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563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进一步详细而言,本公开涉及透光性及光扩散性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的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照明器具一般具备覆盖光源部的照明罩。该照明罩通常使用具有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而形成。通过使用这样的具有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照明罩,能够使从光源照射的光扩散到照明罩的透光面的整个面上。其结果是,能够使透光面的整个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透光量均匀,能够抑制在透光面上形成明暗的不均。此外,通过使每单位面积的透光量均匀,还能够将光源的影像隐蔽而提高照明器具的品位。

一般,具有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通过成型包含白色颜料的树脂片来制造。作为该白色颜料,使用氧化硅、硫酸钡、碳酸钙、氧化钛、云母、氧化镁、滑石、氢氧化铝、氧化铝等白色无机颜料。并且,通过增大白色颜料的添加量,能够对光学部件赋予优异的光扩散性。然而,这些颜料虽然具有使光扩散的效果,但是存在与添加量成比例地透光性下降的问题。因此,若想得到具有优异的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则存在透光性下降的问题。此外,由于作为白色颜料使用的无机粒子会使光学部件的表面劣化,所以还有可能在光学部件的表面产生白粉化。

于是,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208424号公报中,提出了将包含丙烯酸树脂、氟树脂和光扩散性粒子的光扩散性涂料组合物制成光扩散部件来使用。日本特开2012-208424号公报的光扩散性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含有0.3~20质量份的氟树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树脂含有0.3~20质量份的光扩散性粒子。

然而,从节能化的观点出发而近年来受到注目的发光二极管(led)照明器具由于需要以少的耗电将光高效地取出,所以希望具有进一步高透光性的光学部件。另一方面,由于led光源的指向性强,所以还需要对光学部件赋予光扩散性,使得难以认识到led照明的光源为点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透光性及光扩散性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的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并且,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光学部件具备透光性树脂基材和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且被设置于透光性树脂基材的一个面上。并且,在光扩散层中,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照明罩具备第二方式的光学部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第三方式的照明罩和光源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透光性及光扩散性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的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附图仅通过例示而不是限定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教导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粒子表面的光的行为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层表面的光的行为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罩及照明器具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的光学部件、照明罩及照明器具进行描述。

[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12。并且,树脂粒子12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1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在将这样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例如如后述那样涂布到透光性树脂基材13上时,能够得到图1中所示那样的具有光扩散层14的光学部件15。

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和树脂粒子12。树脂粒子12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1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当树脂粒子12的含量为100质量份以上时,由于由透光性树脂11与树脂粒子12的折射率差产生的光扩散效果提高,所以可以得到光扩散性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此外,当树脂粒子12的含量为100质量份以上时,在将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树脂基材13上时,树脂粒子12在形成光扩散层14的涂膜的表面适度地露出。通过该树脂粒子12的露出,形成图2中所示那样的半球面透镜状的凸部。并且,由于通过该凸部,不仅从空气层直接进入到光扩散层14中的折射光r1进入相邻的凸部中,而且在空气层与光扩散层14的界面经菲涅耳反射的光f1也作为折射光r2进入相邻的凸部中,所以光摄入效果提高。即,由于光摄入效果提高,所以透光性提高。此外,在树脂粒子12的含量为400质量份以下时,由于树脂粒子12在透光性树脂11中良好地分散,所以可以得到透光性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即,通过树脂粒子12的含量在上述那样的范围内,能够得到兼顾透光性和光扩散性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

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只要是含有丙烯酸树脂且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总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的树脂。另外,总光线透射率例如可以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ndh2000)等、通过日本工业标准jisk7361-1(プラスチック-透明材料の全光線透過率の試験方法-第1部:シングルビーム法(塑料-透明材料的总光线透射率的试验方法-第1部:单光束法))进行测定。

