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90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 本发明涉及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该装置当车体侧部受到一定高负荷作用时其袋子可利用从充气机喷出的气体向车体侧部的车厢内侧呈幕状鼓出,而上述袋子沿前柱和顶侧梁以折叠形式收藏。为了提高在车体侧部受到设定高负荷作用时对乘座人员头部的保护性能,已经提出了使跨越前柱和顶侧梁并以折叠形式收藏的袋子沿窗玻璃呈幕状鼓出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下面,对发表这种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特开平6-227340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5所示那样,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700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检测车体侧部受设定高负荷作用的情况的传感器702;根据该传感器702测到的该高负荷的作用情况而动作并喷出气体的充气机704;从前柱706的上端部沿顶侧梁708以折叠形式收藏在前柱706的支柱装饰710内的细长袋子712。另外,袋子712的前端部连接在充气机704的上端部,且袋子712的后端部位于中柱714的前方部位。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当传感器702测到侧面冲撞的时候,充气机704动作并喷出气体。喷出的气体供给到袋子712内,利用袋子712的膨胀压力使支柱装饰710打开。其结果是,呈幕状鼓出的袋子712隔在乘座人员头部与车厢侧面之间。
但是,在采用上述的汽车乘坐人员保护装置700的时候,袋子712膨胀时,有可能使前柱706的支柱装饰710断裂飞散,或使支柱装饰710从前柱706上脱落飞散。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防止袋子膨胀时支柱部分的支柱装饰飞散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汽车保护装置,该汽车具有内车厢、柱部、车体侧部以及顶侧梁,所述装置包括一用于在发生侧撞时喷出气体的充气机;一与所述充气机操作连接以便在喷出气体时膨胀的袋子,所述袋子以折叠状态被收藏,并且被构造和配置成可堆放在柱部和顶侧梁之间,以便在顶侧梁下方和在内车厢内部发生膨胀;一支柱装饰,其包含可设置在柱部的内侧并沿纵向延伸足够长度的装饰构件,以覆盖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袋子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铰接至所述支柱装饰并设置在所述袋子附近的可变形构件,所述可变形构件是(i)由所述支柱装饰的一部分构成的,并且(ii)被构造形成一开口,用以在所述袋子膨胀时不致使所述支柱装饰断裂或飞散;其中,所述可变形构件包含一设置在车体侧部附近的非铰接端部,所述非铰接端部当袋子开始膨胀时移离车体侧部;其中,所述支柱装饰覆盖所述柱部的汽车前侧,并且是由一设置在汽车前侧并由柱部支承的汽车前侧支承部和一设置在汽车后侧并覆盖所述袋子的展开部构成的,该展开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连续,而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支承部和展开部之间的一交界部在袋子膨胀时成为展开部的合页部,袋子从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柱部之间的部分鼓出;其中,所述袋子是设置在基本上由展开部和柱部限定的空间内。
如果采用该形式,当受到侧撞时,从充气机内可喷出气体。因此,可使跨越前柱与顶侧梁并以折叠形式收藏的袋子向车厢内的顶侧梁下方呈幕状膨胀。这样,使袋子隔在车体侧部与乘座人员的头部之间,可保护该乘座人员的头部。
在此,在本形式中,由于飞散防止装置设在支柱装饰与袋子之中的至少一方上,所以,可防止袋子膨胀时的膨胀压力使支柱装饰飞散。
本发明的第2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是上述袋子的非膨胀部,位于上述袋子膨胀时与上述支柱装饰对应的部位。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袋子上,在袋子膨胀时与上述支柱装饰对应的部位设有非膨胀部,所以,在袋子的膨胀状态下非膨胀部位于支柱装饰内,而没有设非膨胀部的部位为膨胀部,位于支柱装饰外。因此,支柱装饰上没有来自非膨胀部的挤压负荷,与使用没有设非膨胀部的袋子相比,可降低作用在支柱装饰上的挤压负荷。通过降低该挤压负荷,可防止支柱装饰的飞散。
本发明的第3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是设在上述支柱装饰上的、可以上述支柱装饰的横向中间部位为中心展开形成上述袋子的鼓出用开口的展开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设有可以上述支柱装饰的横向中间部位为中心展开的展开部,所以,在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可以其横向中间部位为中心展开。即,可预先构成使支柱装饰能以其横向中间部位为中心展开的形式,可避开袋子的膨胀压力带来的对支柱装饰的作用负荷,从而可防止过多的应力集中在该支柱装饰上。通过防止这种应力的过分集中,可防止支柱装饰的飞散。
本发明的第4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的横向中间部位为弱化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上述支柱装饰的横向中间部位设计了弱化部,所以,支柱装饰容易以其弱化部为展开起点展开。
本发明的第5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展开部是与上述支柱装饰的其它部分相比壁厚较薄的薄壁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上述展开部与上述支柱装饰的其它部分相比壁厚变薄,所以,该薄壁部比其它部分的刚性低。因此,薄壁部容易产生弹性变形而展开。
本发明的第6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的构成中设有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以上述支柱装饰的上述横向中间部位为界,上述横向一侧的基础材料用比横向另一侧的基础材料柔软的树脂构成,并且上述横向一侧为上述展开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支柱装饰的构成中设有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并且,以上述支柱装饰的上述横向中间部位为界,位于横向一侧(支柱装饰上的袋子收藏部)的基础材料用比位于横向另一侧(支柱装饰上的袋子收藏部以外的其它部分)的基础材料柔软的树脂构成,所以,可使上述横向一侧部分的刚性比上述横向另一侧部分的刚性低。因此,袋子膨胀时,上述横向一侧的部分容易产生弹性变形而展开。
本发明的第7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的构成中设有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上述基础材料被分割为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的第1部分和在上述袋子膨胀时形成上述袋子的鼓出用开口的第2部分,并且,上述第1部分与第2部分利用上述表层或设在与上述基础材料之间的中间材料连接起来,上述第2部分为上述展开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支柱装饰的构成中设有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并且,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被分割为固定在前柱上的第1部分(基体部分)和第2部分(收藏上述袋子前部的袋子收藏部),而且,两者利用表层或设在与表层之间的中间材料连接起来,所以,将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分割位置为展开起点。因此,在袋子膨胀时,第2部分极容易以位于分割位置的表层或中间材料为合页展开。
本发明的第8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的构成中包含基础材料;上述支柱装饰被分割为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的基体部分和收藏上述袋子前部的袋子收藏部;该袋子收藏部的前端部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设在上述袋子收藏部上的袋子展开起点部位设为弱化部,将上述弱化部与上述袋子收藏部的横向端部之间设为上述展开部,该横向端部形成上述袋子的上述鼓出用开口。
如果采用该形式,上述支柱装饰的构成中包含基础材料,并且支柱装饰被分割为固定在柱子主体上的基体部分和收藏袋子的袋子收藏部分。另外,由于该袋子收藏部的前端部固定在柱子主体上,且在袋子收藏部的袋子展开起点部位设弱化部,所以,在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的袋子收藏部在使展开负荷受到前端部的袋子收藏部上的固定部位保持的同时,很容易以展开起点部位的弱化部为起点展开。
本发明的第9形式,是在上述第3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的构成中包含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
通过将上述基础材料整体用软材料制成来构成上述展开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支柱装饰的构成中设在车厢外侧的基础材料和设在该基础材料位于车厢内侧的面上的表层,并且将上述基础材料整体用软材料制成,所以,基础材料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在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受到袋子的膨胀压力压迫的部位当然很容易产生弹性变形而展开。
本发明的第10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由带状的连接片构成,连接片沿上述支柱装饰的纵向装在支柱装饰上,设有从上述支柱装饰的纵向两端部分别伸出的延长部,且这些延长部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支柱装饰上装有带状连接片,并且将该连接片的从支柱装饰的纵向两端部(上下端部)分别伸出的连接片延长部固定在前柱的柱子主体上,所以,增强了支柱装饰在柱子主体上的保持强度。因此,即使假设将支柱装饰固定在柱子主体上的固定件脱落,也可利用连接片的张力使支柱装饰切实保持在柱子主体上。
本发明的第11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由网构成,该网具有设定的强度,沿上述支柱装饰的表面装在支柱装饰上,并设有从上述支柱装饰的纵向两端部分别伸出的延长部,且这些延长部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沿上述支柱装饰的表面在支柱装饰上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网,并且将该网的从支柱装饰伸出的延长部(端部末端)固定在柱子主体上,所以,增加了支柱装饰在柱子主体上的保持强度。因此,即使假设将支柱装饰固定在柱子主体上的固定件脱落,也可利用网的张力使支柱装饰切实保持在柱子主体上。
本发明的第12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设有设在上述支柱装饰上并且向挡风玻璃侧延伸的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的延长部,以及为了在上述支柱装饰上形成上述袋子的鼓出用开口而设计的合页部分。
如果采用该形式,支柱装饰在袋子膨胀时将支柱装饰的延长部保持在前柱的柱子主体上,以合页部分为展开中心向挡风玻璃侧展开。这样,支柱装饰容易利用袋子的膨胀压力展开,可防止其飞散。
