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1954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无机原料制备的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上一些轴承、机匣贴合面、调节器壳体接合面、管路对接等部位需要承受500℃左右的高温燃气的冲蚀。这些部位所使用的密封胶需要耐各类烃类、汽油、燃油以及润滑油的浸泡和高温燃气的冲蚀,要求密封胶具有耐高温燃气的性能。

耐高温密封胶有两种形式存在,一方面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料的密封胶,当受热温度超过高分子材料的软化点或分解温度,该种胶料也就失去密封作用,如常用的硅橡胶、氟橡胶、硅氟橡胶为基料的密封垫料使用温度最高,其耐热温度低于300℃,而加入耐热无机填料与金属粉末,虽然其耐热性有所提高,但易产生裂纹、掉块等故障。另一方面以无机化合物作为基料的密封胶,通过提高液体胶料的耐热性来提高耐热性,但其强度和附着力低,易粉化。

为了适应航空发动机这些零部件耐高温燃气工作的要求,保证使用部位良好的密封,需要研究一种使用方便,涂敷在结合面上随结合面的形状可自由成型,耐各类烃类、汽油、燃油以及润滑油的浸泡和高温燃气的冲蚀,能在温度低于700℃和压力为500大气压环境条件下起接头胶接、密封作用的耐高温燃气密封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耐受性高的耐高温燃气密封胶,解决了传统密封胶对温度不耐受、易粉化以及粘合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30~40份,硅酸铝粉10~15份,氧化铝粉2~6份,水玻璃45~55份。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35份,硅酸铝粉12份,氧化铝粉3份,水玻璃50份。

上述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其中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硅微粉。

上述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其中所述硅酸铝粉粒度≥200目;所述氧化铝粉粒度≥200目。

由于铝离子的半径接近si4+的半径,可获得较高的胶接强度,所以选择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为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固化剂;同时为了降低固化剂的表面活性,提高胶层的致密程度,固化剂粉料需经过高温烧结,排除气孔,减少了晶格缺陷和比表面积。随着烧结温度提高,胶接强度上升,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因此锻烧温度控制(800~900)℃,时间控制在(15~20)min。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助剂为硅酸铝粉,硅酸铝粉的加入一方面可以与固化剂一起形成低共熔混合物,降低烧结温度,另一方面则参与固相反应。

上述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其中所述水玻璃为改性水玻璃,其模数为2.5~3.2。改性水玻璃(硅酸钠)模数越大,粘度越大,粘接力增大;但模数越大,固体硅酸钠越难溶于水,需加热、蒸汽才能溶解,通过水玻璃改性,调整模数为2.5~3.2,同时用蒸馏水稀释至密度(1.3~1.35)g/cm3,从而获得较强的吸附能力,适宜的反应速度和较高的胶接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上述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a、石英砂制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水洗石英砂2~3次,150~160℃烘干,球磨或手工研磨,过200目筛,取粒径≥200目的粉末在800~900℃下煅烧15~20min,保存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待用;

b、硅酸铝粉制备:取粒径≥200目的硅微粉,在800~900℃下煅烧15~20min,保存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待用;

c、氧化铝粉制备:取粒径≥200目的氧化铝粉,在800~900℃下煅烧15~20min,保存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待用;

d、水玻璃制备:取模数为2.5~3.2的改性水玻璃,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密度1.30~1.35g/cm3,待用;

e、配制:按上述原料重量份配比,将a、b、c、d步骤得到的石英砂、硅酸铝粉、氧化铝与水玻璃混拌均匀,直至没有渣粒和团块,即得。

上述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水玻璃作为基料;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为固化剂;硅酸铝粉作为助剂配制而成的耐高温燃气密封胶,适应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耐高温燃气工作的要求,保证使用部位良好的密封。

上述耐高温燃气密封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零件对接表面清除油脂:采用石油溶剂清除零件对接表面的油脂,并在空气中干燥10~15min;

