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5089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组分包括海藻酸钠、菊花、皂角、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丁香、椰壳、银杏外皮、木香。本发明适用于花生播种前翻地时使用,将所述具有改良沙质土壤的中草药杀菌剂拌入土壤中或铺洒在耕作层,可以储水蓄肥,预防病害发生,改善土质,同时不影响根部土壤中空气的流通。
【专利说明】
-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具有改良沙质±壤的中草药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说一种花生种 植用沙±改良、病害防治药剂。
【背景技术】
[0002] 花生是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00多万公顷,约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 的 35 %。
[0003] 花生栽培对±壤的要求是花生根系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既通气透水,又蓄水保 肥的±壤条件。要求有一个水分、空气、养分、溫度等因素供应协调的±壤环境,花生优质高 产栽培时,需要创造一个深、活、松、喧的高产±壤和上松下实的±层结构。
[0004] 花生高产栽培对±壤结构有W下3点要求。1.要求结实层疏松表±层0-10厘米的 ±壤为花生生长和结果±结实的部位,因此叫"结实层"。结实层的±质最好为干时不散不 板,湿时不豁不懈,耕性良好的沙质壤±或碱沙壤±。±壤通透性好,良好的花生田应该有 耕作层深厚、结芙层疏松、肥力较高等基本条件。2.要求耕作层肥沃,耕作层是吸肥能力最 强的主要根群80% W上的根系)的分布区。花生根系主要分布于0-30厘米的耕作层,耕作层 的±性比结实层要求薪紧,经常进行耕作和施肥,也是供给花生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层。± 壤质地为粉沙壤±至沙质豁壤±。±壤养分含量要求略大于结实层。3.要求全±层深厚高 产花生扎根深1米W上,因而花生高产田全±层要求深厚,即1米W上。耕作层W下30-50厘 米为屯、±层,该±层人为耕作影响较小,±质为粉沙私壤±或沙质豁壤±。屯、±层^下为底 ±层,受大气影响小,质地坚实,物质转化慢。该层厚度应在50厘米W上,虽对耕作层无影 响,但对蓄水保肥极为重要。全±层厚度在100厘米W上。在深、松、喧、活肥沃的±体构造和 上松下实的±层结构中,毛管孔隙上小下大,非毛管孔隙上大下小,上层通气透水,昼夜溫 差大,下层蓄水保肥,热容量高,使上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统一。运样的上壤条件,为花生 高产打下了基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为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创 造了较好的环境,有利于养分不断分解,从而源源不断地供应花生整个生育过程的需要,使 花生高产稳产。
[0005] 同时,花生的±传病害也是花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花生±传病 害发生严重,常见的主要有花生冠腐病、根腐病、白絹病、花生根结线虫病等。
[0006] 花生冠腐病:花生冠腐病病原菌为Aspe巧illus niger V.Tie曲.,属半知菌亚口, 丝抱目曲霉属黑曲霉菌真菌。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我国的河南、山东、迂宁、江苏、湖北、湖 南、江西、广东、广西和福建等花生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花生从播种出 ±到成熟前都可W感染冠腐病,但主要发生在花生苗期或生长前期。病菌可W侵染果仁、子 叶和茎基部。病菌侵染吸水膨胀而未萌发的果仁,能使之腐烂而不能发芽,在花生受害部位 表面长出一层黑霉。种仁发芽后,病菌可W侵染子叶,子叶未出±就变黑腐烂;胚轴受侵染 呈水浸状,浅褐色,有黑色霉层。在花生苗期,病菌先侵染残存的子叶,进而侵染花生的茎基 部。病部初生黄褐色凹陷的病斑,病斑边缘褐色,W后病部迅速扩大,皮层纵裂,组织干腐, 最后仅剩下破碎的纤维组织。在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很快长出黑色霉层(病菌的分生抱于梗 和分生抱子)。将病部纵向切开,可见到维管束和髓部变紫褐色。拔起病株时,易从茎基的病 部折断。由于茎基部腐烂,维管束组织被破坏,因而地上部的茎叶表现失水状态,叶片对合, 失去光泽,叶缘稍向内卷缩,病株逐渐萎黨枯死。花生生长后期发病较少。如果病害发生在 茎节W下的根颈部,在上壤潮湿时,还能长出新根,病株还能恢复生长。
[0007]花生镶抱菌根腐病:花生链抱菌根腐病是当前花生发生最重要根部病害之一,并 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为半知菌亚口的镶抱菌,能够在±壤、病残体活种子上越冬,能在± 中能存活数年,花生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出苗前侵染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 受害引致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芙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 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 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病菌的分生抱子梗 及分生抱子)。
