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03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辆用座椅设备包括用于将乘员以固定的方式保持于车辆座椅的座椅安 全带。通常在车辆的本体框架处设置有分别支撑座椅安全带的两端的上部安全带锚定件和 下部安全带锚定件;但是,可在座椅框架的后部处设置上部安全带锚定件和下部安全带锚 定件,以便使得座椅能够移动或滑动至多个不同的可选择位置。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通过 由作用在乘员上的惯性力而引起的大的拉力将座椅安全带向前拉动,从而将大的载荷施加 于上部安全带锚定件和下部安全带锚定件。结果,在座椅框架处产生了由载荷而引起的力 矩。就是说,产生了使座椅框架的后部与车辆地板分开的向上的分离载荷以及以压縮的方 式使座椅框架的前部在朝向车辆地板的方向上变形的压縮载荷。因此,出于安全的原因,确 保座椅设备的机械强度以抵抗支撑座椅框架的可移动机构的向上的分离载荷和压縮载荷 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在JP2004-122919A(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用座椅设备包括纵 向移动机构(纵向滑动机构)和宽向移动机构(宽向滑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一对 下部构件和一对上部构件,该对下部构件固定于车辆地板,该对上部构件能够与相应的下 部构件接合并能够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宽向移动机构包括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宽 向下部导轨)以及前部和右部移动构件(宽向上部导轨)。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垂直于上 部构件设置以便交叉连接在其间。前部和后部移动构件能够与相应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 接合并能够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沿着其移动。宽向移动机构的前部和后部移动构件分别以 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座椅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宽向移动机构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固 定于附连构件,这些附连构件以固定的方式焊接于纵向移动机构的该对上部构件的相应前 部和后部的侧部内表面。附连构件中的每个具有L形横截面。此外,在外部固定于前部和 后部连接构件中的每个的第一防分离板的接合钩与在外部固定于前部和后部移动构件中 的每个的第二防分离板的被接合钩接合,从而提高宽度移动机构抵抗向上的分离载荷的强 度。 但是,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座椅设备中,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宽向下部导轨)固 定于具有L形横截面的附连构件,并且这种附连构件固定于纵向移动机构的上部构件的相 应前部和后部的侧部内表面。纵向移动机构的上部构件的侧部内表面固定于悬臂机构的 端部(单端支撑机构)。就是说,借助于单端支撑机构将附连构件支撑于固定端。因此,当 大的载荷作用在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上时,大的弯矩施加于侧部内表面从而使上部构件变 形,这些侧部内表面是用于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的固定端。此外,根据专利文献l的座椅设 备考虑到了抵抗分离载荷的强度。但是,载荷施加至其上的点(在第一防分离板的接合钩 与第二防分离板的被接合钩之间充当重量点的接合点)在前部和后部连接构件(宽向下部 导轨)的宽度方向上从用于支撑载荷的支撑中心点偏移。因此,因上述载荷而引起的大的弯矩作用在后部连接构件上,从而使后部连接构件在向上的方向上变形。同时,因上述载荷
而引起的大的弯矩作用在前部连接构件上,从而以压縮的方式使前部连接构件在向下的方
向上变形。此外,需要充分增大第一和第二防分离板中的每个的厚度,以便增大前部和后部
连接构件抵抗这种向上和向下载荷的强度。这种情况导致座椅设备的重量增大。 因而,存在对这样一种车辆用座椅设备的需求,该车辆用座椅设备包括借助于轻
质构件而彼此稳固地连接的纵向和宽向滑动机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车辆用座椅设备,包括纵向滑动机构,其包括第一下 部导轨和第一上部导轨,所述第一下部导轨适于固定于车辆地板并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 上延伸,所述第一上部导轨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滑动;宽向滑动机构,其 包括第二下部导轨和第二上部导轨,所述第二下部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导轨上并在所 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上部导轨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滑动 并适于固定于座椅框架构件;以及附连支架,其平行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延伸并包括上壁 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从所述上壁部向下延伸、 同时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由所述第一上部导轨支撑,其中,所述第二下 部导轨固定在所述附连支架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 根据前述公开,从宽向滑动机构的第二下部导轨施加的载荷通过两端支撑机构来
承受,该两端支撑机构由附连支架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形成。由此,防止了因通过已知的悬
臂机构(单端支撑机构)来承受载荷而可能会产生的大的弯矩。因此,即使在将相对较为
轻质的构件用于附连支架以便将宽向滑动机构的第二下部导轨附连于纵向滑动机构的第
一上部导轨的上部时,也能将第二下部导轨稳固地连接于第一上部导轨。 此外,在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上部处形成有横截面呈袋形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
包括上壁部和彼此面对的侧壁部。所述附连支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分别包括在所
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开口的接合孔。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容置部的轴向端部由槽口划分成
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附连支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中的一者从所述第一
上部导轨的上侧插入到所述槽口中,并且当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
述第二接合部之间的状态下、将贯穿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连接构件固定在
所述容置部内时,所述附连支架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彼此连接。 将附连支架的接合部之一插入到形成在第一上部导轨的上部处的槽口中,使得第
一容置部夹在接合部中间,同时将贯穿这对接合孔的连接构件固定在容置部内。因此,容易
构造两端支撑机构从而将第一上部导轨与第二下部导轨彼此稳固地连接。此外,通过改变
第一上部导轨的槽口的位置而容易地改变第一上部导轨与第二下部导轨之间的连接位置。 此外,所述容置部容置有螺母构件,所述连接构件旋拧至所述螺母构件。 旋拧至螺母构件的连接构件可容易且迅速地实现两端支撑机构,从而将第一上部
导轨与第二下部导轨彼此稳固地连接。 所述座椅设备进一步包括载荷传递构件,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上部 导轨并以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附连支架能够移动的方式向下延伸,所述载 荷传递构件能够与所述附连支架接合同时被限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由于载荷传递构件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的上壁部并能够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 对于附连支架移动,因此,宽向滑动机构的第二上部导轨可沿着第二下部导轨平稳地滑动, 而不会因载荷传递构件而被阻止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此外,载荷传递构件能够与附 连支架接合从而不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此将在竖直方向上作用在第二上部导轨上的载荷 传递至附连支架。竖向载荷被附连支架部分地接收。因此,支撑第二上部导轨以便能够相 对于第二下部导轨滑动的支撑部并不必需完全接收来自第二上部导轨的载荷。来自第二上 部导轨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由附连支架支撑,并由第二上部导轨、第二下部导轨和附 连支架分担,从而提高了座椅设备的机械强度并增强了其安全性。 此外,在所述附连支架的上壁部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中部处以及在所述第 二下部导轨的底壁部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中部处分别形成有长形孔,所述长形孔在 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载荷传递构件包括上轴部、下轴部和凸缘部,所述上轴部 固定于所述第二上部导轨的上壁部,所述上轴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的长形孔的上 部围缘表面接触,所述下轴部从所述上轴部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长形孔同时与所述长形 孔具有小间隙,而所述凸缘部则形成在所述下轴部的下端处,并与所述附连支架的长形孔 的下部围缘表面接触。 在载荷传递构件的下轴部贯穿长形孔的状态下,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的载荷传递 构件能够沿着长形孔移动。因此,第二上部导轨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平稳地滑动。此外,载 荷传递构件的上轴部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并且上轴部的下端部与长形孔的上部围缘表面 相接触。因此,由第二上部导轨接收的向下的压縮载荷被传递至附连支架并由此而被部分 地接收。此外,当向上的分离载荷施加于第二上部导轨时,设置在从上轴部向下延伸的下轴 部的下端处的凸缘部与附连支架的长形孔的下部围缘表面相接触。因此,由第二上部导轨 接收的向上的分离载荷被传递至附连支架并由此而被部分地接收。结果,将第二上部导轨 支撑成能够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滑动的支撑部并不必需完全接收向上的分离载荷。此外, 来自第二上部导轨的向上的分离载荷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被附连支架所接收,并被第二上 部导轨、第二下部导轨和附连支架所分担。 此外,包括内螺纹的所述螺母构件以在所述容置部的纵向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 容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螺母构件在与所述容置部接触的侧表面处包括沟槽部,所述沟 槽部在与所述螺母构件的内螺纹的螺丝方向相似的方向上延伸、并具有端部朝向所述第一 上部导轨的中间部逐渐变窄的锥形沟槽部。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形 成在所述容置部的侧表面处并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的侧表面处的所述沟槽部中,在 所述附连支架通过与所述螺母构件啮合的所述连接构件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情 况下,与所述螺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的运动相关联,所述变形部与 所述锥形沟槽部接合。 因此,当附连支架借助于啮合至螺母构件的螺栓而固定于第一上部导轨时,螺母 构件朝向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移动。形成在接收部的侧表面处的变形部与形成在螺 母构件的侧表面处的锥形沟槽部接合,以便将螺母构件固定在容置部内,而不会在竖直方 向和纵向方向上松动。由此,利用容易且低成本的结构而将附连支架与第一上部导轨彼此 牢固地固定。此外,由于将螺栓从外部在第一上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插入到第一上部导轨 的端部中,以致与螺母构件的内螺纹啮合,并上紧至该内螺纹,因此,将预先组装在座椅构件上的附连支架固定于第一上部导轨,这导致减少了组装工时。 