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42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当发生紧急情况,例如当诸如汽车的高速运动物体发生碰撞时快速膨胀从而保护人体的气囊。
背景技术
为了当发生诸如汽车碰撞的紧急情况时保护汽车乘员,使用了各种气囊装置,例如用在驾驶席的气囊装置。用在驾驶席的气囊装置具有一个气囊,通过将乘员侧上的前面板的外边缘部分和乘员侧的相对侧上的后面板的外边缘部分缝合在一起而形成。用于和充气机啮合的开口设置在后面板的中央,用于接纳充气机的前端。该开口的周边利用螺栓、销钉、和铆钉等固定于固定器。后面板具有排气孔用于当驾驶席上的乘员冲入气囊内时使得气囊中的气体排出以吸收冲击。
公开号为1-247242的日本未审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气囊,其中设置有一个内板以用作后面板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和前面板之间的桥接器,并且该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该内板从平面图看基本为圆形,并且其外部周边部分连接于前面板的中央和外边缘之间的中间部分。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内板中央,并且该开口的边缘部分和后面板一起固定于固定器。内板具有连通口以允许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一旦充气机开始运行,第一腔室首先被充气,然后第二腔室被充气。第二腔室内的充气完成的晚于第一腔室,因为气体从第一腔室通过连通口流入第二腔室。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基本上同时完成气囊中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充气,其中该气囊内部利用内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并且由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充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气体接收腔用于从充气机接收气体,以及连通口用于从气体接收腔直接向每个腔室供应气体。
在该气囊中,随着气体开始运行,气体首先从充气机导入气体接收腔,并且从气体接收腔经由连通口直接分配到每个腔室(例如,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而基本上同时对所有腔室充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权利要求2),该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在该气囊中,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气囊内部分隔成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基本上和后面板的开口同心的开口设置在内板中央;内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前面板的中央部分和外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分隔第一腔室内部从而在用于充气机的开口一侧上形成气体接收腔的隔板连接于内板;使得气体接收腔连通于第一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隔板上;以及使得气体接收腔连通于第二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内板上。
在该气囊中,由于前面板通过内板连接于用于充气机的开口的边缘部分,从而前面板和用于充气机的开口之间的连接相当坚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权利要求3),该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在该气囊中,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设置有在内板和用于充气机的开口之间形成气体接收腔的隔板;基本上和后面板的开口同心的开口设置在隔板中央;隔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内板的中央部分和外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使得第一腔室连通于气体接收腔的连通口设置在内板上;以及使得气体接收腔连通于第二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隔板上。
即使在该气囊中,通过加强隔板和内板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将前面板牢固地连接于后面板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的边缘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权利要求4),该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在该气囊中,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设置有圆柱形隔板,其内部成形有如上所述的气体接收腔,隔板具有和后面板的开口基本同心的开口;内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前面板,并且内板的中央部分连接于隔板;使得第一腔室连通于气体接收腔的连通口设置在每个内板和隔板上;以及圆柱形隔板的端部构成用于使气体接收腔连通于第二腔室的连通口。
在该气囊中,气体可以从圆柱形隔板沿圆柱体的延伸方向喷射到第二腔室,从而允许第二腔室在气囊逐渐增大的半径方向上快速充气。
在根据这些方面的气囊中,结构可以是排气孔设置在后板内,并且用于使第一腔室连通于第二腔室的内部排气孔设置在上述内板内。当乘员冲入第一腔室内时,第一腔室内的气体通过内部排气孔流入第二腔室,然后气体从排气孔流出,从而吸收冲击。


图1是截面图,示出配备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气囊的气囊装置。
图2是分解透视图,示出如图1所示的气囊装置。
图3(a)到3(d)示出本发明的内板的其他实施例。
图4是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气囊。
图5是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气囊。