丙烯酸树脂是将含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树脂。作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月桂酯、及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是含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单体与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可列举出选自由苯乙烯系单体、烯烃系单体、及乙烯基系单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此外,作为苯乙烯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苯乙烯等。作为烯烃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及丙烯等。作为乙烯基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氯乙烯及偏氯乙烯等。上述的单体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树脂粒子12只要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通过树脂粒子12的折射率为1.40以下,在将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树脂基材13上的情况下,光源侧的空气层与光扩散层14的折射率差变小。因此,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在光扩散层14的表面中,由于菲涅耳反射的光f2的量降低,折射光r3的量变多,所以将来自光源的光摄入的效果变大。其结果是,透光性变大。此外,树脂粒子12的折射率优选为1.32以上且1.38以下。通过树脂粒子12的折射率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得到透光性更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另外,折射率为以阿贝折射计测定的nad射线(589nm)下的值。

氟树脂是将至少含有氟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树脂。作为含有氟的单体,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偏氟乙烯、氟乙烯、氟乙烯基醚及六氟丙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氟树脂也可以是含有氟的单体与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可列举出选自由苯乙烯系单体、烯烃系单体、乙烯基系单体、及丙烯酸系单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苯乙烯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苯乙烯等。作为烯烃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及丙烯等。作为乙烯基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氯乙烯及偏氯乙烯等。作为丙烯酸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等。上述的单体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氟树脂,例如可列举出选自由聚四氟乙烯(ptfe)系树脂、聚氯三氟乙烯(pctfe)系树脂、聚偏氟乙烯(pvdf)系树脂、聚氟乙烯(pvf)系树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fa)系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fep)系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etfe)系共聚物及乙烯-氯三氟乙烯(ectfe)系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氟树脂优选为聚四氟乙烯(ptfe)系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系树脂由于折射率低,所以抑制光扩散层14的表面上的菲涅耳反射,能够得到透光性更优异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另外,聚四氟乙烯(ptfe)系树脂也可以制成作为四氟乙烯单体的均聚物的聚四氟乙烯。此外,聚四氟乙烯系树脂也可以制成含有30mol%左右以下的除四氟乙烯以外的单体的与四氟乙烯单体的共聚物。此外,聚四氟乙烯(ptfe)系树脂可以是未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系树脂,也可以是经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系树脂。

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d50)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通过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光变得容易与树脂粒子12碰撞,所以能够提高光扩散性。通过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能够在光扩散层14表面形成充分比例的凸部。通过该凸部,上述那样的光扩散层14的光摄入效果提高,所以光学部件15的透光性提高。此外,通过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光扩散层14内的树脂粒子12的分散性变得良好,所以能够提高光学部件15的透光性。此外,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更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低于3μm。在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光学部件15的透光性进一步变高。另外,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d50)可以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求出。

为了使树脂粒子12在透光性树脂11中良好地分散,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分散剂。分散剂的种类或含量只要是能够使透光性树脂11和树脂粒子12良好地分散则没有特别限定。

为了使树脂粒子12在透光性树脂11中良好地分散,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溶剂。溶剂只要是能够使透光性树脂11和树脂粒子12良好地分散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选自由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及醋酸酯等酯系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进而,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根据用途可以含有习惯使用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各种添加剂,可列举出选自由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消泡剂、及流平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选自由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等、及水杨酸衍生物系紫外线吸收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作为光稳定剂,可以使用受阻胺系稳定剂,作为消泡剂,可以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12。并且,树脂粒子12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1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因此,在将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涂布到透光性树脂基材13上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光扩散层。

[光学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15具备透光性树脂基材13和光扩散层14,所述光扩散层14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12,且被设置在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一个面上。并且,在光扩散层14中,树脂粒子12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1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

透光性树脂基材13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总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的树脂。另外,总光线透射率例如可以使用雾度计等通过jisk7361-1进行测定。

作为透光性树脂基材13,例如可以使用由选自由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及苯乙烯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透光性树脂基材。其中,丙烯酸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与其他的树脂相比透光性更高。因此,透光性树脂基材13优选由丙烯酸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任一者形成。另外,丙烯酸树脂可以使用与透光性树脂11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同样的丙烯酸树脂。此外,聚碳酸酯树脂只要是主链上具有碳酸酯键的聚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将双酚与光气、或双酚与碳酸二苯酯等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

