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粘着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025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面粘着胶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发泡体基材为中芯的两面粘着胶带。
背景技术
在电子笔记本、手机、PHS、照相机、音乐播放器、电视等便携式电子器件中,以信息 显示部的保护面板与壳体的贴合为代表,在各种部件、模块的固定方面使用两面粘着胶带。 为了确保在市场中的竞争优越性,而追求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其中之一,追求着赋予防水性 功能。作为用于电子器件的部件的固定用的粘着胶带,公开了 例如,在-40 _15°C的 温度范围具有损耗正切(tanS)的极大值的、对于特定的被粘体的面粘接强度为19N/cm2 以上的粘着剂层设置于支撑体的两面的两面粘着薄片(参考专利文献1)。该两面粘着薄 片,通过具有特定的粘着剂层,因而具有良好的粘接力,具有难以发生由物体的落下时的冲 击所导致的部件的脱落这样的优异的耐冲击性。但是,如保护面板和壳体的粘接、壳体和壳 体的粘接那样,在刚体彼此的接合中,就该两面粘着薄片而言,由于在与被粘体的接合面上 难以获得完全的密合,有时有微小的空隙时就会发生浸水。作为密合性优异的两面粘接胶带,公开了如下两面粘接胶带,其以发泡体为基材、 具有显示损耗正切(tanS)的极大值的温度为_25°C以下的、在0°C的保持试验中的保持 时间为24小时以上的丙烯酸系粘着剂层(参考专利文献2)。就该两面粘接胶带而言,对 被粘体的密合为优异,即使在部件彼此的粘接时,也可将部件间适宜地接合。但是,仅单独 地将发泡体用作基材的话,便难以在部件和粘接剂层的界面抑制至微小的空隙,即使该界 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可被水浸入的空隙、浮起(浮豸),由于会从那里扩大水的侵入路,因而 难以实现防水性。特别地,在便携式电子器件用途中,根据近年的大屏幕化所伴随的狭框架 化、进一步的薄型化的要求,在追求着狭窄的胶带宽度、薄的胶带厚度的情况下,难以赋予 充分的防水性。另外,就便携式电子器件等而言,为了提高制造时的成品率,有时会将未成功地接 合于未完成品的两面粘着胶带、部件等进行剥离(再加工),有时会为了将完成品进行修理 或再生、再利用而将壳体、部件进行分离 分解 解体,但就以往的发泡体基材的两面粘着 胶带而言,由于发泡体基材容易发生层间损坏,容易残留于部件表面,且去除困难,因此降 低了从壳体、部件去除两面粘着胶带之后重新贴合新的两面粘着胶带的作业的效率,壳体、 部件、制品的成品率,以及再循环率。但是,就以往的发泡体基材而言,虽然追求着在厚度方向压缩时的软度(压缩强 度),但没有对于在厚度方向拉伸的情况下的强度(层间强度)的概念。另外,单独地降低 粘着剂的粘接力的情况下,由于与被粘体的密合性也降低,因而难以赋予充分的防水性。专利文献1 特开2005-187513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5-2813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与被粘体的粘接性、跟随性 良好,并且再加工(rework)适应性和再剥离性优异。另外,除了上述课题以外,还提供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具有优异的防水功能,是 适用于电子器件用途的防水用的两面粘着胶带。进一步,除了上述课题以外,还提供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 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用途的防水用的两面粘着胶带。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 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的柔软性和层间强度 的发泡体基材来作为基材以及配合了特定的组成的粘着剂,即使在刚体彼此的贴合时,也 可实现两面粘着胶带与被粘体之间的优异的密合性和再加工适应性、再剥离性,进而可有 效地防止水的浸渍,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上具有粘着剂层的 两面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前述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为12N/cm以上,25%压缩强度为 30 170kPa,前述粘着剂层由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 有将碳原子数为4 12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 有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聚合松香酯(rosin ester)系粘着赋予树脂。发明效果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由于难以发生发泡体基材的层间损坏,另外即使在产生 了层间裂痕的情况下,粘着剂也不会残留于部件表面而容易剥离,因此,在便携式电子器件 等的制造时,将未成功地接合于未完成品的两面粘着胶带、部件等进行剥离(再加工)的情 况下,以及在为了对便携式电子器件等完成品进行修理或再生、再利用而将壳体、部件进行 分离 分解 解体的情况下,可改善从壳体、部件去除两面粘着胶带之后重新贴合新的两面 粘着胶带的作业的效率,壳体、部件、制品的成品率以及再循环率。进一步,显示出与被粘体的适宜的密合性,可有效地防止水从密合间隙的浸入,具 有优异的防水功能。因此,对于薄型化提高、壳体内的容积限制严格、难以另行设置水密封 手段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等而言,也可有效地赋予防水功能。


图1表示跟随性试验用的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的概念图。图2表示跟随性试验用的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的概念图。图3从断面方向,对跟随性试验的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与带高低差的 丙烯酸板的贴合状态进行观察的概念图。图4表示防水性试验2用的试验片的概念图。图5以丙烯酸板朝下的方式将测定台防水性试验2用的试验片装载于U(^ ) 字形测定台6 (厚度5mm的铝制)上的状态下,从测定台6的底面侧进行观察的概念图。图6表示施加落下冲击的操作的概念图。图7表示气密性试验的试验片的概念图。
图8表示向试验片施加压力的操作的概念图。附图标记说明1两面粘着胶带2丙烯酸板3高低差(段差)用的粘着胶带4评价跟随性的部位5 ABS 板6用击芯撞击的地方7落下冲击用击芯8 U字形测定台9开孔丙烯酸板10厚度3mm的丙烯酸板11氮气导入管12 氮气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上具有粘着剂层的两面粘 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前述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为12N/cm以上,25%压缩强度为30 170kPa,前述粘着剂层由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有将 碳原子数为4 12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的 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发泡体基材]本发明使用的发泡体基材为层间强度为12N/cm以上,优选为15 40N/cm,更优 选为18 35N/cm的发泡体基材。通过使用层间强度为该范围的发泡体,即使在柔软的发 泡体基材产生了基材的层间裂痕的情况下,也可赋予两面粘着胶带的易剥离性。这里,就层间强度而言,首先在要评价层间强度的发泡体的两面,贴合各1张厚度 为50 y m的强粘着性的粘着剂层之后,在40°C熟化48小时,制成层间强度测定用的两面粘 着胶带。接着,在23°C 50% RH的环境下,用2kg的辊(roll),在不锈钢板(表面用#360 号的耐水研磨纸进行了极细线纹化(hairline)处理)上,将在一侧的粘着面上内衬有厚度 为25 pm的聚酯膜的2cm宽、10cm长(聚烯烃系发泡体的流动方向)的两面粘着胶带试样进 行1个往复的加压贴附,在40°C放置48小时。在23°C放置24小时后,测定在23t>50% RH的环境下,以300mm/min的拉伸速度,在90度方向上,将发泡体撕裂时的强度。本发明使用的发泡体基材为25%压缩强度为30 170kPa,优选为40 150kPa 的发泡体基材。通过使用25%压缩强度为该范围的发泡体基材,具有与被粘体的优异的密 合性,特别地对于具有凹凸形状、粗糙面的被粘体,也适宜地跟随而具有优异的密合性。另 外,就该压缩强度的发泡体基材而言,由于具有适度的缓冲性,贴附时的压力便集中于接合 部,从而容易挤出存在于粘接界面的空气,因此在刚体彼此的接合方面,也可实现不产生 水进入的空隙的、优异的密合性。