标号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10用在汽车驾驶席的气囊12前面板13、13’、13”、13A、13B、13C、和13D隔板14后面板16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8排气孔22、22’、22”、22A、22B、和22C内板24开口27、50、51、52、和53连通口28内部排气孔30固定器32充气机安装孔36充气机42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截面图,示出配备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在汽车驾驶席的气囊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处于已充气状态。图2是分解透视图,示出气囊和气囊装置。
气囊10具有一个前面板12、一个后面板14、以及一个内板22,它们每个都是由圆织布(woven circular cloth)制成,并且还包括连接于内板22的隔板13。前面板12和后面板14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通过将其外部周边部分缝合起来而形成袋状。缝合部分通过沿前面板12和后面板14的外周边环绕一圈而构成环形。
后面板14具有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和排气孔18。后面板14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设置在后面板14的中央。螺栓通孔20围绕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设置。
气囊10内,提供有内板22。内板22基本与前面板12和后面板14同心地设置,并且其外周边部分缝合到前面板12的中央部分和外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标号22’表示该缝合部分(缝合线)。缝合线22’具有环状形状。
在内板22的中央,设置有基本与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同心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这些开口16和24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位于螺栓通孔20上方的后面板14的螺栓通孔26围绕内板22的开口24设置。
内板22包括相对靠近其外部周边设置的内部排气孔28,以及比内部排气孔28更向着内周边侧设置的连通口27。
隔板13,它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覆盖上述连通口27和设置在中央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叠加在内板22上,并且隔板13的外周边部分缝合到内板22上。隔板13具有连通口13a。
内板22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的外周边部分叠加在后面板14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的外周边部分上,并且进一步叠加在固定器30的充气机安装开口32的外周边部分上。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和16的外周边部分分别通过螺栓通孔26和20固定于固定器30。从而,内板22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的外周边部分连接于后面板14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的外周边部分,并且内板22的外周边部分由缝合部分22’连接于前面板12。
通过这些内板22和隔板13,气囊10的内部被分隔成位于中央的第一腔室1、围绕第一腔室1的第二腔室2、以及气体接收腔3。第一腔室1位于内板22内部并且同时在隔板13外部(上部)。气体接收腔3位于内板22内部并且同时在隔板13和充气机36之间。这里,隔板13具有基本为十字形的形状,但是其形状不限于十字形。
在该实施例中,十字形隔板13的相对延伸的两片的每个都在其中具有连通口13a,其余两片在连通口27上方。每个连通口13a以及内部排气孔28之一在相对于气囊的中央的外周边方向上相互异相。
加强补片等可以固定于每个开口16和24、连通口27、以及内部排气孔28的外周边部分。
用于安装气囊10的固定器30具有位于其中央的充气机安装开口32,并且具有位于其周围的螺栓通孔34。
充气机36的法兰38具有螺栓通孔40。充气机36装配在固定器30的充气机安装开口32内。
当要将气囊10固定于固定器30时,后面板14和内板22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16和24的外周边部分利用固定环42被压靠于固定器的充气机安装开口32的外周边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环42的双头螺栓44穿过螺栓通孔26、20、34、和40,并且每个双头螺栓由螺母46在前端固定,从而将内板22、气囊10、以及充气机36固定于固定器30。然后,气囊10被折叠起来,并且模制盖48固定于固定器30以便盖住气囊10的折叠体,从而构成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安装在汽车的方向盘(未示)处。
当发生车辆碰撞时,充气机36开始运行,并且气体喷射到气囊10内。气囊10由气体充气并迫使模制盖48打开。然后,气囊10在车厢内展开并保护驾驶席上的乘员。其中,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首先流入气体接收腔3,并且从该气体接收腔3,气体经由连通口13a和27基本上同时流入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从而基本上同时对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进行充气。
当乘员冲入充气后的气囊10内时,内部气体通过排气孔18或者内部排气孔28流出,从而吸收冲击。
在本发明中,如下文所述,可以使用示出在图3(a)到3(d)的内板和隔板。
在图3(a)中,内板22A具有一个连通口27,并且十字形隔板13A具有三个连通口13a。连通口13a设置在十字形隔板13A三片上,它的其余一片在连通口27上方。
在图3(b)和3(c)中,内板22B具有一个连通口27,并且由三片构成的隔板13B和13C每个都具有两个连通口13a。连通口13a设置在每个隔板13B和13C的两片上,每个隔板13B和13C的其余一片在连通口27上方。这里,图3(b)中的隔板13B具有T形形状,并且它的连通口13a设置在其沿相对方向延伸的两片上。在图3(c)中,隔板13C由三片构成,这三片沿向着内板22C的圆周上的基本三等分该圆周的位置的方向延伸。
在图3(d)中,内板22D具有一个连通口27,并且矩形隔板13D具有一个连通口13a。连通口13a和连通口27设置在相对侧,其间具有用于充气机的开口24。
图4和5是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气囊,其中气囊处于已充气状态。
在如图4所示的气囊中,隔板13’设置在内板22’和充气机36之间。隔板13’的外部周边端连接于内板22’的中央和外边缘之间的中间部分(但是,连接于比内部排气孔28更向着中央侧的位置)。隔板13’的内部周边端利用固定环42连接于后面板14和固定器30(图4中未示出)。