本发明的第13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相对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按一定间隔配置在上述车厢内侧;上述飞散防止装置,设有桥和连接片,其中,桥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纵向两端部附近,而连接片连接上述各桥和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的设定部位,且其长度比上述各桥与上述设定部位之间的距离长。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纵向两端部附近(上下两处)分别设有桥,并且用长度比各桥与柱子主体的设定部位之间距离长的连接片连接桥与柱子主体的设定部位,所以,当袋子鼓出将支柱装饰压向车厢内侧时,支柱装饰离开柱子主体,但由于支柱装饰与柱子主体被设在上述两端部附近的连接片连接着,所以,支柱装饰不会从柱子主体上脱落。这样,由于支柱装饰在袋子膨胀时因其膨胀压力而离开柱子主体,所以,可避免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上,防止支柱装饰的飞散。
另外要说明的是,支柱装饰离开柱子主体的动作,受到连接片伸出时间点的限制。
本发明的第14形式,是在上述第13形式中,上述连接片卷装在上述桥上,并且,在上述桥的端部设置有上述卷装部的定位用凹部,而该桥的端部,是在上述袋子膨胀时,使来自上述连接片在上述桥上的卷装部的负荷直接作用在上述桥上的部位。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连接片卷装在上述桥上,并且,在桥的端部设置卷装部的定位用凹部,而该桥的端部,是在袋子膨胀时,使来自连接片在桥上的卷装部的负荷直接作用在桥上的部位,所以,袋子膨胀时,连接片的卷装部利用桥的定位用凹部保持在中间。即,如果采用该形式,即使袋子鼓出,且离开柱子主体的支柱装饰产生扭曲,连接片的卷装部也不会靠近桥端部的角部,可使连接片的卷装部一直保持在桥端部的中间。
本发明的第15形式,是在上述第13形式中,上述连接片卷装在上述桥上,并且,在上述桥的端部附近至少设置一个能量吸收用开口,而该桥的端部,是在上述袋子膨胀时,使来自上述连接片的在上述桥上的卷装部的负荷直接作用在上述桥上的部位。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连接片卷装在桥上,并且,在桥的端部附近至少设置一个能量吸收用开口,而该桥的端部,是在袋子膨胀时,使来自连接片在桥上的卷装部的负荷直接作用在桥上的部位,所以,袋子膨胀时,可利用断开开口的周边部来吸收作用在桥端部上的负荷。
本发明的第16形式,是在上述第13形式中,在上述连接片卷装在上述桥上的结构中,上述桥重叠多层,并且,上述连接片的卷装部对应上述多层的层数分开成多条,且将上述卷装部的各分支卷装到各层的上述桥上。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连接片卷装在桥上的结构中,该桥重叠多层,并且,该连接片的卷装部对应上述多层的层数分开成多条,且该卷装部的各分支卷装在各层的桥上,所以,袋子膨胀时,连接片的卷装部作用在桥上的负荷通过各分支分散到各桥上。
本发明的第17形式,是在上述第13形式中,在上述桥上与上述前柱的上述柱子主体相向的部位一体设计临时固定机构的安装座,用于将上述支柱装饰暂时固定在上述前柱的上述柱子主体上。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桥上与柱子主体相向的部位一体设计了用于将支柱装饰暂时固定在柱子主体上的临时固定机构的安装座,所以,和将临时固定机构的安装座与桥分开单独设计的形式相比,结构得以简化,上述安装座用于将支柱装饰暂时固定在柱子主体上。
本发明的第18形式,是在上述第13形式中,上述连接片的一端,安装可配在上述桥的配合件,通过使上述配合件与上述桥配合将上述连接片的一端与上述支柱装饰连接起来。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在连接片的一端安装可配合桥的配合件,通过使该配合件与该桥配合将连接片的一端与支柱装饰连接起来,所以,可预先将连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柱子主体上,在组装支柱装饰时再将装在连接片一端的配合件与桥配合。
本发明的第19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至少包含基础材料,而上述飞散防止装置是由不断裂材料构成的上述基础材料;并且,设有将上述基础材料直接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的固定件,以及安装在上述支柱装饰的图案设计面上形成的凹部上并覆盖上述固定件头部的盖。
如果采用该形式,由于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由不断裂材料构成,所以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容易变形而不会损坏。即,支柱装饰不会因膨胀时的膨胀压力而飞散。另外,由于支柱装饰利用固定件直接固定在柱子主体上,所以,也可防止支柱装饰从柱子主体上脱落。
本发明的第20形式,是在上述第19形式中,还设有连接上述盖与上述基础材料的脱落防止装置。
如果采用该形式,袋子膨胀时,即使在万一盖子从支柱装饰上脱落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连接盖与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的脱落防止装置防止盖从装饰材料上掉下来。
本发明的第21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支柱装饰至少包含基础材料,上述飞散防止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由不断裂材料构成的上述基础材料;将上述基础材料配合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的配合机构;以及设在上述配合机构上的在上述袋子膨胀时可使上述支柱装饰向加固上述基础材料与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之间的配合的方向变形的配合力增强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利用配合机构,可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配合在柱子主体上,这样,可将支柱装饰容易地安装到柱子主体上。另外,由于支柱装饰由不断裂材料构成,所以,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容易变形而不会断裂。并且,袋子膨胀时,利用设在配合机构上的配合力增强部可使支柱装饰向加固基础材料与柱子主体之间配合的方向变形,所以可防止支柱装饰脱落。
本发明的第22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设有以下部分使上述支柱装饰可从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取下的固定上述支柱装饰与上述柱子主体的固定机构;设在上述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上并设有沿上述前柱的纵向贯通的导孔的桥;穿过上述导孔支持在上述支柱装饰上,且纵向两端部固定在上述柱子主体上,具有在上述袋子膨胀而上述支柱装饰与上述柱子主体之间的连接解除的时候形成袋子突出用开口的长度的连接片。
本发明的第23形式,是在上述第22形式中,上述桥设在上述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以及中心附近。
如果采用上述第22形式,将连接片插入桥的导孔内,而将该连接片的两端固定在柱子主体上使其覆盖以折叠形式收藏的袋子,然后,如果安上固定机构,就可将支柱装饰安装在柱子主体上。
而且,安装后,如果袋子膨胀,则支柱装饰压迫袋子,解除固定机构的固定,支柱装饰脱离柱子主体,使袋子从其脱离的开口突出(鼓出)。
这时,即使袋子突出,由于支柱装饰使袋子保持连接在连接片上,而连接片的长度可形成使袋子突出的开口,所以,可防止支柱装饰的飞散。
而且,1条连接片的长度,使连接片不只可将支柱装饰安装在柱子主体上,而且足以形成使袋子突出的开口,所以,将连接片插入桥的导孔内,将其两端固定在支柱装饰的两端附近的柱子主体上,使其覆盖以折叠形式收藏的袋子,这时,可将支柱装饰从固定部位移开等简单地进行固定作业。而且,该错开的距离可是开口尺寸的2倍,所以,可更顺利地进行连接片的固定作业,使支柱装饰在柱子主体上的安装容易进行。
因此,在上述第22形式中,即使是在袋子膨胀时支柱装饰从柱子主体上脱落的结构,也可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
而且,如第23形式那样,如果将穿过连接片的桥设置在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和中心附近,则在袋子膨胀时,当支柱装饰一边保持在连接片上一边压迫袋子的时候,可分散应力,所以,可提高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第24形式,是在上述第1形式中,上述飞散防止装置设有连接片,该连接片的纵向中间部沿支柱装饰的纵向与上述支柱装饰成为一体,其纵向两端部脱离开上述支柱装饰而固定在上述前柱的柱子主体上;并且,上述飞散防止装置设有以下部分在支柱装饰的车辆前方侧端部形成的插入部;在仪表板的嵌入部形成并可插入插入部的开口部;在上述插入部上形成的,可利用与上述开口部缘部的配合,将上述支柱装饰暂时设置在偏离正常安装位置一定角度的倾斜位置(上述支柱装饰在该位置上时,可将上述连接片的纵向两端部固定在上述柱子主体上)的配合部。
如果采用该形式,将在支柱装饰的车辆前方侧端部(下部)的插入部上形成的配合部引向仪表板嵌入部的开口部的缘部,使上述支柱装饰暂时设置在偏离正常安装位置一定角度的倾斜位置,并在该倾斜状态下,将连接片的纵向两端部(延长部)固定在支柱内板等的柱子主体上。其结果是,利用在支柱装饰的下部形成插入部(设有配合部)的简单的支柱装饰的变形,在组装时,工人就不必占用一只手将支柱装饰保持在前柱的安装位置附近,而可用两只手将连接片的延长部用螺栓等固定在柱子主体上,所以,提高了支柱装饰的安装操作性。

图1是用与前柱的支柱装饰的关系显示第1实施形式的空气袋装置中袋子前部的收藏状态的放大图,是沿图2中的1-1线的断面图。
图2是第1实施形式的空气袋装置的设置部位的侧视简要构成图。
图3是与图2对应的显示侧撞时袋子膨胀状态的简要构成图。
图4是与图1对应的显示侧撞时袋子前部膨胀状态的放大断面图。
图5是与图1对应的第2实施形式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上形成切缝)的放大断面图。
图6是与图5对应的第2实施形式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上形成薄壁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7是与图5对应的第3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的袋子收藏部的壁厚较基体部薄)的放大断面图。
图8是与图5对应的第4实施形式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由软材料和硬材料构成)的放大断面图。
图9是与图5对应的第4实施形式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由软材料和硬材料构成,且两者都在合页处断开)的放大断面图。
图10是与图5对应的第5实施形式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被分割为基体部和袋子收藏部并用表层连成一体)的放大断面图。
图11是与图5对应的第5实施形式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被分割为基体部和袋子收藏部并用中间材料连成一体)的放大断面图。
图12是与图5对应的第6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整体被分割为基体部和袋子收藏部且分别固定在前柱上)的放大断面图。
图13是与图5对应的第7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全部由软材料构成)的放大断面图。
图14是第8实施形式的一例中的支柱装饰的斜视图。
图15是第8实施形式的一例的主要部分(在支柱装饰的纵向埋设连接片并固定在前柱上)的放大图,是沿图14中的15-15线的断面图。
图16是第8实施形式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是沿图14中的16-16线的断面图。
图17是第8实施形式的另一例中的支柱装饰的斜视图。
图18是第8实施形式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在支柱装饰的上下端部埋设连接片并固定在前柱上)放大图,是沿图17中的18-18线的断面图。
