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7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花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洒,特别是一种节水花洒。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淡水资源越来越缺乏,人口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淋浴所需要消耗的水量越来越大,节水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传统的淋浴花洒,基本上没有什么节水作用,只不过是将水管内的水流分散成许多水流流出来。近来,已有一种节水花洒推向市场。所述节水花洒是于花洒连接处或接近连接处的管道内设置节水件。由于花洒的结构没有改变,因此,尽管实现了节水的效果,但实际的出水冲击力太小,使用很不舒服。目前的节水花洒,节水效果是明显的,但出水的外观为单股渐开式水流,水流的喷洒面积较小,淋湿全身就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其使用的舒适性不太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水花洒,所述节水花洒不仅能减少出水流量,而且不影响使用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水花洒,包括一花洒本体、 一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一端的旋转件、及一设于所述花洒本体相对端的出水面板, 所述花洒本体具有一贯穿所述花洒本体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中,所述旋转件具有一贯穿所述旋转件两端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出水面板封设于第一水流通道的远旋转件端且呈弧状,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中的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远花洒本体端的减压件、及一设于所述减压件内侧的节水件。本节水花洒的第一水流通道与第二水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节水花洒通过于第二水流通道中设置限流装置且所述出水面板呈弧状;在使用时,水由第二水流通道的远花洒本体端流入第二水流通道后流经限流装置,由于减压件及节水件的配合,经由限流装置流出的水的流量大大减少且水压小,因此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差,有效的降低了水流和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由限流装置流出的水再经由第一水流通道,最后由弧形的出水面板流出,实现具有恰当冲击力的花洒状出水。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减压件具有一固定部、及一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处且朝着花洒本体延伸的延伸部;所述节水件具有一贯穿所述节水件相对两端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壁的近减压件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第一卡持槽;所述减压件收容于所述贯穿槽中,所述固定部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中。所述减压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卡持于第一卡持槽中以稳固的设于所述贯穿槽中,水流流经固定部及延伸部的空隙处后进入第一水流通道,最后经由第一水流通道后再由出水面板流出,实现具有恰当冲击力的花洒状出水。[0009]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固定部呈环形,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心处、 且所述固定部的内周面与延伸部的内周面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减压件还具有若干连接固定部及延伸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的内周面及延伸部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具有若干贯穿所述延伸部相对两端、且周向等间距设于所述延伸部外周面上的通槽。所述连接臂为四个;水流通过所述通槽流入第一水流通道中,最后经由第一水流通道后再由出水面板流出,实现具有恰当冲击力的花洒状出水。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限流装置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减压件及节水件之间的第一密封件,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节水件上的第二密封件,所述贯穿槽内壁的远减压件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环形的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上且卡持于第二卡持槽中;所述节水件的外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槽中且抵顶于第二水流通道的内周面上。所述节水花洒通过于减压件及节水件之间设第一密封件、且于节水件上设第二密封件,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出水面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出水面板且与第一水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等间距排列在以出水面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圆周呈环状设置且与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孔为十个以上,且所述出水孔的斜度与所述出水面板的厚度相匹配,从而使得由所述出水面板出来的水可以呈抛物线式的喷洒出来。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出水面板通过一固定件固设于所述花洒本体上,所述出水面板外周面与花洒本体内周面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三密封件。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丝且设于所述出水面板的中部,以将所述出水面板稳固的设于花洒本体上;所述第三密封件设于出水面板外周面及花洒本体内周面的连接处,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以防止水从出水面板及花洒本体的连接处漏出。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具有一设于远花洒本体端的第一连接槽、及一设于近花洒本体端且与第一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径;所述限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中,所述限流装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槽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由于第一连接槽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槽的内径,且所述限流装置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槽的内径,从而所述限流装置卡设于第一连接槽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槽中且抵顶于第一连接槽的内周面上;水流由第一连接槽进入所述节水花洒中,再经由限流装置后进入第二连接槽中,最后经由第一水流通道后再由出水面板流出,实现具有恰当冲击力的花洒状出水。