这里,就25%压缩强度而言,将切断成50mm见方的试样叠合至厚度为约10mm。用 面积大于试样的板夹住试样,在23°C下以lOmm/min的速度将试样压缩为约2. 5mm(原厚度 的25%量),停止,测定经过20秒后的强度。就本发明使用的发泡体基材而言,发泡体基材的拉伸模量(引張弾性率)为200N/ cm2以上。单位宽度的拉伸强度为lON/cm以上,优选为12. 5N/cm以上,更优选为14N/cm以 上。另外,切断伸度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为100 1000%,优选为300 700%。通过使 用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切断伸度为该范围的发泡体基材,即使为发泡了的柔软的基材,也 可抑制两面粘着胶带的加工性的恶化、破碎,贴附作业性的降低。另外,在剥离两面粘着胶 带时,难以产生发泡体的层间损坏,即使在产生了层间裂痕的情况下,也可赋予两面粘着胶 带的易剥离性。这里,前述的拉伸模量、单位宽度的拉伸强度为使用滕喜龙(f >〉口 > )拉伸 试验机,在23°C 50% RH的环境下,在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测定条件下,对标线长度 2cm(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宽度1cm的样品进行测定而获得的最大强度。通过使本发明所使用的发泡体基材的发泡结构为独立气泡结构,由于可有效地防 止来自发泡体基材的切断面的浸水,因而优选。形成独立气泡结构的气泡形状虽然没有特 别限定,但是,相比于发泡体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而言,流动方向、宽度方向、或这两 个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较长的形状的独立气泡,由于具有适度的缓冲性,因而优选。发泡体基材的发泡倍率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容易将层间强度、压缩强度等调 整为上述范围,容易实现兼顾与被粘体的优异的密合性和剥离容易度的方面考虑,为2 12倍,优选为2 8倍,更优选为2. 4 5倍。就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而言,虽然取决于发泡体的厚度,但适 宜为1 200iim,优选为5 150iim,更优选为10 100 y m。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和宽 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优选为1.2 70011111,更优选为10 500 iim,进一步优选为100 400 u m。通过使平均气泡直径为该范围,即使在两面粘着胶带的宽度变得狭窄的情况下,也 容易维持独立气泡,可适宜地遮断来自发泡体基材断面的浸水路径。平均气泡直径的比率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 径相对于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的比(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厚度方 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优选为1. 2 15,更优选为2 9。另外,发泡体基材的宽度方向的平 均气泡直径相对于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的比(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 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优选为1. 2 15,更优选为2 11。另外,进一步优选,流 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皆为上述比率范围。当该比率为1.2以上时,由于容易确保厚度方向的 柔软性,因此提高了跟随性。另外,当为15倍以下时,不易发生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和宽 度方向的柔软性或拉伸强度的不均勻现象。进一步,以流动方向为1时,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的比率优选为 0. 25 4倍,更优选为0. 33 3倍。当为上述比率范围时,不易发生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 向和宽度方向的柔软性或拉伸强度的不均勻现象。发泡体基材的宽度方向和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根据下述的要领来测定。首 先,将发泡体基材在宽度方向、流动方向都切断为1cm。接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将所 切断的发泡体基材的切断面中央部分放大50倍之后,对发泡体基材的宽度方向或流动方向的断面进行拍照,使发泡体基材的切断面在该基材厚度方向的全部长度上都被容纳于照 片中。在所获得的照片中,测定出流动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放大前的实际长度为2mm部分的 切断面中所存在的全部的气泡直径,根据其平均值来算出平均气泡直径。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根据下述的要领来测定。首先,测定由 SEM进行拍照的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接着,与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测定相 同的条件下进行SEM拍照。接着,在所获得的照片中,通过目视来计数出发泡体基材的任意 的部位所存在的厚度方向的气泡数,通过以下式子来算出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ym)=发泡体基材的厚度(Pm)/气泡的个数在任意的3部位对其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压缩强度和拉伸模量等,可通过所使用的基材的原材料、 发泡结构来适宜调整。本发明使用的发泡体基材的种类,只要为具有上述层间强度、压缩 强度,拉伸模量等的发泡体基材,就不受特别限制,可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乙烯_丙烯共 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构成的聚烯烃系发泡体,聚氨酯系发泡体,由丙烯酸系橡 胶、其它的弹性体等构成的橡胶系发泡体等,其中,由于容易制备出对被粘体表面的凹凸的 跟随性、缓冲吸收性等优异的薄的独立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基材,因此可优选使用聚烯烃系 发泡体。发泡体基材的厚度虽然只要根据使用形态来适宜调整即可,为50 1200 y m。在 电子器件的部件的固定用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小型、薄型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的情况下,由于 追求着薄的胶带厚度,因此基材厚度优选为50 500 u m,更优选为70 400 u m。就这样的发泡体基材而言,可举出如下获得的交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将聚烯 烃系树脂和热分解型发泡剂等供给于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从挤出机挤出成为片状而形成 发泡性聚烯烃系树脂薄片,使用电子射线对其进行交联之后,进行发泡、延展、薄片化,从而 获得。关于聚烯烃系树脂,可使用以往公知的聚烯烃系树脂,但优选为含有40质量%以上 的、通过使用包含四价过渡金属的茂金属化合物而获得的聚乙烯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 另外,也可通过在使该发泡体发泡后,将该发泡薄片在厚度方向切片后,用热辊进行延展、 结皮(皮 ),从而制造。在发泡体基材中,根据需要可向树脂中任意地添加如下公知的添加剂增塑剂,软 化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玻璃、塑料制的纤维 空心微球(balloon) 珠 金属粉末等填充 剂,颜料 染料等着色剂,流平剂,增粘剂,拒水剂,消泡剂等。就发泡体基材而言,为了提高与粘着剂层或其它层的密合性,也可进行电晕处理、 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热风处理、臭氧 紫外线处理、易粘接处理剂的涂布等表面处理。 就表面处理而言,通过使基于润湿试剂的润湿指数为36mN/m以上,优选为40mN/m以上,进 一步优选为48mN/m以上,可获得与粘着剂的良好的密合性。