图19是第9实施形式的支柱装饰的斜视图。
图20是第9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在支柱装饰的基础材料上安装网且将其一部分固定在前柱上)的放大图,是沿图19中的20-20线的断面图。
图21是第9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是沿图19中的21-21线的断面图。
图22是第10实施形式的支柱装饰的斜视图。
图23是第10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在支柱装饰的表层上设计表层延长部且将其固定在前柱上)放大图,是沿图22中的23-23线的断面图。
图24是从表面侧所视的第11实施形式的设有一对连接片的支柱装饰的斜视图。
图25是图24所示支柱装饰的内表面图。
图26是将图24所示支柱装饰省去中间部而展示桥以及连接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断面图。
图27是图24所示支柱装饰的连接片在支柱内板上的固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断面图。
图28是放大第11实施形式的前柱的横断面构造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断面图。
图29是放大第12实施形式的桥(形成连接片的定位用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0是放大第13实施形式的桥(形成连接片的定位用凹部,并且形成吸收能量用的多个长孔)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1是图30所示桥的平面图。
图32是放大第14实施形式的桥(两层重叠的桥)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3是显示使用在图32所示桥上的连接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4在图32所示桥上卷装图32所示连接片并显示固定在支柱内板上的状态的与图27对应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断面图。
图35是放大第15实施形式的桥(三层重叠的桥)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6是显示第16实施形式的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机构的一例(用锁板连接连接片和桥的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7是同样显示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机构的一例(在桥以及定位板上穿过连接片之后成环状的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8是同样显示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机构的一例(在桥上穿过连接片的一端并用销固定的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39同样显示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机构的一例(在支柱装饰上设立突起,配置连接片的折返部,之后将桥板插入折返部内,将突起加热铆进的形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40第17实施形式的收藏头部保护空气袋装置的支柱装饰的虚置机构的简要侧视图。
图41第17实施形式的收藏头部保护空气袋装置的支柱装饰的虚置机构的支柱装饰斜视图。
图42是大致从车辆上方所视的第18实施形式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断面图。
图43是从车辆侧面所视的第18实施形式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44是第18实施形式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中盖以及凹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45是大致从车辆上方所视的第19实施形式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断面图。
图46显示第19实施形式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安装孔以及配合栓的从车辆侧面所视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7第19实施形式的变形例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48是第19实施形式的另一变形例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49是第19实施形式的又一变形例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50是大致从车辆上方所视的第18实施形式的变形例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断面图。
图51是第20实施形式的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斜视图。
图52是第20实施形式的连接片的固定作业的示意图。
图53A是第20实施形式的空气袋膨胀前的支柱装饰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53B是第20实施形式的空气袋膨胀膨胀时的支柱装饰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4是显示第20实施形式的变形例的支柱装饰的内表面侧的斜视图。
图55是传统例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简要构成图。[第1实施形式]下面,利用图1~图4对第1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在图2以及图3中,以侧视的图面显示了作为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空气袋装置10工作状态下的简要构成。如图所示,空气袋装置10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检测车体侧部受设定高负荷作用的情况的传感器12;受到作用可喷出气体的圆柱状充气机14;以所定的折叠方法折叠的袋子16。下面,对这些主要设备依次进行简单的说明,然后对本实施形式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传感器12设在中柱18(B柱部分)的下端部附近,当设定值以上的高负荷作用在车体侧部时,使其可检测出该设定的高负荷作用的情况。另外,可采用加速传感器作为传感器12来使用,也可选择中柱18下端部附近以外的侧门等处作为设置部位。
充气机14设在前柱20(A柱部分)与仪表板22的连接部附近,使设置在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盒下方的中心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与上述传感器12连接。因此,当传感器12检测到设定高负荷作用的情况时,充气机14受到来自中心控制装置的一定的启动电流作用,使充气机14开始工作。
另外,如果将充气机14设在上述连接部附近,则如后面所述,具有可将袋子16的前端部16A直接连接在充气机14上的优点,但也可采用设在车体其它部位而用管子与袋子16的前端部16A连接的形式。另外,作为充气机14,可使用通过使内部封入的气体发生剂燃烧而产生气体的气体发生剂封入型,或通过使设在内部的隔断壁破裂而喷出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封入型等。
袋子16在鼓出的状态下侧视为近似平行四边形。在该袋子16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利用缝合或粘接等方法以设定间隔形成多处非膨胀部24,非膨胀部24以袋子上下方向为纵向,并横切如后面所述的张紧线T,张紧线T连接袋子16的前端固定点与后端固定点。另外,袋子16以所定的折叠方法折叠成长方形并收在长方形的且在设定压力作用下会破裂展开的树脂制盒子26内(参照图5)。
并且,上述袋子16,跨越前柱20与顶侧梁28设置。更具体地说,袋子16的前端部16A设在充气机14的设置位置,使充气机14喷出的气体可以流入,中间部16B沿前柱20和顶侧梁28配设,后端部16C设在侧柱30(C柱部分)附近。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与传统技术中所用的形式相比,采用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袋于16。
下面,对设有空气袋装置10的前柱2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所示是前柱20纵向中间部的断面构造。如图所示,前柱20由前柱主体38和树脂制的支柱装饰40构成。其中,前柱主体38由设在车厢外侧的断面为帽子状的支柱外板32、设在车厢内侧的大致平板状的支柱内板34、以及以夹在支柱外板32与支柱内板34之间的形式配置的断面大致为帽子状的支柱增强件36构成封闭的断面;支柱装饰40与前柱主体38相间隔配置在车厢内侧。另外,在前柱主体38的后端部弹性地嵌固缝隙压缝条39。
支柱装饰40由基础材料42和覆盖该基础材料42表面(车厢内侧的表面)的表层44构成,基础材料42由设定硬度的树脂材料构成并形成凸出弯曲的形状。并且,支柱装饰40在基础材料42上的前侧厚壁化(以下,将该部分称作“基体42A”),而在基础材料42上的后侧薄壁化(以下,将该部分称作“袋子收藏部42B”)。因此,相对基体42A所设计的高刚性,袋子收藏部42B的刚性设计得比基体42A低。
前者的刚性设计是为了确保有能安装到前柱主体38的支柱内板34上的安装刚性,而后者的刚性设计是为了确保袋子收藏部42B的顺利展开。而且,基体42A与袋子收藏部42B的连接部(即,在支柱装饰40的横向中间部沿其纵向形成的刚性骤变处)为袋子收藏部42B展开时的合页部46。另外,如上那样构成的支柱装饰40的袋子收藏部42B侧的端部末端弹性地与上述缝隙压缝条39嵌合。
在此,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将上述形成凸出弯曲形状的支柱装饰40与大致为平板形的支柱内板34相距一定间隔地配置,在支柱装饰40的基础材料42与支柱内板34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部48。
在该空间部48的前侧,设置树脂制的肋50使其横切空间部48,肋50是在车体侧部受到低负荷侧击时(即,还没有达到使空气袋装置10动作的低负荷作用在车体侧部时)用于吸收乘座人员头部的二次冲击负荷的能量吸收材料。另外,肋50的形成于车体侧部的安装座面接近凸起部52配置,凸起部52在支柱内板34上形成且向支柱装饰40侧突出。
另一方面,袋子前部16D与盒子26一起收藏在空间部48的后侧。袋子前部16D以所定的折叠方法折叠成断面大致为矩形的状态配置,并且以合适的间隔设置的鳍状的袋子固定部16E插入上述肋50的安装座面与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之间。与之对应,收容袋子前部16D的盒子26也弯曲成断面为大致矩形的形状,进而用覆盖袋子固定部16E内表面的形式使一对盒子固定部26A插入肋50的安装座面与凸起部52之间。而且,在该状态下,用螺栓54和螺母56这些固定件将袋子固定部16E以及盒子固定部26A与肋50以及支柱装饰40的基础材料42的基体42A一起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
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从显示袋子张紧时的状态的图4中所看出的那样,在袋子前部16D上与支柱装饰40对应的部位,利用缝合线58缝制等形成非膨胀部16D1。因此,可使充气机14中喷出的气体不流入该非膨胀部16D1内。
非膨胀部16D1的其他形成方法,有例如由粘接剂粘接等方法。