透光性树脂基材13也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及热固化性树脂中的任一者。另外,为了在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15后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能够对照规定的形状进行拉伸成型,透光性树脂基材13优选为热塑性树脂。

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0.1mm~3mm。若考虑成型性或强度,则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厚度更优选为1mm~2mm。另外,透光性树脂基材13可以使用通过玻璃流延制法、连续流延制法、挤出制法等片材成型方法而得到的透光性树脂基材。

光扩散层14优选被设置在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一个面上。具体而言如后述的那样,例如在将光学部件15作为照明器具100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光扩散层14相对于透光性树脂基材13成为光源侧的方式将光扩散层14设置于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一个面上。

光扩散层14包含透光性树脂11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12。透光性树脂11及树脂粒子12可以使用与上述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同样的物质。

光扩散层14例如可以通过在透光性树脂基材13上涂布上述的光扩散层形成用涂料组合物而形成。作为涂料组合物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利用喷雾涂布法、浸渍涂布法、流涂法、旋涂法、辊涂法、刷毛涂布、海绵涂布等方法。并且,在涂料组合物含有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热等将有机溶剂除去,从而在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表面上形成光扩散层14。

光扩散层1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μm以上且20μm以下。在光扩散层14的厚度为5μm以上的情况下,光扩散层14能够发挥更高的光扩散效果。此外,在光扩散层14的厚度为20μm以下的情况下,在光扩散层14的表面变得容易产生来自树脂粒子12的凸部。通过该凸部,上述那样的光扩散层14的光摄入效果提高,所以光学部件15的透光性提高。此外,光扩散层14的厚度更优选为7μm以上且15μm以下。在光扩散层14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具有更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15。另外,从在光扩散层14的表面形成凸部的观点出发,光扩散层14的厚度优选考虑树脂粒子12的平均粒径来调整。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15具备透光性树脂基材13和光扩散层14,所述光扩散层14包含含有丙烯酸树脂的透光性树脂11和含有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的树脂粒子12,且被设置于透光性树脂基材13的一个面上。并且,在光扩散层14中,树脂粒子12的含量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1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为100~400质量份。因此,能够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15。

[照明罩]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罩4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罩40使用光学部件15。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罩40具备光学部件15。

照明罩4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按照覆盖作为光源部30的灯的方式安装的照明罩。此时,可以将灯的发光部全部覆盖来安装,也可以将灯的发光部的一部分覆盖来安装。照明罩40也可以为平板状,但为了制成覆盖灯的形状,也可以通过进行按压后拉伸来成型。

这样的照明罩40可以用于各种照明器具。例如可以适合用于顶棚灯、悬吊型灯、厨房水池灯、浴室灯、枝形吊灯、台灯、壁灯、行灯的罩等。此外,可以适合用于车库灯、檐下灯、门柱灯、门廊灯、花园灯、入门灯、踏板照明灯、楼梯灯、感应灯、防盗灯、筒灯、衬底灯、灯饰广告牌、信号灯等用的罩等。进而,可以适合用于以汽车、自动双轮车等为代表的车辆用灯具用的罩等。特别是可以适合用于如后述的那样具有照明罩40被器具主体20夹持的结构的顶棚灯等。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罩40使用光学部件15。因此,能够得到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照明罩40。

[照明器具]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具备照明罩40和光源部30。照明器具100也可以具备:具有开口部21的器具主体20、设置于器具主体20上的光源部30、和覆盖开口部21的照明罩40。

