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7829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悬架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驱动桥五连杆方式的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高等级的商用车需求越来越大,成为商用车的发展方向。高等级商用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采用空气悬架。目前国内生产的悬架部件分为板簧悬架和空气悬架两大类,其中空气悬架又可分为全空气悬架和复合式悬架(由板簧和气囊共同组成的悬架系统)。复合式空气后悬架结构由车架纵梁、横梁、钢板弹簧及其支架、气囊及其上、下支座、减振器及其上、下支架组成。汽车的垂直载荷由板簧和气囊共同承载,其较板簧悬架在隔振性、平顺性上有所提高,但与较高一级的商用车标准还存在差距,且相对板簧式悬架其抗侧倾能力有所下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后桥两端连接拱形梁,V型推力杆底部连接在后桥的中部的推力杆支座上,两顶部与固定在车架内侧连接,纵向推力杆一端连接拱形梁中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在车架前部外侧的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下端,横向稳定杆呈U型,两端通过两侧吊杆与车架的后部外侧连接,其U型底部两侧分别通过稳定杆夹板支座与两侧拱形梁连接;拱形梁的两端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与车架的外侧固定,拱形梁还连接一减振器。
这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既保持了操纵稳定性,提高了货物运输安全性,又克服了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同时提高了侧倾刚度,但是其横向载荷承载能力较差,并不能有效防止后桥横向位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驶中的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平顺性、货物运输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并能增加横向载荷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后桥横向位移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包括车架、后桥,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侧拱形梁,并在车架下形成一H形梁;后桥的中部固定置有一推力杆支座,两根呈V型布置的推力杆其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推力杆支座上,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车架纵梁内两侧的支座活动连接;车架左、右两侧纵向推力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中部,其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下端,该纵向推力杆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前部;每侧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一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与车架固定连接;每侧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一减震器,该减震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车架外侧。其特征在于一横向稳定杆呈U型,其两端与稳定杆连接板上部活动连接,稳定杆连接板下部活动连接在拱形梁的中部,稳定杆的U型底部两侧分别与夹板转动连接,该夹板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的下部;一下横梁支座两端分别通过横梁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前部上侧,一上横梁支座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下部;一横向推力杆一端与下横梁支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横梁支座活动连接;
一后连接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既保持了操纵稳定性,提高了平顺性,又克服了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同时提高了侧倾刚度,并增加了横向载荷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后桥横向位移和拱形梁的相对位移,使行驶中的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大型客车汽车的后悬架。

图1为本实用车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B向剖视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1-车架纵梁 2-拱形梁 3-后桥4-推力杆支座5-推力杆 6-支座7-纵向推力杆8-纵向推力杆支座 9-车架前腹板10-横向稳定杆 11-稳定杆连接板 12-胶套13-夹板 14-气囊总成 15-车架外伸横梁16-减震器 17-下横梁支座18-横梁连接支架19-横向推力杆 20-上横梁支座21-下垫板22-后桥板托 23-U型螺栓 24-U型螺栓盖板25-后连接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纵梁1、后桥3、车架前腹板9、车架外伸横梁15。
两侧拱形梁2的中部、下垫板21、后桥板托22、后桥3两端、U型螺栓盖板24通过U型螺栓23依次叠加固定连接;两侧拱形梁2在车架纵梁1下形成一H形梁;推力杆支座4固定连接在后桥3的中部,两根呈V型布置的推力杆5一端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推力杆支座4上,另一端利用球头分别与固定在车架纵梁1内侧的支座6活动连接;左、右两侧两个纵向推力杆7的一端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两侧拱形梁2的中部,另一端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纵向推力杆支座8上,该纵向推力杆支座8固定连接在车架前腹板9的内侧;一横向稳定杆10呈U型,两端通过球头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稳定杆连接板11的上部,两侧稳定杆连接板11的下部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拱形梁2的中部内侧,稳定杆10的U型底部两端分别通过胶套12与夹板13转动连接,夹板13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1的下部;每侧拱形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气囊总成14,共四个气囊总成,气囊总成14的上部与车架外伸横梁15固定连接;每侧拱形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减震器16,共有四个减震器,减震器16的上端与车架外伸横梁15固定连接;一下横梁支座17两端分别通过横梁连接支架18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2的前部上侧,一横向推力杆19一端通过球头活动连接在下横梁支座17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球头与上横梁支座20一端活动连接;上横梁支座20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1下部;一后连接横梁2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2的后部。
另外,两个高度阀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1两个纵梁的内侧。
权利要求1.一种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包括车架、后桥,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侧拱形梁,并在车架下形成一H形梁;后桥的中部固定置有一推力杆支座,两根呈V型布置的推力杆其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推力杆支座上,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车架纵梁内两侧的支座活动连接;车架左、右两侧纵向推力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中部,其另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侧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下端,该纵向推力杆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前部;每侧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一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与车架固定连接;每侧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一减震器,该减震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车架外侧;其特征在于一横向稳定杆呈U型,其两端与稳定杆连接板上部活动连接,稳定杆连接板下部活动连接在拱形梁的中部,稳定杆的U型底部两侧分别与夹板转动连接,该夹板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的下部;一下横梁支座17两端分别通过横梁连接支架18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前部上侧,一上横梁支座20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下部;一横向推力杆19一端与下横梁支座17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横梁支座20活动连接;一后连接横梁2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推力杆支座固定连接在车架前腹板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稳定杆的U型底部两端分别通过胶套与夹板转动连接,夹板固定连接在车架纵梁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车架两侧都固定置有外伸横梁,气囊总成上部与车架外伸横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上部与车架外伸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上述V型推力杆与推力杆支座的活动连接,以及与固定在车架纵梁内两侧支座的活动连接;纵向推力杆与拱形梁的中部的活动连接,以及与纵向推力杆支架的活动连接;横向稳定杆两端与稳定杆连接板的活动连接,以及稳定杆连接板下部与拱形梁中部的活动连接;横向推力杆与下横梁支座的活动连接,以及与上横梁支座的活动连接均是通过球头呈活动连接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后桥两端通过U型螺栓与两侧拱形梁固定连接,形成H形梁。
专利摘要一种五连杆方式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包括车架、后桥,后桥连接两侧拱形梁,V型推力杆、纵向推力杆分别与拱形梁以及车架连接,拱形梁与车架之间还置有气囊,一横向稳定杆呈U型,其两端通过稳定杆连接板与拱形梁连接,底部通过夹板与车架纵梁连接,上、下横梁支座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拱形梁以及车架纵梁一横向推力杆一端与下横梁支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横梁支座活动连接;一后连接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后部。本实用新型既保持了操纵稳定性,提高了平顺性,克服了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同时又提高了侧倾刚度,并增加了横向载荷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后桥横向位移,使行驶中的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可适用于大型客车汽车的后悬架。
文档编号B60G11/28GK2776728SQ200420114770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4日
发明者葛跃峰, 王胜平 申请人: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