下面,对本实施形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当车体侧部受到设定高负荷作用时,利用传感器12可检测出该高负荷的作用情况。根据检测到的情况,中心控制装置对充气机14通以设定的动作电流,使充气机14动作。由此,充气机14喷出设定量的气体。袋子16开始膨胀,利用这时的膨胀压力使盒子26在其角部断裂而展开。膨胀后的袋子16,一边压开位于前柱20的支柱装饰40以及位于顶侧梁28的前顶衬里的外端部,一边从前柱20沿顶侧梁28向下方鼓出成幕状。其结果,是在车体侧部与乘座人员之间隔以袋子16,利用该袋子16保护乘座人员头部。
另外,如果对袋子16的膨胀过程进行补充,则在本实施形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在袋子16的上下方向的中间处形成有多处非膨胀部24,所以,从充气机14喷出的气体从袋子16的前端部16A流入后,利用位于最前端的非膨胀部24进行上下分流。这样,袋子16的外周部鼓出形成框状结构,继而气体流入非膨胀部24之间使该部分向袋子厚度方向膨胀。这样,非膨胀部24之间受到一定的张紧作用,最终使袋子16膨胀成沿张紧线T受到大的张力作用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参照图3),张紧线T是连接前端固定点与后端固定点的线。
在此,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4所示,因为在袋子前部16D上与支柱装饰40对应的部位形成非膨胀部16D1,而袋子前部16D被收藏在前柱主体38的支柱内板34与支柱装饰40之间的空间部48的后侧,所以,当袋子前部16D使支柱装饰40的袋子收藏部42B绕合页部46展开时,可降低作用在该支柱装饰40的袋子收藏部42B侧的挤压负荷F1。即,没有形成如本实施形式那样的非膨胀部16D1时,则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由于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作用在支柱装饰40的袋子收藏部42B上的挤压负荷F1增大。但是,如本实施形式那样,如果采用阻止袋子收藏部42B内的袋子前部16D膨胀的构成形式,则可降低作用在该支柱装饰40的袋子收藏部42B侧的挤压负荷F1。因此,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可防止袋子16(袋子前部16D)膨胀时配置在前柱20上的支柱装饰40飞散。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气体不流入袋子前部16D的非膨胀部16D1,所以可减少袋子前部16D所必需的气体流入容积。并且,气体没有流入袋子前部16D的非膨胀部16D1,而是在瞬间流入袋子前部16D的膨胀部16D2,所以,可增加向顶侧梁下方的使膨胀部16D2膨胀的膨胀力F2。其结果是,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可缩短袋子前部16D的膨胀时间。
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因为在加厚基础材料42的基体42A的同时使袋子收藏部42B变薄,这样,可使袋子收藏部42B绕合页部46展开,所以,袋子收藏部42B容易避开袋子膨胀压力所带来的作用负荷,同时,可防止过度的应力集中在袋子收藏部42B上。其结果是,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可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40飞散。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4所示,在袋子前部16D上与支柱装饰40对应的部位,利用缝合线58缝制等形成非膨胀部16D1,但在对应上述第3形式的例子中,可不必设非膨胀部16D1。有关这一点,在后面所述的第8实施形式至第10实施形式中也一样。下面,利用图5以及图6对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中,支柱装饰60由厚度尺寸分别相同的基础材料62和表层44构成。并且,在该实施形式中,在基础材料62的基体62A与袋子收藏部62B的连接部(支柱装饰60的横向中间部分)沿装饰件的纵向以设定间隔形成多处作为弱化部分的切缝64。这样,基础材料62上的切缝64的形成部位刚性下降。另外,在基础材料62的基体62A侧一体形成断面大致为台形的安装座66,该安装座66用树脂制的卡子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
如果采用上述的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60的袋子收藏部62B上时,袋子收藏部62B容易以刚性降低了的切缝64的形成部位作为展开起点向车厢内侧展开。即,刚性降低了的切缝64的形成部位可作为袋子收藏部62B的展开合页。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60飞散。
并且,由于上述切缝64可在基础材料62成形时一体形成,所以,与必须另外增加零件的情况相比,还具有可简化结构的优点。
另外,在如图6所示的第2实施形式的变形例中,可不用切缝64,而代之以在基础材料62的基体62A与袋子收藏部62B的连接部一体形成的作为弱化部分的凹槽状薄壁部70。因此,在该变形例中,也可获得与图5所示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下面,利用图7对第3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图7所示,支柱装饰80是由基础材料82以及表层44构成,从这点上看,在构成零件上与上述实施形式相同,但是,在本实施形式中,基础材料82的基体82A形成厚壁,相比之下,基础材料82的袋子收藏部82B的壁厚比基体82A薄,这一点有所不同,这是其特征。因此,薄壁的袋子收藏部82B比厚壁的基体82A的刚性低。
如果采用上述的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80的袋子收藏部82B上时,刚性降低了的袋子收藏部82B容易以合页部84作为展开起点产生弹性变形而展开,合页部84是袋子收藏部82B与基体82A的连接部。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80飞散。
而且,使基体82A厚壁化而袋子收藏部82B薄壁化的工序,可在82成形时很容易地进行,所以,不会增加制造工序,并可望简化结构。
并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袋子收藏部82B壁厚薄,所以将支柱装饰80装到前柱主体38上的时候,可利用袋子收藏部82B的弹性变形容易地进行组装。因此,可防止组装时支柱装饰80破损和产生残留变形。下面,利用图8以及图9对第4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8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支柱装饰90的基础材料92,是由软材料94和硬材料96两种硬度不同的材料构成。其中,软材料94是由氨基甲酸乙酯、TPO等形成的低刚性材料,硬材料96是由ABS、PP等形成的高刚性材料。更具体地说,软材料94构成厚壁化的基体94A以及薄壁化的袋子收藏部94B,并形成弯曲形状。而且,在软材料94的表面(车厢内侧的面)覆盖表层44,并将基体94A与袋子收藏部94B的连接部设为合页部97。另外,硬材料96只设置在软材料94的基体94A侧,在其车体侧部的一面形成上述安装座66。在硬材料96的底部形成浅底的凹部98,在该凹部98内配置增强用连接片164(对此将在后面的实施形式中进行详细的叙述)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99将硬材料96固定在软材料94的基体94A上。
另外,也可用溶敷等方法代替粘接剂99将硬材料96固定在软材料94上,还可采用在基础材料92成形时利用双注射成型法将两者同时形成的方法。
如果采用上述的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90的袋子收藏部94B上时,由于该袋子收藏部94B也是软材料94的一部分,因为刚性低,所以,袋子收藏部94B容易以合页部97为展开起点产生弹性变形而展开,该合页部97是袋子收藏部94B与基体94A的连接部。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90飞散。
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基础材料92由软材料94与硬材料96两种材料分别构成,且硬材料96设在软材料94的基体94A侧,所以,支柱装饰90的形状保持性良好(保形性),并且可以容易地形成用于将支柱装饰90安装在前柱主体38的支柱内板34上的安装座66。
另外,在图9所示的实施形式(第4实施形式的变形例)中,其特征在于,支柱装饰100的基础材料102从作为合页的部分分开,在基体侧配置硬材料104,并在袋子收藏部侧配置软材料106。另外,硬材料104和软材料106用图中未示出的粘接剂99等粘成一体。采用本实施形式,也可获得与图8所示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采用本实施形式的时候,还具有软材料106的材料使用量比图8所示实施形式更少的优点。下面,利用图10以及图11对第5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10所示的实施形式中,支柱装饰110的基础材料112被分开成配置在前侧的基体114和配置在后侧的袋子收藏部116。基体114的断面大致为槽形,且在车厢外侧的端部用卡子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另外,袋子收藏部116形成凸出弯曲的形状,以便收藏袋子前部16D。并且,基体114与袋子收藏部116的表面(车厢内侧的面)被表层44覆盖,这样来使两者成为一体。另外,在基体114与袋子收藏部116的连接部形成若干间隙,并将该间隙形成部位作为合页部118。
如果采用上述的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110的袋子收藏部116上时,由于袋子收藏部116与基体114分开,所以,袋子收藏部116极容易以合页部118为展开起点展开,合页部118是袋子收藏部116与基体114的连接部。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110飞散。
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固定在前柱主体38上的基体114与收藏袋子前部16D的袋子收藏部116是分割开来单独形成的,所以,与采用由单件形成基体114和袋子收藏部116两者的基础材料的情况相比,可降低基体114在前柱38上的固定强度。即,根据上述的构成,降低了袋子收藏部116展开时作用在基体114侧的展开负荷,所以,即使基体114的刚性下降也无妨。如果从另外的观点看,则又可使支柱装饰110容易从前柱主体38上取下。
在图11所示的实施形式(第5实施形式的变形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114以及袋子收藏部116不是由表层44覆盖成一体,而是利用夹在表层44与基础材料112之间的尼龙底料等中间材料120将两者连成一体。采用该构成形式,也可获得与第5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在用表层44将基体114以及袋子收藏部116覆盖成一体的时候,自然限制了可使用的材料,但通过采用中间材料120,则具有可选择粘接强度高的材料的优点。下面,用图12对第6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支柱装饰130的基础材料132被分开成配置在前侧的基体134与配置在后侧的袋子收藏部136。并且,基体134设计成缓慢弯曲的形状,通过在其内侧一体形成的安装座66,利用卡子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而袋子收藏部136设计成可收藏袋子前部16D的断面大致为槽形的形状,并且,其前端部向前方侧弯曲而一体形成安装片136A。而且,通过将该安装片136A用螺栓138和螺母140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而将袋子收藏部136安装在支柱内板34上。
另外,与上述构成形式对应,在本实施形式中,支柱装饰130的表层142也被分开成覆盖基体134表面侧的基体侧表层144和覆盖袋子收藏部136表面侧的收藏部侧表层146。
并且,在袋子收藏部136上的与基体相邻连接的角部的内表面上,形成切口148,作为容易展开的弱化部。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是形成切口148来作为弱化部,但也不限于此,也可形成切缝等。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130的袋子收藏部136上时,由于袋子收藏部136与基体134是分开的,所以,展开负荷直接由支柱内板34承受,并且袋子收藏部136容易以切口148的形成部位为展开起点展开。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130飞散。
