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025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创造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其空间范围内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技术。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电能为动力,通过压缩机和氟利昂来制冷。制冷需要大量的电能,而这对于我们这个严重缺电的国家无疑是不利的。由于氟利昂类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温室效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爱的抵制。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里昂和烃类。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推翻传统的制冷方式,创造一种制冷剂,此制冷剂不含有氯原子,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同时制冷效率高,是取代氟里昂的最佳制冷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制冷剂,此制冷剂不含有氯原子,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同时制冷效率高,是取代氟里昂的最佳制冷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冷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30~40份,四氢噻吩3~5份,六氟乙烷10~20份,二氧化碳8~10份,甲酸乙酯15~20份,惰性气体5~10份,通过以上原料组合,可制得不含有氯原子的制冷剂,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同时制冷效率高,另外我们针对压缩机制冷温度范围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30份,四氢噻吩3份,六氟乙烷10份,二氧化碳8份,甲酸乙酯15份,惰性气体5份,通过以上原料组合,制得不含有氯原子的制冷剂,可以使用在温度范围在0~10℃的压缩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35份,四氢噻吩4份,六氟乙烷15份,二氧化碳9份,甲酸乙酯17份,惰性气体7份,通过以上原料组合,制得不含有氯原子的制冷剂,可以使用在温度范围在-10~0℃的压缩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40份,四氢噻吩5份,六氟乙烷20份,二氧化碳10份,甲酸乙酯20份,惰性气体10份,通过以上原料组合,制得不含有氯原子的制冷剂,可以使用在温度范围在-20~-10℃的压缩机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二乙醚5~10份,加入以上原料,通过与四氢噻吩配比,在发生泄漏时使用户可以立刻闻到气味。

进一步的,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气,能够有效的抗静电和阻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此制冷剂不含有氯原子,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同时制冷效率高,是取代氟里昂的最佳制冷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30份,四氢噻吩3份,六氟乙烷10份,二氧化碳8份,甲酸乙酯15份,惰性气体5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35份,四氢噻吩4份,六氟乙烷15份,二氧化碳9份,甲酸乙酯17份,惰性气体7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40份,四氢噻吩5份,六氟乙烷20份,二氧化碳10份,甲酸乙酯20份,惰性气体10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40份,四氢噻吩5份,六氟乙烷20份,二氧化碳10份,甲酸乙酯20份,惰性气体10份,二乙醚5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1,1-二氟乙烷40份,四氢噻吩5份,六氟乙烷20份,二氧化碳10份,甲酸乙酯20份,惰性气体10份,二乙醚10份。

通过比较实施例1-5,我们发现每个实施例对于压缩机使用的制冷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实施例1适用于温度范围在0~10℃的压缩机上,实施例2适用于温度范围在-10~0℃的压缩机上,实施例3-5适用于温度范围在-20~-10℃的压缩机上,另外对比实施例4和实施例5,发现实施例5使用的效果更佳,在-20~-10℃的范围内,如果发生泄漏,用户对气味的敏感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制冷剂,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成:1,1‑二氟乙烷30~40份,四氢噻吩3~5份,六氟乙烷10~20份,二氧化碳8~10份,甲酸乙酯15~20份,惰性气体5~10份。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制冷剂不含有氯原子,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温室效应指数极低,同时制冷效率高,是取代氟里昂的最佳制冷剂。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新梦想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6.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