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14716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00?140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0?6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57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33?45份等。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配比,优选出适合建筑施工使用的防水材料,具有良好防水性能和良好的抗冲击疲劳作用,在高频冲击下仍能保持不良好抗渗透性,这种特性可以使防水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冰雹带来的高频率反复冲击,可以作为极端天气多发地区外墙防水材料使用。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主流的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防水卷材、聚氨酯类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防水 材料、以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混凝土中形成 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此类 材料在室内墙面、地面作为防水材料使用尚可,但在暴雨、冰雹类极端天气频发地区作为屋 顶防水涂料,常常会在使用不久再次发生渗漏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暴雨、冰雹 对于屋顶的冲击,属于一种高频率的间歇式反复冲击作用,其作用原理既不与静态的压力 相同,也不与持续循环作用的疲劳相似,而是属于一种冲击疲劳作用,因此即使是具有良好 的抗压强度、抗渗透压的防水涂料,也并不意味着其就能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疲劳特性,特别 是暴雨、冰雹等天气还会降低混凝土温度,使得防水材料脆性增加,更易在冲击疲劳下被破 坏。而在国家标准的测试过程当中,对防水材料往往只测定其在静态水压下的抗渗能力,且 只有小部分材料测试疲劳性能(如防水卷材),而忽略了对冲击疲劳的测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00-140 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0-6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57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33-45份, 纳米二氧化硅19-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28份,高岭土 10-19份,滑石粉8-17份。
[0006] 优选的,本发明的建筑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20 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6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0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40份,纳米二氧 化硅24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2份,高岭土 15份,滑石粉13份。
[0007] 制备上述建筑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8] 1)将水性丙烯酸乳液、偏苯三酸三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按照比例加入到 反应釜中,搅拌均勾后升温加热,在130-150°c温度下,反应2-3h后降温到60°C,然后再加入 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反应1-2h;
[0009] 2)温度降至90°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高岭土,搅拌均匀反应0.5-1小时;
[0010] 3)降温至60°C,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滑石粉,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11] 4)在氮气保护下出料。
[0012] 优选的,步骤1)中,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的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每分钟 升高1-2°C,并且每升高15°C保持10_20min后继续升温。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所述一种防水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理的配比,优选出适合建筑 施工使用的防水材料,具有良好防水性能和良好的抗冲击疲劳作用,在高频冲击下仍能保 持不良好抗渗透性,这种特性可以使防水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冰雹带来的高频率反复 冲击,可以作为极端天气多发地区外墙防水材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0016]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本发明的建筑防水材 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20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6份,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50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40份,纳米二氧化硅24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2份,高岭土 15份,滑石粉13份。
[0017] 制备上述建筑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18] 1)将水性丙烯酸乳液、偏苯三酸三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按照比例加入到 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加热,在140°C温度下,反应2.5h后降温到60°C,然后再加入甲基 丙烯酸正丙酯,从40 °C逐渐升温到150 °C,反应1.5h;
[0019] 2)温度降至90°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高岭土,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20] 3)降温至60°C,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滑石粉,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21] 4)在氮气保护下出料。
[0022] 步骤1)中,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的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每分钟升高2°C, 并且每升高15°C保持18min后继续升温。
[0023] 实施例2
[0024] 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40 份,偏苯三酸三甲酯6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7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45份,纳米二氧 化硅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8份,高岭土 19份,滑石粉17份。
[0025] 制备上述建筑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26] 1)将水性丙烯酸乳液、偏苯三酸三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按照比例加入到 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加热,在150°C温度下,反应3h后降温到60°C,然后再加入甲基丙 烯酸正丙酯,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反应2h;
[0027] 2)温度降至90°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高岭土,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28] 3)降温至60°C,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滑石粉,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29] 4)在氮气保护下出料。
[0030] 步骤1)中,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的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每分钟升高2°C, 并且每升高15°C保持20min后继续升温。
[0031] 实施例3
[0032] 本实施例建筑防水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00份,偏苯 三酸三甲酯5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33份,纳米二氧化硅19 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份,高岭土 10份,滑石粉8份。
[0033] 制备上述建筑防水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4] 1)将水性丙烯酸乳液、偏苯三酸三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按照比例加入到 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加热,在130°C温度下,反应2h后降温到60°C,然后再加入甲基丙 烯酸正丙酯,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反应lh;
[0035] 2)温度降至90°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高岭土,搅拌均匀反应0.5小时;
[0036] 3)降温至60°C,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滑石粉,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0037] 4)在氮气保护下出料。
[0038] 步骤1)中,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的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每分钟升高1°C, 并且每升高15°C保持lOmin后继续升温。
[0039]实施例的防水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0040] (1)根据《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中的方法测定材料的渗透压 力比。
[0041 ] (2)测定喷涂实施例1-3防水材料后混凝土基材的抗冲击疲劳性能,冲击疲劳试验 在DSW0-150冲击试样机上进行,冲击能量为0.8J/cm2,加载频率为300周/min,冲击过程中 在混凝土基材表面覆盖12mm高水层,当发现混凝土基材底面渗水时停止测试,记录冲击次 数。
[0042] (3)测定喷涂实施例1~3防水材料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率。
[0043] (4)依据国标测定材料的其他参数
[0044] 防水材料性能测试:
[0045]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00-140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0-6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5-57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33-45 份,纳米二氧化硅19-3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2-28份,高岭土 10-19份,滑石粉8-17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性 丙烯酸乳液120份,偏苯三酸三甲酯56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0份,甲基丙烯酸正丙酯 40份,纳米二氧化硅24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2份,高岭土 15份,滑石粉13份。3. 制备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建筑防水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 将水性丙烯酸乳液、偏苯三酸三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按照比例加入到反应 釜中,搅拌均匀后升温加热,在130_150°C温度下,反应2-3h后降温到60°C,然后再加入甲基 丙烯酸正丙酯,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反应1 _2h; 2) 温度降至90 °C,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高岭土,搅拌均匀反应0.5-1小时; 3) 降温至60°C,加入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滑石粉,搅拌均匀反应1小时; 4) 在氮气保护下出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从40°C逐渐升温到150°C的过程 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每分钟升高1_2°C,并且每升高15°C保持10_20min后继续升温。
【文档编号】C09D4/06GK106084936SQ201610486828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李尊强, 张忠涛
【申请人】青岛华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