又,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支柱装饰130的整体是将基体134和袋子收藏部136完全分开形成,所以,可将其分别牢固地固定在前柱主体38的支柱内板34上。因此,可更切实有效地防止支柱装饰130飞散。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支柱装饰130的基体134上不会受到展开负荷的作用,所以,虽然是利用卡子68将其固定在支柱内板34,但从实现上述效果的意义出发,也可用螺栓和螺母将基体134牢固地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下面,利用图13对第7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支柱装饰150的基础材料152整体(包含基体152A以及袋子收藏部152B)都是由氨基甲酸乙酯、TPO、玻布南(ペルプひン)等软质材料形成。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使一定的膨胀压力作用在支柱装饰150的袋子收藏部152B上时,由于基础材料152整体都是由软质材料形成,所以,袋子收藏部152B当然会进行弹性变形而展开。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更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150飞散。下面,利用图14~图18对第8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14~图16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利用嵌入成型法将带状的连接片164埋设在支柱装饰160的基础材料162上。如图14所示,连接片164是沿支柱装饰160的纵向埋设的。另外,如作为支柱装饰160的横断面图的图15所示,连接片164只埋设在基础材料162的基体162A内。并且,在基础材料162A的内表面侧一体形成前面所述的安装座66,通过该安装座66利用卡子68将基础材料162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进而,如作为支柱装饰160的纵断面图的图16所示,连接片164的上端部164A自基础材料162的上端部延长,并利用螺栓166和焊接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上端部附近。另外,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向基础材料162的下端部延长并折回,然后利用螺栓166和焊接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下端部附近。并且,上述连接片164还可用金属制成,或由高硬度的树脂制成。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由于利用嵌入成型法将带状的连接片164埋设在支柱装饰160的基础材料162上、且连接片164的上端部164A以及下端部164B利用螺栓166和焊接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所以,可提高支柱装饰160在支柱内板34上的保持强度。因此,当袋子前部16D膨胀而使基础材料162的袋子收藏部162B展开时,即使假设卡子68从支柱内板34脱离,支柱装饰160也可利用连接片164切实地保持在支柱内板34上。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当袋子前部16D膨胀时,也可有效地防止支柱装饰160飞散。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采用的是将连接片164的上端部164A、下端部164B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形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固定在车身上。例如,对于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可将其进一步延长固定在发动机罩上,而上端部164A则进一步延长固定在车顶上。
而在图17以及图18所示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分别将连接片172设在支柱装饰170的上部以及下部。该连接片172只埋设在基础材料174的基体174A上并且以装饰件的横向作为纵向进行埋设。另外,从连接片172的基础材料174延伸出的连接片172A用螺栓166和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凸起部52上。采用该构成形式,也可获得与前面所述构成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下面,利用图19~图21对第9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19~图21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支柱装饰180的基础材料182的表面粘贴网184。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支柱装饰180的基础材料182的表面,沿其表面用粘接剂粘贴金属制成的或硬质树脂制成的网184。而且,在基础材料182的表面上粘贴有网184的情况下将表层44覆盖在基础材料182以及网184上。进而,分别从网184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伸出带状的固定片184A,并利用螺栓166和螺母168将这些固定片184A分别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这样来将网184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参照图21)。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因为在支柱装饰180的基础材料182上粘贴网184,并用螺栓166和螺母168将网184的固定片184A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所以,与上述第8实施形式一样,可提高支柱装饰180在支柱内板34上的保持强度。因此,当袋子前部16D膨胀而使基础材料182的袋子收藏部182B展开时,即使假设卡子68从支柱内板34上脱离,支柱装饰180也可利用网184切实地保持在支柱内板34上。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180飞散。
并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将网184粘贴在基础材料182的表面上并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所以,袋子前部16D膨胀时的膨胀压力的大部分通过网184传递给支柱内板34。因此,支柱装饰180的基础材料182也可使用易断裂的材料(PP、ABS等传统中使用的装饰材料)制造,可增大材料选择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是将网184的固定片184A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固定在车身上。
又,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是采用粘接剂99将网184粘贴在基础材料182的表面上的构成形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嵌入成形法进行埋设的构成形式。下面,利用图22以及图23对第10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该实施形式中,在支柱装饰190的表层192上,一体形成多处从其前端缘向挡风玻璃194侧延伸的表层延长部192A。表层延长部192A形成为带状,向基础材料196的内表面侧卷入后,沿前柱38的支柱内板34的表面延长至凸起部52。而且,利用螺丝198将表层延长部192A固定在凸起部52上,从而使表层192保持在支柱内板34上。另外,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基础材料196上也形成有安装座,可利用夹子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当袋子前部16D膨胀而使基础材料196的袋子收藏部196B展开时,即使假设夹子从支柱内板34上脱离,由于表层延长部192A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不过使支柱装饰190以表层延长部192A为转动中心向挡风玻璃194侧展开而已。其结果是,在本实施形式中,也可有效地防止袋子前部16D膨胀时支柱装饰190飞散。
并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是在表层192上形成多处表层延长部192A并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构成形式,所以,可将表层延长部192A牢固地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因此,可望在不增加零件数量的情况下切实有效地防止支柱装饰190从支柱内板34上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采用的是支柱装饰190由基础材料196以及表层192构成、且以设在表层192上的表层延长部192A作为展开时的合页的构成形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只用基础材料114构成支柱装饰,同时在该支柱装饰上向挡风玻璃194侧设置延长部,并将该延长部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同时在延长部的附近设置整体合页。下面,利用图24~图28对第11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零件等,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对作为本实施形式主要部分的支柱装饰240在支柱内板34上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图24所示是从表面侧看支柱装饰240时的整体斜视图,而图25所示是支柱装饰240的内表面图,又图26所示是省去支柱装饰240的中间部分只将上下两端部附近放大且从内表面侧所视的斜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支柱装饰240的内表面侧的上端部附近以及下端部附近的横向中间部,在基础材料242上一体形成桥254。详细情况如图26所示,桥254由一对脚部254A以及顶部254B构成且断面大致为槽形。在这些桥254的顶部254B上,分别卷装带状的连接片256(以下,这部分被叫做“卷装部256A”)。另外,在连接片256的端部末端256B上,分别形成螺栓通孔258,重叠端部末端256B使双方的螺栓通孔258在同一轴线上。
而且,如图25以及图27所示那样,通过将固定螺栓260从车厢内侧插入螺栓通孔258内并拧在预先焊接在支柱内板34内表面上的焊接螺母262上,将连接片256的端部末端256B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其结果是,通过分别配设在支柱装饰240的纵向两端部(即,上端部及下端部)的连接片256连接支柱装饰240和支柱内板34。另外,上述连接片256重叠后的纵向尺寸设计成只比在组装状态下的支柱装饰240的桥254到支柱内板34的固定部位之间的距离长一定的量(一定的松驰量)(参照图27)。
另外,在上述支柱装饰240的内表面侧沿其纵向以适当的间隔一体形成树脂制的卡子68(参照图28),通过将这些卡子68弹性地钳在支柱内板34上而将支柱装饰240虚装在支柱内板34上。
下面,对本实施形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此,如前所述,当袋子16鼓出时,支柱装饰240上受到向车厢内侧的较大膨胀压力的作用。因此,将支柱装饰240虚装在支柱内板34上的卡子68从支柱内板34上脱落,使支柱装饰240向车厢内侧离开支柱内板34。