此外,所述槽口包括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在所述容置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一部分 处的第一槽口。所述螺母构件的上部由宽度与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相同的第二槽口划分成 通孔部和包括内螺纹的内螺纹部,具有所述锥形沟槽部的所述沟槽部形成在所述通孔部的 侧表面和所述内螺纹部的侧表面中的一者处。所述第一容置部布置在形成于所述附连支架 处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在所述附连支架通过贯穿所述通孔部并与所述 内螺纹部的内螺纹啮合的所述连接构件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情况下,与所述螺母 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的运动相关联,所述变形部与所述锥形沟槽部接合。 因此,附连支架的这对接合部由形成在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处的第一容置部的两 侧支撑。由此,即使是通过用于固定的简单结构,也能将附连支架以平衡的方式高刚性地安 装在第一上部导轨上。 此外,包括内螺纹的所述螺母构件以在所述容置部的纵向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 容置在所述容置部内,所述螺母构件在与所述容置部接触的侧表面处包括沟槽部,所述沟 槽部与所述螺母构件的内螺纹的螺丝方向相似的方向上延伸。在所述螺母构件与所述容置 部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以覆盖所述螺母构件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所述第一上部导轨包括 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侧表面处并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的侧表面 处的所述沟槽部中,在所述附连支架通过与所述螺母构件啮合的所述连接构件而固定于所 述第一上部导轨的情况下,与所述螺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的运动相 关联,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沟槽部的端面接合。 结果,螺母构件固定于容置部内而不会在上紧方向上松动。此外,由于布置在螺母 构件与容置部之间的弹性构件,螺母构件固定于容置部内而不会在竖直方向上松动。由此, 利用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而将附连支架和第一上部导轨彼此牢固地固定。由于螺栓从外部 沿着第一上部导轨的纵向方向插入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中,从而与螺母构件的内螺纹啮 合并上紧至该内螺纹,因此将预先组装在座椅构件上的附连支架固定于第一上部导轨,这 导致减少了组装工时。此外,被放置在螺母构件与容置部之间的弹性构件抑制了螺母构件 在竖直方向上的松动,并且当车辆被驱动时能实现抗震效果。 此外,所述槽口包括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在所述容置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一部分 处的第一槽口。所述螺母构件的上部由宽度与所述第一槽口的宽度相同的第二槽口划分成 通孔部和包括内螺纹的内螺纹部,所述沟槽部形成在所述通孔部的侧表面和所述内螺纹部 的侧表面中的一者处。所述第一容置部布置在形成于所述附连支架处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 第二接合部之间。在所述附连支架通过贯穿所述通孔部并与所述内螺纹部的内螺纹啮合的 所述连接构件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情况下,与所述螺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 轨的端部的端面的运动相关联,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沟槽部的端面接合。 因此,附连支架的这对接合部在两侧支撑第一容置部,从而即使是通过用于固定 的简单结构,也能将附连支架以平衡的方式高刚性地组装在第一上部导轨上。此外,由于在 螺母构件与容置部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因此,抑制了螺母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松动,并可 实现抗震效果。 此外,在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侧表面处的变形部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的侧表面处的所述沟槽部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螺母构件的、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 面相面对的端面定位成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中间部离开所述端面。在所述变形部与所 述螺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的运动相关联地与所述沟槽部的锥形沟 槽部或所述沟槽部的端面接合的状态下,所述螺母构件的端面沿轴向向外方向从所述第一 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伸出,其中所述螺母构件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的端面的上 述运动是在所述连接构件贯穿形成在所述附连支架处的附连孔并与所述螺母构件啮合时 进行的。 因此,甚至是在附连支架的接合部在第一上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 时,旋拧至螺栓的螺母构件也会通过在第一上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移动来吸收该位置偏 移。在不承受过度应力的情况下,附连支架得以组装,从而提高可靠性。


本公开的前述和附加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而变得更 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了其上附连有根据于此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设备的座 椅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前侧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后侧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右侧的背面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左侧的背面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于此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左侧背面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右侧背面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于此公开的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螺母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上部导轨的侧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沿图14中的线XV-XV剖取的截面图; 图16是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的从图12中的箭头P观看的座椅设备的放大
图;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沿图16中的线XVII-XVII剖取的截面图; 图18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沿图14中的线XVIII-XVIII剖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1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的螺母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下利用附图的图示将说明车辆用座椅设备(座椅设备)2的第一实施方式。在 实施方式中,诸如左、右、前、后、顶和底的方向和定向与从乘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客观看
9的方向和定向对应。座椅设备2固定于车辆地板3。座椅设备2包括使座椅1在车辆的纵 向方向上滑动的一对两侧的纵向滑动机构4、使座椅1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滑动的一对纵 向的宽向滑动机构6、以及将宽向滑动机构6附连于纵向滑动机构4的附连支架5。宽向滑 动机构6分别固定于纵向滑动机构4的上部。座椅1固定于宽向滑动机构6。在座椅1处, 座椅安全带9通过上部和下部安全带锚定件分别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底部。
纵向滑动机构4固定于地板3。纵向滑动机构4中的每个包括在车辆的纵向方向 上延伸的第一下部导轨8和由第一下部导轨8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的第一上部导轨10。
如图6中所示,第一下部导轨8中的每个包括底壁部11、一对侧壁部12和一对凸 缘壁部13。侧壁部12形成为从底壁部11的两端向上延伸。各个侧壁部12的上端向内向 下折叠从而形成向下延伸的凸缘壁部13。折叠板状材料从而形成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第一 下部导轨8。第一下部导轨8借助于固定构件7固定于地板3。 第一上部导轨10中的每个包括形成在上侧处的上壁部16、侧壁部17、下壁部18 以及由上壁部16、侧壁部17和下壁部18所限定并具有袋形横截面的容置部15。侧壁部17 形成为从上壁部16的两端向下弯曲成垂直于上壁部16。侧壁部17彼此面对,同时在彼此 间具有预定距离。彼此面对的各个侧壁部17的下端向内弯曲,以致在远端处彼此接触,从 而形成下壁部18。第一上部导轨10进一步包括从下壁部18的接触点竖直且向下延伸的 竖直壁部19、一对底壁部20和凸缘壁部21。各个竖直壁部19的端部向外弯曲从而形成底 壁部20。各个底壁部20的外端向上弯曲从而形成向上延伸的凸缘壁部21。第一上部导轨 10具有大致呈倒T形的横截面。 第一上部导轨IO的这对底壁部20以这样的方式容置在第一下部导轨8内,S卩,使 得竖直壁部19在第一下部导轨8的凸缘壁部13之间穿过,并且使得凸缘壁部21设置在第 一下部导轨8的侧壁部12与第一下部导轨8的凸缘壁部13之间。多个滚动构件24设置 在第一下部导轨8的侧壁部12中的每个的内表面与第一上部导轨10的凸缘壁部21中的 每个的外表面之间,同时在与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应的第一上部导轨10和第一下部导轨8的 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上部导轨IO由滚动构件24相对于第一下部导轨8在第一上 部导轨10和第一下部导轨8的纵向方向上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第一上部导轨10相对于 第一下部导轨8的滑动运动使得能够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调整座椅1,并通过锁定-解锁机 构26(参见图2)锁定在纵向方向上的期望位置处。两组第一下部导轨8和第一上部导轨 10彼此平行设置,同时在与车辆的宽度方向对应的第一上部导轨10和第一下部导轨8的宽 度方向上彼此间具有预定距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于锁定_解锁机构26的详细说 明。锁定_解锁机构26构造成使得形成在锁定构件处的接合突起部受到偏置,以便装配到 形成在第一上部导轨10处的多个接合孔和在第一下部导轨8的纵向方向(车辆的纵向方 向)上形成在第一下部导轨8处的多个接合孔中,从而建立座椅1的锁定状态。当使得接 合突起部与第一上部导轨10和第一下部导轨8的接合孔之间的接合脱离接合时,释放座椅 1的锁定状态。此外,通过设置在座椅1前侧下部处的手柄28(参见图1)来执行锁定_解 锁机构26的这种锁定和解锁操作。 第一上部导轨10包括容置部15,该容置部15从插在第一下部导轨8中的第一上 部导轨10的滑动部沿着纵向方向向上伸出。如图4和5中所示,在容置部15的纵向前端 和后端处分别形成有具有向上开口的槽口 30。槽口 30形成在离开容置部15的相应前端和后端的预定距离处。在容置部1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容置部15a,并且第二容 置部15b在纵向方向上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容置部15的中间部中,S卩,使得槽口 30分别在 前端和后端处设置在第一容置部15a和第二容置部15b之间。就是说,通过槽口 30将容置 部15中的每个的轴向端部划分成第一容置部15a和第二容置部15b。在容置部15的前端 和后端中插入有是大致呈矩形的实心体的螺母构件42(参见图4)。螺母构件42中的每个 的侧表面上形成有凹入部。第一上部导轨10的侧壁部17在外部相对于螺母构件42的凹 入部铆接,从而将螺母构件42固定在容置部15内。