[粘着剂层]构成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由丙烯酸系 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有将碳原子数为4 12的(甲基)丙 烯酸酯和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聚合松香酯 系粘着赋予树脂。作为碳原子数为4 12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 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 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单体,可使用它们的1种或2种以上。其中, 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 8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丙烯酸正丁酯,由于容易确保与被粘 体的密合性,并且凝聚力、对皮脂类的耐受性优异,因而优选。丙烯酸正丁酯的含量优选在 全部的碳原子数为4 12的(甲基)丙烯酸酯中占60质量%以上,更优选占90质量%以 上。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优选在构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单体 成分中占80 98. 5质量%,更优选占90 98. 5质量%。作为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可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甲 基)丙烯酸二聚物、巴豆酸、环氧乙烷改性琥珀酸丙烯酸酯等,其中优选将丙烯酸用作共聚 合成分。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为构成丙烯酸系共聚物 的单体成分中的0.5 10.0质量%,更优选为1.5 5.0质量%。进一步,就构成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组合物所使用的丙烯 酸系共聚物而言,优选将分子内具有叔酰胺骨架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理由 在于可使凝聚力优异并且可抑制粘接力过度提高,因而对于作为电子器件的壳体、部件等 材料的聚苯乙烯、ABS、丙烯酸类、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氨酯、酚树脂等树脂,不 锈钢、铝、镀锌钢板等金属,玻璃等而言,可兼顾良好的密合性和再加工适应性、以及再剥离 性。作为分子内具有叔酰胺骨架的乙烯基单体,可使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 己内酰胺、丙烯酰基吗啉、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等等,其中优选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作 共聚合成分。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分子内具有叔酰胺骨架的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为构成丙 烯酸系共聚物的单体成分中的0. 5 5. 0质量%,更优选为1. 5 3. 0质量%。另外,将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用作本发明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交联剂的情况 下,作为具有与其反应的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优选使用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具有羟基的乙烯基单体,可使用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 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等等的含羟 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 基丁酯。与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反应的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为构成丙烯酸系共聚 物的单体成分的0. 01 1. 0质量%,特别优选为0. 03 0. 3质量%。作为其它的乙烯基单体,可举出乙酸乙烯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等含磺 酸基单体;碳原子数为1 3的(甲基)丙烯酸酯、碳原子数为13以上的(甲基)丙烯酸 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乙烯等公知的乙烯基单体。其它的乙烯基单体的含量优选为构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单体成分中的1. 5 20 质量%,更优选为1.5 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 8质量%。通过以该范围来含有,可 容易将粘着剂的凝聚力、保持力、粘接性调整为适宜的范围。丙烯酸系共聚物可通过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公知的聚合方法来共聚合而获得,但从粘着剂的耐水性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聚 合的引发方法也可任意地选择如下方法使用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等过氧化物 系,偶氮二异丁腈等偶氮系的热聚合引发剂的热引发方法;使用了苯乙酮系、苯偶姻醚系、 苯偶酰缩酮系、酰基氧化膦系、苯偶姻系、二苯甲酮系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照射引发方 法;电子射线照射方法。就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分子量而言,由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的、以标准 聚苯乙烯换算计的重均分子量为40 160万,优选为60 120万。本发明使用的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中,为了兼顾与被粘体的密合性和再加工适 应性、再剥离性,因此优选使用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的 软化点为100 180°C,优选为120°C 160°C。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而言,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的配合量为 10 40质量份、优选为13 30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可使 用1种或2种以上。另外,本发明使用的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中,出于调整与被粘体的密合性和再 加工适应性、再剥离性的目的,可使用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以外的1种以上的粘着 赋予树脂。作为其它的粘着赋予树脂,可例示松香系、聚合松香系、松香酚系、稳定化松香 酯系、歧化松香酯系、加氢松香酯系、萜烯系、萜烯酚系、石油树脂系、(甲基)丙烯酸酯系树 脂等。使用于乳液型的粘着剂组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乳液型的粘着赋予树脂。其中,优选歧化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松香酚系粘着赋予树脂,加氢松香酯系粘 着赋予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特别优选软化点为60 130°C的歧化松香酯系粘着 赋予树脂。使用其它的粘着赋予树脂时的配合量,优选为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 的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的配合量以下,更优选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的 粘着赋予树脂的总量为10 30质量份。通过使两方的比率为该范围,容易确保与被粘体 的密合性。