图4中示出照明器具100的一个例子。该照明器具100为圆形状的顶棚型灯。图4中列举出圆形状的顶棚型灯进行说明,但照明器具100也可以制成多边形状的顶棚型灯。

器具主体20例如具备基体部22、被卡合部23和支撑部24。基体部22根据用途可以设置于天花板50等设置面上。被卡合部23与照明罩40的卡合部41卡合。在图4的方式中,被卡合部23朝向器具主体20的外侧突出地形成。支撑部24按照照明罩40不会错位或者晃荡的方式从外侧支撑照明罩40。支撑部24在与被卡合部23相比更靠器具主体20的外侧的位置上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被卡合部23及支撑部24可以遍及器具主体20的全周而设置,也可以设置于一部分上。另外,器具主体20可以如图4那样设置于天花板50上,也可以设置于上述那样的行灯等与用途相应的设置场所。

器具主体20可以具有开口部21。开口部21的形状或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但开口部21可以用照明罩40覆盖。开口部21可以如图4那样设置于与基体部22的设置面相反的一侧。开口部21也可以如图4那样按照被支撑部24包围的方式形成。

光源部30可以设置于器具主体20上。光源部30也可以设置于器具主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侧。光源部30中使用的光源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没有特别限定。此外,作为光源部30中使用的光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荧光灯、白炽灯、高亮度放电灯(hid)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由于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所以在用于led光源的情况下,能够对节能化作出贡献,因此,优选。另外,可以将单一的光源作为光源部30,也可以将多个光源作为光源部30。

在照明罩40的上端部,可以设置用于悬挂到器具主体20上的卡合部41。在图4的方式中,卡合部41朝向器具主体20的内侧突出地形成。该卡合部41可以遍及照明罩40的全周而设置,也可以设置于一部分上。

照明罩40可以覆盖开口部21。例如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可以将截面形成为大致c状的照明罩40覆盖光源部30地从下方安装于器具主体20上。此时,光扩散层14优选配置于比透光性树脂基材13更靠光源部30侧处。通过这样设置,利用光扩散层14表面的凸部,可以得到透光性高的照明器具100。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具备照明罩40和光源部30。因此,例如即使是使用led光源等指向性高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具有高的透光性及光扩散性的照明器具100。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100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作为透光性树脂,使用dic株式会社制的acrydic(注册商标)wal-578。另外,acrydic(注册商标)wal-578的折射率为1.49。此外,作为树脂粒子,使用株式会社喜多村制的ktl-1n。另外,ktl-1n为聚四氟乙烯系树脂,折射率为1.35,平均粒径为2μm。

进而,为了使树脂粒子分散,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树脂粒子添加50质量份的bykchemie公司制的分散剂disperbyk(注册商标)142。此外,按照整体的固态成分成为20质量%的方式,将混合物用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溶液用超声波进行搅拌,直至固态成分均匀地分散,得到涂料。

将该涂料用喷雾器涂布到256mm见方且厚度为1.5mm的丙烯酸板上,使溶剂在80℃下干燥10分钟,从而得到在透光性树脂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光扩散层的光学部件。另外,该丙烯酸板使用mitsubishirayonco.,ltd.制的acrylite(注册商标)l001。该丙烯酸板的雾度为0.2%,总光线透射率为92.5%。

关于光扩散层的膜厚,适当选择体现出充分的光扩散性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制作多种光扩散层的膜厚不同的光学部件,选择具有各自的光扩散率大概成为60%时的膜厚的光学部件,作为实施例。另外,光扩散率的测定方法在后面叙述。

进而,以所得到的光学部件作为照明罩,按照光扩散层被配置在光源侧的方式,安装到panasonic株式会社制的一体型led衬底灯xl553pfvle9上,得到照明器具。

[实施例2]

除了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150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

[实施例3]

除了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233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

[实施例4]

除了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400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较例1]

除了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67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较例2]

除了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添加567质量份的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

[比较例3]

除了使用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inc.制的tospearl(注册商标)120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ktl-1n作为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另外,tospearl(注册商标)120为硅酮树脂,折射率为1.43,平均粒径为2μm。

[比较例4]

除了使用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的epostar(注册商标)s12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ktl-1n作为树脂粒子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制作了照明器具。另外,epostar(注册商标)s12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折射率为1.60,平均粒径为2μm。