在螺母构件42中形成有形状与槽口 30 —致的槽口 44。在螺母构件42中形成有通孔46以致在垂直于槽口 44的方向上从螺母 构件42的一端贯穿至其另一端。在通孔46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中(图4中的右 边),在通孔46中形成内螺纹部48。螺母构件42未形成内螺纹部48的部分容置在第一容 置部15a内,同时螺母构件42形成内螺纹部48的部分容置在第二容置部15b中。将下面 将要描述的附连支架5中的每个的接合部36a从第一上部导轨10的上侧插在各个槽口 30 和44中。 如图2、图4和图5中所示,附连支架5由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长形构件形成。附 连支架5分别设置成横跨第一上部导轨10的相面对的前端并横跨第一上部导轨10的相面 对的后端而铺设。在附连支架5的侧端中的每个处形成有一对接合部36a和36b,这对接 合部36a和36b充当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彼此面对并形成凸缘形。接合部36a和36b从附 连支架5的相应侧端向下伸出。接合部36a和36b分别包括接合孔34。接合部36a和36b 的接合孔34彼此面对,并且接合孔34中的每个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开口 。如图4中所示,当 将接合部36a插在槽口 30中时,第一上部导轨10的第一容置部15a定位在接合部36a和 36b之间。此时,接合部36a的接合孔34通向容置部15的内部,并且接合部36b的接合孔 34与容置部15的开口端(螺母构件42的通孔46) —致。随后,充当连接构件的紧固螺栓 58被插在位于容置部15内的、彼此面对的接合孔34之间,并随后利用螺母构件42的内螺 纹部48而被螺纹连接以便紧固到其上。这样,紧固螺栓58支撑在接合部36a和36b之间, 从而构成用于将附连支架5连接于第一上部导轨10的两端支撑机构。由此,附连支架5稳 固地附连于第一上部导轨10的前端。类似地,如图5中所示,附连支架5利用螺母构件42 和紧固螺栓58附连于第一上部导轨10的后端。 加强构件37焊接并附连于附连支架5的接合部36a和36b的内部以便形成矩形 构型,从而增大了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的刚性。 一对长形孔52形成在附连支 架5的上壁部50中以致贯穿该上壁部50。长形孔52中的每个定位在附连支架5的宽度方 向(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中部中,同时沿着附连支架5的纵向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延 伸预定距离(形成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的距离)(参见图2、6和7)。此外,在 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中形成有将要在下面描述的用于将第二下部导轨60附连于附连支 架5的附连孔54。 如图2和3中所示,一对纵向的宽向滑动机构6固定于附连支架5以致与附连支 架5平行。宽向滑动机构6中的每个包括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下部导轨60和由第二 下部导轨60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的第二上部导轨62。第二上部导轨62固定有车辆的座椅 框架(座椅框架构件)64。 如图4和5中所示,第二下部导轨60包括底壁部66、从底壁部66的两端向上延
11伸的一对侧壁部68、和从侧壁部68的各个上端向内弯曲以致向下延伸的一对凸缘壁部70。 折叠并弯曲板状材料以形成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第二下部导轨60。在第二下部导轨60的 底壁部66中形成有与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相符的一对长形孔53 (参见图6和7)。在 长形孔53中插入有将在下面描述的载荷传递销钉84。在长形孔53与载荷传递销钉84的 下轴部89之间限定出小间隙1的状态下,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贯穿长形孔53中的每 个。这种第二下部导轨60经由附连孔54利用固定构件固定于相应的附连支架5以致平行 于附连支架5。 第二上部导轨62包括形成在上侧处的上壁部72、从上壁部72的两端在垂直于其 的方向上向下弯曲并以彼此间具有预定距离的方式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部74、从彼此面对 的侧壁部74的各个下端向外弯曲的一对底壁部76、和从底壁部76的各个下端向上延伸的 一对凸缘壁部78。 第二上部导轨62的这对底壁部76以这样的方式容置在第二下部导轨60内,即, 使得侧壁部74插在第二下部导轨60的凸缘部70之间,并且使得凸缘壁部78设置在第二 下部导轨60的侧壁部68与第二下部导轨60的凸缘壁部70之间。多个滚动构件80设置 在第二下部导轨60的侧壁部68中的每个的内表面与第二上部导轨62的凸缘壁部78中的 每个的外表面之间,同时在第二上部导轨62与第二下部导轨60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第二上部导轨62由滚动构件80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60沿着第二上部导轨62和第二下部 导轨60的纵向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 第二上部导轨62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60的滑动运动受到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 形孔53的长度和受到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的长度的限制,从而使得能够在车辆的宽度 方向上调整座椅l。第二上部导轨62中的每个通过锁定-解锁机构锁定在宽度方向上的期 望位置处。锁定-解锁机构设置有偏置机构,该偏置机构构造成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60以 这样的方式偏置第二上部导轨62,S卩,使得形成在锁定构件处的接合突起部装配到形成在 第二上部导轨62中的多个接合孔和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在第二下部导轨60中的多个接合孔 中。由此,使第二上部导轨62达到锁定状态。当使接合突起部与第二上部导轨62和第二 下部导轨60的接合孔之间的接合脱离接合时,释放第二上部导轨62的锁定状态。此外,当 通过由推挽式缆线连接于释放控制杆82的操作控制杆来操作分别设置在第二上部导轨62 处的释放控制杆82时,执行锁定-解锁机构的这种锁定和解锁操作(参见图2)。
座椅框架64通过充当载荷传递构件的载荷传递销钉84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 的上壁部72。如图4中所示,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包括形成在顶端处的上部外螺纹 部85、形成在下端处的下部外螺纹部88、形成在中间部中的上轴部86、设置在上部外螺纹 部85与上轴部86之间的圆柱形的轴部87、和设置在下部外螺纹部88与上轴部86之间的 下轴部89。载荷传递销钉84的上轴部86的外径大于上部外螺纹部85的外径和下部外螺 纹部88的外径。圆柱形的轴部87的外径小于上轴部86的外径。下轴部89的外径小于上 轴部86的外径且大于下部外螺纹部88的外径。在上轴部86与下轴部89之间形成有阶梯 段91。固定孔92形成在座椅框架64中以致贯穿该座椅框架64,并且固定孔92形成在第 二上部导轨62的上壁部72中以致贯穿该上壁部72。固定孔90、92中的每个的直径大于上 部外螺纹部85的外径和圆柱形的轴部87的外径,并小于上轴部86的外径。载荷传递销钉 84的上部外螺纹部85和圆柱形的轴部87插在固定孔90和92中。此外,凸缘螺母94分别插到载荷传递销钉84的上部外螺纹部85以致紧固于该上部外螺纹部85,从而将座椅框 架64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载荷传递销钉84的下部分别插在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 和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形孔53中。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的上轴部86的外径设计成 大于长形孔52和53的宽度,同时下轴部89的外径略小于长形孔52和53的宽度,以便贯 穿长形孔52和53同时相对于长形孔52和53具有小间隙tl。此外,载荷传递销钉84的 阶梯段91构造成与长形孔53的上部围缘表面53a相接触。此外,载荷传递销钉84的下轴 部89的轴向长度设定成略大于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的厚度与第二下部导轨60的底壁 部66的厚度的总长度。因此,当充当凸缘部的凸缘螺母95与下部外螺纹部88螺纹连接以 致固定于该下部外螺纹部88时,在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的下表面与凸缘螺母95之间形 成有小间隙t2。凸缘螺母95的外径设定成大于长形孔52、53的宽度。因此,当向上拉动载 荷传递销钉84时,凸缘螺母95与长形孔52的下部围缘表面52a相接触。由此,座椅框架 64固定于其上的第二上部导轨62经由载荷传递销钉84而由长形孔52和53引导,从而在 长形孔52和53的长度内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6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滑动。再者,当发生 车辆的前部碰撞时,从座椅框架64施加的载荷并不完全施加在宽向滑动机构6中的第二上 部导轨62和第二下部导轨60之间,并通过载荷传递销钉84传递至附连支架5。例如,载荷 在图4中所见的座椅设备2的后侧处是分离载荷,而在图5中所见的座椅设备2的前侧处 是压縮载荷。 下面将说明上述座椅设备2的操作。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1处,座椅安全带 9通过上部和下部安全带锚定件而分别附连于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底部框架。因此,例如, 当车辆在其前部处碰撞时,经由座椅安全带9将车辆乘员的惯性力施加于座椅设备2。在这 种情况下,产生使乘员向前倾倒的前向转动力,并由此致使分离力作用在座椅设备2的后 侧(图3中的右边)上,并致使压縮力作用在座椅设备2的前侧(图3中的左边)上。
下面将描述分离载荷作用在座椅设备2的后侧处的第二下部导轨60与第二上部 导轨62之间的情况。首先,将向上的载荷从座椅框架64经由凸缘螺母94传递至载荷传递 销钉84 (参见图5)。接下来,将向上的载荷从载荷传递销钉84传递至第二上部导轨62,并 随后在第二上部导轨62与第二下部导轨60之间充当分离载荷。在这种状态下,将固定于 第二上部导轨62的载荷传递销钉84向上拉动,从而使凸缘螺母95与形成在附连支架5的 上壁部50中的长形孔52(定位在附连支架5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中)的下部围缘表面52a 相接触。结果,将向上的载荷部分地传递至附连支架5。因此,该向上的载荷被第二上部导 轨62、第二下部导轨60和附连支架5中的每个接收。此外,利用紧固螺栓58借助于两端支 撑机构将附连支架5的接合部36a和36b附连至第一上部导轨10的容置部15。因此,来自 沿长形孔52的宽度方向的中部的向上的载荷并不如在常规的车辆用座椅设备中所见的那 样产生大弯矩,并由此作为主要从接合部36a和36b施加至紧固螺栓58的剪切力而被施加 至第一上部导轨10。此外,紧固螺栓58与一体固定在第一上部导轨10的容置部15内的螺 母构件42螺纹连接。因此,防止在第一上部导轨10处出现应力集中,并将载荷施加于邻近 地板3设置的第一上部导轨10。结果,将上部载荷释放至地板3。 另外,下面将说明压縮载荷作用在座椅设备2的前侧处的第二下部导轨60与第二 上部导轨62之间的情况。首先,将向下的压縮力从座椅框架64经由限定在载荷传递销钉 84中的每个的上轴部86与圆柱形的轴部87之间的阶梯段91传递到其上(参见图4)。接下来,将向下的压縮力从座椅框架64传递至第二上部导轨62,并由此在第二上部导轨62与 第二下部导轨60之间充当压縮载荷。在这种状态下,向下拉动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的 载荷传递销钉84,从而使得限定在上轴部86与下轴部89之间的阶梯段91能够按压形成在 第二下部导轨60的底壁部66中的长形孔53的上部围缘表面53a和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 50(定位在附连支架5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中)的上表面。结果,将向下的压縮载荷传递至附 连支架5,并由此被第二上部导轨62、第二下部导轨60和附连支架5中的每个接收。以与 分离载荷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向下的压縮载荷被两端支撑机构所接收,并由此施加于邻近 地板3设置的第一上部导轨10。因此,将向下的压縮载荷释放至地板3。