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中,为了提高粘着剂层的凝聚力,优选对粘着剂进行交联。 作为这样的交联剂,可列举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氮 丙啶系交联剂等。其中,优选在聚合结束后添加而进行交联反应的类型的交联剂;优选富有 与(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反应性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和环氧系交联剂;从提高与发泡 体基材的密合性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萘撑-1,5-二异氰酸酯、六 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改性甲苯二 异氰酸酯等。特别优选的是3官能的聚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作为3官能的异氰酸酯系化合 物,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三苯基甲烷异氰酸酯等。作为交联度的指标,使用了 对粘着剂层浸渍于甲苯24小时后的不溶部分进行测 定的凝胶分数(分率,gel fraction)的值。凝胶分数优选为25 70质量%。更优 选为30 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3 55质量%的范围时,凝集性和粘接性皆为良好。需要说明的是,凝胶分数的测定基于下述。在剥离薄片上,使干燥后的厚度为 65 P m地涂布粘着剂组合物,在100°C干燥5分钟、在40°C熟化2日,切成50mm见方,将其作为试样。接着,预先测定上述试样的甲苯浸渍前的重量(G1),用300目的金属网,将在23°C 在甲苯溶液中浸渍24小时后的试样的甲苯不溶部分进行过滤,从而分离,测定在110°C干 燥1小时后的残渣的重量(G2),按照下式来求出凝胶分数。凝胶分数(质量%) = (G2/G1) X 100作为添加剂,根据需要,可向粘着剂组合物中任意地添加增塑剂,软化剂,抗氧化 剂,玻璃、塑料制的纤维 空心微球 珠 金属粉末等填充剂,颜料 染料等着色剂,流平剂, 增粘剂,拒水剂,消泡剂等公知的添加剂。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所使用的粘着剂层而言,在频率1Hz下显示损耗正切 (tan 6 )的极大值的温度优选为-30°C 10°C。特别是想要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耐落下冲击 性之时,更优选为-30°C 0°C,进一步优选为-25°C -5°C。另外,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在频率1Hz下显示损耗正切(tan 6 )的极大 值的温度优选为-30°C 20°C,更优选为-30°C 10°C,进一步优选为-25°C 5°C。另外, 在频率1Hz时的损耗正切(tan 6 )的极大值为1. 0以下,优选为0. 8以下。通过使粘着剂 层的显示损耗正切的极大值的温度或两面粘着胶带的损耗正切的极大值和显示极大值的 温度为该范围,便可容易赋予常温下的与被粘体的良好的密合性、0°C以下的低温环境下 的耐落下冲击性。这里,关于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所使用的粘着剂层在频率1Hz时的储能模量 (G’),只要满足上述损耗正切(tanS)的范围,就没有特别规定,但是,当20°C的储能模量 (G’ )为2.6X105Pa以上,优选为3.0X105Pa以上时,可在如下情况下容易地赋予耐受性 (气密性)气密性高的电子器件因机器温度上升所伴随的内压的上升的情况;水深lm的 水压(0. llMPa)以上的力从按压剥离(押L剥力5 t )方向施加于由两面粘着胶带固定的部 件的情况。损耗正切(tan 6 ),从通过基于温度分散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而获得的储能模量 (G’ )、损耗弹性模量(G”),根据tan 6 = G”/G’的式子求出。根据基于温度分散的动态粘 弹性测定,可获得某频率下的损耗正切(tanS)的极大值和显示极大值的温度。动态粘弹性特性,可通过适宜选择出构成粘着剂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中所使用的单 体的种类、其比率,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其使用量,交联剂,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等粘 着赋予树脂的种类、使用量,聚合方法等来调整。这里,就前述的粘着剂层的动态粘弹性特性而言,根据特定频率、特定温度时的动 态粘弹性谱的损耗正切、或损耗正切和储能模量来规定,进一步,根据特定频率时的、动态 粘弹性谱的显示损耗正切的极大值的温度,或损耗正切的极大值来规定。在动态粘弹性的 测定中,使用粘弹性试验机(Rheometric公司制,商品名Ares2KSTD),在该试验机的作为 测定部的平行圆盘之间夹入试验片,以频率1Hz测定从-50°C至150°C的储能模量(G’ )和 损耗弹性模量(G”)。就试验片而言,将粘着剂层或两面粘着胶带形成为厚度约2mm,夹于平 行圆盘之间,进行测定。就本发明使用的粘着剂层的厚度而言,从即使在制成薄型的胶带的情况下也容易 确保与被粘体的密合性以及再加工适应性、再剥离性的方面考虑,单面的厚度优选为10 100 y m, Mitit为 30 ~ 80 u m。作为本发明使用的剥离薄片,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例示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膜等的合成树脂膜,纸,无纺布,布,发泡薄片、金属箔,以及它们的层压体等的基材的至 少单面上,实施了用于提高从粘着剂剥离的剥离性的有机硅系处理、长链烷基系处理、氟系 处理等剥离处理的剥离薄片。其中,优选为在层压了聚乙烯的纸、和聚酯膜的单面,实施了有机硅系剥离处理 的剥离薄片。[两面粘着胶带]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通过使用上述发泡体基材和粘着剂层,显示出与 被粘体的适宜的密合性,难以发生发泡体基材的层间损坏,另外由于即使在产生了层间裂 痕的情况下,粘着剂也不会残留于部件表面从而容易剥离,因此,在便携式电子器件等的 制造时,将未成功地接合于未完成品的两面粘着胶带、部件等进行剥离(再加工)的情况 下,以及在为了对便携式电子器件等完成品进行修理或再生、再利用而将壳体、部件进行分 离 分解 解体的情况下,可改善从壳体、部件去除两面粘着胶带之后重新贴合新的两面粘 着胶带的作业的效率,部件等的成品率以及再循环率。进一步,在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器件 的部件的固定方面,可有效地防止水从密合间隙的浸入,具有优异的防水功能。作为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的实施方式,基本结构为以发泡体基材为中芯,在该 基材的两面设置有粘着剂层的结构。基材与粘着剂层之间可直接地层叠,也可具有其它的 层。这些形态只要根据使用用途来适宜选择即可,进一步赋予胶带以尺寸稳定性、拉伸强度 的情况下,可设置聚酯膜等的层压层;赋予胶带以遮光性的情况下,可设置遮光层;确保光 反射性时,可设置光反射层。在设置有这些其它的层的情况下,使用防水性的层作为该其它 的层。作为层压层,可使用以聚酯膜为代表的各种树脂制膜。从发泡体基材的跟随性的 方面考虑,它们的厚度优选为1 16 i! m,更优选为3 12 i! m。作为遮光层,可简便地使用由具有颜料等着色剂的油墨形成的遮光层,由黑油墨 形成的层,由于遮光性优异,因而优选使用。作为反射层,可简便地使用由白色油墨形成的 层。作为这些层的厚度,优选为2 20 y m,其中更优选为4 6 y m。通过使厚度为该范围, 难以产生由油墨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基材的卷曲,胶带的加工性良好。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可根据公知惯用的方法来制造。可列举出例如,直接地在 发泡体基材上,或者在层叠于发泡体基材上的其它的层的表面上,将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 物进行涂布、干燥的直接印法(直写法);或在剥离薄片上将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涂布、 干燥之后,贴合于发泡体基材、其它的层的表面的转印法。优选为,在剥离薄片上将丙烯酸 系粘着剂组合物涂布、干燥后,贴合于发泡体基材、其它的层的表面的转印法。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的厚度根据使用形态来适宜调整即可,为70 1400i!m。 在电子器件的部件的固定用的情况下,特别是小型、薄型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的情况下,由于 要求薄的胶带厚度,因而优选100 600 u m,特别优选120 i! m 500 u m。通过使胶带厚度 为该厚度,还可适宜地适用于薄型 小型的便携式电子器件,另外可实现良好的防水功能。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通过下述测定条件测定的面粘接强度1,优选为 100N/4cm2以上,更优选为130N/4cm2以上。上述面粘接强度1的测定条件如下。1)在23°C,在厚度2mm的5cm见方的丙烯酸板上,平行地贴附2张的宽度5mm长