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从设置在内板22’的中央部分附近和隔板13’之间的气体接收腔3经由连通口50和51直接流入第一和第二腔室1和2,从而基本上同时对第一和第二腔室1和2进行充气。
在如图5所示的气囊中,圆柱形隔板13”设置在内板22”的中央部分附近和充气机36之间。隔板13”布置为其圆柱轴线方向沿着固定器30(图5中未示出)。隔板13”具有设置在其底面侧上的用于充气机的开口,并且用于充气机的开口的外边缘部分利用固定环42连接于固定器30和后面板14。圆柱形隔板13”的内部构成气体接收腔3,并且其两端形成连通口53。
隔板13”的上面侧连接于内板22”的中央部分附近。隔板13”和内板22”具有连通口52用于允许气体接收腔3内的气体和内板22”中的第一腔室1连通。
一旦充气机36开始运行,气体从连通口52和53经气体接收腔3直接流入第一和第二腔室1和2,从而基本上同时对第一和第二腔室1和2进行充气。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隔板在其整个周边缝合到内板。但是,隔板也可以布置为其周围的一部分不缝合而留出开口,从而不在隔板上设置连通口。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充气机的气体一旦流入气体接收腔,则然后从由隔板的未缝合部分形成的上述开口以及内板的连通口27流入第一和第二腔室。
优点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其内部由内板分隔成多个腔室的气囊中,来自充气机的气体直接从气体接收腔供应到每个腔室,因此,所有腔室基本上同时完成其充气,从而减小完成气囊充气所需要的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囊,其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并且由来自充气机的气体充气,包括一个气体接收腔,用于从所述充气机接收气体;以及连通口,用于从所述气体接收腔直接向每个所述腔室供应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所述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所述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基本上和所述后面板的开口同心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内板中央;所述内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所述前面板的中央部分和外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分隔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从而在用于充气机的所述开口一侧上形成所述气体接收腔的隔板连接于所述内板;允许所述气体接收腔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以及允许所述气体接收腔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内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所述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所述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设置有在所述内板和用于充气机的所述开口之间形成所述气体接收腔的隔板;基本上和所述后面板的开口同心的开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中央;所述隔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所述内板的中央部分和外边缘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允许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于所述气体接收腔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内板上;以及允许所述气体接收腔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位于乘员侧上的前面板和位于乘员相反侧上的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在它们的外边缘部分相互连接;用于充气机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后面板的中央;设置有内板,它将所述气囊内部分隔成位于所述气囊中央的第一腔室以及围绕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腔室;在所述气囊内设置有圆柱形隔板,其内部成形为所述的气体接收腔,所述隔板具有和所述后面板的开口基本同心的开口;所述内板的外边缘部分连接于所述前面板,并且所述内板的中央部分连接于所述隔板;允许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于所述气体接收腔的连通口设置在每个所述内板和所述隔板上;以及所述圆柱形隔板的端部构成用于使所述气体接收腔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口。
5.如权利要求2到4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后板内,并且用于使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内板内。
全文摘要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它允许所有腔室基本上同时完成其充气,从而减小完成气囊充气所需要的时间。气囊(10)的内部利用内板(22)和隔板(13)分隔成位于其中央的第一腔室(1)、围绕第一腔室(1)的第二腔室(2)、以及气体接收腔(3)。第一腔室(1)位于内板(22)内部并且同时在隔板(13)外部(上部)。气体接收腔(3)位于内板(22)内部并且同时在隔板(13)和充气机(36)之间。一旦充气机(36)开始运行,气体喷射到气囊(10)内。气囊(10)由气体充气并迫使模制盖(48)打开。然后,气囊(10)在车厢内展开并保护驾驶席上的乘员。其中,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首先流入气体接收腔(3),并且从该气体接收腔(3),气体经由连通口(13a)和(27)基本上同时流入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从而基本上同时对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进行充气。
文档编号B60R21/26GK1521061SQ0310359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9日
发明者顾蔚新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