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12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实用是令空心发泡轮轮体内所塞设有实体强化轮心是由复数段所组成,使轮体不必直接射出或发泡成型于轮心上,而改采组装方向即可完成。
背景技术
公知发泡轮的轮体,其本身为发泡的材质,而发泡材质的轮体本身就具有不错的弹性效果,但又为了要能够承受重量的压迫,而不致发生严重的变形,特别会预先在轮框的外缘中间,设有呈实心状或空心状的轮心部,如图1所示的轮框1上设有轮心部11,或如图2所示的轮框1上所设的轮心部11是由两个半圆状的框部11a,11b所组成,然后再把轮框1及料胚置于模具中,使料胚发泡直接成型于轮框1上,故令发泡成型的轮体直接将轮心包覆住。
虽然这样的发泡轮具有具有较佳的承载重量的功效,不过却也因为发泡轮的轮体是直接发泡成型于轮框上,其生产制造程序,不但模具设计不易、成本高昂,且作业上也会较为麻烦;又,当轮体发生损坏时,虽然轮框仍然完好如初,但轮体还是无法单独更换,或只有轮框损坏时,也无法单独更换,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公知直接成型于轮框上的轮心,无法直接组装轮体及单独更换轮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发泡强化结构的改良,使轮心与轮框设为分离个体,并再使轮心由复数段分离组成,使轮体内在预先装入各段分离轮心后,使轮体仍具有向外扩张的弹性,进而令轮体可以连同轮心一起套入轮框上,使能以组装的方式完成具强化结构的发泡轮。
又,由于轮体、轮心及轮框之间是由组装方式完成,若组装时有任何元件损坏时,皆能任意拆解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令空心发泡轮的轮体内预先装设有由复数段分离的段部所形成的轮心,然后再把轮体连同轮心套于轮框上。
复,前述形成轮心的各段部侧面设有间隔排列的镂空部。
本实用新型可由下列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而获得充分的了解,并据以实施。


图1为公知空心发泡轮的强化结构一的示意图。
图2为公知空心发泡轮的强化结构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4所示,发泡轮的轮框2包括轮毂21与轮圈22之间设有复数根轮辐23连结于其间,并在轮圈22的凹面221上均布有复数个尖部222,然后又设有由复数段分离的段部3a,3b……3d所形成的轮心3,同时各段部3a,3b……3d的两侧侧面又设有间隔排列的镂空部31,乃令各段部3a,3b……3d预先装入空心的发泡轮体4内,然后再将轮体4连同轮心3套于轮框2的轮圈22上,进而令各凸尖部222剌入轮体4,而使轮体4受到定位,故可防止轮框2与轮体4之间的打滑,同时由于空心的轮体4内包覆著轮心3,所以可使发泡轮能够承载更重的重量压迫。
或,如图5、6所示,发泡轮的轮框由两相对相并而可螺固在一起的轮框5,与两轮框5之间设有复数段段部3a,3b……3d而呈环状排列的轮心3,并设有轮体4被夹持固定于两轮框5与轮心3之间,其中
一轮体4,为呈空心状的设计,且其内侧缘处设有两相对的内凸缘部41,并在两内凸缘部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42。
轮心3,由复数段分离的段部3a,3b……3d呈环状排列形成,且令各段部3a,3b……3d的侧面间隔设置有镂空部31,并在各段部3a,3b……3d的内侧缘两边边缘设有较宽的凸缘部32,然后又令凸缘部32的内侧面表面,间隔布设有复数个凸挡部33。
两相对轮框5,装设于轮体4的两外侧处,其中间除了设有可供轮轴穿设的轴孔外(图中未标示图号),外侧边缘处则设有呈弧形凸状的外凸缘面51,并在外凸缘面51的表面布设有复数根尖凸体52,然后又令轮框5的内侧端设有凸缘端53,且在凸缘端53的外侧周围表面,间隔布设有复数个凸挡部54。
预先把形成轮心3的各段部3a,3b……3d装入空心的轮体4内,再把两相对的轮框5装设于轮体4的两侧,而以螺栓把两相对的轮框5锁固在一起,而使两轮框5的凸缘端53伸入发泡轮体4内,复轮框5的外凸缘面51紧贴于发泡轮体4的内凸缘部41的外侧面上,而发泡轮体4的两内凸缘部41间的容置空间42,正好使轮心3的各段部3a,3b……3d下方颈部处设于其间,同时各段部3a,3b……3d的凸缘部32伸在轮框5的凸缘端53之上,使两者间的对应面的各凸挡部33,54交错穿插;因此,在相对的两轮框5之间穿设螺丝锁固紧迫之下,使两轮框5相对内移而对发泡轮体4的内凸缘部41被紧紧地夹持于轮框5的外凸缘面51与轮心3之间,同时轮框5的外凸缘面51表面的各尖凸体52,会剌穿入发泡轮体4内,且发泡轮体4的内凸缘部41与各段部3a,3b……3d侧面接触处,会因内凸缘部41受到压迫而嵌入各段部3a,3b……3d侧面的镂空孔31内,故让发泡轮体4除了受到夹持压迫固定外,又受到尖凸体52及镂空孔31的嵌制定位,使发泡轮体4与轮框5、各段部3a,3b……3d(轮心3)之间,完全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同时轮框5的凸缘端53表面的凸挡部54与各段部3a,3b……3d的内侧面的凸挡部33,因呈交错穿插而具有相互嵌制的定位效果,所以使得轮框5与轮心3之间亦具有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轮心3与轮框5因呈分离个体的设计,而非轮心3直接发泡成型于轮框5上,所以可以省去模具的成本及作业上的麻烦外,更使轮框5、轮体4及轮心3之间可以任意组装或拆解,当有任何元件损坏时,皆能任意拆解更换。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有较佳的具体化的揭露与详述,皆为熟悉该项技术人士所能清楚了解,而其所仿的各种形状及局部的改变,应都是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轮框外套设有轮体,轮体内装入轮心,该轮心由复数段分离的段部所形成。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段部的侧面间隔设置有镂空部。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轮框由两半相对结合的轮框所组成,且轮框承装轮体的内侧面凸设有凸挡部,装入轮体内的轮心由各段部所形成,其各段部的下端设有伸出于轮体外而呈较宽的凸缘部,凸缘部的内侧面凸设有凸挡部,轮框与各段部之间接触面上所设的凸挡部相互交错穿插嵌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空心发泡轮强化结构的改良,特指空心状发泡轮的轮体内,包覆有由复数段段部呈环状排列的轮心,而使轮体仍具有向外扩张的弹性,而使轮体连同轮心可以套于轮框上,因此不但使发泡轮仍具有强化构造外,同时由于组成轮心的各段部,因是与轮框呈分离的个体,所以不须其它成型模具的设置,进而可大幅降低成本,并且使轮体、轮心及轮框之间,可以由组装方式完成,而当有任何元件损坏时,皆能任意拆解更换。
文档编号B60B3/00GK2691900SQ20042000795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
发明者韩文耀 申请人:韩文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