11度4cm的两面粘着胶带。2)接着,将由1)制成的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以丙烯酸板的中心与ABS 板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贴附于在中心部设置有直径Icm的孔的厚度2mm、10X15cm的长方 形的平滑的ABS板上,以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1小时,作为试验 片。3)从试验片的ABS侧通过ABS板的孔,用安装有直径8mm的不锈钢制探头的拉伸 试验机,以lOmm/min将丙烯酸板进行按压,测定出剥离丙烯酸板的强度。 另外,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根据下述测定条件测定的面粘接强度2优 选为250mJ以上,更优选为350mJ以上。上述面粘接强度2的测定条件如下。1)将两面粘着胶带切断成2cm见方之后,贴附于厚度2mm、2cm见方的丙烯酸板。2)将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以丙烯酸板的中心部与聚酰胺板的中心部一 致的方式,贴附于在中心部具有直径Icm的孔的、厚度2mm的4cm见方的聚酰胺板(添加 有40质量%玻璃纤维)上,以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 为试验片。3)将试验片设置于外形4cm见方的高度3cm、厚度5mm的不锈钢制的台座,并使聚 酰胺侧朝上。4)通过聚酰胺侧的孔,朝向丙烯酸板,使头端具有直径5mm、长度Icm的突起的重 量IOOg的黄铜制圆锥从高度IOcm起,以IOcm间隔来连续落下(每1阶段3次),测定在 试验片确认出胶带的剥离、损坏时的高度。5)根据测定结果来算出落下能量mJ( = 9.8X高度(m) X IOOg)。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即使为薄的胶带厚度也显示出与被粘体的良好的 粘接性和跟随性以及再加工适应性和再剥离性。因此,在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等的制造时的 成品率而将未成功地接合于未完成品的两面粘着胶带、部件等进行剥离(再加工)的情况 下,或在为了将完成品进行修理或再生、再利用而将壳体、部件进行分离·分解·解体的情 况下等,也因为容易去除两面粘着胶带,因而提高了 重新贴合作业效率,部件、制品的成品 率和再循环率。作为具体的使用形态,可适宜地用于在电子笔记本、手机、PHS、照相机、 音乐播放器、电视等电子器件方面的,信息显示部的保护面板与壳体的贴合,壳体彼此的贴 合,壳体和片状数字键、触摸板等输入装置的贴合,壳体和装饰用薄片的贴合,其它各种部 件、模块的固定等。另外,就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即使为薄的胶带厚度也显示出与被粘体的 适宜的密合性,可有效地防止水从密合间隙的浸入,具有优异的防水功能。因此,对于薄型 化提高、壳体内的容积限制严格、难以另行设置水密封手段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等而言,也可 有效地赋予防水功能。作为具体的使用形态,可适宜地用于在电子笔记本、手机、PHS、照相 机、音乐播放器、电视等便携式电子器件方面的,信息显示部的保护面板与壳体的贴合,壳 体彼此的贴合,壳体和片状数字键、触摸板等输入装置的贴合,壳体和装饰用薄片的贴合, 其它各种部件、模块的固定等。另外,对于使用了橡胶制密封圈(packing)、垫圈、封闭剂 等以往的水密封手段的部分,也可在有效地赋予防水功能的同时,容易将壳体、部件进行分 离·分解·解体,以将完成品进行修理或再生、再利用。
实施例(粘着剂溶液A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丁酯93. 54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2. 2质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 酮1. 2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 06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偶氮二异丁腈 0. 1质量份,溶解于由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构成的溶剂中,在6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 重均分子量为7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 100质量份,添加荒川化学公司制PENSEL(《聚合松香的季戊四醇酯,软化点 135°C )15质量份、荒川化学公司制SUPER ESTER( U一 T^ A ) AlOO (歧化松香的甘 油酯,软化点100°C ) 12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为40%的 粘着剂溶液A。(粘着剂溶液B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丁酯74. 9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0质量份、丙烯酸2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 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 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 1质量份, 溶解于由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构成的溶剂中,在7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重均分子量为 5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添 加25质量份的荒川化学公司制PENSEL D135,加入乙酸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 成分为50%的粘着剂溶液B。[实施例1](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上述粘着剂溶液A 100质量份,添加1.24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日 本f ^々 > 夕 >社)制“克罗内特(二口才、一卜)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 45%),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 为35 μ m,在80°C干燥3分钟,形成粘着剂层。接着,在白色聚烯烃系发泡体(厚度130 μ m,发泡倍率2. 5倍,25%压缩强度 130kPa,拉伸模量1140N/cm2,拉伸强度14. 8N/cm,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润湿指数为52mN/m) 的两面上,贴合各1张前述粘着薄片之后,采用线压5kg/cm的辊进行层压。其后,在40°C熟 化48小时,从而获得厚度200 μ m的两面粘接薄片。[实施例2 5]除了使用表1记载的发泡体基材来替代白色聚烯烃系发泡体,将粘着剂的干燥后 的厚度变更为表1所示的厚度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实施例6]除了相对于粘着剂溶液A 100质量份,而添加0.8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 罗内特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 得两面粘着胶带。[实施例7、8]相对于上述粘着剂溶液B 100质量份,添加2. 0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 内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表1所示的厚度,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层。除了使用该粘着剂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实施例9]替代白色聚烯烃系发泡体,在黑色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发泡体(厚度800μπι, 发泡倍率8倍,25%压缩强度34kPa,拉伸强度24. 