表1

[评价]

对于实施例1至4、及比较例1至4中得到的照明器具,进行下面的项目的评价。将各例的详细情况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器具效率]

测定各例中得到的照明器具的总光通量,算出设实施例1的总光通量为100时的各例的总光通量比。另外,总光通量通过labsphere公司制的165cm积分球、使用该公司制的测定系统来测定。此外,判定基准如下所述。

·判定基准

100%以上:好

低于100%:差

[光均匀性]

上述的led衬底灯xl553pfvle9的led光源间的距离小,不适于测定光均匀性,所以评价将相距3cm而配置的2个led以各例中得到的照明罩覆盖时的光均匀性。led使用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nssw157d。此外,在距离led为3cm的位置,按照光扩散层成为led侧的方式配置照明罩。此外,在进一步距离照明罩为约30cm的位置配置konicaminolta,inc.制的二维色彩亮度计ca-2000。然后,在将2个led连结的线段上,分别测定亮度成为最大和最小的值。光均匀性以{(亮度的最小值)/(亮度的最大值)}×100而算出。此外,判定基准如下所述。

·判定基准

70%以上:好

低于70%:差

[光扩散率]

光扩散率按照下述的式子而算出。

扩散率(%)=[{(20度下的亮度)+(70度下的亮度)}/(5度下的亮度)]/2×100

另外,关于亮度,将各例的光学部件按照光扩散层成为光源侧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上,测定使旋转轴的角度旋转为5度、20度及70度时的亮度(cd/m2)。另外,光源使用林时计工业株式会社制的la-50ue。亮度计使用topcontechnohousecorporation制的bm-7。此外,光源通过光点调节机来调节。将从光点调节机至旋转轴为止的距离设定为620mm,将从旋转轴至亮度计为止的距离设定为340mm。

实施例1~4中,相对于透光性树脂的固态成分100质量份,树脂粒子的含量为100~400质量份。此外,作为树脂粒子,使用折射率为1.40以下的氟树脂。因此,实施例1~4的光学部件的器具效率和光均匀性满足规定的判定基准。即,确认了实施例1~4的光学部件兼顾透光性和光扩散性。

与此相对,比较例1的光学部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光性树脂含有67质量份的树脂粒子。因此,光扩散效果并不充分,按照满足光均匀性的判定基准的方式增加膜厚的结果是,器具效率低于规定的判定基准。即,比较例1的光学部件无法兼顾透光性及光扩散性。

比较例2的光学部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光性树脂含有567质量份的树脂粒子。因此,树脂粒子会凝集,虽然满足光均匀性的判定基准,但是器具效率不满足规定的判定基准。即,比较例2的光学部件无法兼顾透光性及光扩散性。

比较例3的光学部件使用折射率为1.43的硅酮树脂作为树脂粒子。因此,比较例3不满足光均匀性的判定基准。认为这是由于,作为透光性树脂使用的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1.49)与作为树脂粒子使用的硅酮树脂的折射率(1.43)的差并不充分,光扩散性下降。另外,虽然表中没有记载,但是对于比较例3的光学部件,即使增加光扩散层的膜厚,光均匀性也基本没有增加。因而,比较例3的光学部件也无法兼顾透光性及光扩散性。

比较例4的光学部件使用折射率为1.60的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作为树脂粒子。因此,比较例4不满足器具效率的判定基准。认为这是由于,若树脂粒子的折射率过大,则光源侧的空气层与光扩散层的折射率差变大,所以菲涅耳反射会增加,透光性下降。因而,比较例4的光学部件也无法兼顾透光性及光扩散性。

尽管前面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最佳的方式和/或其他实施例,但是当然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变更,并且本公开的主题可以以各种形式和实施例来实现,并且它们可以用于许多应用中,本文仅描述了其中的一些。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要求保护落入本发明教导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和变化。

将2016年3月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44247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此作为参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