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旋转件包括一球状且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中的旋转部、及一由所述旋转部的远花洒本体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贯穿所述旋转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槽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槽贯穿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进水水管相连接;所述旋转部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的第一水流通道中,以使使用者可随意的调节舒适的角度。[0021]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一螺纹部,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第一连接槽中且位于所述限流装置外侧的第四密封件。所述螺纹部用于与进水水管相对应的结构相配合,以实现进水水管与所述节水花洒之间稳固的连接;所述第四密封件的设置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上述的节水花洒中,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筒状、且设于所述旋转件与花洒本体连接处的压紧件,所述花洒本体具有一呈伞状的基部、及一由所述基部的一端朝旋转件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贯穿所述基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压紧件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压紧件相对端的内周面抵顶于旋转部的外周面上。所述压紧件的设置可以使得花洒本体与旋转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所述花洒本体设有伞状的基部,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出水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节水花洒通过于旋转部中设置限流装置、且将所述出水面板弧状设置,从而不仅能减少出水流量,而且不影响使用舒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水花洒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节水花洒的限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节水花洒与收容装置配合的示意图。图中,10、花洒本体;11、第一水流通道;12、基部;13、第一连接部;20、旋转件;21、 第二水流通道;211、第一连接槽;2111、螺纹部;212、第二连接槽;22、旋转部;23、第二连接部;30、出水面板;31、出水孔;40、限流装置;41、减压件;411、固定部;412、延伸部;4121、 通槽;413、连接臂;42、节水件;421、贯穿槽;422、第一卡持槽;423、第二卡持槽;424、第三卡持槽;43、第一密封件;50、压紧件;60、固定件;70、第二密封件;80、第三密封件;90、第四密封件;101、收容装置;1011、第一隔断;1012、第二隔断;1013、第一收容槽;1014、第二收容槽;1015、第三收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节水花洒包括一花洒本体10、一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 —端的旋转件20、一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相对端的出水面板30、一设于旋转件20 上的限流装置40、一设于所述旋转件20与花洒本体10连接处的压紧件50、一用于固定出水面板30于花洒本体10上的固定件60、一第二密封件70、一设于所述出水面板30与花洒本体10连接处的第三密封件80及一第四密封件90。所述限流装置40用于减少水流量及限制出水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60为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密封件70为密封圈, 所述第三密封件80及第四密封件90均为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件70、第三密封件80及第四密封件90均由橡胶或弹性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花洒本体10具有一贯穿所述花洒本体10的第一水流通道 11。所述花洒本体10具有一呈伞状的基部12、及一由所述基部12的一端朝旋转件20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13。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贯穿所述基部12及第一连接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3大致呈圆筒状且设于所述基部12的中心处。所述花洒本体10 设有伞状的基部12,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出水效果。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旋转件20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中。所述旋转件20具有一贯穿所述旋转件20两端的第二水流通道21。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具有一设于远花洒本体10端的第一连接槽211、及一设于近花洒本体10端且与第一连接槽 211相连通的第二连接槽212。所述第一连接槽2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212的内径。所述旋转件20包括一球状且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中的旋转部22、及一由所述旋转部22的远花洒本体10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3大致呈圆筒状。所述旋转部22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的第一水流通道 11中,以使使用者可随意的调节舒适的角度。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贯穿所述旋转部22及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槽211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槽212贯穿所述旋转部22。所述第一连接槽211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一与进水水管(图中未示)相配合的螺纹部2111。所述第二连接部23用于与进水水管相连接,所述螺纹部2111与进水水管的结构相配合,以实现进水水管与所述节水花洒之间稳固的连接。所述第四密封件90设于第一连接槽211中且位于所述限流装置40的外侧。所述第四密封件90的设置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出水面板30封设于第一水流通道11的远旋转件20端且呈弧状。所述出水面板30通过所述固定件60固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上。所述出水面板30 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出水面板30且与第一水流通道11相连通的出水孔31。所述出水孔 31等间距排列在以出水面板30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圆周呈环状设置且与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固定件60设于所述出水面板30的中心处,以将所述出水面板30稳固的设于花洒本体10上。