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54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隔舱(compartment)机构。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际上使用车辆座椅下方空间的座椅隔舱机构。
相关技术为利用车厢内的空间,比如下述专利公报中的那些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员座椅下方的容器的布置过程。下面参照附图8描述所公开的技术。
日本专利公报#13070810#23070811普通座椅101主要包含座椅靠背103、座垫106和座椅框架108。座垫106通过铰链102与座椅框架108的前边缘枢转地连接。座垫106具有在座垫106后端的锁定机构,用于将座垫106相对于座椅框架108锁定在用户可以坐在座垫106上的位置。
在座垫106和底板之间是空间107,其中装有可拆卸的容器104。当用户将物体放入容器104中或将容器104从座椅101上拆下时,用户释放锁定机构105对座垫106的锁定。然后,用户绕铰链102向前转动座垫106的后端,从而使用户可以接近容器104。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公报的技术带来了某些不便,因为用户转动座垫106之后,座垫106不能在打开位置保持直立,这是由于铰链102仅提供了座垫106相对于座椅框架108转动的轴。所以,采用上述的这种配置,不能放入其尺寸大于座垫106下方空间107内的容器104的容积的物体。
换言之,根据所述日本专利公报的技术,如果将对于容器104的容积来说尺寸过大的物体放入容器104,那么用户不得不用手保持座垫处于打开位置。
在不用手保持的情况下,座垫106绕铰链102摇摆不定,且将不保持在打开位置。所以,不稳的座垫106可能压或倾斜在从容器104内部伸出的、尺寸过大的物体上,从而造成损坏。
因此,根据日本专利公报#1和#2的技术,难以将大型或尺寸过大的物体放入容器104内,所以不可能利用座椅101下方的空间107。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充分利用座椅下方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一般特征,所述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利用座椅下方空间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实现的,其中所述座椅具有座椅框架和位于座椅框架上的座垫,所述机构包含以所述座垫相对于所述座椅框架枢转地转动的方式互连所述座椅框架和所述座垫的铰链机构;位于所述座椅下方的座椅下方空间中且形成向上的开口的隔舱,以及与所述铰链机构整合、用于将所述座垫锁定在直立位置的锁定机构,在所述直立位置,所述座垫绕所述铰链机构枢转地向上翻转,而使所述隔舱可以接近。
作为一个具体特征,所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还包含用于释放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座垫的锁定的释放机构。
作为另一具体特征,所述释放机构可包括位于所述座垫后端的开启带,以及以在用户操作所述开启带时,可以释放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座垫的锁定的方式在所述开启带和所述锁定机构之间连接的丝线。
作为另一优选特征,所述锁定机构可包括固定在所述座椅框架上的凸轮,和位于所述座垫上的锁定部件,所述凸轮具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锁定部件用于选择性地啮合第一和第二槽之一,而使得在锁定部件啮合第二槽时,所述座垫锁定在直立位置,当锁定部件啮合第一槽时,所述座垫锁定在水平位置,在该位置,座垫水平地放在座椅框架上。
作为另一优选特征,所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还包含位于所述座垫和所述隔舱之间、用于覆盖所述隔舱开口的内盖。
作为另一优选特征,所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座垫背面的座椅挂钩,和连接于所述内盖上、用于被所述座椅挂钩钩住的内盖带。
作为另一优选特征,所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还包含从隔舱开口的边缘沿所述开口边缘向上伸出的附加壁。
