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储能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04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负式储能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特别是一种人力负载使用的喷雾器。
现有人力负载使用的喷雾器有用手抽压打气筒压送药液喷雾的手动间歇喷雾器;有背在肩上,用手抽压活塞杆使药液泵送药液喷雾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有在药液筒内装设打气筒压送药液喷雾的压缩压喷雾器;还有以汽油机为动力驱动离心风机喷洒药液的背负式喷雾器。这些喷雾器各具特点,有一定的适用性,但缺陷亦很明显手动间歇喷雾器喷洒量小,只适用于室内卫生及实验地;手动背负喷雾器在喷洒时需不断地手压扛杆,劳动强度很高,由于喷洒压力低,雾滴较大,既浪费药液,喷洒效果也差;压缩式喷雾器在喷洒前往药液桶内打气增压,喷洒时压力降低,要停喷加压,使用不便,劳动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洒压力高,劳动强度低,使用效果好的背负式储能喷雾器。
为达以上发明目的,设计了一种由药液桶、施压装置、喷头、喷杆和开关组成的背负式喷雾器,药液桶和施压装置是由耐压容器及耐压容器顶部的充气阀(气门)、耐压容器下部的浮悬阀组成,浮悬阀的进、排液口与进液管和喷液管构成三通,浮悬阀阀腔内的球阀通过阀杆与刚性浮球相连,浮悬阀的阀腔通孔位于耐压容器内。喷雾前,先从浮悬阀的进液口往耐压容器内灌入少量药液,然后经充气阀向耐压容器内打气,使耐压容器内气压达6至8个大气压,然后再将药液从浮悬阀进液口压入耐压容器,由于药液的不断加入,耐压容器内的压缩空气被不断压缩,使气压升至12至16个大气压。这样,只要背负喷雾器,打开喷杆开关,就可在田间喷药了。由于喷洒压力高,药液形成的雾滴很细,喷洒效果很好。直到耐压容器内药液基本喷完,耐压容器内的压力也不会低于6至8个大气压,喷雾质量始终很好。当耐压容器内的液面下降到较低位置,使浮悬阀的刚性浮球部分露出液面时,即被压缩空气下压,克服药液浮力下沉,推动球阀,关闭浮悬阀,喷雾器就停止喷雾,并且使耐压容器内的压缩空气被封住,不会放空。这时,只要再将药液灌入耐压容器,就可继续喷雾了。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背负式储能喷雾器更适合农村条件使用。实施例之二是将施压装置与药液桶分为两体,施压装置置于药液桶内,药液桶内还设有活塞式药液唧筒,活塞式药液唧筒的吸液口置于药液桶下部,其排液口与施压装置的浮悬阀的进液口相通。这样,就可用唧筒将药液桶内的药液直接泵入耐压容器,使用十分省力、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负式储能喷雾器示意图。

图1所示,耐压容器9和药液唧筒13置于药液桶5内,耐压容器9的顶部10上装有充气阀(气门)11,下部有浮悬阀27。浮悬阀27的阀腔25内有球阀20,球阀20上有连杆17与刚性浮球14连接。药液唧筒13的吸液阀19下有吸液口21置于药液桶5底部23。打开药液桶5的上盖8,可将药液从上口7灌入药液桶5内。经由充气阀11可向耐压容器9内打气增压。脚踏踏板22,手握把手12拉压活塞15,可将药液桶5内药液4经由吸液口21、吸液阀21、排液阀16、进液管24和浮悬阀27的通孔18压进耐压容器9。耐压容器9充气灌液后,浮悬阀27的刚性浮球14在药液中上浮使浮悬阀27打开。喷药时,握住手柄3,打开开关2,耐压容器9内的药液被压缩空气由浮悬阀27的通孔18排出,经排液管26、喷杆1和喷头28喷出。
权利要求1.一种背负式喷雾器,由药液桶、施压装置、喷头、喷杆和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液桶和施压装置是由耐压容器及耐压容器顶部的充气阀、耐压容器下部的浮悬阀组成,浮悬阀的进、排液口与进液管和喷液管构成三通管,浮悬阀阀腔内的球阀通过阀杆与刚性浮球相连,浮悬阀的阀腔通孔位于耐压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耐压装置与药液桶为两体,施压装置置于药液桶内,药液桶内还设有活塞式药液唧筒,活塞式药液唧筒的吸液口置于药液桶下部,其排液口与施压装置的浮悬阀的进液口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储能功能的背负式喷雾器。其药液桶内有耐压容器和药液唧筒,耐压容器上有充气阀,下有浮悬阀,浮悬阀的球阀以连杆与一刚性浮球相连。用药液唧筒可将药液桶内的药液压入耐压容器,通过充气阀往耐压容器内压缩空气。该喷雾器一次充气后多次即可灌液喷雾,补液不补气,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喷雾效果好。
文档编号B05B9/08GK2169486SQ9321922
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方龙 申请人:李方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