但是,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在支柱装饰240的内表面侧的上端部附近以及下端部附近的横向中间部分别形成桥254,通过卷装在该桥254上的连接片256连接支柱装饰240和支柱内板34,所以,即使虚装支柱装饰240的卡子68从支柱内板34上脱落,支柱装饰240也可利用一对连接片256确保支持在支柱内板34上。因此,支柱装饰240不会因袋子16的膨胀压力而脱离支柱内板34,其结果是,可有效地防止袋子16膨胀时支柱装饰240向车厢内侧脱落。
另外,由于支柱装饰240从支柱内板34上脱落的动作受到一对连接片256伸长时间点的限制,所以,支柱装饰240向车厢内侧的凸出不会超过需要的程度。
又,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支柱装饰240可离开支柱内板34直到一对连接片256张紧,所以,可扩大袋子的鼓出空间。
并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因为连接片256配置在支柱装饰240的上下两处,所以,与一根连接片沿支柱装饰240的纵向配设的情况相比,可缩短连接片长度。因此,可望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采用的是在支柱装饰240的基础材料42的内表面侧一体形成桥254的构成形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将桥254后装在基础材料42的内表面侧。这一点在后面所述的实施形式中也一样。下面,利用图29对第1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桥270也是由一对脚部270A和顶部270B构成。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桥270的顶部270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分别形成沿桥270的纵向(上述实施形式中所示的连接片256的穿过方向)且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72。这些凹部272的横向尺寸设计得比连接片256的横向尺寸大一些。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如果当袋子16鼓出时,卡子68脱离支柱内板34,支柱装饰240离开支柱内板34,则连接片256张紧。随之,作用在支柱装饰240上的袋子膨胀压力通过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直接作用在桥270的纵向侧的端部。这种情况下,假设脱离支柱内板34的支柱装饰240扭曲,则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有可能沿桥270的纵向侧的端部边缘滑动,而集中到其角部。
但是,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是在桥270的顶部270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形成凹部272,所以,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卡在凹部272内(对中)。即,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可将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常保持在桥270的顶部270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的凹部272上。其结果是,可防止应力集中产生在桥270的顶部270B的纵向侧端部的角部,而且,可防止桥270断裂。下面,利用图30以及图31对第13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这些图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在设有上述第12实施形式中说明过的一对脚部280A和顶部280B以及凹部272的桥280的顶部280B上,形成多个长孔282、284、286。长孔282、284、286与凹部272相邻,并以顶部280B的横向为纵向。这样,桥280的顶部280B上的凹部272附近较脆弱。另外,这时,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装在形成了长孔282~长孔286一侧的凹部272上。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利用上述第12实施形式中说明过的作用,当袋子16鼓出、支柱装饰240脱离支柱内板34时,可使卷装部256A保持在桥280的凹部272上。
当来自连接片256的卷装部256A并直接作用在桥280的凹部272上的负荷比较大的时候,凹部272同与其相邻的长孔282之间的周边部288最先产生塑性变形(断裂),使能量被吸收。进而,当作用负荷增大的时候,相邻长孔282、284之间的周边部290接着产生塑性变形,使能量进一步被吸收。当作用负荷再增大的时候,相邻长孔284、286之间的周边部292再接着产生塑性变形,使能量进一步被吸收。
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对应作用在桥280的凹部272上的作用负荷的大小可依次使周边部288至周边部292产生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所以,可防止桥280整个断裂。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采用的是在桥280的顶部280B上形成多个长孔282、284、286的构成形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是开口。因此,也可采用在长孔282、284、286的形成位置上排列小孔的构成形式等。并且,开口的形成数量也不一定是多处,也可以设一个。下面,利用图32~图34对第14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采用桥304,而桥304由下层桥300和上层桥302一体形成而构成,其中下层桥300由一对脚部300A和顶部300B构成,上层桥302与下层桥300一样由一对脚部302A和顶部302B构成。另外,在下层桥300的顶部300B和上层桥302的顶部302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分别形成前面所述的凹部272。
与此对应,如图33所示,连接片306的卷装部分开成为第1卷装部306A和第2卷装部306B。另外,在连接片306的根部306C以及第1卷装部306A和第2卷装部306B的各前端部分别形成螺栓通孔308。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则如图34所示,将第1卷装部306A以及第2卷装部306B两方插入下层桥300的顶部300B与上层桥302的顶部302B之间,之后,第1卷装部306A向上层桥302的顶部302B外侧(支柱内板34侧)折返进行卷装,第2卷装部306B向下层桥300的顶部300B内侧(基础材料42侧)折返进行卷装。而且,用第1卷装部306A的前端部和第2卷装部306B的前端部夹住连接片306的根部306C,在该状态下相互重合各螺栓通孔308,将固定螺栓360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内表面上的焊接螺母362上。
如果这样,在袋子16鼓出时,可使作用在桥304上的负荷分别从第1卷装部306A向上层桥302的顶部302B或从第2卷装部306B向下层桥300的顶部300B分散。其结果是,可防止桥304断裂。
另外,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桥304是多层重叠的,所以,有利于提高支柱装饰240对抗指向车厢内方向作用的负荷的强度。
并且,如果采用本实施形式,由于沿袭前面所述的第12实施形式的构成,所以,也具有将连接片306的第1卷装部306A以及第2卷装部306B定位的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所示为两层重叠的桥304,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多层重叠的桥。当桥为三层以上重叠时,也可相应增加连接片306卷装部的分支数量。下面,利用图35对第15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本实施形式中,其特征在于,桥316由下层桥310、中层桥312、以及上层桥314三层重叠构成,而下层桥310、中层桥312、以及上层桥314分别由一对脚部310A和顶部310B、脚部312A和顶部312B、脚部314A和顶部314B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虽然设为三层重叠的桥316,但连接片306本身是采用第14实施形式所示那样设有第1卷装部306A和第2卷装部306B的连接片306。因此,虽然在下层桥310的顶部310B以及中层桥312的顶部312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设置凹部272是必要的,但可省去上层桥314的顶部314B的纵向两端部中间的凹部272。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则可将桥316上的上层桥314的顶部314B作为树脂制的卡子68的卡子座,用于将上述第11实施形式中说明的支柱装饰240虚固定到支柱内板34上。因此,与用于将支柱装饰240虚固定到支柱内板34上的虚固定机构的安装座单独设在支柱装饰240内表面侧的情况相比,可使结构简化。所以,可在提高生产性的同时降低成本。下面,利用图36~图39对代替上述的连接片与支柱装饰的连接机构的几种构成例进行说明。对于与前面所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构成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其说明省略。
在图36所示实施形式中,采用由矩形框架状的基体324和一对伸出部326构成的金属制锁板328,其中,基体324设有比较短的连接片320可穿过的长孔322,而伸出部326从基体324伸出并从中间部至前端部分开成两股。使一对伸出部326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另外,伸出部326的外侧面设计为渐缩的锥面,并且在伸出部326的与插入方向相反一侧的外端部形成可配合在桥254的脚部254A上的配合部326A。
在上述锁板328的基体324的长孔322上,插入连接片320并折反重叠。而且,通过使前面所述的固定螺栓260穿过在该连接片320的两端部末端320A上同轴形成的螺栓通孔330并拧在支柱内板34的内面侧的焊接螺母262中,使成为连接片320另一端部的两端部末端320A预先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则如前面所述那样,可将连接片320另一端部预先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而在组装支柱装饰240时,将装在连接片320一端的锁板328插入配合在桥254上。其结果是,可提高支柱装饰240在支柱内板34上的组装操作性。
在图37所示实施形式中,采用由主体部338A和安装部338B构成的定位板338,其中,主体部338A大致为矩形板状、且设有其中可插入连接片332的长孔334,安装部338B从该主体部338A突出并在中心形成螺栓通孔336。
通过在该定位板338的长孔334上插入连接片332并卷装在桥254的顶部254B上,并在之后采用缝合或粘接等方法使两端末端部固定,使连接片332形成环状。
在图38所示实施形式中,在桥254的顶部254B中心形成栓通孔340。另外,连接片342设计成一条带状,在其两端部形成栓通孔344以及可穿过固定螺栓260的螺栓通孔346。
而且,将连接片342的一端穿过桥254的顶部254B的内面侧并将栓348插到桥254的栓通孔340内,与此同时,也插入连接片342侧的栓通孔344内,之后铆接插入端部,使连接片342的一端固定在桥254的顶部254B上。
在图39所示实施形式中,预先在支柱装饰240内表面的设定位置设置四根从该位置上突出的树脂制突起350。而且,将一条连接片352从中间折返成两条重叠之后,将其折返部352A配置在支柱装饰240的横向相邻的突起350间,并且在该折返部352A间插入矩形平板状的桥板354。在该桥板354的四角上形成可穿过突起350的小孔,通过将突起350插入这些对应的小孔内进行热铆,使桥板354安装在支柱装饰240的内面侧上。根据图40、41对第17实施形式进行说明。本实施形式与第8实施形式类似,在对本实施形式的说明中,对同一构件、零件采用第8实施形式中所用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另外,根据需要,可参照第8实施形式中使用的图面。