8N/cm,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润湿指数为 52mN/m)的两面上,相对于粘着剂溶液BlOO质量份添加2. 0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 罗内特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 厚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0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 剂层。除了使用该粘着剂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实施例10](粘着剂溶液F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丁酯85. 9质量份、丙烯酸4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基10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 0. 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_偶氮二异丁腈0. 1质量份,溶解于由100质量份乙酸 乙酯构成的溶剂中,在6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重均分子量为7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 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添加荒川化学公司制PENSEL D160 (聚合松香的季戊四醇酯)10质量份、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97质量份、丙烯酸3质量份 构成的丙烯酸类树脂(重均分子量6000,玻璃化温度66°C ) 10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均 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30%的粘着剂溶液F。(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上述粘着剂溶液F 100质量份,添加0. 9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 内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 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5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 层。除了使用该粘着剂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实施例11](粘着剂溶液G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丁酯71. 9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0质量份、丙烯酸5质量份、丙烯酸甲酯3质 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 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 1质量份, 溶解于由乙酸乙酯100质量份构成的溶剂中,在7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重均分子量为 6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 添加荒川化学公司制PENSEL D135 (聚合松香的季戊四醇酯)20质量份、YASUHARACHEMICAL 公司制T160(萜烯酚)10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45%的 粘着剂溶液G。(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上述粘着剂溶液G 100质量份,添加1. 2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 内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 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5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 层。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
[比较例1、2]除了使用表2记载的发泡体基材来替代白色聚烯烃系发泡体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比较例3]除了使用无纺布(单位面积重量17g/m2,拉伸强度16. ON/cm)来替代白色聚烯 烃系发泡体,使用干燥后的厚度为70 μ m的粘着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 两面粘着薄片。[比较例4]除了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膜(厚度100μπι,拉伸强度210N/cm, 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润湿指数为52mN/m)来替代白色聚烯烃系发泡体,并且使粘着剂干燥后 的厚度为表中记载的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薄片。[比较例5](粘着剂溶液C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丁酯93. 54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2. 2质量份、N-乙烯基-2-吡咯烷 酮1. 2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 06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偶氮二异丁腈 0. 1质量份,溶解于由乙酸乙酯100质量份构成的溶剂中,在6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 重均分子量为7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 100质量份,添加25质量份的荒川化学制SUPER ESTER A 100作为粘着赋予树脂,加入乙酸 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40%的粘着剂溶液C。(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上述粘着剂溶液C 100质量份,添加1. O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 内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 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5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 层。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比较例6](粘着剂溶液D的调制)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丁酯97. 9质量份、丙烯酸2. O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 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 发剂的2,2’ -偶氮二异丁腈0. 1质量份,溶解于由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构成的溶剂中,在 7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重均分子量为8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接 着,加入乙酸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30%的粘着剂溶液D。(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粘着剂溶液D 100质量份,添加2. 5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内 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度 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0 μ m,在80°C干燥3分钟而形成粘着剂层。