所述出水面板30及花洒本体10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用固定件 60固定,也可采用超声波焊接等其它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第三密封件80设于出水面板30 外周面及花洒本体10内周面的连接处,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以防止水从出水面板30 及花洒本体10的连接处漏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孔31为十个以上,且所述出水孔31 的斜度与所述出水面板30的厚度相匹配;从而使得由所述出水面板30出来的水可以呈抛物线式的喷洒出来。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限流装置40设于所述旋转件20的第二水流通道21中。 所述限流装置40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211中,所述限流装置40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212的内径。所述限流装置40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21远花洒本体10端的减压件41、一设于所述减压件41内侧的节水件42、及一设于所述减压件41及节水件42之间的第一密封件43。所述第二密封件70设于所述节水件4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为密封圈且由橡胶或弹性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限流装置40可一体成型制作, 也可分开制作后再组装。所述减压件41具有一固定部411、及一设于所述固定部411的中心处且朝着花洒本体10延伸的延伸部412。所述固定部411呈环形,所述延伸部412设于所述固定部411的中心处。所述固定部411的内周面与延伸部412的内周面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减压件41还具有若干连接固定部411及延伸部412的连接臂413。所述固定部 411的远出水面板30端端面、延伸部412的远出水面板30端端面及连接臂413的远出水面板30端端面相互平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413为四个。所述连接臂41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411的内周面及延伸部412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412具有若干贯穿所述延伸部412相对两端、且周向等间距设于所述延伸部412外周面上的通槽4121。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述节水件42具有一贯穿所述节水件42相对两端的贯穿槽421。所述贯穿槽421内壁的近减压件41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第一卡持槽422。所述贯穿槽421内壁的远减压件41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环形的第二卡持槽423。所述节水件42的外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424。所述减压件41收容于所述贯穿槽421中且所述固定部411 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422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3套设于所述延伸部412上且卡持于第二卡持槽423中。所述第二密封件70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槽424中且抵顶于第一连接槽 211的内周面上。所述减压件41通过所述固定部411卡持于第一卡持槽422中以稳固的设于所述贯穿槽421中。所述压紧件5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的第一连接部13上, 所述压紧件50相对端的内周面抵顶于所述旋转件20的旋转部22的外周面上。所述压紧件50的设置可以使得花洒本体10与旋转件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一连接槽211与进水管道相连通。由于第一连接槽211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槽212的内径,且所述限流装置40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槽212 的内径,从而所述限流装置40卡设于第一连接槽211中。在使用时,水由第二水流通道21 的远花洒本体10端流入第二水流通道21的第一连接槽211后流经限流装置40,水由限流装置40的通槽4121进入第二连接槽212中,最后经由第一水流通道11后再由出水面板30 流出,实现具有恰当冲击力的花洒状出水。由于减压件41及节水件42的配合,经由限流装置40流出的水的流量大大减少且水压小,因此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差,有效的降低了水流和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且所述出水孔31的斜度与所述出水面板30的厚度相匹配,从而实现即使在水压很低的情况下出水也能覆盖使用者的全身,以使得使用者感觉流量充沛;在节水的同时,保持使用的舒适性。请参阅图1至图3,由于花洒本体10可为各种形状,例如矩形、柱形或锥形等,且所述花洒本体10于轴向上的延伸可长可短,从而对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轴向上的长度及第一水流通道11的内径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出水效果;且所述出水面板30的底面面积及出水孔31的大小也会影响到出水效果。因而当配合不同形状的花洒本体10,或所述出水面板30的底面面积或出水孔31的大小有所变化时,所述出水面板30的弧度也将作出相应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确定所述出水面板30的弧度。首先将所述节水花洒竖直放置使得所述出水面板30位于底端,然后于所述节水花洒的正下方设一收容装置101。所述收容装置101的顶端面距出水面板30的底端面的距离为60cm。所述节水花洒为轴对称,所述收容装置101为一围绕轴线形成的筒状体。所述收容装置101上设有一开口朝上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一位于内侧且呈环状的第一隔断1011、及一位于外侧且呈环状的第二隔断1012。所述第一隔断1011与收容空间的底壁形成一第一收容槽1013。所述第一隔断1011、第二隔断1012及收容空间的底壁围设成一环状的第二收容槽1014。所述第二隔断1012、收容空间的内周面及底壁围设成一环状的第三收容槽1015。 所述第一隔断1011的内径为12cm ;所述第二隔断1012的内径为42cm ;所述收容空间的内径为100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断1011及第二隔断1012的厚度可忽略不计。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当可得到以下实验结果时,则此时出水面板30的弧度是最佳的。当水压分别为0. 02MPa、0. IMI^a及0. 3MPa时,第一收容槽1013中的积水量占总积水量的百分比小于或等于70% ;第一收容槽1013的积水量与第二收容槽1014的积水量之和占总积水量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95% ;第三收容槽1015中的积水量即为余量。