此夕卜,当将座椅1滑动至如图6中所示的宽向滑动机构6的一个侧向端(图6中所 见的左端)时,车辆右侧处的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定位成根据座椅1的侧向滑动运动 而离开右侧处的第一上部导轨10的右顶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另一侧向端处的载荷传 递销钉84中的每个定位在左侧处的第一上部导轨10的正上方(图7中所见的左侧)。因 此,从载荷传递销钉84传递的向上或向下的载荷被邻近地板3设置的第一上部导轨10所 接收并由此被释放至地板3。此外,在车辆右侧处的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定位成根据 座椅1的侧向滑动运动而离开第一上部导轨10的右顶头位置的情况下,附连支架5附连至 彼此面对的第一上部导轨10以便以这样的方式横跨在该处而被铺设,S卩,使得各个附连支 架5的侧端在总共四个位置处被两端支撑机构所接收。因此,来自载荷传递销钉84的载荷 被第二上部导轨62、第二下部导轨60、附连支架5和第一上部导轨10中的每个所接收。因 此,在不出现大弯矩和应力集中的情况下,纵向滑动机构4的第一上部导轨IO和宽向滑动 机构6的第二下部导轨60彼此稳固地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进行构造的座椅设备2,借助于两端支撑机构,在附连支架5的侧端 的成对的接合部36a和36b处支撑从宽向滑动机构6的第二下部导轨60施加至纵向滑动 机构4的第一上部导轨10的载荷。因此,与通过单端支撑机构支撑来自座椅框架的载荷的 常规情况相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并不产生大弯矩。因此,即使在将相对较为轻质的构件应 用于附连支架5-其中所述附连支架5将纵向滑动机构4的第二下部导轨60附连于宽向滑 动机构6的第一上部导轨10-时,也能将第二下部导轨60稳固地连接于第一上部导轨10。
再者,附连支架5的接合部36a插入到形成在第一上部导轨10的各个上部中的槽 口 30中,并且紧固螺栓58插入到附连支架5的两对接合孔34中,以致在将第一容置部15a 中的每个设置在接合部36a和36b之间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各个容置部15内。由此,两端支 撑机构构造成由此而将纵向滑动机构4的第一上部导轨10稳固地连接至宽向滑动机构6 的第二下部导轨60。此外,通过改变槽口 30在第一上部导轨10处的位置就能容易地改变 第一上部导轨10与第二下部导轨60之间的连接位置。 另外,紧固螺栓58仅分别与螺母构件42螺纹连接,从而迅速且容易地建立两端支 撑机构,由此将纵向滑动机构4的第一上部导轨10稳固地连接于宽向滑动机构6的第二下 部导轨60。 另外,在将上轴部86与上部外螺纹部85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并使下轴部89 贯穿长形孔52和53的状态下,沿着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和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形孔 53移动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个的上轴部86。因此,相对于第二下部导轨60平稳地滑动 第二上部导轨62。
而且,甚至在将压縮载荷向下施加于第二上部导轨62时,载荷传递销钉84中的每 个构造成使得上轴部86与上部外螺纹部85仍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并且使得形成在上 轴部86的下端处的阶梯段91与长形孔53的上部围缘表面53a仍相接触并按压附连支架5 的上壁部50。因此,将由第二上部导轨62接收的向下的压縮载荷传递至附连支架5,并由 此部分地被附连支架5所接收。同时,当将分离载荷施加至第二上部导轨62时,各自附连 至从上轴部86向下延伸的下轴部89的下端的凸缘螺母95与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的下 部围缘表面52a相接触。因此,将施加至第二上部导轨62的分离载荷传递至附连支架5并 由此部分地被附连支架5所接收。因此,并不要求从第二上部导轨62传递的分离载荷被以 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第二上部导轨62的滚动构件80以及被第二下部导轨60所接收。此外, 从第二上部导轨62传递的分离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销钉84被附连支架5接收,并被第二上 部导轨62、第二下部导轨60和附连支架5分担,由此增大了座椅设备2的机械强度并提高 了其安全性。 下面将参照附图的图示说明车辆用座椅设备102的第二实施方式。座椅设备102 包括旋转机构104,该旋转机构104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宽向滑动机构6与座椅框架64之间 使座椅1旋转180度。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1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2 的不同之处在于,载荷传递销钉(载荷传递构件)105具有与载荷传递销钉84的形状不同 的形状。 如图8和图9中所示,旋转机构104包括固定于宽向滑动机构6的第二上部导轨 62的转盘式下部导轨106、固定于座椅框架64并相对于转盘式下部导轨106以可旋转的方 式滑动的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和固定于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的下部并相对于转 盘式下部导轨106以可旋转的方式滑动的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 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由环形薄板构件形成。如图10中所示,在转盘式下部导轨 106的环形的内部周向侧处形成有底壁部112。底壁部112利用固定构件120固定于宽向 滑动机构6的第二上部导轨62。侧壁部114形成在底壁部112的外围缘处,以致从其上倾 斜向上突出。顶棚部116形成在底壁部114的外围侧处,以致从侧壁部114的上端弯曲并 略向上倾斜。凸缘壁部118形成在顶棚部116的外围侧处,以致从顶棚部116的上端向下 弯曲。 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由环形薄板构件形成。在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的内 部周向侧处形成有第一滑动壁部122。该第一滑动壁部122面对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的顶 棚部116的上表面,并包括向下倾斜的内端部。顶棚部124形成在第一滑动壁部122的外部 周向侧处,以致水平延伸。在固定孔126(参见图8)中插入有固定构件,从而将顶棚部124 固定于座椅框架64(参见图9)。凸缘壁部128形成在顶棚部124的外部周向部处,以致从 顶棚部124的外端向下弯曲。 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由环形薄板构件形成。在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内 部周向侧处形成有第二滑动壁部130。该第二滑动壁部130面对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的顶 棚部116的下表面,并包括向下倾斜的内端部。内壁部132形成在第二滑动壁部130的外 部周向侧处,以便从第二滑动壁部130的外端向下弯曲。外壁部134形成为以与内壁部132 具有预定距离的方式面对内壁部132,并从内壁部132的外端向上延伸。顶棚部136形成在 外壁部134的外部周向侧处,以致从其上水平延伸。该顶棚部136面对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的顶棚部124的下表面。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顶棚部136利用固定构件固定 于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的顶棚部124。 在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的顶棚部116的上表面与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的第一 滑动壁部122之间以及在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的顶棚部116的下表面与第二转盘式上部导 轨110的第二侧壁部130之间设置有滚动构件140,从而使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与第二 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相对于转盘式下部导轨106平稳地旋转。此外,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 108与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相对于转盘式下部导轨106的旋转由设置在转盘式下部导 轨106处的止挡装置限制在180度内。由锁定控制杆142(参见图8和9)操作的锁定-解 锁机构使得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与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能够相对于转盘式下部导 轨106旋转,并在相对可旋转的范围内将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和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 IIO止挡在期望位置处。 如图8和图10中所示,在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后侧的下表面利用紧固构件 固定有一对钩状构件144。钩状构件144中的每个形成圆弧形,并沿着其旋转的圆弧具有预 定的长度。钩状构件144具有下部开口,同时被构造成具有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沿着开 口的侧缘形成有彼此面对的接合爪146。钩状构件144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以便与设 置在座椅设备102的后侧处的载荷传递销钉105接合。下面将描述该载荷传递销钉105。
如图8和图11中所示,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前侧的下表面上利用紧固构件 固定有一对接触板状构件148。接触板状构件148中的每个形成圆弧形,并沿着其旋转的圆 弧具有预定的长度。接触板状构件148在下部处具有底壁部150,同时被构造成具有大致呈 U形的横截面。接触板状构件148分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以便面对设置在座椅设备102 的前侧处的载荷传递销钉105。下面将描述该载荷传递销钉105。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载荷传递销钉105中的每个包括销钉头部152、上轴部154 和下部外螺纹部156,其中销钉头部152形成为外径大于钩状构件144的相面对的接合爪 146之间的距离的扁平柱形。此外,在销钉头部152与上轴部154之间设置有头下凹入部 157。该头下凹入部157的外径小于钩状构件144的相面对的接合爪146之间的距离。如 图10中所示,当使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后侧旋转时,载荷传递销钉105的销钉头部 152与钩状构件144接合。在上轴部154与下部外螺纹部156之间形成有下轴部158。下 轴部158的外径小于上轴部154的外径,并大于下部外螺纹部156的外径。此外,在上轴部 154与下轴部158之间形成有阶梯段159。在第二上部导轨62的上壁部72中形成有固定 孔160。上轴部154穿入到固定孔160中的每个中。上轴部154焊接至固定孔160以便固 定到其上(参见图10和11)。再者,上轴部154的外径设定成大于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 形孔52的宽度和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3的宽度。下轴部158的外径设定成略小于长形孔 52和53的宽度以便贯穿长形孔52和53,并相对于长形孔52和53具有小间隙tl (参见图 4)。此外,下轴部158的轴向长度设定成略大于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的厚度与第二下部 导轨60的底壁部66的厚度的总长度。因此,当凸缘螺母95与下部外螺纹部156螺纹连接 以致固定于该下部外螺纹部156时,在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的下表面与凸缘螺母95之 间限定有小间隙t2。凸缘螺母95的外径设定成大于长形孔52和53的宽度。