除 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比较例7](粘着剂溶液E的调制)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 丙烯酸2-乙基己酯98质量份、丙烯酸1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 发剂的2,2’ -偶氮二异丁腈0. 1质量份,溶解于由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构成的溶剂中,在 70°C聚合12小时,从而获得重均分子量为80万(以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加 入乙酸乙酯,均勻地混合,从而获得不挥发成分30%的粘着剂溶液E。(两面粘着胶带的调制)相对于粘着剂溶液E 100质量份,添加1.8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内 特L-45”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度 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0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层。 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获得两面粘着胶带。
对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发泡体基材、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 两面粘着胶带,进行了以下的评价。将所获得的结果显示于表1 3。[发泡体基材和两面粘着胶带的厚度]通过尾崎制作所制造的表盘式厚度计(DIAL THICKNESS GAUGES) G型进行测定。在 两面粘着胶带的情况下,在剥离掉剥离膜之后进行测定。[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相对于粘着剂溶液C 100质量份,添加1. 1质量份的日本聚氨酯公司制“克罗内 特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 ),搅拌15分钟后,在进行过剥离处理的厚 度75 μ m的PET膜上涂布,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0 μ m,在80°C干燥3分钟,从而形成粘着剂 层。接着,在要评价层间强度的发泡体的两面上,贴合各1张前述粘着剂层之后,采用线压 5kgf/cm的辊进行层压。其后,在40°C熟化48小时,制成层间强度测定用的两面粘着胶带。接着,将一侧粘着面内衬有厚度25 μ 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2cm宽且 IOcm长(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的两面粘着胶带试样,在23°C ·50%Ι Η的环境下,用 2kg的辊在不锈钢板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贴附,在40°C放置48小时。在23°C放置24小 时后,测定在23°C · 50% RH的环境下,以300mm/min的拉伸速度,在90度方向上,将发泡 体撕裂(损坏基材)时的强度(N/cm)。[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将加工成为标线间隔2cm(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宽度Icm的试验片的发泡体 基材或两面粘接薄片(剥离掉剥离膜),以300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至切断,测定出测定 中的最大强度。[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将发泡体基材在宽度方向、流动方向皆切断为1cm,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 立制作所制,S-2380N)将所切断的发泡体基材的切断面中央部分放大50倍之后,对发泡体 基材的宽度方向或流动方向的断面进行拍照,使发泡体基材的切断面在该基材厚度方向的 全部长度上都被容纳于照片中。在所获得的照片中,测定出流动方向或宽度方向的放大前 的实际长度为2mm部分的切断面中所存在的全部的气泡直径,根据其平均值来算出平均气 泡直径。[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测定由SEM进行拍照的发泡体基材的厚度,在与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测定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 SEM拍照。在所获得的照片中,通过目视来计数出发泡体 基材的任意的地方所存在的厚度方向的气泡数,根据下式,算出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ym)=发泡体基材的厚度(ym)/气泡的个数在任意的3处对其进行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 [面粘接强度1]1)在23°C,将宽度5mm且长度4cm的2张两面粘着胶带平行地贴附于厚度2mm且 5cm见方的丙烯酸板(三菱丽阳(株)制造的ACRYLITE MR200 (商标名),色相透明)。2)接着,将由1)制成的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贴附于中心部具有直径 Icm的孔的、厚度2mm、10X 15cm的长方形的ABS板(他喜龙(Takiron)公司制,色相自然 (Natural),无绉纹),使丙烯酸板的中心与ABS板的中心一致,用2kg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 压之后,在23°C放置1小时,作为试验片。3)从试验片的ABS侧通过ABS板的孔,采用安装有直径8mm的不锈钢制探头的拉 伸试验机,以lOmm/min对丙烯酸板进行按压,测定出剥离丙烯酸板的强度。[面粘接强度2]1)将两面粘着胶带切断成2cm见方之后,贴附于厚度2mm且2cm见方的丙烯酸板。2)将带有两面粘接薄片的丙烯酸板,贴附于中心部具有直径Icm的孔的、厚度 2mm且4cm见方的聚酰胺板(三菱工程塑料(株)制造的Reny (商标名),添加40wt%玻璃 纤维),使丙烯酸板的中心部和聚酰胺板的中心部一致,用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 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为试验片。3)将试验片设置于外形为4cm见方、高度3cm、厚度5mm的不锈钢制台座上,并使 聚酰胺侧朝上。4)通过聚酰胺侧的孔,朝向丙烯酸板,使头端具有直径5mm、长度Icm的突起的重 量IOOg的黄铜制圆锥从IOcm起以IOcm间隔连续落下(每1阶段3次),测定能够在试验 片确认出胶带剥离或损坏时的高度。这里,在高度70cm的试验后的试验片没有胶带剥离、 损坏时,就此结束试验,记为“686 <”。5)根据测定结果来算出落下能量mj( = 9. 8 X高度(m) X IOOg)。[再加工适应性]1)将两面粘着胶带制成外形65mmX43mm、宽度2mm的框架状样品,贴附于厚度 2mm且外形65mmX 45mm的丙烯酸板(三菱丽阳(株)ACRYLITEMR200 (商标名),色相透明, 下同)。接着,贴附于厚度2mm且外形90mmX 50mm的ABS板(他喜龙公司制,色相自然, 无绉纹,下同),以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为试验片。2)对试验片,在23°C下,向垂直方向剥离丙烯酸板,评价此时胶带的状态。3)接着,对残留于ABS或丙烯酸板上的两面粘着胶带,用手向剥离角度约135度方 向剥离,评价此时的剥离容易度。◎没有基材的层间裂痕和糊残留地剥掉了。〇虽然发泡体基材在层间破裂,但其后用手拉所残留的两面粘着胶带时,没有糊 残留地剥掉了。X 被粘体上残留了糊。或,发泡体基材在层间破裂,其后即使用手拉所残留的两 面粘着胶带,也没有剥掉。
[再剥离性]1)将两面粘着胶带制成为外形65mmX 43mm,宽度2mm的框架状样品,贴附于厚度 2mm且外形65_X45_的丙烯酸板。接着,贴附于厚度2_且外形90_X 50_的ABS板, 以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24小时。2)接着,在60°C ·90% RH的环境下放置7日后,置于23°C · 50% RH的环境下,作 为试验片。