又,图中箭头FR所指为车辆前方方向,箭头UP所指为车辆上方方向,箭头IN所指为车宽内侧方向。
又,支柱装饰440不限于用图15所示那样的表层44覆盖基础材料162的形式。例如,也可是不用表层44覆盖的轻质树脂制支柱装饰。
如图41所示,在支柱装饰440的基础材料162上,带状连接片164用嵌入成型法埋设,并且,该连接片164沿支柱装饰440的纵向埋设。
如图15所示,连接片164只埋设在支柱装饰440的基础材料162上的基体162A内。另外,在基体162A的内侧面上一体形成安装座66,通过该安装座66利用卡子68使基础材料162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如图16所示,连接片164的上端部164A从基础材料162的上端部延长并利用螺栓166和焊接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上端部附近,另外,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从基础材料162的下端部延长并折返,之后利用螺栓166和焊接螺母168固定在支柱内板34的下端部附近。连接片164可以是金属制成的,也可是高硬度的树脂制成的。有关上述构成,与第8实施形式相同。
然后,如图40所示,在支柱装饰440的下部形成插入部464,在仪表板422的嵌入部422A上穿设开口部466,用于插入支柱装饰440的插入部464。
另外,在支柱装饰440的插入部464的车辆后方侧的侧壁部上形成作为配合部的缺口468,通过将该缺468配合在开口部466的缘部,将支柱装饰440从正规安装位置(图40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大致向车辆后方倾斜一定的角度,达到可在支柱内板34上固定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的倾斜位置(图40中实线所示位置)。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式的作用。
在本实施形式中,将支柱装饰440下部的插入部464上形成的缺口468引到仪表板422嵌入部422A的开口部466的缘部,将支柱装饰440从正规安装位置(图40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置于大致向车辆后方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位置(图40中实线所示位置),在该倾斜状态下,利用例如螺栓166将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其结果是,即,由于可如上面所述那样虚装支柱装饰440,所以,利用在支柱装饰440的下部形成设有缺468的插入部464这样简单的支柱装饰440的形状变化,在组装时作业者不必占用一只手将支柱装饰440保持在前柱20(参照图2)的组装位置附近,而是用一只手对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与螺栓166进行定位,用另一只手使用工具470拧紧螺栓166,所以,可大幅度提高支柱装饰440的组装作业性。
上述是对一实施形式进行的说明,但本实施形式可有各种变形,对于这一点,该行业者是了解的。例如,虽然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在支柱装饰440的插入部464的车辆后方侧的侧壁部上形成作为配合部的缺468,但在插入部464上的配合部的形成位置并不限于车辆后方侧的侧壁部,也可是车辆后方侧的侧壁部以外的位置。另外,配合部不限于缺口468,也可是弯曲部或凸部。又,虽然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将连接片164的上端部164A、下端部164B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将其固定在车身上。例如,对于连接片164的下端部164B,也可将其进一步延伸固定在发动机罩上,而对于上端部164A,也可将其进一步延伸固定在车顶上。根据图42~图44对本发明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的第18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在对本实施形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构件采用第1实施形式中所用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前柱20的支柱装饰532由树脂制成或设计为一般用于汽车顶棚基础材料的纤维类叠层体,由基础材料544和覆盖基础材料544表面(车厢内侧的面)的表层548构成,其中基础材料544由TPO等不断裂材料(易产生弹性变形而不易断裂的树脂材料)制成。另外,支柱装饰532的端部末端弹性地嵌合在缝隙压缝条39上。
另外,袋子展开时向车厢里侧展开的支柱装饰532的后部532A距支柱内板34有一定间隔地配置在车厢内侧,这样,在支柱装饰532与支柱内板34之间形成一定的后侧空间部550。以所定的折叠方法折叠成矩形断面的袋子16的袋子前部16D(参照图2)与在一定的膨胀压力下展开的盒子26一起收藏在该后侧空间部550内。并且,在袋子16的前部16D以及盒子26的合适部位一体形成鳍状的袋子固定部16E以及盒子固定部26A,并将袋子固定部16E以及盒子固定部26A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
支柱装饰532的前部532B距支柱内板34有一定间隔地配置在车厢内侧,这样,在支柱装饰532的前部532B与支柱内板34之间形成一定的前侧空间部556。该前侧空间部556被作为用于配置排水软管或铠装线的空间。并且,也可将支柱装饰532的后部532A的板厚设计得比前部532B的板厚薄,使支柱装饰532的后部532A更容易展开。
如图43所示,支柱装饰532的在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图案设计面上,形成矩形的凹部558,在该凹部558上嵌装盖576。另外,在盖576的图案设计面上标明“SRS AIR BAG”等标志符。
盖576以及凹部558被分别配置在支柱装饰532的上下两端部(纵向两端部)附近。
如图42所示,支柱装饰532的凹部558利用作为固定件的螺栓572和焊接螺母574通过设计为圆筒形的树脂制定位件562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即,支柱装饰532不通过夹子等而是利用螺栓572直接固定,并将螺栓572的头部572A收在凹部558内。进而,在螺栓572的头部572A上形成凸缘部572B,并通过将盖576的配合爪576B配合在该凸缘部572B上来固定盖576。
如图44所示,在盖576的内表面侧一体形成连接部578,作为连接盖576与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的脱落防止装置。该连接部578设计为细绳状,并将前端部设计为T字形的配合部578A。
如图42所示,连接部578穿过在支柱装饰532的凹部558上形成的缺口580,配合部578A设计成可配合在缺口580外周部的大小。即,配合部578A穿过缺口580时,使连接部578产生弹性变形并必需使其前端的配合部578A朝向缺口580,当盖576脱离凹部558时,因为配合部578A配合在缺口580的外周,所以可防止盖576从支柱装饰532上脱落。
下面,对第18实施形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第18实施形式中,由于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由TPO等不断裂材料形成,所以,当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容易变形而不易断裂。另外,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利用螺栓572和螺母574通过定位件562直接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所以,也可防止支柱装饰532从支柱内板34上脱落。
另外,在该第18实施形式中,当袋子展开时,万一盖576从支柱装饰532脱离时,也由于在盖576上形成的连接部578的配合部578A配合在缺口580的外周上,所以,如图42中双点划线所示,可防止盖576从支柱装饰532上脱落。另外,利用盖576可使螺栓572不露出,提高了外观质量。下面,根据图45以及图46对第19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对与第18实施形式同样的构件采用同一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如图45所示,在该第19实施形式中,在支柱装饰532侧设计配合栓582作为配合机构,在配合栓582的一端形成的大直径部582A利用嵌入成型法固定在与基础材料544的第18实施形式的凹部558相当的部位。在配合栓582的另一端部582B附近形成小直径部582C,该端部582B配合在安装孔584的周边部上,安装孔584是穿设在支柱内板34上的配合机构。
如图46所示,安装孔584由大直径部584A和小直径部584B构成,大直径部584A贯通配合栓582的另一方的端部582B,小直径部584B作为从该大直径部584A向支柱内板34的纵向中心方向(图46中箭头A的方向)延伸的配合力增强部。因此,当袋子展开时,支柱内板34在纵向中心部弯曲,当成为弓形时,配合栓582与支柱内板34一起相对支柱内板34向图46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到达图46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使配合栓582与支柱内板34的配合更加牢固。另外,虽然图46所示是支柱装饰532的下方侧的安装部,但在支柱装饰532的上方侧的安装部上也同样设有作为配合机构的配合栓582以及安装孔584、作为配合机构的小直径部582C。但是,小直径部582C是从大直径部584A向支柱内板34的纵向中心方向,即与图46中方向相反的方向(斜下方)延伸的。
下面,对第19实施形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第19实施形式中,由于设在支柱装饰532上的配合栓582的另一方的端部582B穿过在支柱内板34上形成的安装孔584的大直径部584A,配合在安装孔584的小直径部582C的周边部上,所以,可容易地将支柱装饰532安装在支柱内板536上。
另外,当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向纵向中心方向弯曲成弓形,以确保袋子16的展开空间,袋子16沿侧窗玻璃展开成平板状。而且,支柱装饰532在纵向中心处弯曲,当成为弓形时,配合栓582与支柱装饰532一起相对支柱内板34向图46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到达图46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使配合栓582与支柱内板34的配合更加牢固。其结果是,可防止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脱落。
另外,在该第19实施形式中,虽然是将作为配合机构的配合栓582设在支柱装饰532上,但也可如图47所示,代之以将设为配合栓588的大直径的配合栓588A配合在滑动突起590上的构成,其中,配合栓588是用螺母586等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配合机构,而滑动突起590是设在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上的配合机构。在该滑动突起590的上壁部590A上形成切缝592,作为穿过配合栓588的轴部588B的配合力增强部。该切缝592从在通常状态下穿插着轴部588B的开口部592A向底部592B侧逐渐缩小其宽度W。其结果是,当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在纵向中心处弯曲,当成为弓形时,滑动突起590与支柱装饰532一起相对配合栓588向图47中箭头B的方向移动,使配合栓588与滑动突起590的配合更加牢固。其结果是,可防止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脱落。另外,图47所示是支柱装饰532的上方侧的安装部。