此外,如图8和图11中所示,载荷传递销钉105构造成使得销钉头部152的上表 面面对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前侧的下表面处的接触板状构件148的底壁部150的下表面。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构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似。因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 实施方式相似的构造,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并且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用在 第二实施方式中。 下面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102的操作。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设 备102中,座椅安全带9附连于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底座框架。因此,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 同的方式,在车辆的前部碰撞的情况下,分离载荷作用在座椅设备102的后侧(图9中的右 边)上,同时压縮载荷作用在座椅设备102的前侧(图9中的左边)上。当分离载荷作用 在座椅设备102的后侧上时,经由固定构件从座椅框架64传递的向上的分离载荷施加至第 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和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以及转盘式下部导轨106。此时,固定于 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的下表面的钩状构件144中的每个向上移动,并且钩状构件144 的接合爪146与载荷传递销钉105的销钉头部152接合。因此,将载荷传递销钉105向上 拉动(参见图IO)。尽管载荷传递销钉105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但是该第二上部导轨 通过向上的载荷而变形,并由此使得附连支架5与凸缘螺母95之间的小间隙t2能够合拢。 因此,凸缘螺母95与附连支架5的下表面相接触。结果,将向上的载荷部分地传递至附连 支架5并由此而部分地被附连支架5接收。由此,减小了作用在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 和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与转盘式下部导轨106之间的分离载荷。此外,与第一实施方 式的情况相似,第二上部导轨62与第二下部导轨60之间的分离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销钉105 被附连支架5接收,并由此被第二上部导轨62、第二下部导轨60和附连支架5分担。此外,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似,经由紧固螺栓58将附连支架5的接合部36a和36b附连至第 一上部导轨10的容置部15,同时建立两端支撑机构。因此,来自附连支架5的宽度方向的 中部的向上的载荷由接合部36a和36b分成主要施加于紧固螺栓58的剪切力。此外,紧固 螺栓58与固定在第一上部导轨10的容置部15内的螺母构件42螺纹连接。因此,在不出 现由向上的载荷所导致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向上的载荷被邻近地板3设置的第一上部导 轨10接收并释放至地板3。 在压縮载荷作用在座椅设备102的前侧上的情况下,来自座椅框架64的向下的压 縮载荷施加于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与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此时,固定于第二转盘 式上部导轨110的下表面的接触板状构件148中的每个向下移动,并且接触板状构件148 的底壁部150的下表面与载荷传递销钉105的销钉头部152相接触(参见图11)。通过接 触板状构件148与载荷传递销钉105之间的接触将载荷传递销钉105向下推动。尽管载荷 传递销钉105固定于第二上部导轨62,但是该第二上部导轨62通过压縮载荷而变形,并由 此使得上轴部154与下轴部156之间的阶梯段159能够按压第二下部导轨60的底壁部66 的上表面与附连支架5的上表面。因此,向下的压縮载荷传递至附连支架5并由此被部分 地分担。由此,减小了第一转盘式上部导轨108和第二转盘式上部导轨110与转盘式下部 导轨106之间的压縮载荷。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似,第二上部导轨62与第二下 部导轨60之间的压縮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销钉105被附连支架5部分地接收。因此,来自第 二上部导轨62的压縮载荷被分担,因此增大了座椅设备102的机械强度并由此而提高了其 安全性。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似,压縮载荷被附连支架5的接合部36a和36b的 两端支撑机构接收,并被邻近地板3设置的第一上部导轨10接收,从而被释放至地板3。
另外,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接合部36a和36b中的一者设定成与容置部15
17的开口端相符,而接合部36a和36b中的另一者插在形成在容置部15中的单个槽口 30中。此后,将紧固螺栓58插入到接合部36a和36b的相应接合孔34中,从而将附连支架5连接于第一上部导轨10。可替代地,例如,可在第一上部导轨的端部处形成有两个槽口,以便与设置在附连支架的侧端中的一个处的一对接合部一致。随后,将附连支架的接合部分别插在槽口中,并将连接构件插入到接合部的接合孔中,以便在第一上部导轨的容置部内贯穿该接合孔。 此外,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载荷传递销钉84用作载荷传递构件,但是,该传递构件可以是长度长的杆状构件。此外,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形孔53的宽度设定成小于载荷传递销钉84的上轴部86的外径,但可以大于上轴部86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当向下的压縮载荷作用在载荷传递销钉84上时,上轴部86的下端的阶梯段91与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的上部围缘表面相接触。因此,向下的压縮载荷被附连支架5接收。
此外,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附连支架5由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长形构件形成;可替代地,附连支架5可由具有矩形横截面的长形构件形成。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将紧固螺栓58应用于连接构件;可替代地,连接构件可以是具有六边形横截面的轴构件。 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座椅设备2、102的构型仅是示例,而是可以应用于其它各种实施方式,只要这些各种实施方式不背离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原理。
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座椅设备2、102可以应用于包括纵向和宽向滑动机构的车辆用座椅。 将参照图12至19说明于此公开的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2中所示,诸如左、右、前、后、顶和底的方向和定向与从乘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客观看的方向和定向对应。 车辆用座椅设备(座椅设备)200在上侧处支撑车辆用座椅构件,使得该座椅构件能够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滑动。如图12中所示,座椅设备200包括固定于车辆地板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下部导轨,即,各自用作第一下部导轨的左和右下部导轨81,以及各自用作第一上部导轨并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到左和右下部导轨81上的一对上部导轨,即,左和右上部导轨100。随后,在左与右上部导轨IOO之间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有一对附连支架,即,前和后附连支架51 。特别地,前和后附连支架51竖直设置在座椅构件与左和右上部导轨100之间以支撑座椅构件,并将该座椅构件连接于左和右上部导轨100。
如图17中所示,左和右下部导轨81中的每个包括底壁部81a、一对第一侧壁部81b、一对水平壁部81c、一对第二侧壁部81d、和一对凸缘壁部81e。第一侧壁部81b从底壁部81a的各端向上延伸。水平壁部81c分别从第一侧壁部81b成直角向外弯曲。在水平壁部81c中的每个上以滚动的方式放置有稍后将作说明的前滚子121和后滚子123,前滚子121和后滚子123设置在上部导轨100中的每个处。第二侧壁部81d从水平壁部81c的各端向上延伸。凸缘壁部81e从第二侧壁部81d的各个上端向内弯曲,然后向下延伸。左和右下部导轨81中的每个经由设置在底壁部81a的下表面的前部和后部处的支架而固定于车辆地板,支架中的每个借助于螺栓等固定于车辆地板。 如图14和15中所示,上部导轨100中的每个在沿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100c的上侧处包括袋形容置部151。容置部151中的每个容置稍后将作说明的螺母构件141,该螺母
18构件141连接于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上部导轨100还包括腿部125。腿部125中的每个支撑前滚子121和后滚子123,前滚子121和后滚子123均设置成使得上部导轨100能够在相应的下部导轨81上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移动。 容置部151中的每个借助于形成在容置部151的沿纵向方向的部分处并具有预定宽度的第一槽口 300划分成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第一容置部151a靠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中的任一个定位。第二容置部151b靠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定位。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均形成为袋形。如图15中所述,第一容置部151a包括上壁部151c、用作侧表面的一对侧壁部151e、和一对竖直壁151g。彼此面对的这对侧壁部151e从上壁部151c的各端向下延伸。这对竖直壁151g从侧壁部151e的下端在向内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弯曲,并随后作为一个整体向下延伸。以同样的方式,第二容置部151b包括上壁部151d、用作侧表面的一对侧壁部151f、和已述的一对竖直壁151g。彼此面对的这对侧壁部151f从上壁部151d的各端向下延伸。这对竖直壁151g从侧壁部151f的下端在向内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弯曲,并随后作为一个整体向下延伸。 腿部125中的每个包括一对竖直壁125a,这对竖直壁125a从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的竖直壁151g的各个下端在外部方向上倾斜向下弯曲,并随后向下延伸。腿部125还包括一对底壁部125b,这对底壁部125b从竖直壁125a的各个下端在向外的方向上成直角弯曲。腿部125进一步包括一对凸缘壁部125c,这对凸缘壁部125c从底壁部125b的各端向上延伸。前滚子121以滚动的方式支撑在凸缘壁部125c中的每个的前部处,同时后滚子123以滚动的方式支撑在凸缘壁部125c中的每个的后部处。
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由具有相对较高的抗张强度的诸如铁的金属制成。如图13中所示,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的上部借助于第二槽口 400被划分成通孔部141a和内螺纹部141b,所述第二槽口 400形成在螺母构件141的沿纵向方向的部分处,并具有与第一槽口 300的宽度基本相似的预定宽度。内螺纹部141b由内螺纹141n形成。如图12、14和15中所示,容置部151的第一容置部151a容置通孔部141a,而容置部151的第二容置部151b容置内螺纹部141b。此时,第一槽口 300与第二槽口 400的位置彼此基本匹配。
如图13和15中所示,通孔部141a和内螺纹部141b中的每个包括上表面141e、一对侧表面141f、和一对锥形表面141g。构成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的通孔部141a和内螺纹部141b的上表面141e具有彼此相同的高度。侧表面141f从上表面141e的各端向下延伸。锥形表面141g从侧表面141f的各个下端在内部方向上成一定角度延伸以致形成倒三角形。接着,在通孔部141a中的每个的相应侧表面141f的下部形成有沟槽部141c,沟槽部141c均具有预定的沟槽深度。沟槽部141c中的每个在与形成在内螺纹部141b中的每个处的内螺纹141n的螺丝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在朝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逐渐变窄的端部处包括锥形沟槽部141d。此外,在内螺纹部141b中的每个的各个侧表面141f的下部处形成有沟槽部141h,沟槽部141h各自具有预定的沟槽深度。沟槽部141h中的每个在与沟槽部141c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但在端部处并不包括锥形沟槽部。 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的内部形状基本相同的预定形状,使得在将螺母构件141容置在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中时抑制松动。在将螺母构件141容置在第一容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中的状态下,第一容置部151a的侧壁部151e朝向各个沟槽部141c局部变形,以形成变形部100a。以同样的方式,第二容置部151b的侧壁部151f朝向各个沟槽部141h局部变形,以形成变形部100b。将变形部100a插入到沟槽部141c、即形成在沟槽部141c的各端处的锥形沟槽部141d中。将变形部lOOb分别插入到沟槽部141h中。此时,如图14中的虚线和图16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的端面141q定位成朝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离开端部100c中的每个的端面151j预定距离。 如图12、 16和17中所示,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包括支架55和强化该支架55的一对加强构件56,支架55与这对加强构件56彼此焊接并固定。支架55中的每个包括上壁部55a、一对凸缘壁55b、和一对侧壁部55c。上壁部55a支撑座椅构件。这对凸缘壁55b从上壁部55a的相应前端和后端向下延伸。这对侧壁部55c从上壁部55a的相应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用于提高强化。在上壁部55a的左部和右部处分别形成有连接至座椅构件的两个螺栓附连孔55f。凸缘壁55b中的每个在下部左端部和下部右端部包括凸缘形的接合部55d和螺栓附连孔55e,以便连接于容置在形成于上部导轨100的相应上部处的容置部151中的螺母构件141。 加强构件56中的每个包括上壁部56a、从上壁部56a的相应前端和后端延伸的一对凸缘壁56b、以及从上壁部56a的左端或右端向下延伸的侧壁部56c,用于提高强化。在凸缘壁56b中的每个中,在左下端或右下端处形成有接合部56b和螺栓附连孔56e,用于连接至容置在形成于上部导轨100的上部处的容置部151中的螺母构件141。