(2)密封胶粘接:在零件对接表面均匀覆上1~3mm厚的密封胶,空气中干燥10~15min,粘连后的零件在空气中保持≥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适应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耐高温燃气工作环境,密封良好,使用便捷;密封胶覆在结合面上随结合面的形状可自由成型,耐各类烃类、汽油、燃油以及润滑油的浸泡和高温燃气的冲蚀;在温度为20~700℃和压力为0.1~50mpa的环境中,粘接强度大、密封性能良好。本发明具有耐冲蚀温度范围广、抗压强度大、粘度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34份,硅酸铝粉10份,氧化铝粉6份,水玻璃50份。

具体地,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硅微粉。

具体地,所述硅酸铝粉、氧化铝粉均为试剂级,粒度≥200目。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石英砂制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2次,150℃烘干,球磨或手工研细,粒度≥200目,在800℃的高温炉中煅烧20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硅酸铝粉制备:在800℃的高温炉中煅烧20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氧化铝粉制备:在800℃的高温炉中煅烧20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水玻璃制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密度1.30g/cm3

配制:按所述比例将石英砂、硅酸铝粉和氧化铝与水玻璃混拌直至没有渣粒和团块,即得;

零件对接表面清除油脂:石油溶剂清除零件对接表面的油脂并在空气中干燥10min;

密封胶粘接:在零件对接表面均匀覆上3mm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密封胶,空气中干燥10min,粘连后的零件在空气中保持≥24h。

实施例2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40份,硅酸铝粉13份,氧化铝粉2份,水玻璃45份。

具体地,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硅微粉。

具体地,所述硅酸铝粉、氧化铝粉均为试剂级,粒度≥200目。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石英砂制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2次,154℃烘干,球磨或手工研细,粒度≥200目,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8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硅酸铝粉制备: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8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氧化铝粉制备: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8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水玻璃制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密度1.32g/cm3

配制:按所述比例将石英砂、硅酸铝粉和氧化铝与水玻璃混拌直至没有渣粒和团块,即得;

零件对接表面清除油脂:石油溶剂清除零件对接表面的油脂并在空气中干燥12min;

密封胶粘接:在零件对接表面均匀覆上2mm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密封胶,空气中干燥14min,粘连后的零件在空气中保持≥24h。

实施例3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30份,硅酸铝粉11份,氧化铝粉2份,水玻璃55份。

具体地,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硅微粉。

具体地,所述硅酸铝粉、氧化铝粉均为试剂级,粒度≥200目。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石英砂制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2次,160℃烘干,球磨或手工研细,粒度≥200目,在900℃的高温炉中煅烧15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硅酸铝粉制备:在900℃的高温炉中煅烧15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氧化铝粉制备:在900℃的高温炉中煅烧15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水玻璃制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密度1.35g/cm3

配制:按所述比例将石英砂、硅酸铝粉和氧化铝与水玻璃混拌直至没有渣粒和团块,即得;

零件对接表面清除油脂:石油溶剂清除零件对接表面的油脂并在空气中干燥15min;

密封胶粘接:在零件对接表面均匀覆上1mm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密封胶,空气中干燥15min,粘连后的零件在空气中保持≥24h。

实施例4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所述的密封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石英砂30份,硅酸铝粉15份,氧化铝粉5份,水玻璃50份。

具体地,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硅微粉。

具体地,所述硅酸铝粉、氧化铝粉均为试剂级,粒度≥200目。

耐高温燃气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石英砂制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3次,156℃烘干,球磨或手工研细,粒度≥200目,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6min,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硅酸铝粉制备: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6min后,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氧化铝粉制备:在850℃的高温炉中煅烧16min后,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待用;

水玻璃制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密度1.33g/cm3

配制:按所述比例将石英砂、硅酸铝粉和氧化铝与水玻璃混拌直至没有渣粒和团块,即得;

零件对接表面清除油脂:石油溶剂清除零件对接表面的油脂并在空气中干燥14min;

密封胶粘接:在零件对接表面均匀覆上2mm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密封胶,空气中干燥14min,粘连后的零件在空气中保持≥24h。

对上述实施例1~4中得到的高温密封胶的耐温性、粘度、耐碱性、耐燃油性以及耐燃气性进行研究,得到的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配方组成及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