作为另一优选特征,所述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还包含一或多个位于所述隔舱开口周围的网钩,用于啮合网,从而保持所述隔舱内的物体。
下面是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所述座垫通过所述锁定机构锁定在直立位置,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座椅下方的空间。
因为所述开启机构装有用于开启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的锁定机构,且所述开启带位于座垫后端,所以用户可以通过拉起所述开启带的简单操作使座垫向上翻转,从而使所述座垫转动到直立位置。而且,用户需要采取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拉开启带,第二个动作是将座垫枢转地移动到水平位置。利用这种配置,可以避免座垫转动过快,所以用户可以以合适的速度将座垫转动到水平位置,即使用户不理会座垫的运动速度。
在一定程度上因为锁定销可选择地配合在所述凸轮的第一槽或第二槽中,所以可以避免用户坐在处于直立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座垫上。即,座垫不可能固定在这种中间位置,而是座垫12垂直地抬升到直立位置。所以,用户可容易地意识到不能坐在处于直立位置的座椅上,在坐之前应当转动座垫。而且,开启带和凸轮通过丝线连接,所以可以避免对开启带位置的排布限制,从而使开启带位于对用户有用的位置。
当座垫处于直立位置时,内盖上可以放置物体,所以可以利用车辆内的有限空间。而且,可以使车辆内整洁,因为所述内盖盖住所述隔舱的开口,避免了隔舱内物体的暴露。
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所述内盖通过内盖带保持在打开位置,所以可以将更长和/或更大的物体放入所述隔舱内,其中所述内盖带钩在连接于所述座垫背面的座椅挂钩上。以座椅挂钩可用作钩住例如袋子提手的挂钩的方式使用,还可以变得更为方便。
因为附加壁比处于关闭位置的内盖高,所以可以避免放在内盖上的物体滚落到底板上。
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所述网钩固定在所述隔舱开口周围,所以可以紧固隔舱内的物体。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4-4作出的座椅机构剖面图。
图5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
图6是示出座垫处于水平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
图7(A)是示出物体如何放入隔舱内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B)是示出物体如何放入隔舱内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C)是示出物体如何放入隔舱内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普通的座椅下方容器机构的透视图。
详细描述现在参照附图1至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图4是沿图2的线4-4作出的座椅机构剖面图;图5是示出座垫处于直立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图6是示出座垫处于水平位置时的锁定机构的详细视图;图7(A)、图7(B)、图7(C)分别是示出物体如何放入隔舱内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座椅1主要包括座椅靠背11、座垫12和座椅底部13。
座垫12位于座椅框架13b上,该座椅框架是座椅底部13的元件,且通过铰链机构(在图1中未示出)支撑。铰链机构使座椅框架13b和座垫12的前边缘以座垫12可相对于座椅框架13b枢转的方式互连。
采用这种配置,如果用户向上拉位于座垫12后端的开启带39,那么座垫12后端绕所述铰链机构枢转地向上翻转,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而使用户可以接近下部隔舱(在下文中也简称“隔舱”)的内部,该隔舱位于座垫12下方的座椅底部13内,且形成向上的开口,贯穿由直立的座垫12、座椅靠背11和座椅底部13限定的空间50。