在上壁部56a向上定位的状态下,加强构件56中的每个从支架55的下侧插入到支架55中的每个的内侧中。此时,加强构件56插入到支架55中,同时支架55的侧壁部55c的内表面与加强构件56的侧壁部56c的外表面接触。随后,在形成于支架55的凸缘壁55b处的接合部55d的螺栓附连孔55e与形成于加强构件56的凸缘壁56b处的接合部56d的螺栓附连孔56e彼此匹配的位置处,将支架55与加强构件56相互焊接并固定在一起。均相互固定的支架55的接合部55d以及加强构件56的接合部56d形成接合部51d。就是说,在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每个处设置有用作第一和第二接合部的一对接合部51d。此外,在支架55的上壁部55a中的每个与加强构件56的上壁部56a中的每个之间形成有空隙56f 。 接下来,下面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附连支架51与上部导轨100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设备200中,在预先将附连支架51经由螺栓固定于座椅构件的状态下,将附连支架51安装到上部导轨100上。 可首先将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平行的附连支架51中的任一个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在这种情况下,将设置在附连支架51中的一个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处的成对的接合部51d完全组装在相应的上部导轨100上,之后,再将附连支架51中的另一个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在下文中,为了容易进行说明,将附连支架51中首先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的一个描述为第一附连支架51,并将在第一附连支架51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之后再进行组装的附连支架51中的另一个描述为第二附连支架51。 以这样的方式来设置第一附连支架51,S卩,使得上部导轨100的容置部151中的一个的第一容置部151a布置在形成于第一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与右端部中的一个处的这对接合部51d之间。此时,将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设置成与接合部51d中的一个接触。此后,将用作连接构件的螺栓129从外部沿着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插入到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和第一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中。就是说,螺栓129贯穿接合部51d中的一个的螺栓附连孔55e和56e,并贯穿形成于容置在第一容置部151a中的通孔部141a处的通孔141m。螺栓129进一步贯穿定位在第一槽300中的、接合部51d中的另一个的螺栓附连孔56e和55e,以便与容置在第二容置部151b中的内螺纹部141b的内螺纹141n啮合。此时,将插入到形成于螺母构件141的两个侧表面141f处的相应锥形沟槽部141d中的变形部100a定位成靠近形成于锥形沟槽部141d处的锥形表面141p。结果,变形部100a中的每个与锥形表面141p中的每个之间的间隙变小。变形部100a被支撑为在竖直方向上并在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的方向上能够略微移动。
当进一步旋拧并上紧螺栓129时,螺栓129与内螺纹141n啮合并在上紧的方向上移动。但是,如图16中所示,在螺栓129的头部129a与第一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中的一个相接触的时刻,螺栓129的移动受到限制。随后,螺母构件141通过螺栓129的旋拧动作而被拉动,以便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移动。在螺母构件141仍移动的同时,上部导轨100的两个侧壁部151e的变形部lOOa借助于楔效应而楔入到相应的锥形表面141p中。因此,螺母构件141在竖直方向上被牢固地固定并被限制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上部导轨100移动。稳定地执行螺母构件141的定位并完成第一附连支架51在上部导轨100上的组装。在上述状态下,螺母构件141的端面141q和第一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中的一个彼此固定同时彼此接触。在附连支架51的、设置在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一个处的这对接合部51d被完全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的第一附连支架51中,将螺栓129从外部插入于设置在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尚未以上述方式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的另一个处的另一对接合部51d中。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附连支架51的组装。第二附连支架51的组装过程与前述第一附连支架51的相同。但是,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的组装的状态是不同的。尽管在将第一附连支架51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之前,将其固定于座椅构件的下表面,但是将第一附连支架51首先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并由此在不受第二附连支架51的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组装。另一方面,在第二附连支架51中,当将第一附连支架51固定于上部导轨100之时,自然确定出设置在第二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的每个处的成对的接合部51d的位置。由此,在假定可在第二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与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组装第二附连支架51。 首先,以与第一附连支架51的组装相同的方式,将螺栓129从外部插入至上部导轨100中的一个的端部100c。当将螺栓129旋拧并上紧时,螺母构件1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移动。随后螺母构件141经过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并继续在轴向向外的方向上移动穿过接合部51d与端部100c的端面151j之间形成的间隙,直到螺母构件141的端面141q与接合部51d(即,其内部端面)相接触或其间的间隙变小。此时,将变形部100a借助于楔效应楔入到螺母构件141的锥形沟槽部141d的锥形表面141p中,该变形部100a形成在上部导轨100的两个侧壁部151e上、且通过使上部导轨100的侧壁部151e变形并插入到沟槽部141c的相应锥形沟槽部141d中而获得。结果,消解了上部导轨100与螺母构件141之间的松动,从而限制了螺母构件141在竖直方向和纵向方向两个方向上的移动。由此,将螺母构件141稳定地定位。在最小变形的情况下组装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从而防止了过度应力的产生。此时,变形部100b也与沟槽部141h的相应端面141t接合,从而增强了螺母构件141在纵向方向上的固定。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通孔部141a中的每个的两个侧表面141f处形成有在端部 处具有锥形沟槽部141d的沟槽部141c,同时在内螺纹部141b中的每个的两个侧表面141f 上形成有不具有锥形沟槽部的沟槽部141h。可替代地,可在通孔部141a中的每个的两个侧 表面141f处形成有不具有锥形沟槽部的沟槽部141h,同时可在内螺纹部141b中的每个的 两个侧表面141f处形成有具有锥形沟槽部141d的沟槽部141c。此外,可在通孔部141a的 两个侧表面141f处和内螺纹部141b的两个侧表面141f处均形成有具有锥形沟槽部141d 的沟槽部141c。此外,可以不形成不具有锥形沟槽部的沟槽部141h。根据上述的任何结构, 获得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当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借助于旋拧至螺母构件 141的螺栓129而固定于上部导轨100时,螺母构件1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 端面151 j移动。随后,形成在上部导轨100的两个侧表面151e处的变形部100a与形成在 螺母构件141的两个侧表面141f上的锥形沟槽部141d的相应锥形表面141p接合,从而将 螺母构件41固定在容置部151内而不会在竖直方向和纵向方向上松动。因此,利用容易且 低成本的结构将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稳定且牢固地固定于上部导轨100。此外,螺栓129从 外部沿着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插入至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以致与螺母构件141 的内螺纹141n啮合,并上紧至该内螺纹141n。结果,将预先组装在座椅构件上的附连支架 51中的每个适当地固定于上部导轨IOO,这导致减少了组装工时。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将第一容置部151a布置在形成于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 和右端部中的每个处的成对的接合部51d之间。随后,除了螺母构件141的通孔141m以外, 螺栓129还贯穿附连支架51的该对接合部51d,以致与内螺纹部141b的内螺纹141n啮合, 并上紧至该内螺纹141n。随后,螺母构件1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 移动,并且此后形成在容置部151的两个侧壁部(侧表面)151e处的变形部100a与形成在 螺母构件141的两个侧表面141f处的锥形沟槽部141d的相应锥形表面141p接合。因此, 附连支架51的这对接合部51d借助于螺栓129而支撑在第一容置部151a的两侧处。即使 是利用用于固定的这种简单结构,也能将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以平衡的方式高刚性地安 装在上部导轨100上。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将形成于容置部151的两个侧表面处的变形部100a 插入到形成于螺母构件141的两个侧表面处的相应沟槽部141c中的初始状态下,将螺母构 件141面对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端面141q定位成朝向上部导轨100 的中部离开该端面141q。由此,当将附连支架51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时,防止这对接合 部51d与螺母构件141干涉。此外,在变形部100a随着螺母构件141在贯穿形成在附连支 架51处的螺栓附连孔55e和56e的螺栓129与螺母构件141啮合时朝向上部导轨100的 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而与沟槽部141c的相应锥形沟槽部141d接合的状态下,螺 母构件141的端面141q在轴向外部方向上从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伸出。 因此,甚至是在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的位置在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上偏移时,螺 栓129旋拧至其中的螺母构件141也会在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以便吸收接合 部51d的位置偏移。结果,在不承受过度应力的情况下,适当地组装附连支架51,这使得能 够提高可靠性。