如果实验结果可满足以上的要求,则可以实现在水压很低的情况下所述节水花洒的出水也能覆盖使用者的全身,且感觉水量充沛;在水压较高的情况下所述节水花洒的出水也能覆盖使用者的全身,且所述节水花洒的出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使水流量不会太大以节省水资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节水花洒通过于旋转部22中设置限流装置40、且将所述出水面板30弧状设置,从而不仅能减少出水流量,而且不影响使用舒适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花洒,包括一花洒本体(10)、一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 —端的旋转件(20)、及一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相对端的出水面板(30),所述花洒本体(10)具有一贯穿所述花洒本体(10)的第一水流通道(11);所述旋转件00)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中,所述旋转件00)具有一贯穿所述旋转件00)两端的第二水流通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板(30)封设于第一水流通道(11)的远旋转件00)端且呈弧状,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中的限流装置(40),所述限流装置GO)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远花洒本体(10)端的减压件Gl)、及一设于所述减压件Gl)内侧的节水件G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件Gl)具有一固定部 011)、及一设于所述固定部Gll)的中心处且朝着花洒本体(10)延伸的延伸部012);所述节水件02)具有一贯穿所述节水件G2)相对两端的贯穿槽G21),所述贯穿槽021)内壁的近减压件Gl)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第一卡持槽G22);所述减压件Gl)收容于所述贯穿槽021)中,所述固定部Gll)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0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011)呈环形,所述延伸部012)设于所述固定部Gll)的中心处、且所述固定部Gll)的内周面与延伸部(412) 的内周面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减压件Gl)还具有若干连接固定部Gll)及延伸部(412) 的连接臂G13),所述连接臂01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Gll)的内周面及延伸部 (412)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412)具有若干贯穿所述延伸部(412)相对两端、且周向等间距设于所述延伸部(412)外周面上的通槽0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00)还包括一设于所述减压件Gl)及节水件0 之间的第一密封件(43),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节水件0 上的第二密封件(70),所述贯穿槽021)内壁的远减压件Gl)端向内凹设形成一环形的第二卡持槽023),所述第一密封件03)套设于所述延伸部(412)上且卡持于第二卡持槽023)中;所述节水件0 的外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GM),所述第二密封件 (70)卡持于所述第三卡持槽GM)中且抵顶于第二水流通道的内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板(30)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出水面板(30)且与第一水流通道(11)相连通的出水孔(31);所述出水孔 (31)等间距排列在以出水面板(30)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所述圆周呈环状设置且与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板(30)通过一固定件 (60)固设于所述花洒本体(10)上,所述出水面板(30)外周面与花洒本体(10)内周面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三密封件(80)。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具有一设于远花洒本体(10)端的第一连接槽(211)、及一设于近花洒本体(10)端且与第一连接槽(211)相连通的第二连接槽012),所述第一连接槽(2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 (212)的内径;所述限流装置GO)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011)中,所述限流装置GO)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槽012)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00)包括一球状且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中的旋转部(22)、及一由所述旋转部0 的远花洒本体(10)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贯穿所述旋转部0 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槽011)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槽(212)贯穿所述旋转部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211)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一螺纹部(2111),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第一连接槽011)中且位于所述限流装置(40)外侧的第四密封件(9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水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筒状、且设于所述旋转件OO)与花洒本体(10)连接处的压紧件(50),所述花洒本体(10)具有一呈伞状的基部(12)、及一由所述基部(1 的一端朝旋转件OO)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13), 所述第一水流通道(11)贯穿所述基部(1 及第一连接部(1 ;所述压紧件(50)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部(1 上,所述压紧件(50)相对端的内周面抵顶于旋转部0 的外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花洒,属于卫浴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节水花洒出水流量减小导致使用舒适性较差的问题。本节水花洒包括一花洒本体、一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花洒本体一端的旋转件、及一设于所述花洒本体相对端的出水面板,所述花洒本体具有一贯穿所述花洒本体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中,所述旋转件具有一贯穿所述旋转件两端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出水面板封设于第一水流通道的远旋转件端且呈弧状,所述节水花洒还包括一设于第二水流通道中的限流装置,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一设于第二水流通道远花洒本体端的减压件、及一设于减压件内侧的节水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减少出水流量,且不影响使用舒适性。
文档编号B05B1/30GK202180012SQ2011202722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戴小春 申请人:台州八达阀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