内盖19位于座垫12和下部隔舱51之间,且内盖19可以打开、关闭隔舱52的开口。换言之,内盖19覆盖下部隔舱51的开口,使空间50被水平分为上部隔舱52和下部隔舱51。
下部隔舱51形成用于存储小型物体的空间,上部隔舱52形成用于通过放在关闭的内盖19上而存储大型物体的空间。
下面详细描述座椅1的每一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直立位置”定义为座垫12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枢转地向上翻转,且几乎垂直于车辆底板的位置。“水平位置”定义为座垫水平放在座椅框架(13b)上而用户可以坐在上面的位置(参见图2中的虚引线标记12)。
如图2和图3所示,座垫12通过锁定机构30可选择地保持(锁定)在水平位置或直立位置。锁定机构30与铰链机构4整合,且包括凸轮31、锁定板(锁定部件)37、开启板(开启部件)36、丝线33和带(开启带)39。特别是,具有带39、丝线33和开启板36的机构称作释放机构。
凸轮31固定在座椅框架13b上,而不管座垫12的转动或位置,其中凸轮31是一种板状凸轮。固定的凸轮31具有两个凹槽第一槽31a和第二槽31c,和滑动边缘31b。第一槽31a用于在座垫12处于水平位置时,在其中配合锁定板37的锁定销37c。第二槽31c用于在座垫12处于直立位置时,在其中配合锁定销37c。滑动边缘31b是座垫12在水平位置和直立位置之间转动时锁定销37c沿着运动的表面。
锁定板37的一端通过枢轴37a枢转地安装在座垫12上。在锁定板37的另一端处,锁定销37c配合入第一槽31a或第二槽31c中。
锁定板37通过弹簧38朝固定凸轮31加压。在锁定板37的前面,还设有开启销37b。开启销37b接触开启部件36的内边缘36b。
开启部件36的一端通过枢轴36a枢转地安装在座垫12上。在开启部件36的另一端,连接有丝线33的端部33b。在开启部件36的中部,形成内边缘36b,与锁定板37上形成的锁定销37b啮合。
如图2所示,丝线33的另一端33a连接于开启带39,该开启带从座垫12的后端向上伸出,丝线33的另一端33b连接于开启机构36,如图3所示。
丝线33由丝线套筒34覆盖,该套筒通过位于套筒34两端的支撑部件33c和33d固定在座垫12上。
当用户向上拉开启带39时(参见图2中的箭头B),丝线33也沿图3中所示箭头C的方向拉动。同时,与丝线33连接的开启部件36沿箭头D的方向转动,然后在锁定板37上形成且与内边缘36b啮合的锁定销37b沿箭头E的方向运动。然后,将锁定板37的锁定销37c从固定凸轮31的第二槽31c中拉出。
利用这种配置,释放(开启)了座垫12在直立位置的锁定,使座垫12可以沿图2中箭头F的方向转动。
如图2所示,固定座椅靠背11和座垫12的座椅底部13,经滑轨14和托架15和16可滑动地安装在底板2上,从而使座椅1可相对于底板2纵向滑动。下部隔舱51位于座椅底部13内,且内盖19可以关闭下部隔舱51的开口,而使空间50分为上部隔舱52和下部隔舱51。当内盖19水平分隔空间50且覆盖下部隔舱51的开口时,内盖19的位置称作“关闭位置”(参见图4中内盖19的实线)。而且,当内盖19向上翻转,而不覆盖下部隔舱51的开口时,内盖19的另一位置称作“打开位置”(参见图2中内盖19的实线)。
在图4中,附加壁13a从下部隔舱51的开口边缘向上伸出,且附加壁13a与下部隔舱51的开口边缘一起固定。附加壁13a的高度比处于关闭位置的内盖19高。由附加壁13a包围且在内盖19上方的空间定义为上部隔舱52。利用这种配置,即使用户将小型物体(例如钢笔等)放在内盖19上,也可以避免滚落到底板2上。而且,上部隔舱52可以放置大型物体,因为在座垫12处于直立位置时,上部隔舱52向上打开。
在水平位置,座垫12缩回上部隔舱52中。所以,在座垫12处于水平位置时,仅下部隔舱51可用作容器。
四个网钩21固定在座椅底部13的下部隔舱51开口边缘周围,如图1所示。图7(A)和7(B)示出了如何使用网钩21,使网61覆盖放入空间50内的物体71和72,其中网61固定在座椅底部13上。
同时,内盖19绕位于内盖19前边缘和座椅底部13之间的前轴19b枢转地安装在座椅底部13上。内盖19还具有中间轴19c,从而使内盖19绕中间轴19c弯曲,如图2中的箭头H所示。而且,内盖19具有钩在连接于座垫12背面的座椅挂钩20上的内盖带19a。当内盖带19a与座椅挂钩20钩在一起时,上部隔舱52和下部隔舱51连通而成为一个空间50,形成较大的容积。这一容积足以容纳长和/或大型的物体。
而且,可从座椅底部13上拆下内盖19,所以在内带19a和座椅挂钩20钩住而容积仍然不够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容积(见图7(A))。
在内盖19的背面,设有内盖锁定销19d。内盖锁定销19d接触下部隔舱51的内壁,而使内盖19保持关闭位置(见图2中的虚引线的标记19所示),即使在车辆摇晃时。
