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63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属于平面淋漆设备领域。它包括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缓冲块、刀体挡板、侧板以及辊筒,所述第一刀体、缓冲块以及第二刀体三者依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刀体挡板与侧板固定连接,刀体挡板上设有进漆口,侧板上设有出漆口,所述辊筒设置在侧板上,位于第二刀体上方,并与第二刀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设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位于刀体挡板的下方,并与刀体挡板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块很方便的调整辊筒与第二刀体之间的间隙大小,实现油漆流量的精确控制,并可以拆卸第一刀体、第二刀体以及缓冲块来清洗设备,维护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镜/铝镜生产线中使用的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油漆通过进漆口进入相对封闭的空腔,经过两刀体形成的缝隙,以瀑布的形式淋下,淋在快速通过的平面或曲面材料上即可成膜,替代手扫及喷漆,通过调节两刀体的间隙,使淋漆更加均匀。
[0003]但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刀体间隙调整不方便;
[0005]2、长时间工作后,清洗淋漆刀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包括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缓冲块、刀体挡板、侧板以及辊筒,所述第一刀体、缓冲块以及第二刀体三者依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刀体挡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刀体挡板上设有进漆口,所述侧板上设有出漆口,所述辊筒设置在侧板上,位于第二刀体上方,并与第二刀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设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位于刀体挡板的下方,并与刀体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侧板上设有偏心套以及刻度盘,所述辊筒上设有手柄以及指针,所述辊筒设置在偏心套的外侧,所述手柄带动辊筒围绕偏心套转动,所述指针与刻度盘对应。
[0008]优选地,所述侧板上还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定位杆、螺栓、微调螺杆以及锁紧螺母,所述支架通过定位杆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微调螺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支架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微调螺杆上端设有一锥形支撑头,所述手柄支撑在锥形支撑头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通过调整块或者偏心套调节辊筒与第二刀体之间的间隙大小,以达到控制油漆流量的目的,大大方便了工艺过程的实现;当设备需要清洗时,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刀体、第二刀体以及缓冲块分离,也可以调整偏心套把辊筒与第二刀体之间的间隙调到最大,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来清洗设备,维护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包括第一刀体1、第二刀体2、缓冲块3、刀体挡板4、侧板5以及辊筒6,所述第一刀体1、缓冲块3以及第二刀体2三者依次通过螺栓7连接在一起,所述刀体挡板4与侧板5固定连接,刀体挡板4上设有进漆口 8,侧板5上设有出漆口 9,辊筒6设置在侧板5上,位于第二刀体2上方,并与第二刀体2之间形成间隙10。第二刀体2的一端设有调整块11,所述调整块11位于刀体挡板4的下方,并与刀体挡板4通过螺栓12连接。侧板5上设有偏心套13以及刻度盘14,辊筒6上设有手柄15以及指针16,辊筒6设置在偏心套13的外侧,所述手柄15带动辊筒6围绕偏心套13转动,指针16与刻度盘14对应。侧板5上还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17、定位杆18、螺栓19、微调螺杆20以及锁紧螺母21,支架17通过定位杆18定位并通过螺栓19固定在侧板5上,微调螺杆20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支架17上,并通过锁紧螺母21固定。微调螺杆20上端设有一锥形支撑头22,手柄15支撑在锥形支撑头22上。
[0013]实际使用时,油漆从进漆口 8进入,沿第二刀体2经过缓冲块3流向第一刀体I,最后经第一刀体I以薄膜的形式淋在镜面上,缓冲块3的作用是使流速较快的油漆得以缓冲,并能消除油漆中的气泡,使油漆更均匀的覆盖在镜面上,多余的油漆会从出漆口 9排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块11来调节第二刀体2与辊筒6之间的间隙10的大小,以改变淋膜厚度,满足不同产品的淋膜要求。由于调整块11固定在第二刀体2上,并通过螺栓12与侧板5螺纹配合连接,所以当转动螺栓12时,第二刀体2就会随着调整块11上下移动,来改变辊筒6与第二刀体2之间的间隙10的大小,达到调整油漆流量,改变淋膜厚度的目的。
[0014]除了通过调整块11调节辊筒6与第二刀体2之间的间隙10的大小,还可以通过偏心套13来调节。具体操作是,转动手柄15带动辊筒6转动,在偏心套13的作用下,辊筒6的转动轴心是非固定的,所以辊筒6与第二刀体2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间隙10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具体需要多大的间隙,可以根据指针16在刻度盘14上的位置确定,刻度盘14上设置有6个大格,每一大格分成10个小格,每转动一小格,棍筒6与第二刀体2之间的间隙10就会相应变化0.1mm。当调整好间隙10后,将手柄15支撑在锥形支撑头22上,并通过锁紧螺母21将微调螺杆20锁紧,以固定手柄15的位置,从而固定间隙10的大小。
[0015]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实现油漆流量的精确调节,达到最佳的淋漆效果;清洗设备时,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刀体、第二刀体以及缓冲块分离,也可以调整偏心套把辊筒与第二刀体之间的间隙调到最大来清洗,维护和使用都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包括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缓冲块、刀体挡板、侧板以及辊筒,所述第一刀体、缓冲块以及第二刀体三者依次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刀体挡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刀体挡板上设有进漆口,所述侧板上设有出漆口,所述辊筒设置在侧板上,位于第二刀体上方,并与第二刀体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设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位于刀体挡板的下方,并与刀体挡板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偏心套以及刻度盘,所述辊筒上设有手柄以及指针,所述辊筒设置在偏心套的外侧,所述手柄带动辊筒围绕偏心套转动,所述指针与刻度盘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还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定位杆、螺栓、微调螺杆以及锁紧螺母,所述支架通过定位杆定位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微调螺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支架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淋漆设备专用的淋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螺杆上端设有一锥形支撑头,所述手柄支撑在锥形支撑头上。
【文档编号】B05C11/10GK203437272SQ20132049407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曹本伟, 尹怀秀, 丁秀芳, 郭玉芬, 赵彬, 庄慧显, 董磊 申请人: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