将参照图12、14、16、18和19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 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容置在设置于上部导轨100上方的容置部151内的每个螺母构件241 的两个侧表面( 一对侧表面)241f上形成有不具有锥形沟槽部的沟槽部241c和241h,并且 在将螺母构件241容置在容置部151内的情况下,在容置部151与螺母构件241之间布置 有弹性构件238。在下文中,将仅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并且将省 略对于第三与第四实施方式之间基本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螺母构件241中的每个的上部借助于第二槽口 400被划分成通孔部241a和内螺 纹部241b,第二槽口 400具有与形成在容置部151处的第一槽口 300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 度。容置部151的第一容置部151a容置通孔部241a,同时容置部151的第二容置部151b 容置内螺纹部241b。此时,第一槽口 300与第二槽口 400的位置彼此基本匹配。
如图12、 18和19中所示,通孔部241a和内螺纹部241b中的每个包括上表面241e、 一对侧表面241f、和一对锥形表面241g。构成螺母构件241中的每个的通孔部241a和内 螺纹部241b的上表面241e具有彼此相同的高度。侧表面241f从上表面241e的各端向下 延伸。锥形表面241g从侧表面241f的各个下端在内部方向上成一定角度延伸以致形成倒 三角形。接着,在通孔部241a中的每个的相应侧表面241f的下部形成有沟槽部241c,沟槽 部241c均具有预定的沟槽深度。沟槽部241c中的每个在与形成在内螺纹部241b中的每 个处的内螺纹241n的螺丝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此外,在内螺纹部241b中的每个的各 个侧表面241f的下部处形成有沟槽部241h,沟槽部241h均具有预定的沟槽深度。沟槽部 241h中的每个在与沟槽部241c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在第一容置部151a与第二容置部151b的内周与通孔部241a和内螺纹部241b的 外周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238,用于抑制螺母构件241在竖直方向上的松动。由例如橡胶制 成的弹性构件238覆盖通孔部241a与内螺纹部241b的上表面241e和两个侧表面241f。 接着,在弹性构件238覆盖通孔部241a与内螺纹部241b的侧表面241f的部分处设置有切 口部239,以暴露出沟槽部241c和241h。在将螺母构件241与弹性构件238容置在第一容 置部151a和第二容置部151b内的状态下,第一容置部151a的侧壁部151e和第二容置部 151b的侧壁部151f分别朝向通孔部241a与内螺纹部241b的侧表面241f的沟槽部241c 和241h局部变形,从而形成变形部100a和100b。将变形部100a和100b分别插入到沟槽 部241c和241h中以便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略微移动。此时,如图14中的虚线和图16中的 双点划线所示,螺母构件241中的端面241q定位成朝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离开上部导轨 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预定距离。 下面将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与上部导 轨100的连接。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将螺栓129从外部插入到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 以便将附连支架51连接至上部导轨100的阶段中,支撑容置在容置部151内的螺母构件 241以便在借助于弹性构件238抑制在竖直方向上的松动的同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略微移 动。当将螺栓129旋拧并上紧时,螺母构件241以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朝 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移动。随后,通过朝向沟槽部241c或沟槽部241h 变形的上部导轨100的侧壁部151e而获得的变形部100a或变形部100b与沟槽部241c的 端面241s或沟槽部241h的端面241t接合。因此,借助于弹性构件238防止螺母构件241 中的每个在竖直方向上的松动,并防止其在纵向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螺母构件241中的每个得以稳定地定位。此时,螺母构件241的端面241q与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彼此固 定同时彼此接触。在成对的接合部51d中的一对完全安装在上部导轨100上的第一附连支 架51中,将螺栓129从外部插入至第一附连支架51的成对的接合部51d中的另一对。
接下来,以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组装未组装到上部导轨100上的第二附连 支架51。将螺栓129从外部插入至上部导轨100中的一个的端部100c。当将螺栓129旋 拧并上紧时,螺母构件2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移动。随后螺母构 件241经过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并继续在轴向向外的方向上移动穿过接 合部51d与端部100c的端面151 j之间形成的间隙,直到螺母构件241的端面241q与接合 部51d(即,其内部端面)相接触或其间的间隙变小。此时,通过朝向螺母构件241的沟槽 部241c或沟槽部241h变形的上部导轨100的侧壁部151e而获得的变形部100a或变形 部100b与沟槽部241c的端面241s或沟槽部241h的端面241t接合。因此,限制了螺母构 件241在纵向方向中的运动。结果,以最小的变形来适当地组装附连支架51的这对接合部 51d。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弹性构件238布置在螺母构件241与容置部151之 间,用于覆盖螺母构件241的上表面241e和侧表面241f 。当将附连支架51借助于啮合于 螺母构件241的螺栓129而固定于上部导轨100时,螺母构件2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 部100c的端面151 j移动,使得容置部151的侧表面125e或侧表面125f的变形部100a或 变形部100b与螺母构件241的侧表面241f的沟槽部241c或沟槽部241h接合。螺母构件 241固定于容置部151而不会在上紧方向上松动。由于螺母构件241在借助于弹性构件238 而在竖直方向上不会松动的情况下由容置部151支撑,因此,以简单的结构和低成本的方 式将附连支架51和上部导轨100中的每个予以牢固地固定。此外,将螺栓129从外部沿着 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插入到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中,使螺栓129与螺母构件241 的内螺纹241n啮合并上紧至该内螺纹241n。由此,将预先组装在座椅构件上的附连支架51 适当地固定于上部导轨IOO,这导致减少了组装工时。此外,由于在螺母构件241与容置部 151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238,因此,在竖直方向上紧固住螺母构件241而不会松动,并且在 车辆的驱动期间可实现抗震效果。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将第一容置部151a布置在形成于附连支架51的左端部 与右端部中的每个处的成对的接合部51d之间。除了螺母构件241的通孔241m以外,螺栓 129还贯穿这对接合部51d,以致与内螺纹部241b的内螺纹241n啮合,并上紧至该内螺纹 241n。结果,螺母构件2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移动。形成在容置 部151的侧壁部(侧表面)151e或侧壁部(侧表面)151f处的变形部100a或变形部100b 与螺母构件241的侧表面241f的沟槽部241c的端面241 s或沟槽部241h的端面241t接 合。结果,附连支架51的这对接合部51d借助于螺栓129而支撑在第一容置部151a的前 侧和后侧处。即使是通过用于固定的简单结构,也能将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以平衡的方式 高刚性地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在将形成于容置部151的两个侧表面处的变形部100a 和100b插入到形成于螺母构件241的两个侧表面处的相应沟槽部241c和241h中的初始 状态下,将螺母构件241面对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端面241q定位成朝 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离开该端面151j。由此,当将附连支架51组装在上部导轨100上时,防止该对接合部51d与螺母构件241干涉。此外,在变形部100a或变形部100b随着螺 母构件241朝向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该运动为在贯穿形成在附 连支架51处的螺栓附连孔55e和56e的螺栓129与螺母构件241啮合时进行-而与沟槽 部241c的端面241s或沟槽部241h的端面241t接合的状态下,螺母构件241的端面241q 在轴向外部方向上从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伸出。因此,甚至是在附连支 架51的接合部51d的位置在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上偏移时,螺栓129旋拧至其中的螺 母构件241也会在上部导轨100的纵向方向上移动,以便吸收接合部51d的位置偏移。结 果,能够在不承受过度应力的情况下组装附连支架51,这使得能够提高可靠性。
已经分别说明了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可替代地,可同时实现第三和第四实施方 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将螺母构件141中的每个容置在上部导轨100的容置部151内 时,可以布置上弹性构件238。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可在螺母构件241的每个侧表面处 形成有具有朝向上部导轨100的中部逐渐变窄的锥形沟槽部141d的沟槽部141c,从而进一 步提高可靠性。 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可适当地构造支撑在附连支架51中的每个的上侧处 的座椅构件。例如,具有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功能的座椅构件、除滑动功能之外还具有旋转 功能的座椅组件等是能够适用的。根据这种座椅构件,可想象得到与通过上述座椅构件来 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附连支架51设置成连接座椅构件与上部导轨 100。可替代地,在没有附连支架51的情况下,可在构成座椅构件的框架等处形成接合部, 该接合部形成为具有与附连支架51的接合部51d对应的凸缘形。根据这种结构,可获得与 通过设置附连支架51的情况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容置部151与螺母构件141、241分别由第一槽口 300和第二槽口 400进行划分。可替代地,容置部151与螺母构件141、241可均一体形成而 不具有槽口 300和400。随后,内螺纹141n、241n可设置在螺母构件141 、241中的每个的通 孔141m、241m的一部分处。 —般来说,为了将座椅构件固定于上部导轨,经由螺栓等将设置在座椅构件的下 部处的连接部与设置在上部导轨处的附连部彼此连接并上紧。JP2001-171396A(下文称为 对比文件2)和JP2004-90765A(下文称为对比文件3)均公开了这种车辆用座椅设备。在 对比文件2中,借助于前地板支架和后地板支架在车辆的地板上固定有固定导轨。在用作 上部导轨并具有基本呈L形的横截面的可移动导轨的上表面处以伸出的方式设置有双头 螺栓。设置在座椅构件处的接合部附连于具有伸出形状的双头螺栓,以便将该双头螺栓插 入到该接合部中。座椅构件的接合部借助于螺母上紧至上部导轨的双头螺栓,使得将座椅 构件固定于上部导轨。 在对比文件3中,在具有基本呈倒U形的横截面的上部导轨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处 分别形成有阶梯部。螺母构件(前螺母构件和后螺母构件)分别与该阶梯部接触。螺母构 件中的每个包括翼部,通过该翼部将上部导轨的外围表面夹在中间。在这种状态下,将螺母 构件焊接至上部导轨。接着,设置在座椅构件处并且均具有在纵向和竖直方向上与螺母构 件中的每个的端面面对和匹配的端面的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借助于螺栓等而固定于相 应的螺母构件。
根据在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座椅设备,座椅构件的接合部附连于具有伸出形状的
双头螺栓,以便将该双头螺栓插入到接合部中。接着从上侧通过螺母将接合部上紧至双头
螺栓。由此,在上紧之时,座椅设备应该处于部分组装状态。就是说,在将接合部上紧至双
头螺栓之后,必需对座椅设备进行完全组装,这会导致复杂的组装程序。 此外,根据在对比文件3中公开的座椅设备,为了将设置在上部导轨处的前螺母
构件和后螺母构件上紧至座椅构件,设置在座椅构件处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的距离在结
构上必需比前螺母构件与后螺母构件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当将螺母构件上紧至设置在座