另外,如图48所示,也可采用这样的构成用螺母586等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作为配合机构的配合栓594,在其轴部594A上,沿轴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环状的凸缘部594B,将该凸缘部594B配合在作为配合机构的滑动突起596上,而滑动突起596是设在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上的。该滑动突起596由U字形立壁构成,作为与配合栓594的凸缘部594B配合的配合力增强部其相向壁部596A、596B的间隔L从在通常状态下与凸缘部594B配合的开口部596C侧向底部596D侧逐渐缩小。因此,当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在纵向中心处弯曲,当成为弓形时,滑动突起596与支柱装饰532一起相对配合栓594向图48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使配合栓594与滑动突起596的配合更加牢固。其结果是,可防止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的脱落。
另外,如图49所示,也可采用将形成于支柱内板34上的作为配合机构的竖起爪598配合在滑动突起599上的构成,其中滑动突起599是设在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上的配合机构。该滑动突起599由作为配合力增强部的一对相向的纵壁部599A、599B以及上壁部599C构成。与竖起爪598的两侧面598A、598B相接的纵壁部599A和599B的间隔S,从在通常状态下与竖起爪598配合的开口部599D侧向相反侧的开口部599E侧逐渐变窄。因此,当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在纵向中心处弯曲,当成为弓形时,滑动突起599与支柱装饰532一起相对竖起爪598向图49中箭头D的方向移动,使竖起爪598与滑动突起599的配合更加牢固。其结果是,可防止袋子展开时支柱装饰532的脱落。另外,也可使用托架构成与滑动突起599配合的爪取代竖起爪598。
以上虽然对上述18、19实施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实施形式有很多其它的变形例。例如,作为第18实施形式的变形例,如图50所示,也可采用这样的构成利用一体成形方法在支柱装饰532的基础材料544内表面上突设定位件542,同时,在该定位件542上压入铁板箍546,在该铁板箍546内穿过螺栓572。另外,也可采用这样的构成使与支柱内板34的焊接螺母574结合的部位向支柱装饰532侧突出,并使该突出部与支柱内板34相接,利用螺栓572直接固定支柱装饰532和支柱内板34。又,本发明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适用于侧柱等其它柱子部位。下面,根据图面对第20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如图51所示,支柱装饰620由ABS树脂·聚丙烯树脂等合成树脂制成的基础材料620a和表层620b构成双层结构,并形成沿前柱纵长的形状。而且,在内表面侧的基础材料620a上形成桥621、622、623,这些桥621、622、623设有沿支柱装饰620的纵向贯通的导孔621a、622a、623a。桥621、622、623设置在支柱装饰620的内表面侧的纵向两端附近和中心附近。另外,在桥621、623上利用嵌合安装部621b、623b安装卡子624。
这些卡子624,与设在支柱内板34上并插入固定各卡子624的啮合孔605(参照图52)一起,构成将支柱装饰620可脱离地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固定机构。
另外,在各桥621、622、623的导孔621a、622a、623a内,插入一根连接片626。连接片626由聚酰胺纤维或芳族聚酰胺纤维等构成的具有可绕性且拉伸强度高的纺织材料制成,并在两端形成安装孔626a。而且,该连接片626通过安装孔626a;利用螺栓627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螺栓627螺纹固定在由支柱内板34的螺纹孔形成的安装孔603(参照图52、图53A)上。各安装孔603的设置位置,当利用卡子624将支柱装饰620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时位于支柱装饰620的两端附近。另外,连接片626的长度这样设定当被膨胀的袋子16压迫使卡子624从啮合孔605中拔出并使支柱装饰620脱离支柱内板34的时候,使支柱装饰620与支柱内板34之间形成可使袋子16向车内侧突出的开口629(参照图53B)。
下面,对支柱装饰620在支柱内板34上的安装进行说明。
将支柱装饰620的穿过各导孔621a、622a、623a的连接片626的一侧端利用螺栓627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并且,利用螺栓627将连接片626的另一侧端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这时,如图52所示,与只将支柱装饰620安装在支柱内板34上的长度不同,由于连接片626的长度设计使其具有可形成使袋子16突出的开口629的余量,所以,可移动支柱装饰620使其错开安装孔603(图52左侧的安装孔),使其不会妨碍螺栓627固定用的工具,可简化紧固作业。特别是,其错开距离可移动达能形成开口629的尺寸L的2倍的距离2L(参照图52、图53B),所以,使连接片626的紧固作业更容易进行。
之后,如果将各卡子624插入固定在啮合孔605中,可将支柱装饰620安装在支柱内板34上。
空气袋装置10动作时,从充气机14喷出膨胀用空气,如果袋子16展开,支柱装饰620压迫袋子16,卡子624从啮合孔605中拔出,支柱装饰620脱离支柱内板34,袋子16从该脱出的开口629向下方突出。
而且,即使袋子16突出,由于支柱装饰620利用穿过导孔621a、622a、623a的连接片626保持连接,所以,防止了不必要的飞散。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式的支柱装饰620的安装机构中,袋子16膨胀时从支柱内板3 脱出的构造,也如已经叙述过的那样,在连接片626的紧固作业时由于支柱装饰620错开较多,紧固工具的自由度大,可使紧固简单地进行,所以,支柱装饰620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进行。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的支柱装饰620中,由于插入连接片626的桥621、622、623设置在支柱装饰620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和中心附近,所以,袋子16膨胀时,如图53A至图53B所示,支柱装饰620压迫空气袋16时,可分散应力,因此,可提高连接片626与支柱装饰620的连接强度。
另外,为了增强上述的作用和效果,还可再增加桥的数量,反之,如图54所示,也可设1个设有导孔631a的桥631,使之从支柱装饰630的内表面侧的中心附近延伸至两端附近,并且,也可将桥631在中心附近断开设成2个桥,但不扩大它们之间的间隔,都可获得与本实施形式同样的效果。即,如果将桥配置在支柱装饰630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至中心附近,则其数量不限于实施形式中的数量。但是,即使只在支柱装饰620的两端附近的2处或中心附近的1处设置,也可获得相应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将支柱装饰620可脱离地固定在支柱内板34上的卡固机构,虽然所示为在支柱装饰620侧设计卡子624并在支柱内板34侧设计用于插入固定卡子624的啮合孔605的情况,但也可在支柱装饰620侧只一体形成可插入固定在啮合孔605中的卡子624的啮合脚624a部分(参照图51),并且,也可反过来在支柱装饰620侧设计啮合孔,而在支柱内板34侧设计卡子624或其啮合脚部分。
进而,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连接片626两端的在支柱内板34上的固定机构,虽然例子中所示为螺栓627,但另外也可采用铆钉等固定。
另外,在上面所述的各实施形式中,虽然是如图2所示,采用从前柱20沿顶侧梁28配置空气袋装置10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从前柱20经过顶侧梁28再沿侧柱30配置空气袋装置10的构成(即,目的在于不只保护坐在前座上的乘座人员的头部,也可保护坐在后座上的乘座人员的头部的构成)。
又,在上面所述的各实施形式中,虽然袋子16是收在盒子26内,但也可采用将袋子16卷起来去掉盒子26的结构形式。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可作为汽车上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用于在汽车的车体侧部受到一定的高负荷作用时保护汽车的乘座人员,特别适用于空气袋装置在车体上的配置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的汽车保护装置,该汽车具有内车厢、柱部(20)、车体侧部以及项侧梁(28),所述装置包括一用于在发生侧撞时喷出气体的充气机(14);一与所述充气机(14)操作连接以便在喷出气体时膨胀的袋子(16),所述袋子(16)以折叠状态被收藏,并且被构造和配置成可堆放在柱部(20)和顶侧梁(28)之间,以便在顶侧梁下方和在内车厢内部发生膨胀;一支柱装饰(40),其包含可设置在柱部(20)的内侧并沿纵向延伸足够长度的装饰构件,以覆盖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袋子(16)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一铰接至所述支柱装饰(40)并设置在所述袋子(16)附近的可变形构件,所述可变形构件是(i)由所述支柱装饰(40)的一部分构成的,并且(ii)被构造形成一开口,用以在所述袋子(16)膨胀时不致使所述支柱装饰(40)断裂或飞散;其中,所述可变形构件包含一设置在车体侧部附近的非铰接端部,所述非铰接端部当袋子开始膨胀时移离车体侧部;其中,所述支柱装饰(40)覆盖所述柱部(20)的汽车前侧,并且是由一设置在汽车前侧并由柱部支承的汽车前侧支承部(42)和一设置在汽车后侧并覆盖所述袋子(16)的展开部(42B)构成的,该展开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连续,而另一端是自由端;所述支承部和展开部之间的一交界部在袋子膨胀时成为展开部的合页部(46),袋子从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柱部之间的部分鼓出;其中,所述袋子(16)是设置在基本上由展开部(42B)和柱部(20)限定的空间(48)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42)有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柱部(20)上,所述展开部(42B)的自由端与所述柱部(20)相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部(42B)和所述交界部(46)中的至少一方的刚性设置成比所述支承部(42)的刚性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乘座人员保护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界部形成有凹槽形的薄壁部(70)。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汽车保护装置,包括在发生侧撞时喷出气体的充气机;与充气机连接以在喷出气体时膨胀的袋子,其折叠地收藏在柱部和顶侧梁之间,以在顶侧梁下方和在内车厢内部膨胀;支柱装饰,包含设在柱部内侧沿纵向延伸足够长度的装饰构件,以覆盖折叠袋子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铰接至支柱装饰并设在袋子附近的可变形构件,其由支柱装饰的一部分构成,并且形成一开口,在袋子膨胀时不致使支柱装饰断裂或飞散,其包含一非铰接端部,当袋子开始膨胀时移离车体侧部。支柱装饰覆盖柱部的汽车前侧,由一汽车前侧支承部和一在汽车后侧覆盖袋子的展开部构成,展开部的一端与支承部连续,另一端是自由端。支承部和展开部之间的交界部在袋子膨胀时成为展开部的合页部,袋子从自由端和柱部之间的部分鼓出。
文档编号B60R13/06GK1522897SQ200410003390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7日
发明者洼田泰志, 青野雅路, 高桥吾朗, 大塚卓也, 中裕树, 能登克则, 柴田実, 永井裕, 田博幸, 小林文武, 户谷千春, 田中匡夫, 也, 则, 夫, 幸, 春, 朗, 树, 武, 路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