气泡混入涂膜中。因此,在涂布液滴加时的线速度为1cm/秒以上、进而为5cm/秒以上、特别是10~70cm/秒的条件下,可特别优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另外,在涂布液滴加时的线速度不足1cm/秒的条件下,本发明当然也能防止气泡的混入。
这里,涂布液的吐出速度是指喷嘴出口部的涂布液的吐出速度,该速度由喷嘴内径、1次涂布的吐出量以及1次涂布的吐出时间来算出。本发明使用的吐出速度若用公式表示,则如下所示。
〔数1〕 吐出速度(cm/秒)=吐出量(cm3)/〔(喷嘴内径(mm)/2)2×π×吐出时间(秒)〕 通过改变喷嘴10的内径、施加于圆筒11的气压等即可适当调节涂布液的吐出速度。例如,若缩小喷嘴内径,则相同气压下的吐出速度增加。若提高气压,则相同喷嘴内径下的吐出速度变快。
如上所述,通常涂布液的粘度越高,涂膜中混入气泡的可能性越高,但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条件,则即使涂布液的粘度较高,也能防止气泡混入涂膜中。因此,将涂布液25℃时的粘度为50~500cP、进而为60~400cP、特别是70~300cP的涂布液旋转涂布时,可特别优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这里,在25℃下,用坎农-芬斯克(日语原文キャノン-フェンスケ)粘度计测定涂布液的粘度。按照JISK2283进行测定,根据得到的动粘度和事先测定的样品的比重,用式〔粘度(cP)=动粘度(cSt)×比重〕算出涂布液的粘度。
涂布液的粘度可由涂布液调整时使用的组合物的种类和组成比来控制。若添加大量低粘度的组合物,则涂布液的粘度下降。
如上所述,特别是在以高速吐出粘度较高的涂布液进行旋转涂布时,可特别优选采用本发明的涂布法。
因此,作为例如要求形成较厚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眼镜透镜的制造方法,特别优选本发明的涂布法。以下,以在光致变色眼镜透镜的制造中使用的情况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涂布法。
此时,作为基材30,可优选使用作为普通透镜使用的玻璃或树脂制的圆盘状基材。通常,塑料眼镜透镜具有曲面,随着近年来光学设计的进步,其凸面大多具有复杂的曲面形状,但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眼镜透镜作为基材30而不存在任何问题。
另外,关于基材30,在涂布涂布液之前,通过用公知的方法对被涂基材的表面进行改性,能进一步提高粘合性。作为改性方法,无特殊限制,可列举利用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电晕处理等放电处理进行的改性,使用研磨剂等通过表面研磨进行的改性、通过在碱溶液等溶液中浸渍进行的改性等。
特别是为了提高光致变色层的粘合性,优选事先在基材30表面形成底涂层31。
底涂层31可由用于此种用途的各种底涂树脂来形成,当使用后述的光致变色涂布剂(vi)时,从相对于该涂布剂的粘合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氨基甲酸乙酯类底涂树脂。这种氨基甲酸乙酯类底涂树脂在WO2004/078476中有详细记载。
另外,作为光致变色涂布剂,可以使用用于此种用途的各种涂布剂。具体可列举例如(i)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氨基甲酸乙酯低聚物中溶解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参照WO98/37115);(ii)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在由单官能、2官能以及多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组合而成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中溶解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参照美国专利第5914174号公报);(iii)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在由2种以上仅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单体组合而成的单体组合物中溶解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参照WO01/02449);(iv)由N-烷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催化剂(最好是酸性催化剂)以及光致变色化合物等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参照WO00/36047);(v)含有各特定量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胺化合物以及光致变色化合物而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含有具有硅醇基或通过水解产生硅醇基的基团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WO03/011967号小册子);(vi)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成分、聚硅氧烷类或氟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光致变色化合物而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参照WO2004/078476)等。
其中,从与上述氨基甲酸乙酯类底涂树脂的粘合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vi)的光致变色涂布剂。
但是,在具有氨基甲酸乙酯类底涂层的透镜基材的表面涂布(vi)的光致变色涂布剂时,由于未固化光致变色涂布剂与底涂层长时间接触,导致光致变色涂布剂将底涂层过度溶解,有时使底涂层的均一性受损。为了防止上述不良现象,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光致变色涂布剂的滴加和延展作业。因此,工业批量生产中,在5~30秒内对一块透镜基材滴加1g左右的涂布液。为防止滴液,使用小径的吐出喷嘴,但由于从小径喷嘴在一定时间内滴加一定量的涂布液与使用大径喷嘴的情况相比涂布液的吐出速度(线速度)必然增加,所以有时导致气泡混入涂膜。
但即使在上述情况下,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涂布法,也可以防止气泡混入涂膜。
接着,用规定的方法将基材上形成的涂膜固化,得到带固化膜的基材。涂膜的固化方法因涂膜的组成而各异,例如当采用上述(vi)的光致变色涂布剂时,优选同时采用紫外线固化和热固化来进行固化。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能在基材表面形成不含气泡的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特别是在表面具有底涂层的眼镜透镜基材上高速吐出粘度较高的光致变色涂布剂形成光致变色涂层时,能防止气泡混入光致变色涂层。因此,有助于提高光致变色眼镜透镜的生产率。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透镜基材和底涂剂成分。