椅构件处的相应支架时,借助于上紧轴向力而会使支架塑性变形,这导致内部应力的增大、
安装精度的劣化等。
2权利要求
一种车辆用座椅设备(2、102),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滑动机构(4),其包括第一下部导轨(8)和第一上部导轨(10),所述第一下部导轨(8)适于固定于车辆地板(3)并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下部导轨(8)滑动;宽向滑动机构(6),其包括第二下部导轨(60)和第二上部导轨(62),所述第二下部导轨(60)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上并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上部导轨(62)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60)滑动并适于固定于座椅框架构件(64);以及附连支架(5),其平行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60)延伸并包括上壁部(50)、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所述第一接合部(36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36b)从所述上壁部(50)向下延伸、同时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由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支撑,其中,所述第二下部导轨(60)固定在所述附连支架(5)的第一接合部(36a)与第二接合部(36b)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设备(2U02),其中在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的上部处形成有横截面呈袋形的容置部(15),所述容置部 (15)包括上壁部(16)和彼此面对的侧壁部(17),所述附连支架(5)的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分别包括在所述车辆的纵 向方向上开口的接合孔(34),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的容置部(15)的轴向端部由槽口 (30)划分成第一容置部 (15a)和第二容置部(15b),所述附连支架(5)的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中 的一者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的上侧插入到所述槽口 (30)中,并且当在所述第一容置部(15a)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36a)与所述第二接合部(36b)之 间的状态下、将贯穿所述第一接合部(36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36b)的连接构件(58)固定 在所述容置部(15)内时,所述附连支架(5)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彼此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设备(2、102),其中,所述容置部(15)容置有螺母构件 (42),所述连接构件(58)旋拧至所述螺母构件(42)。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设备(2、102),进一步包括载荷传递构 件(84、105),所述载荷传递构件(84、105)固定于所述第二上部导轨(62)并以在所述车辆 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附连支架(5)能够移动的方式向下延伸,所述载荷传递构件(84、 105)能够与所述附连支架(5)接合同时被限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设备(2U02),其中在所述附连支架(5)的上壁部(50)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中部处以及在所述第 二下部导轨(60)的底壁部(66)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中部处分别形成有长形孔(52、 53),所述长形孔(52、53)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载荷传递构件(84、105)包括上轴部(86、154)、下轴部(89、158)和凸缘部(95), 所述上轴部(86、154)固定于所述第二上部导轨(62)的上壁部(72),所述上轴部(86、154) 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部导轨(60)的长形孔(53)的上部围缘表面(53a)接触,所述下轴部 (89、158)从所述上轴部(86、154)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长形孔(52、53)同时与所述长形 孔(52、53)具有小间隙(tl、 t2),而所述凸缘部(95)则形成在所述下轴部(89、158)的下端处,并与所述附连支架(5)的长形孔(52)的下部围缘表面(52a)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设备(2U02),其中包括内螺纹(141n)的所述螺母构件(141)以在所述容置部(151)的纵向方向上能够 移动的方式容置在所述容置部(151)内,所述螺母构件(141)在与所述容置部(151)接触 的侧表面(141f)处包括沟槽部(141c),所述沟槽部(141c)在与所述螺母构件(141)的内 螺纹(141n)的螺丝方向相似的方向上延伸、并具有端部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中 间部逐渐变窄的锥形沟槽部(141d),并且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包括变形部(100a、100b),所述变形部(100a、100b)形成在所 述容置部(151)的侧表面(151e)处并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141)的侧表面(141f) 处的所述沟槽部(141c)中,在所述附连支架(51)通过与所述螺母构件(141)啮合的所述 连接构件(129)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情况下,与所述螺母构件(141)朝向 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关联,所述变形部(100a、 100b)与所述锥形沟槽部(141d)接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设备(200),其中所述槽口包括形成在所述容置部(151)的、在所述容置部(151)的纵向方向上的一部 分处的第一槽口 (300),所述螺母构件(141)的上部由宽度与所述第一槽口 (300)的宽度相同的第二槽口 (400)划分成通孔部(141a)和包括内螺纹(141n)的内螺纹部(141b),具有所述锥形沟槽 部(141d)的所述沟槽部(141c)形成在所述通孔部(141a)的侧表面(141f)和所述内螺纹 部(141b)的侧表面(141f)中的一者处,所述第一容置部(151a)布置在形成于所述附连支架(51)处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第二 接合部(5Id)之间,并且在所述附连支架(51)通过贯穿所述通孔部(141a)并与所述内螺纹部(141b)的内螺 纹(141n)啮合的所述连接构件(129)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情况下,与所述 螺母构件(141)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相关联, 所述变形部(100a)与所述锥形沟槽部(141d)接合。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设备(200),其中包括内螺纹(241n)的所述螺母构件(241)以在所述容置部(151)的纵向方向上能够 移动的方式容置在所述容置部(151)内,所述螺母构件(241)在与所述容置部(151)接触 的侧表面(241f)处包括沟槽部(241c、241h),所述沟槽部(241c、241h)在与所述螺母构件 (241)的内螺纹(241n)的螺丝方向相似的方向上延伸,在所述螺母构件(241)与所述容置部(151)之间布置有弹性构件(238),以覆盖所述螺 母构件(241)的上表面(241e)和侧表面(241f),并且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包括变形部(100a、100b),所述变形部(100a、100b)形成在所 述容置部(151)的侧表面(151e)处并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241)的侧表面(241f) 处的所述沟槽部(241c、241h)中,在所述附连支架(51)通过与所述螺母构件(241)啮合的 所述连接构件(129)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情况下,与所述螺母构件(241) 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相关联,所述变形部 (100a、100b)与所述沟槽部(241c、241h)的端面(241s、241t)接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设备(200),其中所述槽口包括形成在所述容置部(151)的、在所述容置部(151)的纵向方向上的一部 分处的第一槽口 (300),所述螺母构件(241)的上部由宽度与所述第一槽口 (300)的宽度相同的第二槽口 (400)划分成通孔部(241a)和包括内螺纹(241n)的内螺纹部(241b),所述沟槽部(241c、 241h)形成在所述通孔部(241a)的侧表面(241f)和所述内螺纹部(241b)的侧表面(241f) 中的一者处,所述第一容置部(151a)布置在形成于所述附连支架(51)处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与第二 接合部(5Id)之间,并且在所述附连支架(51)通过贯穿所述通孔部(241a)并与所述内螺纹部(241b)的内螺 纹(241n)啮合的所述连接构件(129)而固定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情况下,与所述 螺母构件(241)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 j)的运动相关联, 所述变形部(100a、100b)与所述沟槽部(241c、241h)的端面(241s、241t)接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设备(200),其中,在形成在所述容置 部(151)的侧表面(151e)处的变形部(100a、100b)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螺母构件(141、241) 的侧表面处的所述沟槽部(141c、141h、241c、241h)中的初始状态下,所述螺母构件(141、 241)的、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相面对的端面(141q、 241q)定位成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中间部离开所述端面(151j),并且,在所述变 形部(100a、100b)与所述螺母构件(141 、241)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 的端面(151j)的运动相关联地与所述沟槽部(141c)的锥形沟槽部(141d)或所述沟槽部 (241s、241h)的端面(241s、241t)接合的状态下,所述螺母构件(141、241)的端面(141q、 241q)沿轴向向外方向从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伸出,其中 所述螺母构件(141、241)朝向所述第一上部导轨(100)的端部(100c)的端面(151j)的上 述运动是在所述连接构件(129)贯穿形成在所述附连支架(51)处的附连孔(55e)并与所 述螺母构件(141、241)啮合时进行的。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座椅设备(2、102),包括纵向滑动机构(4),其包括第一下部导轨(8)和第一上部导轨(10),第一下部导轨适于固定于车辆地板(3),第一上部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第一下部导轨;宽向滑动机构(6),其包括第二下部导轨(60)和第二上部导轨(62),第二下部导轨安装在第一上部导轨上,第二上部导轨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第二下部导轨并适于固定于座椅框架构件(64);以及附连支架(5),其平行于第二下部导轨延伸并包括上壁部(50)、第一接合部(36a)和第二接合部(36b),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从上壁部向下延伸、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由第一上部导轨支撑,其中,第二下部导轨固定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
文档编号B60N2/07GK101791953SQ20101010821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9日
发明者后藤直希, 山田幸史, 矶部晋也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