[000引花生白絹病:病原菌无性世代为Sclerotium rolfssi Sacc.,属半知菌类,小菌核 属。菌核在干燥±壤或干枯病株上存活时间较长;潮湿情况下,存活时间较短。该病菌寄主 范围很广,能侵染60多科200多种植物。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现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花生病害 之一。白絹病多在花生成株发生,病菌主要侵染近地面的茎基部。病部初期变褐软腐,病斑 表面长出一层白色丝絹状菌丝体。在合适条件下菌丝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茎杆,在分枝间、植 株间蔓延。±壤潮湿荫蔽时,病株周围±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上布满一层白色菌丝体。在菌 丝体中形成很多球状菌核(直径0.5~2.0mm)。菌核初为白色,W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 硬。受害茎基部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病株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而死。 受害果柄和芙果长出很多白色菌丝,呈湿腐状腐烂。
[0009] 现阶段,尚未有针对花生种植用沙±改良、病害防治药剂。

【发明内容】

[0010]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 杀菌剂,来解决现有种植花生用沙±储水、畜肥能力差、±壤中易生有害菌的问题。
[001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12] -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组分包括海藻酸钢、菊花、皂 角、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下香、挪壳、银杏外皮、木香。
[0013] 进一步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组分W重量份计, 如下其组分W重量份计,如下:海藻酸钢50-70份、菊花5-10份、皂角2-8份、桑叶5-10份、金 银花2-5份、鱼腥草1-7份、陈皮2-5份、下香2-5份、挪壳4-5份、银杏外皮2-5份、木香3-6份。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
[0015]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菊花、皂角、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下香、挪壳、银杏外 皮、木香,放入25-30°C水中浸泡2小时,煮至沸腾后持续加溫20-30分钟,而后退火降溫,过 滤药渣,加入所述重量份的海藻酸钢,揽拌,烘干。
[0016] 所述杀菌剂可制成颗粒、粉剂等。所述颗粒大小可根据沙质进行选择制备。
[0017] 海藻酸钢呈弱酸性,适宜用于花生种植,具有亲水性质,遇水后呈弱胶状,具有保 水功能的同时,可W改善±壤的疏密度,同时海藻酸钢可W吸附其他中药成分,使药效缓 释。达到储水、蓄肥的目的,减少病害发生。
[0018] 所述杀菌剂还适用于其他在沙±中种植的植物使用;
[0019] 所述杀菌剂还适用于其他中性及酸性±壤植物种植使用;
[0020] 所述杀菌剂还适用于改善碱性±壤,提高植物的耐碱性。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2] 本发明适用于花生播种前翻地时使用,将所述改良剂拌入±壤中或铺洒在耕作 层,可W储水蓄肥,预防病害发生,改善±质,同时不影响根部±壤中空气的流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0024] 海藻酸钢50份、菊花5份、皂角2份、桑叶5份、金银花2份、鱼腥草1份、陈皮2份、下香 2份、挪壳4份、银杏外皮2份、木香3份。
[0025]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
[0026]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菊花、皂角、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下香、挪壳、银杏外 皮、木香,放入25-30°C水中浸泡2小时,煮至沸腾后持续加溫20-30分钟,而后退火降溫,过 滤药渣,加入所述重量份的海藻酸钢,揽拌,烘干。
[0027] 实施例2
[002引海藻酸钢70份、菊花10份、皂角8份、桑叶10份、金银花5份、鱼腥草7份、陈皮5份、下 香5份、挪壳5份、银杏外皮5份、木香6份。
[0029]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
[0030] 同实施例1。
[0031] 实施例3
[0032] 海藻酸钢60份、菊花8份、皂角6份、桑叶8份、金银花3份、鱼腥草5份、陈皮3份、下香 3份、挪壳4份、银杏外皮5份、木香4份。
[0033]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
[0034] 同实施例1。
[0035] 实施例4
[0036] 海藻酸钢65份、菊花6份、皂角4份、桑叶7份、金银花3份、鱼腥草4份、陈皮5份、下香 2份、挪壳5份、银杏外皮3份、木香5份。
[0037] 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法为:
[003引同实施例1。
[0039] 验证试验: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田进行沙± 改良效果试验和防治±传病害试验,试验田共两块,将进行沙±改良试验田编号为试验田1 号和试验田2号,防治±传病害花生所试验田编号为试验田3号和试验田4号