〔透镜基材〕 ·CR(烯丙基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50) ·MRA(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60) ·MRB(硫代氨基甲酸乙酯类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67) ·TE(环硫类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71) ·SPL(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54) ·SE(甲基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透镜;折射率=1.60) 〔底涂剂成分〕 ·竹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湿固化型底涂剂“タケシ一ルPFR402TP-4” ·竹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湿固化型底涂剂“タケシ一ルPFR4” ·阿鲁普斯(ァルプス)化学公司制湿固化型底涂剂“氨基甲酸乙酯底涂剂06” ·三井武田化学株式会社制湿固化型底涂剂“タケネ一トM-402P”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湿固化型底涂剂“バ一ノックDM652”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U6A氨基甲酸乙酯低聚物六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公司U-6HA) ·EB6A聚酯低聚物六丙烯酸酯(大赛路·UCB公司EB1830)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BPE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五乙氧基苯基)丙烷 ·9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532) ·BPE低聚物平均分子量776的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二醇苯基)丙烷 〔光致变色化合物〕

〔聚合引发剂〕 ·CGI1800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的混合物(重量比3∶1) ·CGI1870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的混合物(重量比3∶7) 〔稳定剂〕 ·LS765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均化剂〕 ·SiL1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L7001”(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 ·SiL2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FZ2104”(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 〔硅烷偶联剂〕 ·TSL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1) 透镜基材采用CR(烯丙基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50)。将该透镜基材用丙酮充分脱脂,掺入各50重量份的作为底涂剂的竹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湿固化型底涂剂“タケシ一ルPFR402TP-4”和乙酸乙酯,再在该混合液中添加0.03重量份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均化剂“FZ-2104”,在氮氛围气下充分搅拌直至均匀,制得底涂剂组合物(A)。将其用MIKASA制旋转涂布机1H-DX2在CR表面旋转涂布。将该透镜在室温下固化15分钟,制得具有底涂层的透镜基材。
接着,将约1g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在上述具有底涂层的透镜基材的表面上旋转涂布。此时的旋转涂布条件如下所述。将透镜基材在100rpm下保持约25秒,在此期间用13秒吐出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同时用PET膜将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向透镜基材外周部推展(步骤1)。然后,用6秒使转速从100rpm上升到600rpm(步骤2),使600rpm保持10秒(步骤3),然后用2秒使转速从600rpm下降到0rpm(步骤4)。透镜基材与配料喷嘴的距离最初调节至1mm,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吐出结束后,在该距离保持于1mm的状态下,使配料喷嘴从透镜基材中心向透镜基材之外移动。该配料喷嘴的移动在步骤1的过程中实施。
作为此时的配料喷嘴,采用内径为0.84mm的三荣科技(サンェィテック)株式会社制弯曲喷嘴,用13秒将约1g涂布液喷吐到上述具有底涂层的透镜基材的表面。此时涂布液的吐出速度为14cm/秒。
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采用下述组合物(I)。将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五乙氧基苯基)丙烷/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平均分子量532)/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低聚物六丙烯酸酯(大赛路UCB公司、EB-183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按40重量份/15重量份/25重量份/10重量份/10重量份的配比掺合。在该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混合物100重量份中加入具有下述式
所示结构的光致变色化合物(PC1)2.0重量份、
具有上式所示结构的光致变色化合物(PC2)0.6重量份、