内盖19处于关闭位置时,下部隔舱51可以容纳小型物体,比如图7(B)所示的物体73,同时在盖19上方容纳物体72。因此,可以避免物体72下压下部隔舱51中的小型物体73,因为内盖19支撑着物体72。
当座垫12处于直立位置,内盖19处于关闭位置时,如图7(C)所示,座椅挂钩20可以用作钩住例如购物袋74提手的挂钩。即。座椅挂钩20可以用于钩住内盖带19a,以及物品比如购物袋74。
利用上述的配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具有下述优点。
当用户将物品或物体放入空间50(上部隔舱51和/或下部隔舱52)中时,用户抓住处于如图2中虚线所示水平位置的座垫13的开启带39,如图2中箭头G所示向上拉带39。这样,锁定机构30开启,如图6所示,丝线33被拉回,如箭头C所示,然后与丝线33的端部33b连接的开启部件36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转动。锁定板37克服弹簧38的弹性作用力绕枢轴37a转动到箭头E所示的方向。与内边缘36b啮合的开启销37b也移动到箭头E所示的方向,然后将锁定销37c从第一槽31a拉出。这样,锁定机构30对座垫12的锁定被释放。
在用户拉起开启带39而使座垫12从水平位置变为直立位置时,锁定板37的锁定销37c在固定凸轮31的滑动边缘31b上平滑滑动。利用这种配置,在座垫12转动时,座垫12没有被锁定机构30锁定,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向上翻转座垫12。
在用户开启锁定机构30之后,用户还如图3所示向前转动座垫12,且以锁定销37c通过弹簧38自动配合在固定凸轮31边缘上形成的第二槽中的方式,座垫12通过锁定板37和锁定机构30的固定凸轮31锁定在直立位置。
即,当座垫12处于直立位置时,用户拉带39的方向9(参见图2中的箭头G)几乎与座垫12的实际转动方向(参见图2中的箭头A)相同。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只利用拉起开启带39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快速地向上翻转座垫12。
同时,当座垫12从直立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参见图2中的箭头F),首先,用户必须朝附图2中所示箭头B所示的方向拉开启带39,释放锁定机构30的锁定。因此,箭头F和箭头B所示的方向是相反的方向。所以,用户需要采取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拉开启带39,第二个动作是将座垫12枢转地移动到水平位置。
利用这种配置,可以避免座垫12沿图2中所示方向F转动过快,所以用户可以以合适的速度将座垫12转动到水平位置,即使用户不理会座垫12的运动速度。
如图3及有关附图所示,座垫12以锁定销37c选择地配合在固定凸轮31的第一槽31a或第二槽31c中的方式,仅在两个位置可选择地锁定“水平位置”,在该位置用户可以坐在座垫12上;或“直立位置”,在该位置用户可以接近空间50的内部,上部隔舱52和下部隔舱51。因此,可以避免用户坐在处于直立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座垫12上。
如果座垫12可以锁定在座垫12稍稍从水平位置抬起的位置,那么就乘坐来说,用户可能在判断座垫12是否处于水平位置上有困难,用户可能在甚至座垫12没有处于正确位置时就坐在座垫12上。
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座垫12不能固定在这种中间位置,而是座垫12垂直地抬升到直立位置。所以,用户可容易地意识到不可以坐在处于直立位置的座椅上,在乘坐之前应当转动座垫12。
而且,通过以内盖19的内盖带19a钩住座椅挂钩20的方式使上部隔舱51和下部隔舱52连通,可以获得较大的容积。
而且,内盖19可以从座椅底部13取下,而在放入空间50内的物体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空间50的最大容积,如图7(A)所示。通过用钩住网钩21的网61覆盖物体71,还可以避免下部隔舱51内的物体71碰撞,如图1所示。
与大型物体相对照,如图7(B)所示放置小型物品73,用户可以将物品73放入下部隔舱51内,同时其他物体72放在处于关闭位置的内盖19的上表面上。类似于上述,通过利用钩住网钩21的网61覆盖物体72,可以避免上部隔舱52内的物体碰撞。
内盖19具有中间轴19c,所以可以打开/关闭下部隔舱52的开口面积的几乎一半。所以当用户将小型物品放入下部隔舱51中或从中取出时,用户可以通过仅绕中间轴19c打开内盖19的一半快速、容易地接近下部隔舱51。