3)对试验片,在23°C下,向垂直方向剥离丙烯酸板,评价此时胶带的状态。4)接着,对残留于ABS或丙烯酸板上的两面粘着胶带,用手向剥离角度约135度方 向剥离,评价此时的剥离容易度。◎没有发泡体基材的层间裂痕,其后没有糊残留地剥掉了。〇虽然发泡体基材在层间破裂,但其后用手拉所残留的两面粘着胶带时,没有糊 残留地剥掉了。X 被粘体上残留了糊。或,发泡体基材在层间破裂,其后即使用手拉所残留的两 面粘着胶带,也没有剥掉。[跟随性试验]1)将两面粘着胶带切断为宽度Icm且长度5cm,贴附于厚度2mm且宽度2cmX长 度5cm的丙烯酸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制成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图1)。2)接着,将厚度20 μ m的宽度5mm且长度2c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的粘 着胶带2张,在宽度方向上以Icm间隔平行地贴附于另一张厚度2mm的宽度2cmX5cm的 丙烯酸板的中央部,制成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图2)。3)在23°C下,将带有两面粘着胶带的丙烯酸板装载于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的粘 着胶带部分之后,用2kg的辊从端部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图3)。4)从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侧,通过目视来评价在高低差附近的两面粘着胶带的 跟随状态。〇两面粘着胶带密合在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上。X 两面粘着胶带在高低差附近没有密合在带高低差的丙烯酸板上。[防水性试验1]1)将两面粘着胶带制成为外形65mmX45mm且宽度2mm的框架状样品,贴附于厚度 2mm且外形65mmX45mm的丙烯酸板之后,贴附于厚度2mm且外形65mmX45mm的ABS板,以 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为试验片。2)对试验片,实施在23°C的5质量%表面活性剂溶液(用自来水稀释P&G公司制 JOY( -y'3 4 )而制成)中浸渍10分钟一取出放置10分钟的循环30次之后,评价了 再次 浸渍于溶液时,有无向框架内的浸水。〇无浸水X 有浸水[防水性试验2]1)将两面粘着胶带制成为外形65mmX 45mm且宽度2mm的框架状样品,贴附于厚度 2mm且外形65mmX 45mm的丙烯酸板之后,贴附于厚度2mm且外形150mmX IOOmm的ABS板的 中央部(图4)。用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为试验片。
2)在23°C下,在杜邦式冲击试验机(TESTER产业株式会公司制)的台座上设置 长度150mm、宽度100mm、高度45mm的U(二)字型测定台(厚度5mm的铝制),在其上装载 试验片并使丙烯酸板朝下(图5)。从ABS板侧,使直径25mm且质量300g的不锈钢制击芯 (撃芯)从高度30cm位置落下,以10秒间隔施加5次的对ABS板的中心部分的冲击(图 6)。这里,施加冲击而丙烯酸板发生脱落时,就此结束试验。
3)对实施过冲击的试验片,实施在23 °C的5质量%表面活性剂溶液(用自来水稀 释P&G公司制JOY而制成)浸渍10分钟一取出放置10分钟的循环30次之后,评价再次浸 渍于溶液时有无向框架内的浸水。◎无浸水,发泡体的外观没有变化。〇虽然无浸水,但确认出发泡体层的一部分有微少的裂伤。X 有浸水,或在落下冲击的阶段丙烯酸板就发生了脱落。[气密性试验]1)将两面粘着胶带制成为外形5cmX4cm且宽度2mm的框架状样品,贴附于厚度 2mm且外形5cmX 5cm的、在中央具有直径3mm的孔的开孔丙烯酸板之后,贴附于厚度3mm且 外形7cmX5cm的长方形的丙烯酸板的中央部(图7)。用2kg的辊进行1个往复的加压之 后,在23°C放置24小时,作为试验片。2)在23°C,从开孔丙烯酸板,用氮气施加0. 02MPa的压力(图8)。3)测定直到氮气从窗框状胶带部分泄漏的时间。表 1 表2 表 3
如从上述实施例1 9可知,本发明的两面粘着胶带兼备了 与被粘体的优异的密 合性和再加工适应性、再剥离性。另外,实施例10 11的两面粘着胶带,在具有优异的密 合性、再加工适应性的同时,还具有适宜的气密性。另一方面,就比较例1的两面粘着胶带 而言,由于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拉伸强度低,因此在实用时,在再加工或再剥离时难以 剥掉两面粘着胶带。另外,就比较例2 4的两面粘着胶带而言,跟随性都差,因而在防水 性试验中确认有浸水,难以实现防水性。就比较例5而言,在再加工和再剥离时,难以剥离 两面粘着胶带。就比较例6和7而言,粘接力都低,难以实现防水性。
权利要求
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具有粘着剂层的两面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为12N/cm以上,25%压缩强度为30~170kPa,所述粘着剂层由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有将碳原子数为4~12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
2.权利要求1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发泡体基材的拉伸模量为200N/cm2以上,单 位宽度的拉伸强度为lON/cm以上。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发泡体基材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 为1 200 iim,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2 700iim。
4.权利要求3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发泡体基材的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相对 于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的比为1. 2 15,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相对于厚度方向的 平均气泡直径的比为1. 2 15。
5.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发泡体基材为聚烯烃系发泡体基材。
6.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100质量份而言, 含有所述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10 40质量份。
7.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将分子内具有叔酰胺骨 架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
8.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其用于可再生或再利用的电子器件的部件的 固定。
9.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其用于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器件的部件的固 定,所述发泡体基材为由独立气泡形成的发泡体。
10.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粘着剂层在频率1Hz下的动态粘弹性谱 中显示损耗正切的极大值的温度为-30 10°C。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两面粘着胶带,所述两面粘着胶带在频率1Hz下的动态粘弹性 谱中显示损耗正切的极大值的温度为-30 20°C,该损耗正切的极大值为1. 0以下。
全文摘要
一种两面粘着胶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上具有粘着剂层的两面粘着胶带,前述发泡体基材的层间强度为12N/cm以上,25%压缩强度为30~170kPa,前述粘着剂层由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粘着剂组合物含有将碳原子数为4~12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作为单体成分而含有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及聚合松香酯系粘着赋予树脂。根据该两面粘着胶带,即使在刚体彼此的贴合时,也可实现两面粘着胶带与被粘体之间的优异的密合性和再加工适应性、再剥离性,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水的浸渍。
文档编号C09J133/08GK101857780SQ20101015653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岩崎刚, 高野博树 申请人:Dic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