具有上式所示结构的光致变色化合物(PC3)0.4重量份,充分混合后,添加作为聚合引发剂的CGI1800{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的混合物(重量比3∶1)}0.5重量份、作为稳定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5重量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7重量份以及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均化剂(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L-7001”0.1重量份,充分混合。所得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在25℃时的粘度为130cP。
在氮气氛围气中,用透镜表面的405nm时的输出功率调至130mW/cm2的金属卤素灯,对表面经过涂布的透镜照射3分钟,使涂膜固化后,进一步用120℃的恒温器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光致变色固化薄膜。所得薄膜的膜厚可由旋转涂布的条件来调节。本发明将光致变色固化薄膜的膜厚调为40±1μm。关于按上述操作制得的具有光致变色固化膜的透镜基材的外观的评价,向具有固化膜的透镜基材照射高压汞灯的光,在白纸上映射其投影面,观察并评价透镜中心(光致变色组合物最先涂布的位置)的投影面。评价标准如下。
好未观察到任何缺陷。
不好观察到气泡等缺陷。
用上述方法制作的透镜基材的外观的评价为“好”。
作为该具有光致变色固化膜的透镜基材的光致变色特性的评价,用以下方法测定发色浓度。
在得到的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透镜上,用浜松光子学制氙灯L-2480(300W)SHL-100,介以紫外线透射滤光片UV22和红外线吸收滤光片HA50(均由HOYA株式会社制),在20℃±1℃、聚合物表面的光束强度365nm=2.4mW/cm2、245nm=24μW/cm2的条件下照射120秒,使其发色,用大塚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分光光度计(瞬间多通道光探测器MCPD3000)求出此时的最大吸收波长。求出该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ε(120)}和未处于光照射状态的固化体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ε(0)}之差{ε(120)-ε(0)},将其作为发色浓度。可以说该值越高,光致变色性越好。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具有光致变色固化膜的透镜基材的发色浓度在588nm的最大吸收波长下为1.05,显示出良好的光致变色特性。
然后对粘合性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下将具有光致变色固化膜的透镜基材在100℃的沸水中浸渍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在30分钟内进行划格试验。评价标准如下。
A不剥离 B剥离不足5% C剥离5%以上但不足15% D剥离15%以上 用上述方法制作的透镜基材的粘合性为A。
(实施例2-15) 按照与实施例1中制备底涂剂组合物(A)时同样的方法,将表1所示的成分混合,得到底涂剂组合物(B)~(G)。按照与实施例1中制备光致变色组合物(I)时同样的方法,将表2所示的成分混合,得到光致变色组合物(II)~(V)。然后,用表4所示的透镜基材、底涂剂组合物以及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除了将涂布条件、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涂布时透镜基材与配料喷嘴的距离、吐出速度按表3所示进行更改外,其余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光致变色固化膜,进行外观评价、光致变色特性评价以及粘合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1-5) 用表4所示的透镜基材、底涂剂组合物以及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除了将涂布条件、光致变色组合物涂布时透镜基材与配料喷嘴的距离、吐出速度按表3所示进行更改外,其余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光致变色固化膜,进行外观评价、光致变色特性评价以及粘合性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1〕 [表2]


上述实施例表明,当吐出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时具有底涂层的透镜与涂布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的喷嘴之间的距离为0.3mm-2.5mm时,可以得到外观、光致变色特性和粘合性良好的具有光致变色固化膜的透镜基材。
另一方面,如比较例1-5所示,当具有底涂层的透镜与涂布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的喷嘴之间的距离为3.0mm以上或0.1mm以下时,虽然光致变色特性和粘合性良好,但涂布了光致变色聚合性组合物处的外观不佳。
权利要求
1.旋转涂布法,它是从喷嘴顶端吐出涂布液并将涂布液滴加于旋转中的基材表面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
涂布液吐出时喷嘴顶端与基材表面的距离为2.5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液滴加时的线速度为1cm/秒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液25℃时的粘度为50~500cP。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基材是表面具有底涂层的眼镜透镜,涂布液由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
5.带固化膜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涂布法得到的带涂膜基材的涂膜固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以较高速度吐出高粘度涂布液并在基材表面上旋转涂布时减少、防止气泡混入所形成的涂膜中。本发明涉及的旋转涂布法是从喷嘴顶端吐出涂布液并将涂布液滴加于旋转中的基材表面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均一涂膜的旋转涂布法,其特征在于,涂布液吐出时喷嘴顶端与基材表面的距离为2.5mm以下。
文档编号B05D1/40GK101346190SQ20068004883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森力宏, 深田典行 申请人:德山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