如图7(c)所示,可以容易、稳妥地容纳放在空间50内的物体,袋状物体比如便利店的购物袋74等,且以袋子74被固定在座垫12背面的座椅挂钩20钩住的方式。
虽然参照实施例在说明书中描述且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作出各种变化,且等效物可以代替其中的元件,而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定机构30可以通过连接锁定机构30和开启带39的丝线33由用户拉开启带39而操作。作为选择,连杆机构或齿轮机构可以代替丝线33,从而使开启带39连接于锁定机构30。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利用座椅下方空间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所述座椅具有座椅框架和位于所述座椅框架上的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含以所述座垫(12)相对于座椅框架(13b)枢转地转动的方式互连所述座椅框架(13b)和所述座垫(12)的铰链机构(4);位于所述座椅(1)下方的座椅下方空间中且形成向上的开口的隔舱(51),与所述铰链机构(4)整合、用于将所述座垫(12)锁定在直立位置的锁定机构(30),在所述直立位置所述座垫(12)绕所述铰链机构(4)枢转地向上翻转,而使所述隔舱可以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含用于释放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座垫的锁定的释放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包括位于座垫(12)后端的开启带(39),以在用户操作开启带(39)时可以释放锁定机构(30)对座垫的锁定的方式、在开启带(39)和锁定机构(30)之间连接的丝线(33)。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座椅框架(13b)上的凸轮(31),所述凸轮(31)具有第一槽(31a)和第二槽(31c),位于所述座垫(12)上的锁定部件(37),所述锁定部件用于选择性地啮合所述第一和第二槽(31a,31c)之一,而使得在锁定部件(37)啮合所述第二槽(31c)时,所述座垫(12)锁定在直立位置,当锁定部件(37)啮合所述第一槽(31a)时,所述座垫(12)锁定在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所述座垫水平地放在所述座椅框架(13b)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含位于所述座垫(12)和所述隔舱(51)之间、用于覆盖所述隔舱(51)开口的内盖(19)。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座垫(12)背面的座椅挂钩(20),连接于所述内盖上用于被座椅挂钩(20)钩住的内盖带(19a)。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含从隔舱(51)开口边缘沿所述开口边缘向上伸出的附加壁(13a)。
8.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含一或多个位于所述隔舱(51)开口周围的网钩(21),用于啮合网,从而将物体保持在所述隔舱(51)内。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座椅下方的隔舱机构,为利用车厢内的有限空间,该隔舱机构包括铰链机构(4)、隔舱(51)和锁定机构(30)。所述铰链机构(4)以座垫(12)相对于座椅框架(13b)枢转地转动的方式互连座椅框架(13b)和座垫(12)。所述隔舱(51)位于座椅(1)下方的座椅下方空间中且形成向上的开口。所述锁定机构(30)与所述铰链机构(4)整合、用于将座垫(12)锁定在直立位置,在所述直立位置座垫(12)绕铰链机构(4)枢转地向上翻转,而使所述隔舱(51)可以接近。
文档编号B60N2/30GK1500671SQ20031011417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6日
发明者水野钢治, 森西康治, 久富进吾, 荻野贵土, 吾, 土, 治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