[0040] (1)将进行沙上改良试验田1号分割为6个区域,1-1~1-6;试验田2号也分割为6个 区域,2-1~2-6。1-1~1-6为实验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具有改良沙质±壤的中草 药杀菌剂,将所述杀菌剂铺洒在耕作层,2-1~2-6为对照组。在花生播种时灌概一次,其后 将不再进行灌概。
[0041] 在花生花期进行±壤水分、±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结果见表1)。±壤水分测定 采用侣盒烘干称重法测定O-lOcm、10-20cm、20-40。111±层±壤水分;±壤容重测定:采用环 刀法测定,采用环刀分别取0-10cm、10-20cm和20-40cm±壤层±样,±壤容重计算公式为: ±壤供干重量(g) /环刀容积(cm3)。
[0042] ±壤孔隙度:±壤孔隙度(% ) = 93.947-32.995d(±壤容重)。
[0043] 表1不同±民±攘含水量、±攘容電巧±攘孔險麼的巧化
[0044]
[0045] 由表1可W看出,沙质±壤改良剂在施用后能够提高花生苗期0-40cm±壤含水量。 由于沙质±壤改良剂在施入±壤后处于吸水过程,且施入层为0-15cm,沙质±壤改良剂会 将附近±层的水分聚集到施入层,所W距离施入层最近的±层20-40(3111的含水量会降低。但 由于表层±壤蒸发散失,使0-10(3111±层±壤含水量降低,而10-20cm±层由于沙质±壤改良 剂的保水作用仍保持较高含水量,苗期缓慢释水供作物生长。
[0046] ±壤容重与孔隙度是±壤的基本物理性质,直接影响着±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 能、通气性W及作物根系的穿插难易度等,同时其间接影响着花生植株的生长。由表1可看 出,不同±层间±壤容重表现为10-20cm<0-10cm<20-40cm,孔隙度表现为10-20cm>0- 10cm>20-40cm,不同处理±壤容重均小于对照,但在不同±层间各处理对±壤容重和孔隙 度差异不同,其中对10-20cm±层的影响较大,其次为0-10(3111±层,对20-40(3111±层影响较 小。
[0047] 从花生生长状态观察,,2-1~2-6的对照组种植的花生,在洒水后第30天出现缺水 状况,叶片略干并下垂,而1-1~1-6种植的花生在洒水后第30天,仍生长状态良好。
[004引(2)将进行防治花生±传病害试验田3号分割为6个区域,3-1~3-6;试验田4号也 分割为6个区域,4-1~4-6。3-1~3-6为实验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杀菌剂,将所述 杀菌剂铺洒在耕作层,4-1~4-6为对照组。
[0049]花生冠腐病于花生出苗后开始调查,至始花期结束。花生根腐病、花生白絹病菌于 花生收获前IOd进行调查。
[(K)加]病株率=发病株数/总株数X 100%
[0051] 病情指数=E (发病级代表值X各级病株数)X 100/(调查总株数X最高级发病代 表值)
[0052]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X 100%
[0053] 用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处理花生,田间试验均表明对花生 冠腐病、疮挪病、根腐病和白絹病均有明显防治效果(表2、3、4)。
[0054] 表2药剂对田间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
[0化5]
[0化6]
[0化7]
[0化引 [0化9]
[0060] 对实施例1、2和4,均按照实施例3所述的验证试验验证,均对储水及药物缓释、病 害防治起到显著的优良效果。
[006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不仅 能够有效的防治花生±传病害,而且还具有储水功能。
[0062]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发明的发明构 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 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组分包括海藻酸钠、菊花、皂角、 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丁香、椰壳、银杏外皮、木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 其组分以重量份计,如下:海藻酸钠50-70份、菊花5-10份、皂角2-8份、桑叶5-10份、金银花 2-5份、鱼腥草1-7份、陈皮2-5份、丁香2-5份、椰壳4-5份、银杏外皮2-5份、木香3-6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花生田沙质土壤改良的中草药杀菌剂,其制备方 法为: 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菊花、皂角、桑叶、金银花、鱼腥草、陈皮、丁香、椰壳、银杏外皮、木 香,放入25-30°C水中浸泡2小时,煮至沸腾后持续加温20-30分钟,而后退火降温,过滤药 渣,加入所述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搅拌,烘干。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在沙土种植的植物中的应用。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在中性及酸性土壤植物种植中的应用。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在碱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N25/10GK105925266SQ20161027020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迟玉成, 许曼琳, 吴菊香, 王磊, 王宝亮, 张竹青, 孙旭亮, 张天培
【申请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